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游戏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表演游戏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小班幼儿在表演游戏时喜欢自己扮演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并去实现这个角色。经过本学期的观察分析,我们可以感觉到小朋友们对表演游戏十分感兴趣,通过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来表演角色,反映作品的内容。但由于孩子的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往往想渲染某个情节却无所适从。因此需要教师对幼儿表演游戏进行正确的指导。

案例描述:

在确定表演剧本《小熊醒来吧》后,我们进行了第一次的游戏表演,游戏开始时幼儿自主选择表演的角色,“小熊”站在舞台中间东张西望,不知道要干什么,于是我及时走过去说:“宝宝,睡觉时间到了,妈妈哄你睡觉吧!”这时“小熊”才进入状态,当“小鸟”去叫“小熊”起床时,“小鸟”的扮演者对于对话不是很熟练,后面的小动物扮演者叽叽喳喳的开始提醒“小鸟”:“熙熙,你要对小熊说,小熊,起床吧!要一边飞一边说。”“小鸟”的扮演者接受了小朋友的建议,结合了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将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形象的呈现出来。可是,当“小鸟”下场时,发现一边小动物都排队在等待上场,于是,“小鸟”很灵活的从另一边下场,这时我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当小朋友表演结束时,我突发奇想,我自己扮演“长颈鹿”,对着动物们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邀请朋友们去参加我的生日Part,谁愿意参加啊”“我来,我来……”动物们争先恐后的回答,最后在生日歌中结束了表演。

游戏分析与反思:

通过第一次的指导,幼儿对表演游戏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表演也有很浓的兴趣。但是幼儿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把握还是不够熟练,因此在下一次指导中,应该加强他们对故事中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的把握,和熟练程度的控制。同时,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我觉得教师还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做一个好“观众”

角色游戏过程是幼儿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在孩子自己游戏的时候,教师就是“观众”。有的时候发现小朋友也能自己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而且他们会相互学习交流,能力强的孩子还会指导能力弱的,传授自己的知识经验。所以,我要尽量放手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不要以为他们什么都不会,其实他们也在不断的交流“经验”。比如,第一次的表演游戏《小熊醒来吧》,当“小鸟”和“小熊”的对话说完后,“小鸟”从上场一边下场时突然觉得那边太挤了,于

是“小鸟”又从另一边下场了。我对“小鸟”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小鸟”这时也觉得自己做对了。

此时,我就是一名观众,也正是在一边充当观众没有急于告诉孩子哪边是下场而是让孩子自由探索,也让我发现孩子也能够解决问题,并且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2、担任游戏“顾问”

所谓“顾问”就是指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游戏指导。当幼儿的确需要帮助时,教师应该及时“出手相助”。当游戏“冷场”时,教师适时的出个“点子”。在这次的表演游戏《小熊醒来吧》中,由于是小班孩子的第一次表演,面对陌生的“舞台”,“小熊”不由地紧张起来,他躺在床上东张西望,并没有很好的投入自己扮演的角色中,于是,我走过去抚摸“小熊”并说:“宝宝,睡觉时间到了,让妈妈拍拍你哄你睡觉吧!”很快“小熊”投入了表演中,看着自己能胜利的担任表演的角色就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对表演更有兴趣了。

3、成为孩子的“伙伴”

游戏中,教师除了观察和指导外,还有必要去和孩子们玩一玩,只有深入到孩子中间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要干什么。在《小熊醒来吧》游戏中我扮演长颈鹿,当表演结束时,我用及其夸张的动作吸引了“小动物”们的眼球,“小动物”在我的感染下,自发的创造性的帮助我一起来帮长颈鹿过生日,掀起了表演的高潮。当我和小朋友融入一起,成为表演的一员时,小朋友会感到很快乐,在情绪的影响下更加激发了小朋友表演的兴趣。做完游戏以后,我是孩子交流的对象,这时候再有针对性地给孩子提出一些建议。当我接近孩子的时候,并没有丢失大人的经验和知识,所得到的是孩子的信任和热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