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传播学第一讲分析共77页

合集下载

媒介社会学第一讲ppt课件

媒介社会学第一讲ppt课件

芝加哥学派关于传播技术的理论分 析的社会,芝 加哥学派特别强调传播技术在促进人类心智进化 与社会发展上的极端重要性。
• 另一方面,由于坚信进化论思想,芝加哥学派对 传播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后果表现出了相当高的乐 观情绪。他们认为现代传媒技术对于时空的征服,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社区与社 区的互动,使人类社会最终成为一个有机体,并 实现彻底的民主和理想的沟通。
布尔迪厄的“媒介场域”理论新范
式(三)
• 1996年,布迪厄利用电视给他提供的讲座机会,批评了电 视界,并出版了《关于电视》的小册子。在书中,他提出 了电视场、新闻场等概念。后来,他与其他研究者一起, 将上述概念整合,提出了“媒介场”(media field)的概 念。
• 按布迪厄的理论,一个社会空间可以被分割为具有不可化 约性的社会小场域,比如经济场、政治场、文化场等。媒 介场也应是其中的一个,其中心论点是:面对经济场域已 然增长的影响性和渗透性,新闻的自主性减弱了。新闻媒 介,作为统治权力的代言人,正在削弱其他文化生产的自 主性,因此也损害了科学知识生产和艺术创新的最佳社会 条件。新闻场的概念,为我们分析媒介与外部社会环境、 媒介内部的运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与方法。
• 在媒介场中,不同媒体的从业者(即传者)大多 具有相似的惯习,这种相似不是他们的历史和经 验相似,而是他们在进入媒体后,在行业规范的 制约与同侪的潜移默化影响下,重新建构起来的。
布尔迪厄的“媒介场域”理论新范
式(九)
• 传者是集主动性与被动性于一身的矛盾综合体, 一方面,面对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传者有责任、 有权利、有能力把其中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传递 给受众。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世界有多宽 广,传播的面就有多宽广,这是传者主动性的充 分体现。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无条 件的传播给受众,比如那些危害国家安全的、淫 秽色情的、对统治者不利的、受众不喜欢的信息, 就不能自由的传播。这又体现了传者的被动性。 就是在这种主动与被动的“潜网”中,建构着传 者的惯习。

传播学讲义1

传播学讲义1

5、 威尔伯· 施拉姆
传播学的创建 者和集大成者。 建立了四个传 播研究机构,在这些机 构培养出的大批研究生 中,很多人后来都成为 美国当代著名的传播学 者。 提出自己的理 论见解,如“大媒介 “与”小媒介“,”选 择媒介的或然率公式”。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
威尔伯· 施拉姆(WilburLangSchramm,1907—1987)是传播学科的集 大成者和创始人。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 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 教授头衔的人。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他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 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 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 新学科———传播学。 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由他编撰的第一本权威性的传播学 著作———《大众传播学》的出版。这本书收录了政治学家、心理 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以及许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对传播学的研 究成果。施拉姆当时还仅限于挖掘前人和他人的传播研究成果,并 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
5)、大众传播
①报刊传播学 ②书籍传播学 ③广播传播学 ④电视传播学 ⑤电影传播学
2、按传播内容的性质,传播学可分为:
1)政治传播学 2)经济传播学 3)文化传播学 4)新闻传播学 5)舆论传播学 6)文艺传播学 7)科技传播学 8)广告传播学 9)教育传播学
4、 卡尔· 霍夫兰
1)微观研究 2)控制实验 法
Hale Waihona Puke C·I·霍夫兰C·I·霍夫兰(1912-1961)。美 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最早把心 理实验法引入传播学研究领域,他 主要关心传播的说服效果,即传播 引起的态度改变问题。从二次大战 期间到60年代初,霍夫兰从信源的 可信性,传播技法和受众属性等方 面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大量 实验考察,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 复杂性和条件性。

传播学第1讲传播学总论

传播学第1讲传播学总论

第一讲传播学总论☐传播(communication)即“信息从信源到接收体的传递”(Lasswell,1948) Lasswell, H. D. (1948).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37, 215-228.☐传播是“观念或意义的传递过程,而观念或意义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的到传达”(Pierice,1933)。

☐传播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Cooley,1929)。

☐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Gerbner,1967)。

☐传播就是“在大部分情况下,传者向受者传递信息旨在改变后者的行为”(G.米勒,1966)☐传播是“信息的流动过程”(胡正荣等,2016)。

☐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郭庆光,2013)。

☐传播是“建立和阐释可激发回应的信息的关系过程”(埃姆.格里芬著, 展江译,2016, P9)。

☐“The three points of conceptual cleavag e are (1) the level of observation; (2)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intent on the part of the sender; and (3) the normative judgment (goodness-badness/successful-unsuccessful)” (Dance,1970).☐“衡量某种定义的利弊,应当看它是否有益于研究者实现自己的目标。

不同种类的学术研究需要截然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有关传播的定义。

而对于这些定义的使用也应采取灵活的态度”(李特约翰&福斯,2009,p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传播学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通过对该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运行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传播学概论》传播学定义与意义

《传播学概论》传播学定义与意义
《传播学概论》传播学定义和意义
一、传播学的发展及主要代表人物 (一)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传播研究起源于20世纪一二十年代,学科形成于四五
十年代。 1、社会发展对信息要求提高 2、传播业成为独立的产业 3、传播学产生于美国的社会背景
《传播学概论》传播学定义和意义
(二)传播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Schramm《The Scienc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传播学概论》传播学定义和意义
《传播学概论》传播学定义和意义
第一讲 传播学研究的内容 一、传播概念和传播学研究的对象 二、从电视对社会的影响来看研究传播的意义
《传播学概论》传播学定义和意义
一、传播概念和传播学研究的对象 (—)什么是传播 (二)传播学研究的对象
《传播学概论》传播学定义和意义
(—)什么是传播 传播是人类的社会本能,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社会行为。
(三)传播学研究的方法
1、社会研究方法三个层次: 方法论、研究方式、技术
2、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定性分析———哲学思辩、历史求证、法律判别 定量分析———实地调查、控制试验、内容分析
《传播学概论》传播学定义和意义
二、传播的主要类型
传播 非人类传播
人类传播 非社会传播 内向传播
社会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传播学概论》传播学定义和意义
(二)人际传播 1、施拉姆说: 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由于一些他们 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聚集在一起就是人际传播。 2、形式: 3、特点: 4、意义:
《传播学概论》传播学定义和意义
(三)组织传播
1、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与群体间的交流活动,是有组织 有领导地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
信息传播快速、广泛、连续和公开;

人民大2024传播学概论(第四版)教学ppt组织传播

人民大2024传播学概论(第四版)教学ppt组织传播
三、人力资源学派
• 人力资源学派认为,组织里的个人具有值得重视的感知能力,也 肯定个人劳动是 达到组织目标的重要因素。它强调员工思想和观 念对组织的智力贡献,员工是智力和 体力的贡献者。
• 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 ·布莱克和珍 ·莫顿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它 是人力资源学 派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布莱克和莫顿设计了一个 方格模式,作为训练管理者的工具。 他们分析了五种典型的管理 风格,认为团队型管理将员工和生产并重,有效激发了员工的潜 力,实现了生产和员工自我满足的双赢,是一种最为可取的管理 风格。
7.1 组织与组织传播
一、组织的定义
• 大多数学者认为,组织是一个通过协调活动来达到个人和集体目 标的社会集合体。 通过协调活动,某种程度上的组织结构得以建 立起来,帮助组织成员处理相互之间以 及与更大的组织环境中 其他人的关系。
• 组织具有以下结构特点: • ( 1 )专业化的部门分工; • ( 2 )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 • ( 3)组织系统的阶层或等级制。 • 从社会关系的分类出发,对社会组织进行分类: • ( 1 )经济组织。 • ( 2)政治组织。 • ( 3)文化组织。 • ( 4)综合性组织。
7.2 几种重要的组织学派
二、人际关系学派
• 在人际关系学派(Human Relations Approach)中的隐喻是家庭,这个 隐喻突出了 我们应理解组织运作中极为重要的各种关系。一个家庭在 需要得到满足、有机会实现 自我时才能够顺利发展。这个学派认为, 组织是各种关系的总和,改善人际关系可以 实现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 提高。他们重视被古典管理学派所忽视的员工的个人需求、 工作中的 精神回报以及组织中员工的社会互动等问题。其中,马斯洛、麦格雷戈 、赫 兹伯格的理论对 20 世纪 30 年代末到 60 年代的组织研究产生了 重要影响。

组织传播PPT课件

组织传播PPT课件

右图:典型的故事《田宫模型》
1949年后;中国在一个较长 的时期内处于帝国主义的包 围中;与外界隔绝;信息的选 择十分有限;阶级斗争的形 势使得党报有理由继续保持 革命战争时期党报的工作传 统;典型报道在这种环境中 仍然能够取得很大的传播效 果
最大的成功典型是20世纪 60年代的雷锋;以及单位典 型大庆 大寨
阐述
组织是个体的集合;但又不是 个体简单的叠加 组织的功能 大于个人相加功能之和
组织中的个人尽管仍是那个基 于自身属性的这一个;但由于 身处组织内而带有组织赋予的 种种烙印成为那一个
组织中的人具有个体和组织双 重属性
组织的协调需要传播;组织中 人的交流也需要传播;传播是 组织赖以形成和活动必须依赖 的纽带;或者说组织的正常运 转需要信息传播的畅通来支撑
3 以系统 有机体类 比组织
以上的各种类比;都是 关于组织的理想性建 构;忽略了组织实际的 运行状态 有些学者把
组织类比为系统或有 机体;关注的是组织传 播实际运行;因而被称 为系统学派
该学派认为;组织不是独 立自足的机器;而是必须 与周围环境互动以求得 生存的复杂有机体
一个有机的组织;有若干 个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 统按照一定秩序排列;相 互依存 组织与外部环境 之间 组织与各子系统之 间 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 必须彼此开放;允许各种 信息在其中进行交流和 反馈
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 ;19011972;奥 地利生物学家;系统论的创 始人
4 以文化类比组织 人和组织都是处于具体的文化文明中的;文化表现为传
统 仪式 腾图 宗教或信仰等等;生活在某一文化圈内的 人形成相近的认知
某种文化无形中控制着处于这种文化笼罩下的人和组 织 一部分学者以大比小;把组织类比为一种文化;侧重 从文化的特点解释组织的;被称为文化学派;侧重揭示 文化如何统治组织的;被称为批判学派

组织传播学 整理

组织传播学 整理

一、组织中的传播决定组织生命的根源之一,就是组织系统中人们之间信息的有效传播1、组织中的信息传递。

传播是组织实现目标的工具2、组织中的互动影响。

互动是组织中所有人际活动的基础,互动对于组织而言就像细胞对人体一样重要。

3、组织中的战略控制。

战略控制的观点将组织传播看作是控制环境的一个工具(有效进行战略控制的及格条件:1、能可靠地和有效地接受和传递信息。

2、根据信息所提出的要求,能够在组织内部作出灵活和富于创造性的调整。

3、使组织目标一体化并使组织成员具有义务感。

)4、组织中的领导。

(组织传播中领导的意义在于创造一种态度、一种环境、一种共识和一个稳定、相互作用的过程。

)5、组织中的变革。

二、组织就是传播(为什么?)1、组织是个互动系统。

2、组织是个信息系统。

3、组织是个符号系统。

4、组织是个象征系统。

5、组织是个谈话系统。

6、组织是个媒介系统。

三、传播是组织的生命线(为什么?)1、传播的普遍性。

2、传播的复杂性。

3、传播的多面性。

4、传播是组织的生命线,是因为只有通过传播,才能传递组织的发展方向、期望、过程、产物和态度。

四、定义组织传播(重点)组织传播是指组织通过结构与关系的象征性互动,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总和。

五、组织传播的结构(为什么重要?)不同的组织传播结构代表着组织特定的政策企图与组织发展倾向。

结构是一种具有目的性和目标取向的认为体系,是深藏于组织内部的各要素的结合形式。

恰当的正式安排可有使问题最少并使业绩最好。

六、组织传播的关系(包括内容?)组织传播中的关系,既包括组织内部的上、下关系和横向的平行关系。

还包括建构在组织层次上的对外关系,但主要还是人与组织的关系。

组织的各种关系,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浑然一体、相互蕴含的合作系统。

七、象征性互动过程组织中人们对结构与关系的运作,是通过话语直接指向人们先赋具有的,或在其他社会行为中沉积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模式,所以人们往往倾向于运作那些有明显象征性意义的互动模式。

传播心理学-第一讲PPT课件

传播心理学-第一讲PPT课件
(5)撰写研究报告
.
23
(三)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法被称为对传播内容的"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
的描述"(Bernard Berelson)。它是一种分析讯息内容的系 统方法,有助于我们分析特定传播者的讯息,使研究者可 以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对传播过程进行考察。内容分析法 通过对具体传播内容的系统分析,揭示传播者"说了什么" 和 "如何说"(传播技巧)来反应传播者的立场,推断传播 内容对受传者的态度和行为以及整个传播过程所产生的影 响。
内容分析通常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课题; (2)选样:即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材料; (3)分类及评分:根据一定的客观的分类标准将要分析的
对象归类,再将经过分类的内容以某种方式测量或区分, 最终被赋予一定的分数;
(4)统计及解释。
.
24
(四)控制实验
控制实验涉及到实验者对变量的控制或操纵,以及以客观 而系统的方式观察和测量结果。经典的实验将回答一个变 量(自变量)是否或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其他变量(因变 量)。
如果把传播定义为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换,则特有现象 或特殊表现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大众媒介这个自变 量,包括它的特定的形式和特定的内容对信息交换的 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例如:从认知心理学来看,人们研究电视画面以不同 方式呈现时所引起的注意的改变,图像和声音的不同 组合对记忆、理解的影响等。
.
6
在大众传播研究领域中,只要涉及到媒体从业人员的 活动和受众的活动,都必然涉及心理问题。这些问题 可以分为五大类:
传播心理学
.
1
第一章 绪 论
.
2
第一节 传播学与心理学的缘分
一 传播学开阔的研究视野

组织传播学第一讲分析

组织传播学第一讲分析

组织传播的非正式渠道 是指越过组织内的权力等级和制度限制,自由地 向任何方向运动地信息传播通道。组织成员借此 满足自身的社会需要。
非正式传播渠道的类型 组织内的人际传播渠道。这一渠道包括组织成员 个人之间非正式的面对面传播,书面传播、电话、 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 组织内的群体传播渠道。这一渠道包括自行组织 的小组和团体,以及聚餐、出游、联谊中的信息 交流。
区域经理:一个区域经理管理10位左右区经理, 管理门店多达80-100家,区域经理的上级主管是 中国区营运总监,区域经理一年内能把门店巡视 一遍。 公司营运部门。财务、稽核、人力资源等部门都 会巡店,沟通和了解具体业务,也会召集店长开 会。
开放论坛:总部高管来中国,巡店之外的工作之 一就是组织开放论坛,邀请制,也可以申请,店 长是重点。
组织内的网络传播渠道。包括组织内部的Internet 论坛交流和组织成员在Internet中发布的关于组织 的信息和展开的交流等。
非正式渠道的特点 信息传递的方向是平行、双向的。在渠道中,参 加的组织成员没有地位高低,是平等的,交流多 是面对面的方式,每个人都有机会阐述自己的观 点。
古代组织(大禹治水)与现代组织:血缘-私人 关系(公社)-契约(合作)

为什么要建立组织?
由于个人有所期望,但又无力实现这一期望,往 往需要和他人相互依存,相互合作,联合起来, 共同行动,创造群体合力。在长期的实践中,使 人们有了发展这种合作,增进相互依存关系,并 使这种关系科学化、合理化,借以不断提高群体 效能的要求和倾向,组织就是人们对于这种要求, 倾向的认识和行动的结果。
信息内容广泛且富人情味。在非正式传播渠道中, 传播的信息内容不仅涉及工作而且包括社会内容, 比如时事、个人情感、兴趣等等,有大量充满人 情味的内容,是组织成员相互沟通感情的重要纽 带。

传播学自考第七章传播主体的互动

传播学自考第七章传播主体的互动

第七章传播主体的互动第一节传者图像一、传者的定义与类型∆1、传者的定义:传者即传布者,又称信源,指传播活动中运用特定手段向传播对象发出信息的行为主体。

传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2、传者的重要性-领会在拉斯韦尔的5W传播中,传者通常处于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既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也是传播内容的发出者。

没有传者,整个传播的过程就不可能开始,也不可能进行。

因此可以说,传者决定着传播活动的存在与发展。

不仅如此,传者还决定了信息内容的质量与数量、流量与流向,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传播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与影响。

∆3、传者的类型-识记领会(1)从传者和受者之间的空间形态来考察,传者可分为直接传者与间接传者两类。

直接传者指通过生理手段(包括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等)开展传播活动的传者,往往与受者进行面对面的传播。

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中的传者,多属于直接传者。

间接传者即借助印刷物、机械、电子手段开展传播活动的传者,主要指大众传播的传者,包括大众传播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间接传者可将全球作为传播对象,但直接传者是构成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

(2)根据传者在传播活动中的角色特点来划分,传者可分为普通传者和专职传者两类。

普通传者指不以传播为职业的传者。

专职传者指以传播事业为职业的传者,这一群体大致在封建社会中期,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专职传播机构的出现而出现。

(3)根据传者的传播对象的性质来划分,传者可分为人际传播中的传者、群体传播中的传者、组织传播中的传者和大众传播中的传者四类。

∆二、传者的特性1、代表性职业传者,特别是新闻记者,虽然也是社会普通大众中的一员,但其一旦从事职业传播活动(进行采写编评导等),就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众的声音,也代表了特定的传播组织、政党和阶层、阶级进行新闻传播活动。

无论在哪个国家,哪种意识形态下,大众传播的传者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发布的信息也总是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思想性,反映并代表一些阶级、阶层、集团、组织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传播学教程(7-8章)

传播学教程(7-8章)

传播学教程(7-8章)第七章大众传播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一、大众传播的定义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专业化的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二、大众传播的特点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组织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受众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有文化属性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1、环境监视功能自然与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及时监控、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变化,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生存和发展,即传播对社会起一种“瞭望哨”的功能。

2、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社会由不同部分组成,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了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络、协调和统一,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传播正式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

(二)赖特的“四功能说”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继承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问题而提出。

1、环境监视大众传播在特定社会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包括警戒外来威胁和满足社会的常规活动的信息需要。

2、解释与规定大众传播的信息中通常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怎样的行为反应。

新闻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将人们的视线集中于某些特定的事件,社论或评论也是有明确意图的说服活动。

解释与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向特定方向引导和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

3、社会化功能(教育功能)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及行为规范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第二版课件第十一章文本分析法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第二版课件第十一章文本分析法

对“框架”的进一步解释:
戈夫曼提出,框架源自过去的经验,同时其形成又受到社会和文 化的影响。
框架并非是静止的,而是处于永不停止的变动之中。 吉特林发展了戈夫曼的概念,提出了更明确的定义:框架就是
“关于存在着什么、发生了什么和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上进行选 择、强调和表现时所使用的准则”。 潘和科斯克总结了框架分析的两个研究角度:社会学和心理学角 度。
一、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
1. 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成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
是原始的自己,以快乐为原则行事,包含生存所需要的欲望和冲动。 超我是遵守道德规范的“我”,它按照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来约束、 监督和惩罚本我。自我是社会现实里所体现出的“我”,它在本我 和超我之间调和,满足“本我”的要求(使自己快乐),同时遵守 “超我”所要求的规范(使自己没有负罪感)。
一、符号、符号学和大众传播研究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学科。各种形式的符号都是它的研究对象, 如文字、图像、交通信号、花朵、音乐、医疗符号等。在英文里, “semiology”和“semiotics”都表示符号学,意思相同,唯一 的差别在于,前者由语言学家索绪尔创造,后者由哲学家皮尔士 首先使用。
皮尔士将符号区分为三种:肖像(icon)、指标(index)和象 征(symbol)
二、文本分析里的研究者
一方面,研究者就是它的研究工具,这对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 求,比如文字驾驭和表达能力强、感受力领悟力强、思辨能力突 出、认识深刻,等等。
另一方面,研究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极大地影响了分析结果。
三、文本分析的基本概念——文本
一般地,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区分“文本”这一概念: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总论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总论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总论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关于传播及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传播的文字起源:距今1400年前,《北史·突厥传》中,“传播中外,咸使之闻。

”英语“Communication”源于拉丁文。

关于传播的概念有共享说、交流说、影响(劝服)说、符号(信息)说等等。

二、关于话语研究话语研究是把关注点放在对事物本质所做出的种种话语的可能性上。

换句话说,话语研究不是研究一个事物是什么,而是研究为什么人们用某种方式对该事物进行表述,是什么社会条件导致了这种话语,这种话语是否能够自我证明,它导致了什么后果。

所谓话语,就是围绕着特定的语境中的特定文本所形成的传播实践和社会实践。

三、传播的五种话语(一)传播是传递1、传播是信息的传递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传播的5W模式。

信息论的提出者香农认为:“信息就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这个定义虽然强调了信息客观性的一面,却忽视了信息编码和解码的复杂性,忽视了传播的社会意义。

2、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指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多种变量处理不当,而造成传播效果的不确定性或误差。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妨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

传播隔阂指的是个人、群体、组织、世代、文化之间的隔阂、误解或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社会信息系统通过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来服务于社会发展。

立邦漆《龙篇》(二)传播是控制1、控制论视角下的传播1948年,数学家维纳出版了《控制论》一书,提出了控制论。

维纳认为,社会过程充满着偶然性,传播与控制是一个过程,要使这个社会更加有序,必须随时获得信息反馈,即时做出调整,适立新的变化(即自我学习),更好地执行控制者的命令。

2、传播是传者控制受者的过程传播学的诞生,也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这一话语兴起的产物。

文化传播学课件1第一章文化传播学导论

文化传播学课件1第一章文化传播学导论
• 文化传播的效果研究 在传播学研究领域,传播效果这个概念也具有下述双重含义: 一是预设的传播效果,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 度和行为的变幻。二是预设之外的传播效果。这种传播效果指的是,传播活动尤其 是基于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 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第一章 文化传播学导论
01 基本概念与核心议题 02 文化传播的功能与意义 03 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核心议题
• 传播与传播学 “传播”,英文为“communication”,有传播、交流等多种含义。一般我们在使 用这个概念时,多指“信息”从“信源”出发,经由渠道到达“信宿”。早期,传 播概念强调的是,信息的单向传递和意义再造。但作为一个开放性词汇,“传播” 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事实上,除了单向度的传播与分享之外,传播的另外一层 含义就是,“双向的或共同的互动交流机制”。就实践层面而言,“传播”就是人 类运用符号并经由媒介来交流信息、传递感情和交流意义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知识链接
• 初级群体-广场舞大妈 :
“Dama”,又称“广场舞大妈”、“中国大妈”,本意是指那些 热情冲动、精力充沛,但有时也会盲从算计的离退休女性群体。 她们形成文化体公共体的方式,比较特殊。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 初级群体,“Dama”有某种非组织关联,其成员间情感色彩浓厚。 在演变过程中,这一初级群体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准组织结构形态。 “领舞者”在这样的群体中起着结构形塑的重要作用,“口信约定” 是广场舞大妈沟通信息的主要方式。这一群体的社会影响力,甚 至国际认知度都在增强。2013年4至6月,国际金价下跌,许多中 国消费者纷纷抢购黄金,其中包括“中国大妈”这个特殊的社会 群体。她们甚至被称为“影响全球黄金市场的一支主力军”。不 过,《华尔街日报》在专门创造并推广“dama”这个概念时带有 一定的贬义。他们认为,“中国大妈”是擅长利益计算但缺乏能 力眼光的社会群体。

组织传播培训课件

组织传播培训课件
己认为很对,也需要在今后找机会再度尝试。
阅读与练习
阅读:
LARRY BARKER:COMMUNICATION,Chapter 8
凯瑟琳·米勒:《组织传播》,华夏出版社。
练习: 1.考察某组织,画出该组织的结构流程图,标出其中信息传播的一般方向。 2.对某组织中的成员(领导及一般雇员)进行访谈,询问他们对组织的比喻
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 未来。20.11.2720.11.27Friday, November 27, 2020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11:04:3611:04:3611:0411/27/2020 11:04:36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2711:04:3611:04Nov-2027-Nov-20
人际关系学派(1930s-):
霍桑实验 (照明、继电器装配测试室、面谈、银行电汇室 →社会因素、管理风格、霍桑效应(关注导致
行为改变)→管理态度转变,工作丰富化—— 思考人性需求和社会互动对组织运作的影响 家庭隐喻:(关心、社会互动、个人成就), 关系传播: (任务性与维持性,横向, 面对面,非正式)
第 八 章 组织传播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关于组织的定义
1.古典学派关于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以社会职能、职业集团为主要特征,高度结构
化、等级化的正式群体,完成非个人所能进行的目标.
组织的传播学定义:
组织是一个通过协调活动来达到个人和集体目标的一 个社会集合体(social collectivity)。通过协调活动, 某种程度的组织结构得以建立起来,以帮助组织成员 处理相互之间以及与更大的组织环境中其他人之间的 关系。(米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