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体会

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体会

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体会儿童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患儿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一个月内,脑组织在其生长发育完成之前受到某种损伤或病变而致大脑发育障碍,以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常见原因是母亲在怀孕期间有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妊娠期疾病等,或新生儿早产、窒息、黄疽、传染性疾病、脑缺氧、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都有可能导致脑瘫的发生。

由于患儿病变在脑,肌肉本身没有瘫痪,故运动和姿势的异常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不断地变化发展,表现形式多样,可有感觉、认知、沟通、感知功能障碍、智力低下、惊厥发作等表现。

现将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的体会报告如下。

1 方法(1)康复指导的基本原则。

①以安全为前提,不提倡危险动作。

②具有针对性,以功能障碍点为目标,有针对的指导。

③要求简单、实用、有针对性、易于掌握适合家庭操作。

④指导时应尽量让患儿安静、愉悦的状态下进行指导。

(2)康复指导的基本方法及流程。

①针对首次接触康复治疗的患儿及家长。

第1步进行适当的康复宣教如:如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常见方法、康复治疗对家长的要求等等;第2步对患儿进行康复评估找出患儿存在的问题,给予适当的解释让家长了解患儿的病情及特点;第3步针对患儿的病情特点指导在家庭生活中的抱姿、睡觉的姿势、坐姿等方面的要求;最后根据患儿的病情特点制定一个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接着示范给家长,之后让家长亲自操作、并指导家长一些技巧直到其基本掌握。

②针对家庭康复后进行定期康复指导的患儿及家长。

第1步了解家长进行家庭康复治疗的情况,让家长充分的反映治疗过程中的难点;第2步适当的评估,总结患儿这段时间家庭康复的进步情况,给与家长持续家庭康复的信心;第3步对于康复过程中家长提出的难点及新发现的问题给与适当解释,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第四步对于康复治理过程中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求家长到康复门诊进行咨询;最后给出下一段时间的治疗重点及康复目标。

在康复训练中,对大龄患儿要尤其加强固定肌的训练,以期完成一个点的姿势控制。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经验体会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经验体会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经验体会小儿脑瘫(cercbral palsy,CP)是指由于胚胎形成缺陷或者妊娠到分娩,生后1个月以内的某种因素损害了未成熟的脑组织,导致运动障碍的器质性病变[1]。

笔者在对我院自2005年1月至 2009年1月收治的120例脑瘫患儿在进行药物、针灸、按摩、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的同时,配合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康复护理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共120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龄:3个月-8岁。

在进行药物、中频脉冲电治疗、矫形器与支具训练、隔药灸法等治疗的同时,加强了对患儿的日常生活康复护理。

2 一般护理病室内光线应充足、温暖、安静,进行保护性隔离,室内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病房清洁,患儿病床应加防护设备,防止坠床。

尽量减少探视人员,防止院内感染,各治疗室每天应按时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

3 日常生活护理3.1注意脑瘫患儿的抱法家长抱患儿时间不宜过长,头控制能力差而双手能抓握的患儿可令双手抓住家长的衣服,搭家长的肩。

怀抱痉挛型下肢瘫痪患儿时,家长将一手托其臀部,一手扶其腰部,将患儿竖直抱怀中,将其两腿分开放于家长两侧髋部。

怀抱软瘫患儿时,要使其背部依靠在家长胸前,以防日后发生脊柱后突或侧弯畸形。

3.2 脑瘫患儿的睡眠姿势痉挛型脑瘫患儿多采取侧卧位,患儿手放于胸前。

手足徐动型的患儿睡眠时紧张消失,在床上易多动,通常盖被子困难,可以穿长袖睡衣或在毛毯上系带子固定在床上。

对于伸展型患儿可将患儿放在悬吊床上,悬吊床中间凹陷部应能够使他们躯干和四肢过度伸展。

3.3脑瘫患儿进食方法护理正确的喂食方法是患儿语言发育的重要基础。

患儿在母亲的怀里处于半卧位,将头部放于母亲身体前,这样患儿全身的肌张力可相对正常些。

如果患儿已具有一定的头部控制能力和躯干直立能力,母亲可让患儿坐在自己的一条大腿上,使膝关节屈曲搁在母亲的另一条腿上。

有利于正确姿势的发育。

口腔闭合困难的患儿,可用食指与中指托住患儿下巴稍向上抬,使患儿的嘴闭合。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体会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体会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体会从心理护理、日常护理、加强基础护理、输液中的护理、饮食护理及安全护理6个方面,对60例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护理训练,治愈8例,显效20例,有效2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

在康复护理训练过程中,通过观察护理疗效,探讨康复护理工作在小儿脑瘫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周到细致的康复护理可有助于控制患儿异常姿势,改善其运动障碍,从而提高康复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予以重视,深入开展。

标签:脑瘫;康复;护理脑瘫(CP)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

通过对本科室60例脑瘫患儿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中的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对象为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科60例脑瘫患儿,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3个月~6岁,痉挛型30例,肌张力低下型5例,手足徐动型6例,强直型9例,混合型10例;早产儿2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17例,颅内出血7例,低出生体重儿5例,宫内感染3例,双胞胎3例,胆红素脑病1例,原因不明4例。

1.2康复护理方法1.2.1心理护理脑瘫患儿由于肢体或智力语言方面的障碍,使其与外界交流困难,且脑瘫康复病程长,见效慢,家长与孩子都易产生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耐心真诚的去关心患儿,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充分倾听,并积极开导家长,利用自己的知识向其普及脑瘫的治疗及预后情况,鼓励患儿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固定专人进行护理,与患儿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护患关系,鼓励患儿多与其他孩子玩耍,参加集体游戏,在群体活动中锻炼自己,同时也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

1.2.2日常护理主要是帮助患儿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包括摄食、更衣、如厕等常规护理。

通过日常护理,使患儿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获得更加舒适的生活体验与学习,辅助其康复治疗,提高疗效更好更早的去适应社会。

脑瘫患儿的康复与护理体会

脑瘫患儿的康复与护理体会

脑瘫患儿的康复与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医院内治疗与家庭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新型康复模式对脑性瘫痪患儿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30 例脑性瘫痪患儿给予院内药物治疗、运动、物理疗法及家庭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新型康复模式,以1年时间为标准,观察疗效。

结果:经过1年的治疗观察,多数患儿取得较好疗效,经χ2 检验,3个不同年龄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医院内治疗与家庭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新型康复模式对脑性瘫痪患儿治疗效果较好,且患者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标签:脑性瘫痪,康复,护理脑性瘫痪( 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指发育早期阶段(出生前后1个月)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临床表现主要为中枢性运动障碍与姿势异常,常伴智力低下、癫痫、感、知觉障碍及行为异常等[1]。

据最近小儿脑瘫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国1~6 岁小儿中,脑瘫患病率为1.92‰,这是一组不可低估的数字[2]。

故脑瘫的防治工作应给予高度重视。

由于儿童处于脑发育速度最快、可塑性最强、脑功能代偿最大的时期,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是脑瘫有效防治的关键[3-5]。

现就本院对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治疗,谈谈自己的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儿内科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30 例脑性瘫痪患儿,男76例,女54例;年龄2 个月~1岁73例、1~3 岁35 例、4~7 岁22例。

其中,痉挛型71例,肌张力低下型20例,混合型21例,强直型10例,手足徐动型3例,共济失调型4例,震颤型1例。

智力正常76例,轻度智力低下50例,严重智力障碍4例。

病因:新生儿重度窒息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20例、其他原因所致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69例、早产儿40例、低出生体重儿35 例、胆红素脑病2例、原因不明2例。

1.2 治疗与护理1.2.1 药物治疗所有患儿均给予静脉点滴脑细胞活化剂治疗,有脑蛋白水解物、神经节苷酯或胞二磷胆碱,三磷酸腺苷以及辅酶A等。

脑瘫科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脑瘫科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脑瘫科护士工作总结范文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困扰。

作为脑瘫科护士,我在过去的一年中积极参与了脑瘫患儿的护理工作,为他们提供了全面的护理服务。

在这里,我想总结一下我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

首先,作为脑瘫科护士,我始终将患儿的需求放在首位。

脑瘫患儿的症状和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我与患儿及其家属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并根据医生的指示和护理常规,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其次,我注重与团队的合作。

脑瘫患儿的护理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需要多学科的协作。

在日常工作中,我与医生、康复师、社工等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调整护理方案。

同时,我与其他护士之间也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另外,我注重护理技能的提升。

脑瘫患儿的护理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喂食、翻身、按摩等。

为了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我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

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护理需求,并提供更加安全和优质的护理服务。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作为脑瘫科护士,我始终将患儿和家属的需求放在心上。

每个脑瘫患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需要我们的关爱和支持。

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地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关注,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力量。

总之,脑瘫科护士是一项有挑战性但意义重大的工作。

通过过去一年的努力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使命感。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脑瘫患儿的康复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和付出,能为更多的脑瘫患儿带去健康和希望。

脑瘫个案护理总结范文

脑瘫个案护理总结范文

一、背景介绍患者姓名:张某某性别:男年龄:5岁诊断:脑性瘫痪(痉挛型)二、护理过程1. 评估患者状况患者张某某,5岁,因出生时窒息导致脑瘫,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智力发育迟缓、语言障碍等。

患者入院时精神状态良好,但肢体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差。

2. 制定护理计划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以下护理计划:(1)改善肢体活动:通过被动运动、按摩等方式,帮助患者改善肢体活动能力。

(2)康复训练:进行言语、智力、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3)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护理措施(1)生活护理: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如进食、穿衣、洗澡等。

(2)康复训练:每日进行被动运动、按摩、言语、智力等康复训练。

(3)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

4. 护理效果(1)肢体活动:经过一段时间护理,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有所改善,能独立完成简单动作。

(2)康复训练:患者在言语、智力、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3)心理护理:患者情绪稳定,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三、总结1. 通过本次脑瘫个案护理,我们充分认识到早期干预对脑瘫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2. 护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执行。

3. 护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以提高护理质量。

4.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脑瘫患者的康复,不断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总之,本次脑瘫个案护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患者康复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体会

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体会

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措施,写出护理体会。

方法随机选取55例本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脑瘫患儿,进行综合康复护理。

结果55例脑瘫患儿经综合康复护理,25例治愈,29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8%。

结论在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中,需要采取综合康复治疗,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和家庭护理,对提高患儿康复率有着促进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体会脑瘫患儿主要表现为中枢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同时智力、语言、视觉、听觉等出现各种障碍。

近年来,脑瘫发生率逐年上升,对患儿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对家属及家庭都来了沉重的负担。

本文就分析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体会,增加患儿康复率,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55例本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脑瘫患儿,经诊断,均符合脑瘫诊断标准。

男36例,女19例,年龄2个月~10岁。

24例痉挛型,18例弛缓型,8例手足徐动型,5例混合型。

1. 2 方法①康复教育。

首先患儿在入院后,护士要做好患儿和家属的康复宣传教育,使患儿和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进行治疗和护理工作。

因此,护士要了解患儿的病情,并要分析家庭情况,讲解治疗和康复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做好相应准备。

其次要做好卫生教育。

护士要指导家属做好患儿的卫生工作,注意保暖,适当添加衣物,尽量选择舒适柔软衣物,餐具要定期进行煮沸和消毒,避免细菌感染。

适当进行锻炼运动,避免出现湿疹。

最后加强用药指导。

患儿药物大都是冲剂,或者将药片捣碎加水送服[1]。

患儿喂药时,需将患儿抱起,头部抬高,避免出现呛咳。

对于自行服用药物的患儿,要将服药的方法进行详细讲解,指导他们正确服药。

②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在患儿病房可以摆放儿童喜欢的玩具和图片,让患儿保持着轻松愉悦心情进行康复治疗。

同时在治疗室走廊及家长休息地方张贴脑瘫发生原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使患儿家属可以更加全面认识脑瘫疾病,提高他们治疗,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经验体会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经验体会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经验体会引言小儿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对患儿的生活和学习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康复护理是小儿脑瘫患儿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专业的护理措施和方法,帮助患儿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经验体会,旨在为医务工作者和患儿的家长提供参考。

康复护理的目标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旨在帮助患儿达到以下目标:1.改善肌张力:通过正畸、按摩和牵引等手段,减轻肌肉的紧张和痉挛,提高肢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减少畸形:通过矫正姿势、配合外科手术等综合治疗,减少关节畸形的发生和进展。

3.提高功能能力:通过康复训练,提高患儿的自理能力、运动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4.改善生活质量:提供心理支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使患儿在康复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康复护理内容病情评估与制定护理计划在进行康复护理之前,需要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神经系统功能评估、畸形评估、肌力评估等,以明确患儿的康复需求。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康复护理计划,明确康复的目标和方法。

指导患儿日常生活护理康复护理应贯穿患儿的日常生活,包括睡眠、进食、卫生和休闲等方面。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儿家长正确的护理方法,帮助患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康复进程。

•睡眠:提供适宜的睡眠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休息。

•进食:指导家长合理膳食搭配,提供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避免过食和厌食。

•卫生:指导患儿家长正确的洗浴和换洗方法,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休闲:鼓励患儿积极参与各种适合的休闲活动,如绘画、音乐、阅读等,促进患儿的身心健康。

运动康复训练运动康复训练是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康复目标,制定适合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案。

•牵引和按摩:通过牵引和按摩等手段,改善肢体的肌张力和血液循环,促进肌肉的松弛和恢复。

•正畸训练:通过正畸器械的使用,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儿的肢体功能。

•功能锻炼:根据患儿的康复目标,进行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包括平衡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坐立训练等,提高患儿的日常活动能力。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体会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体会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体会脑康七病区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胎儿出生前到生后1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1]。

我国统计的脑瘫患儿发病率为1.8%~4%[2]。

脑性瘫痪不仅给患儿的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同时也给国家造成了很重的社会负担。

根据其发病原因、病理变化、脑部的受损部位和程度上的不同,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差异。

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四肢肌张力异常、伸张反射亢进、痉挛、肢体不自主运动,同时伴有听力、智力、语言障碍,甚至伴有癫痫等。

2012年03月01日至2012年05月31日,研究探讨我院脑康七病区收治的120例脑瘫患儿(男68例,女52例,年龄3月15 d~3岁1月)采用我院万国兰教授首创的“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营养神经药物应用及物理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的方法结合传统的康复护理,现将康复护理介绍如下。

1肢体功能康复护理早期对脑瘫患儿的异常姿势给予纠正,使肢体应保持功能位,同时每天坚持被动活动,大龄儿要鼓励其进行主动锻炼,以促进肌肉收缩、增强关节的活动度、改善肌张力的异常。

对于肌张力高、异常姿势明显,如:头后背、双上肢后背、拇指内收、尖足、足内旋外翻等。

分别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中医捏脊、推拿等方法起到了明显的疗效。

同时指导家长掌握脑瘫患儿肢体康复训练的基本手法和基本常识。

积极配合功训师及护士的工作,坚持各种合适的训练,使患儿得到有效、系统、长期、连续的功能康复训练,从而增强脑瘫患儿的自主生活能力及对社会日常生活的适应能力。

2语言及认知康复护理对伴有语言障碍的脑瘫患儿,要进行语言训练和认知功能的训练。

以提高其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而恢复脑瘫患儿的语言交际能力[3]。

语言训练和认知功能训练应尽早进行,早期训练可为其提供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

语言训练分:发音、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训练三个阶段。

训练者应从最简单的单音开始训练,如:嗒、啦、妈等,并通过食物、图片、肢体动作做配合,反复训练患儿。

小儿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体会

小儿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体会

小儿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体会小儿脑瘫(CP)是在妊娠到新生儿期之间形成的一种脑性病变,发病率1.8‰~4‰1,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同时加上精心的康复护理,对疾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0年3月~2012年2月收治小儿脑瘫患者32例,进行精心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3月~2012年2月收治小儿脑瘫患者32例,男21例(65.625%),女11例(34.375%),男女之比1.91:1。

年龄3~6岁,平均2.5岁,年龄分布:年龄3~6个月2例,7~12个月7例,1~2岁11例,2~3岁11例,3~6岁1例。

重度29例,轻度3例。

根据临床分型:共济失调型2例;肌张力低下型6例,不随意运动型7例,单纯痉挛型9例,混合型8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疾病分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护理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康复训练和康复护理。

⑴心理护理:患儿由于所患的疾病在脑部,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多数家长会有悲观情绪和恐惧心理2,因此,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家属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情况,帮助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主动配合治疗。

⑵头部康复护理:①痉挛型将:两手放在患儿头间的两侧,把颈部尽力向上拉,并用前臂将患儿的肩膀往下压,以增加压力,然后用手抓住患儿的前臂将其手抬高并向外转,拉坐起来,即可使其头部抬高且保持正位。

②徐动型:患儿的肩关节往往外转,双手或一只手挛缩扭曲,应将其手臂拉直往内转而稍往下压,尽力使其手放松以慢慢将患儿拉坐起来,使头部保持抬高而向前3。

③肌张力低下型:患儿肌张力低下,应用双手抓住患儿的肩膀,用大拇指顶在胸前,将肩膀往前给患儿较大的稳定性,协助将头抬起。

⑶四肢训练:将患儿的手臂抬高,伸直向外转,拳头张开,若患儿的拳头紧握,可以利用手臂伸直外转的方法使手腕和手指都自然伸直;将患儿的手掌平放,腕部向上屈,使手活动,即腕、肘、手一起伸直的方式。

脑瘫康复个人总结

脑瘫康复个人总结

脑瘫康复个人总结脑瘫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身体功能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康复对于脑瘫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在个人康复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首先,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需要长期坚持进行,我在康复期间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配合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进行各项治疗。

无论是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还是功能训练,我都认真参与,并按时完成康复计划。

其次,保持适度的运动。

运动对于康复至关重要,但要注意运动的方式和强度。

我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泳、瑜伽等,坚持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协调性。

另外,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康复的关键。

我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并避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等。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提高康复效果,保持身体健康。

此外,建立积极的社交圈子也是很重要的。

我参加一些康复活动和社交聚会,与其他脑瘫患者交流经验,互相支持。

积极的社交可以帮助我更好地适应康复过程,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最后,要有耐心和坚持。

脑瘫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其家人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在康复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但要有耐心和坚持下去,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困难,最终达到康复的目标。

总之,通过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保持适度的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积极的社交圈子,以及耐心和坚持,我在脑瘫康复过程中逐渐改善了身体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

希望我的个人总结对其他脑瘫患者有所帮助。

小儿脑瘫实习生心得体会

小儿脑瘫实习生心得体会

小儿脑瘫实习生心得体会有两个月了,终于可以到康复科实习了,我在康复科的首个科室就是儿童康复科,实习时间为两周。

在这两周里,我跟着师兄师姐们学习了有关儿童康复的知识,很感谢师兄师姐们的教导,让我学会了把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相结合。

脑瘫的临床分型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混合型和迟缓型,在本科室实习过程中,以痉挛型最为多见,其特点是伸张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巴氏征阳性,肢体活动受限。

上肢表现为肘关节屈曲内收,肘腕关节屈曲,握拳拇指内收,紧握于掌心中。

两上肢运动笨拙、僵硬、不协调。

两下肢僵直,内收呈交叉状,髋关节内旋,踝关节跖屈。

扶站时。

两足下垂、内翻,足尖着地,足底不能踩平,走路时呈剪刀样步态.其步幅小,用足尖行走,不能奔跑。

痉挛症状常在用力和激动时加重。

脑瘫儿童还常伴有其它障碍,本科室常见的为流口水、喷口水、多动、情绪不稳、言语障碍、固执任性等。

对于小儿脑瘫的治疗,本科室主要有种方法,一是运动治疗,一是神经电刺激疗法。

实习的这两周,我都在运动治疗室。

在运动治疗室里,平均每个患儿的治疗时间为30分钟,治疗的内容包括翻身训练、坐位训练、爬行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平衡训练和协调训练。

在进行运动前,推拿与按摩是小儿脑瘫功能恢复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是儿童康复各种病重恢复功能必不可少的步骤。

小儿推拿手法甚多,延云师姐、吕扬师兄及雅恒师兄的手法各有特色,延云师姐以揉为主,她的病人多为一岁以下患儿,吕扬师兄手法较延云师姐力度大,主要以揉、提拿和滚法为主,他的病人年龄跨度是本科室最大的,基本通杀,雅恒师兄的手法以推、揉为主,他的病人多在1岁以上,部分能跟治疗师进行简单对话,无论是哪种手法,他们有着共同点,用力均匀,稳妥着实,持久有力,对于几张力低下的患儿相对较小力,对于肌张力高的患儿相对较大力。

推拿时,一般将患儿仰卧位放置,先从下肢的开始推拿,双手推拿痉挛的股内收肌群,以缓解内收肌群痉挛,双手扶按患儿双侧大腿内侧,缓慢将双膝分开,使髋关节分到最大程度。

痉挛型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体会

痉挛型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体会

痉挛型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体会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

临床表现为单瘫、偏瘫、截瘫和四肢瘫。

临床分型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迟缓型,其中痉挛型脑瘫占60%~70%.临床上采用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等为主要的综合性康复护理手段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护理。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我科10余年来收治了大量脑瘫患者,诊断标准符合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及分型[1],选择典型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68例,其中男87例,女81例,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6岁。

其分布为1岁以下83例,1~3岁41例,3~6岁44例。

其中,无并发症74例,合并智力低下37例,癫痫26例,语言发育障碍17例,视听觉障碍12例和吞咽障碍2例。

疗效评价标准[2]:痊愈,瘫痪肢体功能基本恢复,与同龄儿的智力运动、言语等无差异者;显效,瘫痪肢体功能部分恢复,智力明显提高,生活能力大部分能够完成;有效,瘫痪肢体功能部分恢复,智力有一定提高,生活能力有所改善;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改善。

疗效评价标准[3]:治愈:异常姿势消失,Vojta姿势反射7项均正常;M ilani运动发育评价在正常月龄;肌张力正常;头颅CT、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正常;显效:异常姿势基本消失,Vojta姿势反射正常3~5项;运动功能在20d内提高2个月龄以上;肌张力接近正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正常、头颅CT好转或无变化;有效:异常姿势好转,Vojta姿势反射正常1~2项;Milan运动发育评价20d内提高1个月龄以上;肌张力好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好转、头颅CT无变化;无效: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1.2 方法本文患儿全部应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等为主要的综合性康复护理手段对患儿进行护理。

时间:平均3~8个月。

2 结果16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治愈37例,显效82例,有效34例,总有效率90.07%。

儿童康复科实习医生对脑瘫治疗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儿童康复科实习医生对脑瘫治疗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儿童康复科实习医生对脑瘫治疗的总结与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儿童康复科的实习医生,我在脑瘫治疗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今天我将对此进行总结与分享。

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对患者的发育和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早期干预和治疗尤为重要。

以下是我在实习中对脑瘫治疗的一些心得和建议。

一、早期筛查和干预脑瘫患儿的症状多样,早期筛查和干预是确诊和治疗的关键。

作为医生,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动作发育和行为表现,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干预。

早期干预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康复训练等多个方面,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的神经发育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二、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脑瘫患者和不同程度的受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对于轻度受损的患者,重点应放在训练功能性运动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上;对于中度和重度受损的患者,除了物理治疗外,还需注重康复训练、辅助器具使用和手术治疗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治疗。

治疗方案应由多学科专家团队共同制定,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多学科合作脑瘫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康复理疗、康复心理学等多个专业的医护人员。

在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

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相互交流和补充,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和护理。

因此,建议在治疗过程中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四、家庭教育和支持脑瘫患儿的治疗不只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事情,家庭的支持和参与也非常重要。

在实习中,我与患儿家长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家庭的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了解脑瘫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并教导他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帮助孩子康复。

心得体会:作为儿童康复科的实习医生,参与脑瘫治疗让我深刻体会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例如,在与患儿交流过程中,我需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他们解释治疗的目的和方法。

脑瘫儿童实训报告总结(3篇)

脑瘫儿童实训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训背景脑瘫,全称为脑性瘫痪,是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脑瘫儿童往往伴随着运动障碍、姿势异常、感知觉障碍、言语障碍等并发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提高脑瘫儿童的生活质量,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开展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

本实训报告旨在总结我在脑瘫儿童康复实训过程中的所见、所学、所思,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二、实训目的1. 了解脑瘫儿童的基本情况,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康复训练方法等;2. 掌握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的基本技能,如运动训练、言语训练、认知训练等;3. 提高与脑瘫儿童及其家庭沟通的能力,增强关爱意识;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实训内容1. 脑瘫儿童基本情况(1)病因:脑瘫的病因复杂,包括遗传、感染、早产、缺氧、产伤等因素。

(2)临床表现:脑瘫儿童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姿势异常、感知觉障碍、言语障碍等。

(3)康复训练方法:针对脑瘫儿童的不同症状,采取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法,如运动训练、言语训练、认知训练等。

2.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技能(1)运动训练:包括姿势矫正、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能力训练、协调能力训练等。

(2)言语训练:包括发音矫正、语言表达、听力训练等。

(3)认知训练:包括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等。

3. 与脑瘫儿童及其家庭沟通(1)倾听:耐心倾听脑瘫儿童及其家庭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困扰和期望。

(2)鼓励:给予脑瘫儿童及其家庭鼓励和支持,增强他们的信心。

(3)尊重:尊重脑瘫儿童及其家庭的意见,关注他们的感受。

4. 团队合作(1)明确分工:根据团队成员的特长,合理分配任务。

(2)相互协作: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为脑瘫儿童提供优质的康复服务。

(3)总结经验:定期召开团队会议,总结经验,提高团队整体水平。

四、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通过实训,我对脑瘫儿童的基本情况、康复训练方法等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脑瘫儿童康复个人工作总结

脑瘫儿童康复个人工作总结

脑瘫儿童康复个人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作为脑瘫儿童康复师,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收获。

在这段时间里,我主要从事了脑瘫儿童的康复工作,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生活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个人的工作经验和感悟。

首先,我发现与脑瘫儿童一起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康复需求和困难,需要我耐心、关爱和专业的指导。

因此,我在工作中更注重个性化的康复方案,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设计合适的康复计划,并与家长和其他医疗人员共同合作,共同帮助孩子实现康复目标。

其次,我在工作中发现,对于脑瘫儿童来说,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因为他们可能会面临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所以我始终注重对其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疏导。

我尝试通过多种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最后,我意识到脑瘫儿童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因此,我在工作中一直强调家庭参与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康复训练,并倡导社会各界做好脑瘫儿童的关爱和支持工作。

总的来说,我在脑瘫儿童康复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进行学习和提高。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更多的脑瘫儿童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呼吁社会更多关注和关爱这些特殊群体,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康复和生活。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作为脑瘫儿童康复师,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收获。

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我遇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孩子和家庭,也面对了一些难题和挑战。

在这篇总结中,我将详细展示我在脑瘫儿童康复工作中的个人成长和工作心得。

首先,我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个脑瘫儿童康复计划都需要个性化定制。

在与这些孩子们工作过程中,我学到了耐心和包容。

每个孩子的情况和需求都各不相同,有的需要重点训练身体协调能力,有的需要集中精力改善言语交流能力,我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康复计划,并耐心引导他们,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训练,并在训练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体会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体会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体会
作为一名护士,我曾多次接触到小儿脑瘫的护理,很有责任感地帮助这些护理的小儿重新活跃起来,尽一切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

小儿脑瘫是一种很严重的神经疾病,婴儿出生后到他们三、四岁时,他们的心理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

小儿脑瘫会影响他们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技能,使他们成为需要特别护理的孩子。

为应对小儿脑瘫,我们需要采取专业的护理方法,主要是积极治疗和功能康复训练。

我们首先要对婴儿的疾病状况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然后,考虑到护理的婴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积极的情绪护理,这样才能让他们产生有效的护理效果。

比如,护士应该用温柔的语言交流和鼓励,做好充足的细节,以帮助婴儿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婴儿睡前与护士共处,建立亲密的护理关系;护士应该适度安抚孩子,当孩子感到焦虑时,能够及时安抚,让他们感受到护士的安抚,让孩子知道有人在关心着他们。

在功能康复护理方面,护士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病情、心理发育、身体功能等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适当进行锻炼和训练,以改善他们的身体功能。

在功能训练中,护士应该积极安排,鼓励婴儿尽可能多地完成日常活动,比如坐着、走路和拿取物品等;及时用生动有趣的方式给孩子上进行训练,如游戏和乐器的练习等;尽可能减少婴儿的护理压力,适度增加其他的感官训练,如触觉、听觉、嗅觉和视觉等。

护理小儿脑瘫的过程一直不停的创新,护士们与小儿的交流也不断的改进。

随着我的护理经验和护理技能的提升,我发现,在护理小儿脑瘫的每一个细节,应当注重爱心、温柔和耐心,带领他们走出病痛,相信他们将能够实现康复,成为一个活跃可爱的孩子。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体会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体会
1 . 3 观察指标
适情况。
理措施 , 增 强迷走 神经兴奋 性 , 降低交感 神经兴奋 性 , 可 以
观察两组 S A S评分 、治疗 依从性及身 体不
增强临床 治疗 效果 。通过合 理的心理护理 干预 , 使 得患者缓 解不 良情绪 , 可 以促 使其 积极 配合治疗 。对患者进行 治疗 时 。
意义。
2 结 果
抢救工作 的开展 。
总之 , 对 阵发性室上性心 动过速患者实施合 理的复律治
通过急诊抢救 , 两组 患者 均复律。观察 组患者 S A S评分 疗 , 并在 此过 程 中予以精 细护 理措施 , 可以提 高转 复效果 , 为( 3 0 . 0±1 2 . 8 ) 分, 低 于对照组 的 ( 4 2 . 5±1 2 . 2 ) 分( P < 0 . 0 5 ) 。观 缓解 患者不 良情绪 , 提高依 从性 , 降低不 适反应 , 值得 临床 察 组 的治 疗依 从 性 为 8 9 . 7 4 %( 3 5 / 3 9 ) , 高于对 照 组 的 7 1 . 7 9 %
应用推广 。
参 考 文 献
( 2 8 / 3 9 ) ( P < 0 . 0 5 ) 。观察 组感 觉身 体不 适 患者 8 例( 2 0 . 5 1 % ) 低 于对照组的 2 8 例( 7 1 . 7 9 % ) f P < 0 . 0 5 ) 。
3 讨论
[ 1 ] 王长兰 . d , J L 阵发性 室上性心 动过 速的急救与护理 . 全科护理 ,
2 0 1 2 , 1 0 ( 6 ) : 5 0 1 - 5 0 2 .
阵 发 性 室 上 性 心 动 过 速 在 临 床 中 比较 常 见 , 心 率 达

儿童脑瘫实习报告

儿童脑瘫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脑瘫,全称为脑性瘫痪,是一种由于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脑部发育过程中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

它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随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作为一名护理专业的实习生,我有幸在儿童康复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深入了解并参与了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工作。

二、实习目的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儿童脑瘫疾病认识。

2. 学习儿童脑瘫康复治疗的基本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技能。

3. 培养关爱弱势群体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实习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习初期,我通过查阅文献、参加科室组织的讲座,对儿童脑瘫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康复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学习。

通过理论学习,我了解到脑瘫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康复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2. 临床实践在临床实践中,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工作:(1)协助医生进行儿童脑瘫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

(2)参与儿童脑瘫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包括药物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

(3)协助康复治疗师进行儿童脑瘫康复治疗,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4)观察治疗效果,记录儿童脑瘫康复治疗过程。

(5)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家长和照顾者掌握儿童脑瘫护理知识。

3. 实习心得(1)儿童脑瘫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护理。

(2)康复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家长等。

(3)关爱儿童脑瘫患者,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四、实习总结1. 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通过实习,我对儿童脑瘫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护理技能,为儿童脑瘫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2. 关爱弱势群体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关爱弱势群体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我将始终关注儿童脑瘫患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温馨、关爱、专业的护理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体会
作者单位:450052郑州大学三附院/河南省儿童脑瘫康复医院脑康七病区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胎儿出生前到生后1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1]。

我国统计的脑瘫患儿发病率为1.8%~4%[2]。

脑性瘫痪不仅给患儿的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同时也给国家造成了很重的社会负担。

根据其发病原因、病理变化、脑部的受损部位和程度上的不同,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差异。

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四肢肌张力异常、伸张反射亢进、痉挛、肢体不自主运动,同时伴有听力、智力、语言障碍,甚至伴有癫痫等。

2012年03月01日至2012年05月31日,研究探讨我院脑康七病区收治的120例脑瘫患儿(男68例,女52例,年龄3月15 d~3岁1月)采用我院万国兰教授首创的“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营养神经药物应用及物理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的方法结合传统的康复护理,现将康复护理介绍如下。

1肢体功能康复护理
早期对脑瘫患儿的异常姿势给予纠正,使肢体应保持功能位,同时每天坚持被动活动,大龄儿要鼓励其进行主动锻炼,以促进肌肉收缩、增强关节的活动度、改善肌张力的异常。

对于肌张力高、异常姿势明显,如:头后背、双上肢后背、拇指内收、尖足、足内旋外翻等。

分别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中医捏脊、推拿等方法
起到了明显的疗效。

同时指导家长掌握脑瘫患儿肢体康复训练的基本手法和基本常识。

积极配合功训师及护士的工作,坚持各种合适的训练,使患儿得到有效、系统、长期、连续的功能康复训练,从而增强脑瘫患儿的自主生活能力及对社会日常生活的适应能力。

2语言及认知康复护理
对伴有语言障碍的脑瘫患儿,要进行语言训练和认知功能的训练。

以提高其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而恢复脑瘫患儿的语言交际能力[3]。

语言训练和认知功能训练应尽早进行,早期训练可为其提供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

语言训练分:发音、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训练三个阶段。

训练者应从最简单的单音开始训练,如:嗒、啦、妈等,并通过食物、图片、肢体动作做配合,反复训练患儿。

除专业的训练外,同时还要与家庭训练相结合。

家人平时要多跟患儿说话,通过游戏尽量使患儿情绪愉快而发音、说话。

语言环境要求安静、安全、宽敞、隔音效果好,同时要尽量避免在视觉上的一些干扰,避免影响患儿训练时的注意力。

训练的频率越高,时间越长,其效果就会越好。

同时还应坚持因材施教、个体化的原则,使脑瘫患儿在任何环境下、任何时间里逐步确立表达语言的意识。

认知功能训练方面,0~4月的患儿训练重点是视、听、触,用颜色鲜艳的玩具在距患儿眼睛30 cm左右处缓缓移动,诱导患儿用眼睛跟踪,听各种声音来寻找声源。

4~8月婴儿除以上项目外,可
逐渐训练左右180°、上下90°追视,伸手抓物,寻找物体,毛巾盖脸,摇铃,镜子对视,玩躲猫猫等,并定期交流。

9~12月婴儿重点训练小物件拿起、放下,对捏,简单模仿(如“再见”,按响玩具等),训练知道大小便解在规定地点等。

1~1.5岁儿童重点训练小物件固定投掷、匹配形状(圆、方、五角星等),推车、搭积木、控制大小便,配合穿衣等。

坚持认知功能障碍训练,可以极大改善小儿脑瘫患儿这些方面的状况。

3心理康复护理
脑瘫患儿由于社会活动受限,肢体运动障碍等因素,另外再加上长期住院治疗,生活环境改变,经常会出现哭闹、烦躁、恐惧、自俾、孤独等一些情绪上和人格上的变化,致使行为异常、情绪障碍及认知损害。

为培养良好的性格,使脑瘫患儿更好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主义大家庭,必须尽早进行心理护理,使患儿的身心均得到良好的康复。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应制定与之相应的康复护理和心理诱导,同时要求医护人员多给予关心、爱护、鼓励,使其克服肢体功能或智能上的缺陷,与同龄正常儿一样,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这也是每个脑瘫康复中心护理工作者的共同心愿。

4饮食护理
在治疗和训练前后半小时内避免过多进食,以防止患儿哭闹而引起呕吐。

训练后注意补充水分,平时注意加强营养,给于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指导家长按时为患儿合理添加辅食,
0~6个月的脑瘫患儿提倡母乳喂养,若母乳不足,可采用合理的混合喂养或者人工喂养,6月以上患儿应按需添加辅食,1岁以上的患儿根据病情及咀嚼功能分别给于流质、半流质或固体食物。

中医营养学上对脾胃亏虚的患儿应该少食多餐,也可采用捏脊的疗法配合按摩一些穴位,如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位,进而增强脾胃功能,从而不断增强患儿的体质,以适应配合训练需求。

对独立进食困难或易呛咳的患儿应进行饮食训练及吞咽训练,鼓励患儿学习吞咽进食动作,以尽早脱离他人喂养的境地[4]。

5日常生活护理
指导患儿家长正确护理患儿的日常生活。

因为日常生活活动是人类维持其最根本生活的活动,如抱姿、睡姿、进食、洗漱、更衣和大小便等。

不同类型的脑瘫患儿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其原则控制患儿异常姿势和不自主动作的发生,确保患儿保持正常姿势和体位的稳定性。

比如抱不同类型患儿手法不同,其目的都是抑制异常姿势的出现,让患儿安全舒服;脑瘫患儿不易长期仰卧,因长期仰卧会加重肌肉痉挛,运动不对称,应选择侧卧位,此位可缓解肌肉痉挛,利于动作对称;进食时应选择坐位或半坐位;选择患儿方便穿脱的衣服,一般先穿后脱病重侧肢体,培养独立更衣的能力。

根据患儿不同年龄训练按时大小便的习惯,教会患儿在大小便前向大人预示告知,稍大后学会穿脱裤子的动作、如何使用手纸等。

6健康教育
脑瘫患儿的治疗是艰巨的、长期的,除了在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外,家庭康复及教育也很重要。

为了保证患儿的治疗能有效、连续进行,首先应有良好的体格,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避免呼吸道感染。

并指导家长利用亲子关系进行家庭康复,例如抬头、翻身、爬行、坐姿、用手持物以及单腿独立等。

每次训练时尽可能取得患儿的合作,在游戏中反复强化,每次时间不易过长,手法要轻柔,要有耐心、爱心,有一点进步就要给于鼓励。

除了运动功能外,还应指导父母对患儿进行一些特殊的教育,主要包括智力、身心发育、感觉器官障碍等的教育。

本着生物学上“用进废退”的正常生理原则,早期对脑瘫患儿的行为能力进行干预,通过系统的、有组织的、循循渐进的特殊教育来矫正和补偿患儿身体上的障碍带来的一些
不便,使脑瘫患儿逐渐获得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为家庭和社会国家减轻负担。

7讨论
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是一门综合护理学科,是综合协调的应用医学护理学,统筹社会、教育、职业等的一些方法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训练护理,减轻脑损伤致残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尽量提高患儿的生活、运动、语言以及社会活动能力,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

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事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小儿脑瘫的康复事业作为残疾儿童康复的重要组成核心部分,同样也得到了重视和长足发展。

脑瘫康复中心的护理工作人员在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医
学实践过程中,增强了护士的爱心,责任心和同情心,也增强了护士努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意识。

脑瘫患儿的治疗所需付出的时间长、代价高,不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而且脑瘫的康复疗效远不能与其他系统疾病的康复相比,因此患儿家长更应和医护人员紧密配合治疗,长期坚持,才能收到预期的疗效。

护理人员在对脑瘫患儿的护理过程中,应做到耐心,认真仔细,热情,用心去关爱每一位患儿的康复与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新春.小儿脑性瘫痪.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810.
[2]田小平,赵旭.传统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概况.甘肃中医,2006,19(1):76.
[3]王素偏,王武红,王海霞.4,jl脑瘫手法治疗与康复.北京:科普出版社,2004:134.
[4]王秀娟,孙凤菊,朱志萍.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5):1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