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优秀教案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公开课)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点使学生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过程.(二)能力训练点要求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分析、对比、概括、转化等方面的能力.(三)学科渗透点通过一个简单实验引入抛物线的定义,可以对学生进行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二、教材分析1.重点: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解决办法:通过一个简单实验与椭圆、双曲线的定义相比较引入抛物线的定义;通过一些例题加深对标准方程的认识.)2.难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解决办法:由三种建立坐标系的方法中选出一种最佳方法,避免了硬性规定坐标系.)3.疑点:抛物线的定义中需要加上“定点F不在定直线l上”的限制.(解决办法:向学生加以说明.)三、活动设计提问、回顾、实验、讲解、演板、归纳表格.四、教学过程(一)导出课题我们已学习了圆、椭圆、双曲线三种圆锥曲线.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四种圆锥曲线——抛物线,以及它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课题是“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问题1:同学们对抛物线已有了哪些认识?在物理中,抛物线被认为是抛射物体的运行轨道;在数学中,抛物线是二次函数的图象?问题2:在二次函数中研究的抛物线有什么特征?在二次函数中研究的抛物线,它的对称轴是平行于y轴、开口向上或开口向下两种情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抛物线的对称轴不平行于y轴,那么就不能作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来研究了.今天,我们突破函数研究中这个限制,从更一般意义上来研究抛物线.(二)抛物线的定义1.回顾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的轨迹,当0<e<1时是椭圆,当e>1时是双曲线,那么当e=1时,它又是什么曲线?2.简单实验如图2-29,把一根直尺固定在画图板内直线l的位置上,一块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尺的边缘;把一条绳子的一端固定于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上的点A,截取绳子的长等于A到直线l的距离AC,并且把绳子另一端固定在图板上的一点F;用一支铅笔扣着绳子,紧靠着三角板的这条直角边把绳子绷紧,然后使三角板紧靠着直尺左右滑动,这样铅笔就描出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叫做抛物线.反复演示后,请同学们来归纳抛物线的定义,教师总结.3.定义这样,可以把抛物线的定义概括成:平面内与一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不在定直线l上).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设定点F到定直线l的距离为p(p为已知数且大于0).下面,我们来求抛物线的方程.怎样选择直角坐标系,才能使所得的方程取较简单的形式呢?让学生议论一下,教师巡视,启发辅导,最后简单小结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几种方案:方案1:(由第一组同学完成,请一优等生演板.)以l为y轴,过点F与直线l垂直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图2-30).设定点F(p,0),动点M的坐标为(x,y),过M作MD⊥y轴于D,抛物线的集合为:p={M||MF|=|MD|}.化简后得:y2=2px-p2(p>0).方案2:(由第二组同学完成,请一优等生演板)以定点F为原点,平行l的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图2-31).设动点M 的坐标为(x,y),且设直线l的方程为x=-p,定点F(0,0),过M作MD⊥l于D,抛物线的集合为:p={M||MF|=|MD|}.化简得:y2=2px+p2(p>0).方案3:(由第三、四组同学完成,请一优等生演板.)取过焦点F且垂直于准线l的直线为x轴,x轴与l交于K,以线段KF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图2-32).抛物线上的点M(x,y)到l的距离为d,抛物线是集合p={M||MF|=d}.化简后得:y2=2px(p>0).比较所得的各个方程,应该选择哪些方程作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呢?引导学生分析出:方案3中得出的方程作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这是因为这个方程不仅具有较简的形式,而方程中的系数有明确的几何意义:一次项系数是焦点到准线距离的2倍.由于焦点和准线在坐标系下的不同分布情况,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四种情形(列表如下):将上表画在小黑板上,讲解时出示小黑板,并讲清为什么会出现四种不同的情形,四种情形中P>0;并指出图形的位置特征和方程的形式应结合起来记忆.即:当对称轴为x轴时,方程等号右端为±2px,相应地左端为y2;当对称轴为y轴时,方程等号的右端为±2py,相应地左端为x2.同时注意:当焦点在正半轴上时,取正号;当焦点在负半轴上时,取负号.(四)四种标准方程的应用例题:(1)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6x,求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F(0,-2),求它的标准方程.方程是x2=-8y.练习:根据下列所给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焦点是F(3,0);(3)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2.由三名学生演板,教师予以订正.答案是:(1)y2=12x;(2)y2=-x;(3)y2=4x,y2=-4x,x2=4y,x2=-4y.这时,教师小结一下:由于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四种形式,且每一种形式中都只含一个系数p,因此只要给出确定p的一个条件,就可以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当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或准线方程给定以后,它的标准方程就唯一确定了;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或准线方程没有给定,则所求的标准方程就会有多解.(五)小结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抛物线的定义,推导出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形式,并加以运用.五、布置作业到准线的距离是多少?点M的横坐标是多少?2.求下列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1)x2=2y;(2)4x2+3y=0;(3)2y2+5x=0;(4)y2-6x=0.3.根据下列条件,求抛物线的方程,并描点画出图形:(1)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x轴,并且顶点与焦点的距离等于6;(2)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y轴,并经过点p(-6,-3).4.求焦点在直线3x-4y-12=0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作业答案:3.(1)y2=24x,y2=-2x(2)x2=-12y(图略)4.分别令x=0,y=0得两个焦点F1(0,-3),F2(4,0),从而可得抛物线方程为x2=-12y或y2=16x六、板书设计。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教案: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目标:1.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
2.学习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能够根据给定的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3.能够利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求解与抛物线相关的问题。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抛物线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抛物线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认为抛物线有什么特点?”Step 2:定义抛物线讲解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是一个平面曲线,它的每个点到焦点的距离与该点到直线的距离相等。
Step 3:抛物线的性质- 抛物线是对称的,它关于焦点所在的直线称为对称轴。
- 抛物线的顶点是对称轴上的点,也是抛物线的最低点(凹部)或最高点(凸部)。
- 抛物线的焦点到顶点的距离称为焦距。
- 抛物线是单调增加或单调减少的。
Step 4: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介绍抛物线的标准方程:y = ax^2 + bx + c,其中a,b,c是常数,a不等于零。
说明标准方程的各个参数的含义:- 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 b决定抛物线在对称轴上的位置。
- c是抛物线的顶点的纵坐标。
Step 5:根据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示范如何根据给定的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例如:- 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5),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 已知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点(1,0)和(-3,0),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 已知抛物线经过点(1,3)和(4,6),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Step 6: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练习题,并与全班讨论答案。
示范题目:1.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在原点,对称轴与x轴平行,焦距为4,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 已知抛物线过点(3,-1),且与y轴平行,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3. 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 = -2x^2 + 4x - 3,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焦距。
Step 7:拓展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讲解一些与抛物线相关的应用问题,例如:一个摄像机抛出的炮弹在空中的轨迹是一个抛物线,如何求解炮弹的最大高度和飞行距离等。
抛物线优秀课程设计
抛物线优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抛物线的定义,掌握其标准方程及基本性质。
2. 学生能运用抛物线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如计算焦点、准线、对称轴等。
3. 学生了解抛物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体育竞技等。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抛物线相关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抛物线知识产生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精神。
3. 学生通过抛物线知识的学习,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抛物线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抛物线的相关知识展开,包括以下方面:1. 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引导学生理解抛物线的概念,掌握其标准方程y²=4ax和x²=4ay。
- 分析抛物线的焦点、准线、对称轴等基本性质。
2. 抛物线的图形及性质- 通过图形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抛物线的图形特点,如开口方向、对称性等。
- 探讨抛物线与x轴、y轴的交点、顶点、对称轴等性质。
3. 抛物线的应用- 介绍抛物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体育竞技等。
- 分析具体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抛物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综合练习与拓展-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抛物线知识的掌握。
- 拓展抛物线相关的高级性质和复杂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第1课时: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2. 第2课时:抛物线的图形及性质3. 第3课时:抛物线的应用4. 第4课时:综合练习与拓展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关联,以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材为例,涉及第十七章“圆锥曲线与方程”中的抛物线相关内容。
公开课教案《折纸法探究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公开课教案《折纸法探究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直观地理解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抛物线的定义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3. 折纸法探究抛物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理解与应用。
2. 难点:通过折纸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抛物线的性质,推导标准方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观察抛物线的形成过程。
3. 利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抛物线的实际应用,如奥运会射击、跳远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介绍抛物线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抛物线的特点。
3. 折纸活动:发放折纸材料,引导学生动手折纸,观察折痕,发现抛物线的性质。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抛物线的特点,尝试推导标准方程。
5. 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师生共同评价,完善理解。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折纸活动对于理解抛物线定义和标准方程的帮助,以及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师也应对本次课程进行自我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改进的方向。
七、课后练习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课后练习题,包括理论题和应用题。
理论题旨在巩固抛物线定义和标准方程的知识,应用题则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如计算抛物线上的点的坐标、分析实际场景中的抛物线运动等。
通过这些练习题,可以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八、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抛物线的历史背景、数学原理和应用案例的拓展材料。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公开课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公开课《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解析几何》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抛物线的定义、性质及其标准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抛物线的定义,掌握抛物线的性质。
2. 学会推导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能够运用抛物线标准方程解决几何问题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抛物线的定义、性质及其标准方程。
难点: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直尺、圆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2. 知识讲解(1) 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到一个定点F的距离等于到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的点的轨迹。
(2) 抛物线的性质:① 对称性;② 焦点、准线;③ 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④ 平面几何关系。
(3)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y^2 = 2px (p > 0) 或 x^2 = 2py (p > 0)。
3. 例题讲解(1) 求抛物线y^2 = 4x的焦点和准线。
(2) 已知抛物线x^2 = 8y,求过点P(2,3)且与抛物线相切的直线方程。
4. 随堂练习(1) 求抛物线y^2 = 12x的焦点、准线及对称轴。
(2) 已知抛物线x^2 = 16y,求过点A(4,2)且与抛物线相交的直线方程。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定义2. 性质3. 标准方程4. 例题解析5.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求抛物线y^2 = 20x的焦点、准线及对称轴。
(2) 已知抛物线x^2 = 18y,求过点B(3,2)且与抛物线相切的直线方程。
2. 答案(1) 焦点:F(5,0),准线:x = 5,对称轴:y轴。
(2) 直线方程:y = 4/3x 2/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抛物线的定义、性质和标准方程。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必修5,第一章,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具体内容包括:1. 抛物线的定义及其图形特征;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3. 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4. 抛物线的焦点和准线。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抛物线的定义及其图形特征,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2. 能够运用抛物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抛物线的定义及其图形特征;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3. 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4. 抛物线的焦点和准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尺子、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投篮、射击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否存在某种数学模型。
2. 概念讲解:讲解抛物线的定义及其图形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理解并掌握抛物线的概念。
3. 性质讲解:讲解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分析、归纳,掌握抛物线的性质。
4.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抛物线性质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6. 焦点和准线讲解:讲解抛物线的焦点和准线,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理解并掌握焦点和准线的作用。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抛物线的问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抛物线的定义及其图形特征;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3. 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4. 抛物线的焦点和准线。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 y^2 = 4ax \),求证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
答案: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 (a, 0),与y轴的交点为 (0, 2a)。
2. 题目: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1,2),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023年最新的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案例5篇
2023年最新的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案例5篇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案例5篇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案例(1)[文件] sxgjieja0004.doc[科目] 数学[年级] 高中[章节][关键词] 抛物线/标准方程[标题] 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内容]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推导过程,并能初步利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类比、猜测、归纳等合情推理的方法,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既教猜想,又教证明.3.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理解有关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及有关应用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教学过程师:请同学们回忆椭圆和双曲线的第二定义.生: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的点的轨道,当e <1时,是椭圆,当e>1时,是双曲线.(计算机演示动画——图2-45)(1)不防设定点F到定直线l的距离为p.(2)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随着e的变化曲线的形状的变化规律.同时演示动画,让学生充分体会这种变化规律,为学生猜测e=1时曲线形状奠定基础.师:那么,当e=1时,轨迹的位置和形状是怎样的大胆地猜一猜!(可请学生直接画出自己想象中曲线的形状,并利用投影展示.)师:同学的猜测对不对呢请同学看屏幕.(图2-46)我们利用电脑精确地计算展示到定点F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距离的比为1的点的轨迹.师:你见过这种曲线吗(抛物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主要的研究对象.(师板书课题——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师:能否给抛物线下个定义生: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1的点的轨迹叫抛物线.师:换句话说,就是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师:它的方程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可以预先做一个估计.如图2-47(1),椭圆的图形是关于x轴、y轴和原点对称的,其方程为:x2a2+y2b2=1.如图2-47(2),双曲线的图形是关于x轴、y轴和原点对称的,其方程为:x2a2-y2b2=1.在方程中都仅有x、y的二次项.当e=1时,图形变成了开口的一支,从而丧失了关于y轴和原点的对称性,那么方程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生;在方程中,一定会失去x2项,而且会出现x的一次项,(否则方程变成y2=b2,它表示直线.)所以方程应为Ay2+Bx+C=0的形式.师:同学的猜测对不对呢可否从理论上给予说明生:建立直角坐标系.师:如何建立学生甲:取经过定点F且垂直于定直线l的直线为x轴,设x轴与l相交于点K,以线段KF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设所求轨迹上一点坐标为M(x,y).师:点M满足什么条件生:到定点F的距离和到定直线l的距离的比是1.师:这些条件能否转化成点M的坐标所满足的条件生:由于|KF|=p,故点F的坐标为:(p/2,0),直线l的方程为:x=-p/2,由条件可得: =|x+p/2|.请同学化简上试,并通过投影展示演算过程,得:y2=2px.(1)师:显然符合预想的形式.这个方程就叫作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在你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见到过类似这种形式的方程生: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师:若将x与y换个位置,它就是缺少一次项和常数项的二次函数,而曲线的形状也与抛物线完全一致.师:由于抛物线开口方向的不同,共有4种不同情况.(计算机演示——图2-49)师:请同学们写出其它3种情况下的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及准线方程,并说明理由.观察图形,分辩这些图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生:共同点有:①原点在抛物线上.②对称轴为坐标轴.③准线与对称轴垂直,垂足与焦点分别对称于原点,它们与原点的距离都等于一次项系数的绝对值的四分之一.不同点:①抛物线的焦点在x轴上时,方程左端是y2,右端是2px;当抛物线的焦点在y轴上时,方程左端是x2,右端是2py.②开口方向与x轴(y轴)正半轴同向时,焦点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方程右端取正号.开口方向与x轴(y轴)负半轴同向时,焦点在x轴(y轴)的负半轴上,方程右端取负号.师:作为应用,请同学们看下面的例题.(展示投影)例1 (1)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6x,求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F(0,-2),求它的标准方程.(1)解根据题意可得:2p=6,故p=3,所以焦点坐标为(32,0),准线方程为x=-32(2)分析要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需①确定焦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②求出p值.解因为焦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并且p/2=2,p=4,所以它的标准方程是:x2=-8y.例2 经过抛物线的焦点F,作一条直线垂直于x轴,和抛物线相交,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为y1,y2.求y1·y2的值.(计算机演示图表——图2-49)师:首先弄清题意——条件有哪些求什么如何求生:已知y1, y2是交点的纵坐标,要求y1·y2,可将x=p/2代入方程求解. (师板书)解将x=p/2代入抛物线方程得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p和p故y1·y2=-p2.师:还有其他办法吗可否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生:如图2-50,根据抛物线的定义,|AF|=|BF|=|AM|=p,故y1·y2=-p2.引申1:上例中若缺少“垂直于x轴”的条件,结果怎样(计算机演示动画——图2-51)师:由于缺少垂直的条件,上例中的方法均不适用了.怎样求交点坐标生:只需求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的公共解.师:如何建立直线方程生:利用点斜式.(请同学自行写出解题过程,并利用投影仪展示解题过程.)解设直线方程为:y=k(x-p/2).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x可得:y2-2p/k-p2=0,故:y1·y2=-p2.引申2:以AB为直径的圆和准线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计算机演示动画——图2-52)学生乙:以AB为直径的圆和准线相切.师:能否给予证明这作为思考题,请同学们课下完成.师:请同学小结这节课的内容.(抛物线的定义:p的几何意义;标准方程的4种形式.)作业:课本第98页习题八:1,2.设计说明1.关于教学过程(1)由于抛物线的定义是本章的主要内容之一,因而将它作为教学目标之一.(2)MM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就是合情推理方法的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一般科学素养,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数学品质,必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制定了目标2.(3)按照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有关问题,据此制定了目标3.2.关于教学重点为实现教学目标,把充分展现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探索、发现、推理的思维过程和知识形成的过程作为本节课的重点.3.关于教学方法按照MM教学方式“学习、教学、研究同步协调原则”和“二主方针”,运用问题性,给学生创造一种思维情境,一种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提高能力、增长才干,采用启发式.4.关于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演示图形的动态变化过程,弥补传统教学手段(如投影片、模型等)的不足之处.(1)在新课引入部分,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充分理解并且掌握3种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以及曲线形状变化与常数e的大小之间的关系.(2)在抛物线定义的引入部分,利用电脑精确测算“两个距离”,以及动点M 的任意选取,充分展示了满足条件的点的轨迹,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此处的生硬与牵强.(3)在例2及引申中也采用动画演示,弥补了投影片无法实现的动态效果.5.关于教学过程(1)复习内容的确定,旨在通过联想,为运用类比方法探索抛物线的定义奠定基础.(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椭圆、双曲线图形的变化规律,类比、联想、进而猜想出e=1时轨迹形状是抛物线,然后进行推理证明.即通过既教猜想、又教证明这一MM可控变量的操作,旨在揭示科学实验的规律,从而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科学发现的本质,培养学生合理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科学的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勇于探索的精神等个性品质.(3)学以致用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例题求解过程中,运用波利亚一般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合理的思考问题,清楚地表达思想和有条不紊的工作习惯.(4)让学生小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概括、综合、抽象能力.(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黎宁)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案例(2)高二数学《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设计: 曾庆华上杭二中点评: 范慧芝龙岩二中一、概述· 高二年数学选修1-1· 选修1-1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第3节《抛物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本节对拋物线定义的研究,与初中阶段二次函数的图象遥相呼应,体现了数学的和谐之美。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公开课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公开课《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选自高中数学教材选修22第三章第一节,主要讲述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具体内容包括:1. 抛物线的定义及其简单性质;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推导;3. 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抛物线的定义,掌握抛物线的简单性质;2. 学会推导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应用。
难点: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2. 学具:直尺、圆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抛物线实例,如抛物线运动轨迹、拱桥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抛物线的特点。
2. 抛物线的定义及性质(2)讲解抛物线的性质,如对称性、顶点等。
3. 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题,推导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讲解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强调理解推导方法。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6. 小结六、板书设计1. 抛物线的定义;2. 抛物线的性质;3. 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4. 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抛物线y^2=8x的焦点为F(2,0),求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2)已知抛物线y=2x^2的焦点为F(0,1/8),求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 答案:(1)准线方程:x=2;(2)标准方程:x^2=1/8y。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较好,但在推导抛物线标准方程时,部分学生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此类问题的讲解和练习。
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3.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抛物线的定义,焦点、准线方程的定义。
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四种不同标准方程形式的特点。
3. 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简单应用。
二教学目标1.理解抛物线的定义,焦点、准线方程的定义。
2.掌握开口向右的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进一步理解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3.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准线方程。
4.提升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四种标准方程形式的特点难点:根据已知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准线方程,定义的简单应用四教学过程设计问题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平面内:设动点M到定点F的距离和到定直线(不过点F)的距离之比为,当01时动点M的轨迹为双曲线当=1时动点M的轨迹为?当=1时,即动点M到定点F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相等时,点M的轨迹会是什么形状?下面我们用网络画板来探究这个问题。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回顾:动点M到定点F的距离与点M到定直线(不过点F)的距离之比为,当01时,点M的轨迹为双曲线,思考:当=1时,即动点M到定点F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相等时,点M的轨迹会是什么形状?设计意图:问题引入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2:如图:F是定点,是不过点F的定直线,H是上任意一点,过点H作MH垂直,线段FH的垂直平分线交MH于点M,拖动点H,点M随之运动,你能发现M满足的几何条件吗?追问1:它的轨迹是什么形状?用网络画板作出动点M的轨迹师生活动:教师读题,让学生思考点M的几何特征,拖动点H,点M随之运动,学生观察,思考动点M满足什么几何条件?用动画展示点M的运动的轨迹,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形状?进而引导学生得出抛物线的定义,以及注意:是不过点F。
设计意图:动态形象直观展示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概括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篇1一、目标1.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会推导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能够利用给定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3.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与“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数学思考与推理,学会反思与感悟,形成良好的数学观。
并进一步感受坐标法及数形结合的思想二、重点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三、教学难点抛物线定义的形成过程及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关键是坐标系方案的选择)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在初中,我们学习过了二次函数,知道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例如:(1),(2)的图象(展示两个函数图象):(二)讲授新课1.课题引入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有许多的抛物线模型,例如1965年竣工的密西西比河河畔的萨尔南拱门,它就是用不锈钢铸成的抛物线形的建筑物。
到底什么样的曲线才可以称做是抛物线?它具有怎样的几何特征?它的方程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2.4.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2.抛物线的定义信息技术应用(课堂中展示画图过程)先看一个实验:如图:点F是定点,是不经过点F的定直线,H是上任意一点,过点H作,线段FH的垂直平分线交MH于点M。
拖动点H,观察点M的轨迹,你能发现点M满足的几何条件吗?(学生观察画图过程,并讨论)可以发现,点M随着H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MH=MF,即点M 与定点F和定直线的距离相等。
(也可以用几何画板度量MH,MF的值)(定义引入):我们把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不经过点F)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公开课(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公开课《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数学教材选修22第二章第四节《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具体内容包括:1. 抛物线的定义及其简单性质;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y²=2px(p>0)和x²=2py(p>0);3. 抛物线的图形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简单性质;2. 培养学生运用抛物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抛物线图形的识别;2. 教学重点: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图片:篮球投篮、投掷铅球、卫星轨道等;(2)提问:这些情景中,物体的运动轨迹有什么共同特点?2. 知识讲解(1)抛物线的定义: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从一点出发,经过一段时间后,落回到这一点,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受到同一平面的约束,这样的运动轨迹称为抛物线;(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y²=2px(p>0)和x²=2py(p>0);(3)抛物线的性质:对称性、开口方向、顶点、焦点、准线等。
3. 例题讲解(1)求抛物线y²=4x的焦点、顶点和准线;(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1,0),求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4. 随堂练习(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和顶点,求其标准方程。
5. 小结六、板书设计1. 定义:抛物线是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从一点出发,经过一段时间后,落回到这一点,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受到同一平面的约束的运动轨迹;2. 标准方程:y²=2p x(p>0)和x²=2py(p>0);3. 性质:对称性、开口方向、顶点、焦点、准线;4. 例题:抛物线y²=4x的焦点、顶点和准线;已知焦点求抛物线标准方程。
抛物线教案
抛物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抛物线定义及其标准方程,2.熟练掌握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准线方程间的相互关系.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2.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情感目标: 1.学习用联系、对比的观点看问题,2.通过一个简单实验引入抛物线的定义,可以对学生进行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二.教学重点抛物线定义及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三.教学难点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2.把握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图象、焦点坐标、准线方程间的联系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希沃白板,网络视频六.授课课型:新授课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感受生活中的抛物线2. 简单实验如图,把一根直尺固定在图板内直线l的位置,一块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尺的边缘.再把一条绳子的一端固定于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上的点A,截取绳子的长等于A到直线l的距离AC,并且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图板上的一点F ;用一支铅笔扣着绳子,紧靠着三角板的这条直角边把绳子绷紧,然后使三角板紧靠着直尺上下滑动,这样铅笔描出一条曲线.问题1:笔尖(设为动点M )在运动过程中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MC |=|MF |.问题2:|MC |是点M 到直线l 的距离吗? 提示:因为AC ⊥l ,所以|MC |是M 到l 的距离.问题3:此曲线是否为椭圆或一支双曲线?如果不是,猜想它是什么? 提示:不是椭圆,也不是一支双曲线,而是抛物线(二)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1.抛物线的定义在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l 不经过点F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或集合)叫抛物线.定点F 叫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 叫抛物线的准线.2.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2)2(),(.202),0(,,22px d y p x MF d MF d l M y x M p x l p F p p KF KF K l F x xoy +=+-==-=〉= ,则的距离为到点是抛物线上任意一点,设点的方程为),准线,的坐标为(那么焦点设的中点重合并使原点与线段,垂足为且垂直与直线轴经过点使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 20,2)0(2)0(22)2(2222px p p px y p px y p x y p x -=〉=〉=+=+-),它的准线方程是坐标是(在轴的正半轴上,。
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案例
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案例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案例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1.目标和目标解析(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会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与“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数学思考与推理,学会反思与感悟,形成良好的数学观。
并进一步感受坐标法及数形结合的思想2.教学问题诊断坐标法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合作交流,探究不同的建系方案,对比所得方程的异同,使学生认识到恰当建立坐标系的重要性,进一步感受坐标法的思想。
在推导抛物线四种形式的标准方程的过程中,理解焦参数的几何意义;能根据条件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会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求出焦点坐标、准线方程.根据以上教学内容及要求,拟定教学重、难点如下(1)教学重点: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2)教学难点:抛物线定义的形成过程及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3.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新课程大力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为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本节课中,将通过适当的问题情景,在“实验”、“观察”、“思考”、“探究”与“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上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经,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交流中深入,在探究中创新,并达成教与学的互促互动、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的最优局面。
教学方法:启导探究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4.教学过程设计(1)设置情景,引发探究①课件演示:用几何画板设置一个直观性问题情景,已知F是平面上一个定点,是平面上不过点F的一条定直线,点M到定点F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一个常数e,改变这两个距离大小的关系(即常数e的大小),观察动点M的轨迹。
《2.3.1 抛物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教案
《抛物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教育点:使学生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过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并能从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出发,推导这些性质.2.能力训练点:要求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分析、对比、概括、转化等方面的能力.从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出发,推导抛物线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3.学科渗透点:通过一个简单实验引入抛物线的定义,可以对学生进行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直角坐标系中曲线方程概念的理解,这样才能解决抛物线中的弦、最值等问题.二、教材分析1.重点: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初步运用.解决办法:引导学生类比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得出.2.难点: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的应用.解决办法:通过几个典型例题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几何性质的应用.3.疑点:抛物线的定义中需要加上“定点F 不在定直线l 上”的限制.抛物线的焦半径和焦点弦长公式.解决办法:引导学生证明并加以记忆.三、四种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的应用1.根据下列所给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6x ,求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F(0,-2),求它的标准方程;(3)焦点是F(3,0),求它的标准方程;(4)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2,求它的标准方程;2.抛物线y2=2px(p >0)上一点M 到焦点的距离是a(a >2p ),点M 到准线的距离是多少?点M 的横坐标是多少?3.求下列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1)x2=2y ;(2)4x2+3y=0;(3)2y2+5x=0;(4)y2-6x=0.4.根据下列条件,求抛物线的方程,并描点画出图形:(1)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x 轴,并且顶点与焦点的距离等于6;(2)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y 轴,并经过点P(-6,-3).5.(1)求焦点在直线3x-4y-12=0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x 轴,抛物线上的点M(-3,m)到焦点的距离等于5,求抛物线的方程和m 的值.6.焦半径:抛物线上任一点到焦点的距离(即此点的焦半径)等于此点到准线的距离. 设P(x0,y0)为抛物线y2=2px 上任一点,F (2p ,0)是抛物线的焦点,则|PF|=x0+2p .7.由焦半径公式不难得出焦点弦长公式:设AB 是过抛物线焦点的一条弦(焦点弦),若A(x1,y1)、B(x2,y2),则有|AB|=x1+x2+p .特别地:当AB ⊥x 轴时,抛物线的通径|AB|=2p(详见课本习题).例: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 的一条直线与这条抛物线相交于A 、B 两点,且A(x1,y1)、B(x2,y2),求证:y1y2= -p2,x1x2=p2/4.说明:涉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时,常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方程联立,消去一个变量,得到关于另一变量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用韦达定理求解,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要求学生记忆.四、练习1.过抛物线y2=4x 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x1,y1)、B(x2,y2)两点,若x1+x2=6,求|AB|的值.2.证明:与抛物线的轴平行的直线和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3.在抛物线y2=12x 上,求和焦点的距离等于9的点的坐标.4.有一个正三角形的两个顶点在抛物线y2=2px 上,另一个顶点在原点,求这个三角形的边长.5.下图是某抛物线拱桥的示意图,当水面在l 时,拱顶离水面2m ,水面宽4m ,水下降11m 后,水面宽多少?6.求证:以抛物线的焦点弦为直径的圆,必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7. 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位于坐标原点,另外两个顶点在抛物线()022>=p px y 上,求这个正三角形的边长(用p 表示)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x2上异于坐标原点O 的两个不同动点A 、B 满足AO ⊥BO.(1)(文、理共做)求△AOB的重心G的轨迹方程;(2)(理)△AOB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 正三角形AOB的顶点O位于坐标原点,另外两个顶点在抛物线C:y2=2px(p>0)上,已知△AOB的周长为123,(1)求抛物线C的方程;(2)设M、N是抛物线C上除原点以外的两个动点,且OM⊥ON,OP⊥MN,P 为垂足,求点P的轨迹方程.。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公开课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数学选修22第三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三节《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具体内容包括:1. 抛物线的定义及简单性质;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推导;3. 抛物线的焦点、准线及几何图形的绘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2. 使学生理解抛物线的焦点、准线等概念,并能运用它们解决相关问题;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及焦点、准线的理解;2. 教学重点: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抛物线图形,如篮球抛投轨迹、拱桥等,引发学生对抛物线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抛物线的定义:介绍抛物线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抛物线的特点;(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推导:以焦点在y轴上的抛物线为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推导出标准方程y^2=2px(p>0);(3)抛物线的焦点、准线:讲解焦点、准线的定义,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焦点、准线与抛物线的关系。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难易适中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定义:抛物线是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焦点)距离等于到一条定直线(准线)距离的点的轨迹;2. 标准方程:y^2=2px(p>0);3. 例题解答步骤;4. 练习题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求抛物线y^2=8x的焦点、准线;(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2,0),求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3)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0,3),求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掌握程度较好,但对焦点、准线的理解还需加强,今后教学中应增加实际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抛物线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学中的抛体运动、天文学中的行星轨道等。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教案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教案教案: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一、教学目标:1. 理解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含义;2. 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方法;3. 能够根据已知的条件,列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二、教学内容:1. 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3.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出抛物线的概念和性质。
示例问题:什么是抛物线?抛物线有哪些性质?2. 推导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将抛物线的焦点设为F,准线设为L;(2)设抛物线上一点P(x, y),到焦点F的距离为PF,到准线L的距离为PM;(3)根据焦准定理可知,PF = PM;(4)根据距离公式可知,PF = √((x-a)² + (y-b)²) ,PM = x + c;(5)对比PF和PM的表达式,得到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a)² = 4p(y-b) ,其中 p = -c/2。
3. 求解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已知顶点坐标和焦点坐标,求解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已知顶点坐标和准线方程,求解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4. 练习和应用:(1)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抛物线标准方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应用抛物线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抛物线轨迹的确定等。
四、课堂互动:1. 利用白板或幻灯片,展示抛物线的图形,并引导学生观察抛物线的形状和特点。
2. 设计互动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和回答。
如:已知抛物线顶点为(2, 3),焦点为(-1, 0),求解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五、教学总结:1. 回顾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2. 概括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3. 总结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应用场景。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上的习题;2. 提供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列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解答问题。
七、板书设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x-a)² = 4p(y-b)注:a, b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p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优秀教学设计
§2.3.1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几何特征”的分析,让学生由观察与思考后理解抛物线的定义;通过类比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探究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在研究方程与抛物线定义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根据所给的抛物线方程写出焦点坐标、准线方程.2.过程与方法掌握开口向右的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进一步理解解析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的观察、类比、分析、计算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研究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新设计:以多媒体课件为依托,以看—画—想—研—用为学生学习的主线,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用几何画板工具画出抛物线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动态演示过程中理解抛物线的定义,突出教学重点.通过类比椭圆和双曲线的研究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分组展示体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来突破教学难点.将抛物线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准线方程等列表,让学生填充表格,通过表格将它们对比,发现异同点,寻找规律,全面掌握所学知识.通过当堂检测检验学习效果,达到堂堂清的目的.看微课,图、文、声音,再现知识点的推导过程,知识的重难点,简洁的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能力。
3.学前分析:1.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椭圆和双曲线,对圆锥曲线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曲线与方程的学习已经对解析法有了一定的了解.2.达成目标所需要的认知基础学生需要对研究的目标、方法和途径有初步的认识,需要具备较好的归纳、猜想和推理能力.3.难点及突破策略难点:1.对抛物线的重新认识;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突破策略:1.教师通过几何画板来让学生直观的观察抛物线的形成过程,以便加深对抛物线定义的深入理解.2.组织小组交流活动,展现抛物线标准方程推导的思维过程,相互评价,相互启发,促进反思.3.看微课,图、文、声音,再现知识点的推导过程,知识的重难点,简洁的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能力。
2.3.1抛物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2.3.1抛物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抛物线的定义,知道四种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能力目标: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会数学的简捷美、和谐美。
【教学重点】抛物线定义,四种抛物线标准方程.【教学难点】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教学设计】课件演示抛物线的实验操作.要强调点M 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到定点F 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本课介绍四种形式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它们的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的形式不同.例1是求抛物线标准方程的训练题.求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关键是确定焦点(或准线)的位置,求出标准方程中的p .例2是根据抛物线的方程写出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的训练题.解题关键是将方程化成标准方程,判断其类型并确定焦点的位置,再确定2p 的值.一元二次函数2y ax =可以变形为21x y a=,表示一条抛物线,而一元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像可以由函数2y ax =通过平移得到.因为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所以二次函数的图形仍然是抛物线.二次函数的图像中研究的抛物线都是焦点在y 轴正半轴(或负半轴)上的抛物线平移的结果.【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过程】过程行为行为意图间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展示生活中存在的具有抛物线形状的物体-复兴大桥,音乐喷泉,太阳能,彩虹,烟花.初中所学习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本节课我们从点的运动轨迹的角度来研究抛物线.先来做一个实验.如图1所示,点F为定点,直线l为定直线,点M,若使点M到定点和定直线的距离相等,那么点M在移动的过程中就画出了一条抛物线.图1从画图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点M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到顶点F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播放课件质疑观看课件思考引导启发学生得出结果5二.动脑思考探索新知一般地,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集合)叫做抛物线.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为抛物线的准线.下面我们来研究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过 程行为 行为 意图 间图2取过焦点F ,且垂直于准线l 的直线为x 轴,x 轴与l 相交于点E ,以线段EF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2).设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p (p >0),即|EF | = p ,则焦点F的坐标为(,0)2p ,准线l 的方程为2p x =-.设M (x ,y )为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点M 到l 的距离为d ,则|MF | = d所以22()22p p x y x -+=+.将上式两边平方,得222()()22p px y x -+=+,展开并整理,得22(0)y px p => (1)方程(1)叫做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其中p >0.它表示的抛物线的焦点在x 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0)2p,准线方程为2px =-. 总结 归纳分析 关键 词语思考 理解 记忆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方法过程行为行为意图间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得到抛物线的另外三种形式的标准方程,下面将四种形式的抛物线的方程、焦点、准线方程和图形列表(表3).本章内,只研究表中的这四种抛物线标准方程.图320三.巩固知识典型例题例1根据下列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焦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并且p = 5;(2)焦点为F(0,-2);(3)准线方程为12 x .解(1)由于焦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并且p = 5,故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引领讲解说明观察思考主动求解注意观察学生是否理解知识点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教案
西乡二中陶小健
一.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本课件需在多媒体教室完成,借助powerpoint、几何画板课件,从动态演示和实物模型入手,使学生对抛物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掌握抛物线定义,明确焦点和准线的意义;掌握抛物线标准方程;会推导抛物线标准方程,掌握P的几何意义,掌握开口向右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数形特点,并会简单的应用。
2.能力目标
通过抛物线概念和标准方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抽象和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适当建立坐标系的能力,提高数形结合和转换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们寻找生活中与抛物线有关的物体和形象,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
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进一步熟悉解析法的应用,会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准线方程、焦点坐标、图象四个条件中一个求其余条件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用解析法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坐标系的选取。
四.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引出课题
(借助多媒体)先给出一段悉尼海港大桥的视频和中国一古一今两张抛物线
形大桥图片,让学生体会世界的古代文明和现代化建设成就。
再给出一幅抛球画面。
抛球运动中球飞出的路径是什么曲线呢?
问题一
学生在学习了圆锥曲线中的椭圆后自然想到抛物线。
借此教师点明并板书课
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抛物线,研究一下《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2.实验探索,归纳定义
为了加深对抛物线直观形象的认识,教师操纵微机,展示多媒体课件,顺序显示下列图形:
1)一条直尺和沿直尺一侧的一定直线L;
2)一个直角三角板并把其一直角边紧靠在直尺的一侧(即定直线L上);
3)取一段细线一段固定在直角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上,把细线紧靠在直尺直角三角板一条直角边上,截取一段使其恰好等于到直尺一侧(即定直线L)的距离;
4)再取定直线L 外一个定点F ,把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这个定点
F 上,取一
支铅笔P 靠在三角板的直角边上并使细线扯紧;
5)让直角三角板一条直角边紧靠在直尺的一侧
(即定直线L上),上下移动时铅笔P 就画出一段曲线-------抛物线。
教师展示完成多媒体课件后,找一至两个同学再一次来操作课件展示抛物线的形成过程,并提出问题让同学思考。
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得出定义,这是本节课的第一个探究点。
学生在此问题中,认为简单,其实很容易出错,并且在探究错因时,难于理解。
我给提供平台、激发学生兴趣,首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然后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最后让小组代表总结。
这里学生容易忽视定义的两个前提—(1)在平面内,(2)点F 不能取在定直线L 上.教师要根据学生探究的情况恰当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问题,得出抛物线的定义后,要及时给于探究全面、分析问题到位的小组同学表扬,对定义描述尚有不足的同学也要及时鼓励,期待他们在下一个探究点能做的更好。
得出抛物线的正确定义后,教师板书
抛物线的定义。
问题二同学们,仔细观察-抛物线的作图过程,PF 、PC 、
PA 那两段细线的长度始终保持相等?还有哪些点
或线的位置始终固定?据此你能归纳出抛物线的
定义吗?
3.合作探究标准方程
新的教学理念下,要勇于,更要善于把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留给学生,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和创新意识
,探究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本节课的重、难
点。
是本节课的第二个探究点。
我设计把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利用多媒体展示抛物线的三种不同坐标系的建立过程,每个小组分别就一种情况探求抛物线的方程:完成后三个小组再通过比较、合作探究找出运算量最小且方程最简洁方法——这也就是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求解方法。
我在给予学生积极的表扬和鼓励后利用多媒体展示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求解过程。
我在求出抛物线标准方程,了解了其图像、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以及参数P 的几何意义后,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完成四种抛物线的对比列表就显得容易多了,这是本节课要完成的第三个探究点,也是本节课最容易一个探究点。
4.再接再厉,学以致用:利用课件展示例一:
(1)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x y 62,求它的焦点坐标及准线方程.
(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F (2,0),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3)已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 = -1 ,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4)求焦点在X 轴的正半轴,过点A (3,2)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展示此问题后,我仍然首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遇到问题时再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最后让小组代表总结,并汇报探求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或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效果,再由本组员或其他同学补充、质疑、评价或解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问题三平面上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F 不在l 上)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
根据定义如何建
立适当的坐标系才能得到最简洁的标准方程呢?
完成例一后,我给学生设计了一组巩固练习: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测评出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为了培养学生的迁移、拓展能力,我设计了这个思考题。
学生对这种综合题十分重视,觉得难但经过努力后又可以攻克,
因此将满足学生追求真理,乐于创新的情感需求和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5.小结: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思想三个方面进行小结,回顾本节课探究中的心路历程和知识体验。
全面反思、评价学习的效果。
6.布置作业
最后通过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为下节课学习抛物线性质作出铺垫。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通过练习1、练习2、思考探究题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同时测评出教学效果;其次,在
学生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吸取教与学的经验和不足,及时反馈信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第三,通过小结中学生的自评、互评,使学生内部动机和外界刺激协调作用,
更好得促进了其数学素养不断
提高。
练习1 1.根据下列条件写出各自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焦点是F (3,0)
(2)准线方程是x =- 1
4
14思考:M 是抛物线2y = 2px (P >0)上一点,若点M 的
横坐标为0x ,则点M 到焦点的距离是:
---------------------.
问题四
六.板书设计
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1.定义--学生板演:
2.标准方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