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交叉韧带解剖、损伤机制与镜下单束重建

合集下载

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和植入物简述

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和植入物简述

6
A CL 股 骨 止 点 的 骨 性 解 剖 标 志
髁间窝外侧分叉嵴
髁间窝外侧嵴
髁间窝外侧嵴(住院医师嵴)
• 屈膝 90 ° 时,住院医师嵴走行于髁间窝 外侧壁 ,
AC L在住院医师嵴下方而非髁间 窝的 顶 部 。
观察外侧嵴与分叉嵴
髁间窝 外侧分叉嵴
需将残端清除
• 髁间窝外侧分叉嵴垂直于住 院 医 师嵴 ,并在其下方,
解剖重建
前 后
前 后
优势 :
优势 :
• 减少牵拉导致的“雨刷效应”和骨隧 道 扩大效应以及重建韧带的慢性松弛 ;
• 手术操作相对简便 ; 不依赖韧带周围特 有解剖标志,骨隧道位置比较恒定 。
• 恢复了 AC L 的原始解剖位置,更符 合其在体内的生物力学特性, 恢复膝 关节的前后稳定性 & 旋转稳定性 。
01
交叉韧带重建概览
膝关节交叉韧带走行
交叉韧带:髁间窝内两条前后交错的韧带,也称十字韧带 •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 简称ACL): 后外向前内走行 • 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 简称PCL):前内向后外走行
• 减少术后骨性关节炎的 发生;
不足 :
不足 :
• 可有效控制膝关节前后稳定性,但对 于
• 股骨骨 隧道有过短风险;
15
膝关节旋转稳定性控制效果欠佳 。
• 股骨 后壁有爆裂 的风险。
单 束 重 建 VS 双 束 重 建 单束重建
VS
双束重建
• 临床解剖研究: 双束重建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更接近ACL解剖;
• A CL 胫 骨 止 点 为 椭 圆 形 , 分 为 AM (蓝色 )和 PL (红色 ) • AM 束胫骨 止点: 位于胫骨平台 前内侧面 ,其中间缘在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PPT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PPT
PCL重建术
1、PCL解剖、损伤机制与重建适应症
损伤机制
PCL概况
PCL起自:髁间凹部位的股 骨内髁(7-12点/12-5点), 38 mm
PCL止点:胫骨近端后侧面、 胫骨内外髁后缘当中凹陷处, 距离胫骨后方的关节面约 1CM
损伤机制:一般由于过度伸膝 或者屈膝时前方的暴力引起
很少产生不稳定症状,但会有 上下楼梯、上下坡及下蹲时 乏力
PCL股骨隧道内口中心点位于1:30 (右膝)或者10:30(左膝)的位置 距——把髁间凹当成一个隧道,PCL 股骨隧道中心点距离该隧道前口-软骨 缘约10MM
PCL 重建技术
股骨隧道内口的定位(点-距)
股骨隧道内口:
• 位于距髁间凹顶部软骨12MM; • 距远侧最近软骨缘7-8MM处
PCL 重建技术
陈旧性损伤患者已膝关节慢 性疼痛为主诉
PCL概况
PCL(在髁间凹内侧呈倒水滴状)可分为两束:AL(前 外束:屈膝紧张),PM(后内束),强度比ACL高
PCL愈合
PCL近侧部分是为关节内结构 远侧部分为关节外结构 靠近股骨的1/3被滑膜从四周包绕 中、远1/3的前远侧面(腹侧)被滑
膜覆盖,近、后侧面则与后纵隔连接, 无滑膜覆盖 PCL的营养主要来自后纵隔及关节囊 的血供 PCL中、远1/3实质部断裂后有相当强 的自愈能力 对于急性PCL部分损伤和中、远部断 裂可保守治疗。
尽可能地靠下 - acute graft angle
abrasion
graft failure ↑
PCL 重建技术 手 术 技 术 - 胫骨隧道准备
钻取隧道
钻入导针时应使用限位器,并将导针夹在激光标记处 使用Acufex PCL Elevator/Wire Catcher 钻头大小根据移植物的直径决定。

后交叉韧带的特征

后交叉韧带的特征

后交叉韧带的特征
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是人体膝关节内的一
条结构重要的韧带,其起源于膝关节后骨,延伸至胫骨前面,与前交
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形成一个十字形状,因而得名。

该韧带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胫骨向后滑移,在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上也
具有重要的作用。

后交叉韧带有以下的特征:
1. 结构分布:后交叉韧带由两个束组成,即外侧束和内侧束。

外侧束
比较粗壮,约4.5毫米,内侧束较细,约3.0毫米。

两个束相交于膝关
节的中心部位,形成一个十字交叉结构。

2. 起源与附着:后交叉韧带起源于股骨髁突的后部区域,向下延伸并
附着于胫骨前面。

其外侧束附着于胫骨后突的外侧,内侧束附着于胫
骨的中央前缘。

3. 功能:后交叉韧带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胫骨向后滑移,并稳定膝关节。

它还可以控制膝关节的旋转和侧向稳定性,同时也是膝关节运动中的
重要止血带之一。

4. 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通常由于膝关节向前方受到直接的冲击或者
超过正常弯曲限制的牵拉造成。

损伤后可能导致膝关节不稳定、疼痛、运动障碍等症状。

在治疗中,需要根据损伤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手术或
者保守性治疗措施。

总之,后交叉韧带作为膝关节中的关键结构之一,对于膝关节的稳定和正常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了解后交叉韧带的特征及其损伤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减少相关风险。

关节镜下选择性单束重建治疗膝前交叉韧带单束损伤

关节镜下选择性单束重建治疗膝前交叉韧带单束损伤

带 。所 以 , l 我 们 / 对 残 仃 的损 伤 断 端 进 清 术 f l 1 f 理, 只要 能够 看 清骨骼 I点 即 町。这 样 ・ 面可 以避 l 卜 办
者 有 9 的屈 膝受 限 , 。 其余 患 者均获 得 r 常 的膝关 节
活 动度 。术 后 患 侧 肌 容 量 测 定 ( I 0 c1 与健 侧 髌 1 n ) 相 差 ( . 0 8 C 。 C b x等 速 肌 力测 试 系统 测 定 1 1± . ) I n ye 肌 肉功 能 全部 达 到健 侧 的 8 % 以 上 水 平 。K 一 0 0 0 T 20
rsh i pca e p aiO s f (r gsa [ eu swt sei m hs nueo as(i cl J . h l s ・n ) e 1
Am JS o t Me 1 8 1 3) 1 0~1 4 p rs d,9 2.0( : 5 5.
残 存 的韧带 及 滑膜 组织 相互 缠绕 , 则有 利 于 重建 韧 带 的再 血管 化 ;C A L内 含有 机 械感 受器 等本 体 感 觉神 经 末梢 , 具有 凋 仆膝关 节 伸 、 肌 肉静 态 和 动 态 协 同收 ^ 屈 缩 的作用 。若 切除残 存韧 带 , 必然 导致重 建 神 经支 配 缺失 , 响术 胥 甲期 功 能康 复 , 利 于 术 后 晚期 重 获 影 . 不
免损 伤 残存 的韧 带组 织 , 一 还 ・以使 建 的 另 方 l J J ‘ 束 韧带 起 着支架 作川 , 于 韧 带 本 体 感 觉 的 建 立 、 利 阿
m 管化 和减 少 关 节 滑 液进 入骨 隧 道 。其 丁- 要点 术
主要 包 括 : 采 用 折 叠 的 双 束 腱 肌 重 建 ,』 要 ① I需 f

关节镜下保留残端纤维的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

关节镜下保留残端纤维的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
i c a l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wi t h r e mn a n t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 Me t h o d s : F r o m Oc t o b e r 2 0 0 7 t o N o v e mb e r 2 0 0 9, 1 7 p a t i e n t s ( 1 0 ma l e a n d 7 f e —
随访 , 时间 2 4 ~ 3 9个 月 , 平均 2 9 . 5个 月。 所 有 患 者 未发 现 胭 窝动脉 、 胫 神 经 或腓 总神 经 损 伤 等 并发 症 。 1 2例 膝 关 节 活
动度达到正常 ; 1例 出现 关 节僵 硬 , 术后 6个 月予 以 关 节镜 下松 解 , 术后 积 极 功 能锻 炼 , 术 后膝 关 节 屈 曲 2 0 。 缺 失, 伸 直 正常; 3例 有 屈 曲 5 。 ~ l 0 。 缺失 ; 1 例有 5 。 过伸 受 限 。1 7例 后 抽 屉 试验 和 L a c h ma n试验 均 阴性 。1 7例 I K D C评 分 均 达 到 或接 近 正 常 。I K D C总评 分 1 6例 正 常 , 1 例 接 近 正 常 。末 次 随访 时 I K D C主 观 评 分 为 9 4 - 3 ± 5 . 1 , L y s h o l m评 分为 9 4 . 7 ± 3 . 1 。结 论 : 关 节镜 下保 留残 端 纤 维 的前 交叉 韧 带 单 柬 解剖 重建 术 可 获 得 良好 的 临床 效 果 。
AB S T RA CT O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f e a s i b i l i t y a n d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s o f s i n g l e b u n d l e a n t e i r o r 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 e n t a n a t o m —

关节镜下单束等长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分析

关节镜下单束等长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分析
支具 外固定屈膝0 。。 1 . 3术后处理
连续硬膜外麻醉 或硬腰联合麻 醉 ,患者仰卧位 。
1. . 1关节镜常 规检查 2
术后次 日行股 四头肌及小腿三头肌等长收缩断裂 ,术后2-8 出 44  ̄
引流 , 穿用抗血栓弹力袜 。2 内0 4。功 能锻炼 ,a N 。 ̄5 N内0 9。功 。-0 能锻炼 ,8 周恢复正常 ,并完全负重行走 。半年恢复正常生活。
镜下见体部断裂9 ,股骨止点断裂2 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 例 2 3 例。半月板损伤根据损伤程度行半月板成形术。
1. .2制作 胭绳肌肌腱移植物 2 关节镜 检查证 实A L C 损伤后 ,于 同侧胫骨 结节 内侧2m做4m纵 c c
行切 口,显露鹅足 ,横行 切开缝 匠肌 筋膜找到半腱 肌及股薄肌肌 腱 , 于止点 连同骨膜一 并切 下 ,用取 腱器 切取肌腱全 长。剥离肌腱残 留肌 肉,每根 肌腱 两端用 编 织线缝 合 ( 两根 肌腱 用不 同颜色 编织 线 ,以 便 区分 ) 。将 两肌 腱对 折 ,在 “ u”行端距 顶点3m处 向顶点编 织缝 c 合。用2N预牵张 ,1mn 0 5 i以上 ,测量其直径 。备用 。
带 的 临床 疗 效。方 法 对 3 例 前 交叉 韧 带断 裂患者在 关节镜 下应 用 自 四股 胭 绳肌肌腱 分别建 立胫 骨隧道 及 股 骨隧道 ,行 前 交叉 韧 带单束 l 体
等 长 重建 ,应 用 Rgdx和 It f i f ii n a x分别 对 股骨侧 和 胫 骨侧 移植 物进 行 固定 ,术后早 期 进行 功 能锻 炼 ,并 处理 相 关并 发症 。对 其 术前 、术 ri 后 6 月的稳 定性 及 lso 评 分进行 分析 。结 果 术后 3 例 均获 随访 , 时间 6 3 个 yh l m 1 - 6个 月 ,术 前 前抽屉 试 验 阳性 ,Lcma 试 验 阳性 。术 ah n

关节镜下保留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残端单束重建的临床研究

关节镜下保留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残端单束重建的临床研究
f l we p a t r 1 o t s h n e i rd a r t s o 5 p te t 9 8 % )wa e a i e ol o d u fe 2 m n h ,t e a t ro r we e tf r 4 a i n s( 7. 2 s n g t ,La h n t s o 3 v c ma e tf r4
AB TRACT: jc ie T n et aetesot em l i l fet o r r so i a tlg u a tigtn S Obe t oivsi t h h r tr ci c fcs fat ocpc uoo o sh ms n e — v g — nae h r
o r c a e i a e nd r a t r s o i fc u i t lg m ntu e r h o c p c
LI i ,J A n — h ,ZHANG h— in e I Yo g s e J Z i a g,W EIXio c u q a —h n
h t / g xy . e idcl. e. n;E malme g o r p y malxt . d . n tp: / wy - x p ro ias n tc — i: d e g a h @ i ju e u分 册
第 3 卷 3
p te t 9 , 8 )wa e a i e a i n s( 3 4 % sn g tv .Ly h l s o e wa mp o e r m r o e a i e a e a e p i t 6 . 3 7 8 ) t s o m c r si r v d f o p e p r tv v r g o n s( 1 3 ± . 2 o
t n o h ia n n n ep o ro e t n r l n t er c v r r c s,a dt ic s o ea e su s i ft e l me ta d k e r p ic p i o ei h e o e yp o e s n o dsu ss mer lt dis e .M e h— o g o t o F o J n a y 0 0 t e r a y,2 1 ds r m a u r ,2 1 o F b u r 0 1,4 a int wi n e irc u it ia n u t r r ean d i 8 p t s t a tro r cae l me tr p u e wee r tie n e h g

【精品】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半月板、内外侧副韧带起止点、损伤分型、极化液、髋关节前后脱位、肩关节、肘

【精品】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半月板、内外侧副韧带起止点、损伤分型、极化液、髋关节前后脱位、肩关节、肘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向后、上、外止于股骨外髁的内下方;后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后方、向前、上、内止于股骨内踝的外侧面,膝关节不论伸直或屈曲,前后交叉韧带均呈紧张状态,前交叉韧带可防止胫骨向前移动,后交叉韧带可防止胫骨向后移动。

一般膝关节韧带损伤都有外伤病史,以青少年居多。

正确的进行诊治,一般都能达到良好的恢复效果.目录1损伤概述2症状体征3病理生理4检查诊断5治疗方案1损伤概述膝关节的关节囊松驰薄弱,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韧带和肌肉,以内侧副韧带最为重要,它位于股骨内髁与胫骨内髁之间,有深浅两层纤维,浅层成三角形,甚为坚韧,深层纤维与关节囊融合,部分并与内侧半月板相连,外侧副韧带起于股骨外上髁,它的远端的呈腱性结构,与股二头肌腱会合成联合肌腱结构,一起附着于腓骨小头上,外侧副韧带与外侧半月板之间有滑囊相隔。

膝关节伸直时两侧副韧带拉紧,无内收,外展与旋转动作,膝关节屈曲时,韧带逐渐松驰,膝关节的内收,外展与旋转动作亦增加。

[1—2]2症状体征都有外伤病史.以青少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以运动员最为多见受伤时有时可听到韧带断裂的响声,很快便因剧烈疼痛而不能再继续运动或工作膝关节处出现肿胀,压痛与积液(血),膝部肌痉挛,患者不敢活动膝部,膝关节处于强迫体位,或伸直,或屈曲膝关节侧副韧带的断裂处有明显的压痛点.高处跌落,车祸等直接暴力也可直接至韧带损伤或同时伴有骨折等其他损伤。

韧带损伤常常合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MRI检查可以帮助诊断。

3病理生理1、内侧副韧带损伤为膝外翻暴力所致。

当膝关节外侧受到直接暴力的使膝关节猛烈外翻,便会撕断内侧副韧带,当膝关节半屈曲时,小腿突然外展与旋也会使内侧副韧带断裂,内侧副韧带损伤多见于运动创伤,可合并半月板及前交叉韧带损伤如足球、滑雪、摔跤等竞技项目。

2、外侧副韧带损伤主要为膝内翻暴力所致,因外侧方髂胫束比较强大,单独外侧副韧带损伤少见,容易合并半月板及后交叉韧带损伤,如果暴力强大,髂胫束和腓总神经都难免受损伤。

关节镜下双束及单束单隧道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关节镜下双束及单束单隧道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镜 下 双 束 及 单 束 单 隧 道 重 建 膝 前 交 叉 韧 带 的疗 效 比较
宋洋 杜 庆钧 黄 明光 曾秋 涛 赵 洪斌 蒋欢
【 摘要】 目的
疗效 差异 。 方 法
探讨关 节镜 下前 交叉 韧带 ( A C L ) 损伤 后双 束及 单束单 隧道 重建 的近期 临床
我科 自 2 0 0 8年 1月至 2 0 1 1 年 6月 对 3 8例 A C L损伤 患者 进行关 节镜 下韧 带
重建 , 其 中双 束单 隧道重 建 2 1 例( A组 ) , 传 统单 束单 隧道重 建 1 7例 ( B组 ) 。所有 患者术 前及 随
访时 均进行 I K D C 2 0 0 0 、 L a r s o n和 L y s h o l m评分 比较 手术 前后 膝关节 功 能 , 并对 结果进 行统 计学 分 析 。 结果 3 8 例 患者 ( 3 8个膝 关节 ) 获得 随访 , 随访 时间 1 2 ~ 3 6个 月 , 平均 2 5个 月 。 关 节活动 度 均正 常 。 A组手 术 前后 的 L y s h o l m评分 , L a r s o n评 分及 I K D C评 分均 有 统计学 差异 , B组 手术 前后
c a s e s o f a r t h r o s e o p i e ACL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we r e i n v o l v e d i n t h i s s t u d y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 0 8 t o J u n e 2 01 1,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 0 1 3 年4 月第 1 3 卷第 2 期L i n g n a n M o d e m C l i n i c s i n S u r g e r y , A p r . 2 0 1 3 , V o 1 . 1 3 N o . 2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临床观察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临床观察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80例,患者平均年龄36.7岁。

术前Lysholm评分为(32.2±9.2)分,IKDC评分为(38.3±8.6)分s。

结果:术后切口均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随诊时间平均26.83个月。

术后患者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膝关节不稳定症状消失,膝关节活动度正常。

术后Lysholm评分为(86.4±7.6)分,IKDC评分为(84.6±8.2)分,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腓骨长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是较好移植物,是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取自体肌腱成功的一个重要补充或保证。

[关键词]关节镜;腓骨长肌腱;交叉韧带前、后交叉韧带(Anterior crueiate ligament,ACL Posteriorcueiate ligament,PCL)损伤关节镜下重建是临床治疗的标准,大部分都是用自体韧带重建,目前临床上多用多股腘绳肌腱、骨-髌腱-骨自体肌腱,但在治疗过程中碰到许多问题,出现肌腱长度不足,大小不够粗,导致术中被动,勉强拉进隧道,出现固定不牢,强度不够,肌腱与骨愈合困难,术后膝关节松动,严重影响临床效果,导致手术失败。

早期我们也存在这些问题,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自体腓骨长肌腱联合腘绳肌腱或单独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临床观察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收集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80例,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48例,后交叉韧带损伤18例,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损伤14例,男66例,女14例。

年龄18-45岁,平均32.6岁。

合并半月板损伤5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26天,平均12.6天。

关节镜下单束四股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隧道改良取点法的临床效果

关节镜下单束四股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隧道改良取点法的临床效果

关节镜下单束四股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隧道改良取点法的临床效果马方南; 刘瑞强; 刘明军; 王晓刚; 陈辉; 王军义【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9(028)020【总页数】2页(P3671-3672)【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断裂; 股骨隧道改良取点法; 等长重建; 解剖重建【作者】马方南; 刘瑞强; 刘明军; 王晓刚; 陈辉; 王军义【作者单位】濮阳市人民医院骨二科河南濮阳 457000; 濮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南濮阳 4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2前交叉韧带断裂属于常见膝关节疾病,多为运动伤、暴力伤、交通事故伤,患者多伴有关节不稳等症状,严重者会引发半月板损伤,导致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受限,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

临床针对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主要采取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但不同定位方式疗效不一[2]。

基于此,本研究观察关节镜下单束四股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隧道改良取点法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11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按照定位方法分为改良重建组、等长重建组、解剖重建组,各50例。

改良重建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3~52岁,平均(39.12±6.05)岁。

等长重建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2~53岁,平均(38.76±6.47)岁。

解剖重建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4~52岁,平均(39.57±6.13)岁。

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手术方法1.2.1 解剖重建组接受关节镜下股骨止点解剖重建。

腰硬联合麻醉股骨定位器引导,于踝间窝过顶点、“裸区”凹点切迹连线中心处置入1枚克氏针,沿克氏针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充分显露股骨远端外侧皮质,使用空心钻钻孔,形成解剖单束重建股骨隧道。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关节镜下单束重建Arthrex线增强术的疗效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关节镜下单束重建Arthrex线增强术的疗效
年 1 月至 2 1 0 1年 1月在我院住 院 的 4 6例 经关节 镜下 探 查确诊为 A L断裂的患者 进行 重建手 术 , C 结果 报告
如下 。
使用可 吸收挤 压螺钉 固定 ( m t N p e 。A组 在 Si h& ehw) 股 骨端 E dbt n袢 上穿过 2根 Atr n ou o t r e h x线 , 然后对 折
以增 强韧 带 的抗 拉伸 能力 , A tr 线 是 A t e 公 而 r e hx r rx h
司生产 的不可吸收线 , 具有很好 的韧性 和抗拉张力 , 其 组织相容性好 , 无排斥反应 , 广泛用 于韧 带吻合等修 复 手术 。A t e 线 能够避 免重建 韧带正 处于 血管化 、 rr hx 塑 形 改造过程 的最脆弱 阶段受 到异 常张力 , 从而避免 重 建 韧带被拉长或完全失效 。 本研究 中将 A t e 线穿过 E dbt n袢 , r rx h n out o 在胫 骨 端 的 固定上 很 有技 巧 , 在屈 膝 3 。 拉 紧 韧带 及 A 0位 卜 tr he x线 , 韧带使 用可 吸 收挤压 螺钉 固定后 , 将 拧入 可 吸收挤压 螺钉 , Atr 线在钉 帽外相互打 4个 结 以 将 r e hx
重要 , C A L的丧失可 引起 膝关节运动瞬时 中心的改变 , 从而继发关 节软骨 、 半月板 、 其他韧 带结构 的损害 。但
韧带处理 , 自体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两端进 行编织 , 取 对折或 3折等处 理 , 后确 认移 植 韧带 直径 不小 于 7 最
m () m;4 骨隧道 的建 立 , 照 A L单 束 重建 的要求 于 按 C
( 0 0 ) 见 表 1 P> .5 , 。
表 1 两 组 患 者 术 前 一 般 情 况 比较 ±5

后交叉韧带修复重建术后康复ppt课件

后交叉韧带修复重建术后康复ppt课件
后叉韧带修复重建术后康复
1
预防、健康教育
1
1
1
1
临床概述
1
后交叉韧带损伤(PCL)
PCL:限制胫骨相对股骨向后移动。占膝关节损伤的3%。单纯PCL占全部的40%。损伤机制:膝屈曲时胫骨直接撞击。例如驾驶员。
1
后交叉韧带损伤(PCL)
有人建议保守治疗,有人建议手术,有争议。有些保守治疗发现患者出现退行性改变伴髌股关节和胫股内侧关节间隙疼痛。PCL重建是否能改变PCL缺陷膝关节的自然进程需进一步研究。PCL重建后的临床预期结果不如ACL重建后明确。
1
术后第一阶段康复
只要负重达到50%就开始神经肌肉训练。应用滚板在主要平面内训练平衡。应用计算机化压力板系统给患者以视觉反馈。近端髋肌力练习由多平面直抬腿过渡到用沙袋进行渐进抗阻训练(PRE)。可用等张训练器来加强近端肌力锻炼。
1
术后第一阶段康复
进行腘绳肌和腓肠肌柔韧性训练。术后控制肿胀能更快恢复肌肉功能。为达到这一目标,建议患者不要长时间站立,保持正确的负重限制,根据症状每天应用冷疗数次。在此阶段,应经常调整患者的家庭治疗计划,鼓励其遵照执行此计划。
1
术后第三阶段康复
(第12-20周)
1
术后第三阶段康复-----1、目标
恢复全部ROM;在无痛且控制良好的条件下能迈下20cm阶梯;提高ADL强调耐力;增强下肢灵活性;保护髌股关节。
1
术后第三阶段康复--2、注意事项
在恢复足够股四头肌控制和下肢力线之前,不宜反复下阶梯;避免抗阻屈膝练习;治疗和功能活动时避免产生疼痛。监控活动强度(长时间站立/行走)。
1
术后第一阶段康复--4、晋级标准
ROM达0-90度;患肢能负重75%;能直抬腿且无股四头肌迟滞;髌骨活动度和近端肌力连续改善。

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临床疗效分析

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临床疗效分析
me a n s o f s e mi t e n d i n o s u s a n d g r a c i l i e s b y a u t o g e n o u s o r a n t e io r r t i b i a l mu s c l e’ s t e n d o n o r a c h i l e s ’ s t e n d o n b y a l l o g r a f t i f x e d b y e n d o — b u t t o n s y s t e m a n d b i o a b s o r b a b l e s c r e w. Re s u l t s F o l l o w u p t i me w a s 2 . 4 5 y e a r s o n a v e r a g e or f a l l 5 0 c a s e s . B a s e d o n L y s h o l m s e o r e a n d
o n T e g n e r s c o r e t o d e s c i r b e f u n c t i o n o f k n e e j o i n t , t h e P C L r e c o n s t uc r t i o n s c o r e s w e r e 5 6 . 4 ( L y s h o l m) , 3 . O ( T e g n e r ) o n a v e r a g e b e f o r e o p e r a t i o n , a n d 8 0 . 3 ( L y s h o l m) , 6 . 2 ( T e g n e r ) o n a v e r a g e a f t e r o p e r a t i o n . C o n c l u s i o n s T h e b o n d i n g o f f o u r ・ s t r a n d e d s e m i t e n d i n o s u s o 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PCL 重建技术
手 术 技 术 - 股骨隧道准备
股骨附着点的准确定位最为关键 建议采用“点-距定位方法” 点——把股骨髁间凹当成一个钟表盘, PCL股骨隧道内口中心点位于1:30 (右膝)或者10:30(左膝)的位置 距——把髁间凹当成一个隧道,PCL 股骨隧道中心点距离该隧道前口-软骨 缘约10MM
PCL 重建技术 所 需 器 械 - Acufex GraftMaster II 移植物准备台
可以对肌腱和骨块进行修整和编制
对肌腱预张力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PCL 重建技术 固定方式
SoftSilk 钛金属界面螺钉 EndoButton 固定钮扣 BioRCI 可吸收固定螺钉 BioRCI HA 羟基磷灰涂层可吸收固定螺钉 SpikeWasher 带齿垫圈 Staple 固定锚钉
6
PCL愈合
PCL近侧部分是为关节内结构 远侧部分为关节外结构 靠近股骨的1/3被滑膜从四周包绕 中、远1/3的前远侧面(腹侧)被滑 膜覆盖,近、后侧面则与后纵隔连接, 无滑膜覆盖 PCL的营养主要来自后纵隔及关节囊 的血供 PCL中、远1/3实质部断裂后有相当强 的自愈能力 对于急性PCL部分损伤和中、远部断 裂可保守治疗。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③ PCL 重建_股骨隧道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PCL 重建技术
手 术 技 术 - 股骨隧道准备
原则先钻制股骨隧道
从高位前外侧入路进行器械操作, 钻取股骨隧道 隧道内口可以根据“点-距定位法” 来进行定位 有时亦可根据残存的PCL残端位置 进行定位 使用ENDOBUTTON进行股骨固定 时,隧道包括靠关节的粗隧道部分 及靠外侧的细隧道部分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8
PCL重建方法
经胫骨隧道技术(transtibial technique) • PCL重建的传统技术 胫骨嵌入技术(tibial inlay technique) • 手术体位较难摆放,后侧切口可能造成副损伤 双束重建 • 理论上重现前外侧束和后内侧束,近期临床效 果满意,但是远期临床效果,特别是与单束的 临床效果比较有待观察。
④ PCL 重建_胫骨隧道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PCL 重建技术
手 术 技 术 - 胫骨隧道
通常会采用高位前内侧入路,外侧 位前外侧入路,高位后内侧入路 通过高位后内侧入路,行PCL胫骨 止点清理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后交叉韧带损伤机制、 解剖与 镜下单束重建
Smith & Smith Nephew: & Nephew: Help People HelpRegain PeopleTheir Regain Lives Their Lives
1、PCL解剖、损伤机制与重建适应症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取移植物的技术
胫骨隧道准备 股骨 PCL定位 股骨隧道准备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① PCL 重建_所需器械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PCL 重建技术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② PCL 重建_取腱与移植物准备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PCL 重建技术
手 术 技 术 -取腱
① 胫骨结节内侧1.5CM、远侧 0.5CM,向远侧做一个2-3CM的 纵形切口 ② 显露鹅足 ③ 探及肌腱,向近侧游离肌腱与肌 腱腹交界处 ④ 用肌腱剥离器切去肌腱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9
单束重建的是:
前外束的股骨止点和后内束的胫骨止点,从功能 上主要是PCL的前外束。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10
PCL 重建技术 注意要点
23
PCL 重建技术
股骨隧道准备
Outside-in 股骨隧道建立
导引臂的顶端置于内前侧股骨髁 约距关节软骨7-8MM设定导引 导引器的角度在35-40度间 沿脛骨的足跡(Footprint). 将导引管插入位置在股骨内髁收 肌结节偏上侧(屈膝位)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所 需 器 械 - Acufex Director 瞄准系统
在重建手术中提供精确的导向
适应不同患者、不同医师的各种需要 人体工程学设计使操作更精确、更简便 简单的、自锁机制可以单手操作 轻便、小巧容易控制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5
PCL概况
PCL(在髁间凹内侧呈倒水滴状)可分为两束:AL(前 外束:屈膝紧张),PM(后内束),强度比ACL高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PCL 重建技术
Killer Turn-致命拐角
尽可能地靠下 - acute graft angle
abrasion graft failure ↑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PCL 重建技术
手 术 技 术 - 胫骨隧道
胫骨平台PCL残端应清理干净 将Acufex PCL Elevator/Wire Catcher 插到髁间凹,松解后关节囊并重 建PCL后的关节囊隐窝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PCL 重建技术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7
PCL断裂分度及手术适应症
PCL断裂分类
I度:胫骨后移<5mm; II度:胫骨后移5-10mm; III度:胫骨后移>10mm。
I度、II度单纯PCL断裂非手术治疗效果好; III度、合并其他膝关节韧带损伤适合手术治疗
手 术 技 术 - 胫骨隧道
隧道定位
常规位于胫骨结节内侧 隧道与胫骨轴成一定角度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PCL 重建技术
手 术 技 术 - 胫骨隧道准备
钻取隧道
从前内侧入口插入 Acufex Director PCL 胫骨瞄准器。 瞄准器尖定位于胫 骨干骺端斜坡近端 5mm处。
PCL 重建技术
手 术 技 术 - 胫骨隧道准备
钻取隧道
钻入导针时应使用限位器,并将导针夹在激光标记处 使用Acufex PCL Elevator/Wire Catcher 钻头大小根据移植物的直径决定。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半腱肌
•股薄肌
•缝匠肌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PCL 重建技术
取腱示意图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PCL 重建技术
移植物处理
将切下的肌腱在肌腱操作板上摊开 剔除肌腱上连带的肌肉组织 切除近端须状部分 测量肌腱的长度 用2号聚乙烯线在肌腱两端缝合编织 测量移植物的直径 用80-100N拉力进行预牵张 然后对移植物近端进行标记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PCL 重建技术
界面螺钉—挤压方式
悬吊方式安全有效 •骨隧道挤爆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38
Thank you!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39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PCL 重建技术
股骨隧道内口的定位(点-距)
股骨隧道内口:
• 位于距髁间凹顶部软骨12MM; • 距远侧最近软骨缘7-8MM处
Smith & Nephew: Help People Regain Their Liv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