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参考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本专题主要学习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探讨其主要特点和影响。具体有: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专题概述

中国古代史,按照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在原始社会末期,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由氏族、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政治形式—“国家”。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就是国家形成过程中或者说是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领袖。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其后经历了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到春秋末期(公元前476年),共经历了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奴隶制度趋于瓦解。我国的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的战国时期开始,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五个时期,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共经历了2300多年的历史。

考察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如果从社会形态来说,可以划分为奴隶社会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如果从政治体制来说,可以划分为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如郡县制);如果从权力系统来说,可以划分为血缘集权统治和政治集权统治。就其产生与演变而言,有三次大的创新:(1)禹传位于启,开始“家天下”的国家制度;(2)西周确立起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使中国历史由“方国联盟”走向“天下共主”,走向血缘集权统治时期;(3)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进行各种标准化和官僚制度的建设,中国历史从此摆脱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单纯政治集权统治时期。本专题的四目课文,第1目“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讲

的是古代中国早期阶段即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叙述了国王“家天下”制度、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的内容与影响。第2目“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着重叙述君主专制政体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形成。第3目“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阐述的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发展与帝王权力的逐步强化。第4目“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主要阐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高度强化。联系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政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道路,从而说明清朝的统治者把君主专制推向顶峰,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最后对晚清政治改革进行简要介绍,为古代政治向近代政治的演进提供一定的基础,同时为讲述下一个专题“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埋下伏笔。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理解“家天下”制度出现的意义。

2、识记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3、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推行宗法制的作用。

4、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

2、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弄清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2、理解宗族、礼乐制度对文明建设的正面影响,激发对为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崇敬之情。

二、教材要点

“王”的出现与“帝”的传说

1.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由氏族、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政治形式—国家。

2.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这一历史阶段的突出标志包括金属器具的使用、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形成以及贫富分化现象的发生。

3.最初的“王”字来历(斧钺的象形)说明早期政治权力的实质是一种强权。

4.早期城的特征不仅带有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而且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另外,这种城也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早期城市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之一。

5.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是社会权力集中的反映。这体现出早期国家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特征。

6.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就是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或者说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领袖。

夏商政治文化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始创“家天下”即王位世袭等制度。

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选举实行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部实行民主选举,“选贤与能”。到禹的时候,夏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也越来越大。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禹自己也成了夏朝国王。夏朝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是血缘关系。这种血缘关系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建立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血缘政治色彩。代夏而立的商统治时间较长,历史遗存相当丰富,其政治特点表现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

到各地,广建子国。(岳麓版)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人教版)

3、概况:武王建周后,进行了大分封;周公东征平叛后,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分封。周公在推行分封制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4、受封对象:王族(人教版,岳麓版说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这些亲族在分封时除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等)、功臣(待遇与亲族类似)和先代贵族。周人还把一些殷商旧族强制迁到姬姓封国区域内,实行监督,便于管理。周人也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利用他们对付商人。

5、诸侯义务:服从周王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6、诸侯国:齐、鲁、燕、卫、晋、楚等。

7、意义: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使西周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加上礼乐制度的制定,协调了贵族中的等级关系,社会得以稳定下来。这些受封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分布在天下各地,构织起四通八达的统治网络,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周王室分封宗亲贵族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利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的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或为同宗共祖的宗亲,或为彼此通婚的姻亲,横向联系也比以前密切很多。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两方面来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8、崩溃: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争战,周天子失去控制。战国末年,周王室更是偏居一隅,大部分王室土地被秦国吞并,完全失去分封大权。

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固。

2、实质: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3、内容:①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大、小宗,小宗须服从大宗。嫡长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