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38 掌握辨析和翻译文言特殊句式常见的失误(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38 掌握辨析和翻译文言特殊句式常见的失误

1.判断句翻译失误。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考生如果缺乏文言特殊句式方面的知识,往往就会分辨不出判断句,把判断句翻译为非判断句。例如: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译文: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和平庸世俗人趣味相同罢了。误译:是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和平庸世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分析】此句是以“非”为标志的否定判断句。“是非”不是一个词,“是”是代词“这”;“非”表判断,译为“不是”。考生在翻译时应将其译成“

【点拨】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五种:(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如“……者……也”“……,……也”“……,……者也”;(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表示判断;(3)用“为”“是”表示判断;(4)用否定词“非”“莫”“无”等表示否定判断;(5)直接表示判断。在翻译此类文言语句时,考生一定要将判断句翻译成判断句的格式,这往往是该类语句翻译的一个得分点。

2.宾语前置句翻译失误。例如: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译文: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误译: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我不肯给他们啊。

【分析】此句为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往往前置。考生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先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然后再进行翻译。

【点拨】考生要注意识别宾语前置句的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往往前置;(2)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往往前置;(3

是……”等时,宾语往往前置。

3.定语后置句翻译失误。定语是修饰和限制中心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在文言文中,有时却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这就是定语后置。定语后置虽然在《考试大纲》中没有被单独列为考点,但在考题中却经常出现,因此这也是考生须要掌握的重要的文言特殊句式。考生如果不注意这种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机械地按照原来的语序翻译,就会失分。例如: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译文:使七十个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误译:使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七十个人。

【分析】此句为定语后置句。“七十人”为“衣文之媵”的后置定语。考生在翻译时,一定要将定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上。

【点拨】常见的定语后置句有这样几种形式:(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形式;(2)后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之”,然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

语+者”的形式;(3)后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而”,然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形式。

4.被动句与状语后置句翻译失误。在文言文翻译中,遇到被动句一般要加上介词“被”,以示被动;若遇到状语后置句,也一定要把后置状语调到谓语之前,然后再进行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

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选自《史记》,有删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也”不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吴起者,卫人也.

B.起之为人,猜忍人也.

C.且鲁卫兄弟之国也.

D.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汉语中特殊句式的判断。此题表面上考查“也”在句中的作用,实则考查考生对判断句的掌握。判断句的几种常见形式是:“……者……也”,“……,……也”和“……,……者也”。另外,“乃”“即”“则”“为”“皆”“非(否定判断)”等也可表示判断。考生必须先明确判断句的句式特点,才能准确答题。A

项是最常见的判断句,“……

文言特殊句式集锦

1.判断句。①用“……者……也”表判断。②句末用“者也”表判断。③用“者”表判断。④用“为”“是”表判断。

2.被动句。①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②用“被”表被动。③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④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3.省略句。①主语的省略。②谓语的省略。③宾语的省略。④介词的省略。

4.宾语前置句。①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②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③陈述句中,介词做宾语,宾语前置。④以“之”

者,……也”表判断;B项中的“……,……也”表判断;C项中的“……也”表判断;D项虽然也用了“……也”的形式,但只是陈述语气。“唯(惟)……是……”为标志的句子,宾语前置。

(2018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12月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公讳修,字永叔,天圣中进士甲科,补西京留守推官。用王文康公荐,召试,迁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阁校勘。以书责谏官不论事,谏官以闻,谪峡州夷陵县令。

庆历初,公方登朝,数论天下事,为策以揣敌情及指陈利害甚众。既而有诏,百官上封事,公又上疏言三弊五事,力陈当时之所宜忧者。仁宗增谏官员,首预其选。是时西师久,京东、西盗贼群起,中外骚然,仁宗既进退大臣,欲遂改更诸事。公感激恩遇,知无不言。

燕王薨,议者以国用不足,请待丰年以葬,公言:“士大夫家有所待而侈,不如及时薄葬,况天子叔邪?且非所以示四方也。”卒从公议。澧州进柿木成文,有“太平之道”字。公言:“今四海骚然,未见太平之象。又太平之道,其意可推。自古帝王致之皆有道得道则太平失道则危乱今见其失未见其得。愿陛下忧勤万务,渐期致理,其瑞木请不宣示于外。”淮南转运使吕绍宁到任,进羡余钱十万贯,公请拒而不受,以防刻剥。陕西用兵之后,河东困弊,刍粮不足,言者请废麟州,或请移于合河津,或请废五寨。公既使河外,为四议,以较麟州利害,请移兵就食于濒河清塞堡,缓急不失应援,而平时可省馈运,麟州得不废。

自保州之变,河北兵骄,小不如意,即谋为乱,人情务在姑息,公乞假将帅权,事从镇重,以销未萌,河北卒无事。保塞之胁从者二千余人,分隶河北,宣抚使恐复生变,欲以便宜悉诛之。公权知成德军,遇之于内黄,宣抚使夜半屏人以告公。公曰:“祸莫大于杀降。昨保州叛卒,朝廷许以不死,今戮之矣。此曹本以胁从故得脱,奈何一旦杀无辜二千人?且非朝旨,若诸郡不肯从,缓之必生变,是趣其为乱也。且某至镇州,必不从命!”遂止。

(选自《赠太子太师欧阳公行状》,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王文康公荐用:因为

B.进羡余钱十万贯羡:羡慕

C.公乞假将帅权假:授予

D.是趣其为乱也趣:催促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大都有名有字,名是一出生就起的,字是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