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基金申请经验谈(北京大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次基金申请经验谈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接到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的邀请,要我写一点基金申请的经验,感觉有些惶恐。一来是因为我前后申请过两次博士后科学基金,有一次失败的经验,一次成功的经验,平均来说就是没有经验。二来是因为自己水平有限,难免以偏概全。尽管如此,还是硬着头皮写下一些总结,但愿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撰写基金申请之前,首先要进行调研,确定一个有意义的题目。在这方面,很多博士后同仁总结过大量经验教训,大家可以很方便的在互联网上找到相关的文章,因此我就不在这方面赘述了。假设申请人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创意、有意义的想法,如何把这些体现到申请书的字里行间呢?对这个问题,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给自己的工作“扣一个大帽子”

从理科的思维习惯出发,科研就是要试图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总结出普适的规律。总结出的规律越深刻,其应用和影响也将越广泛。比如在物理领域中,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之所以影响深远,就是因为这些理论都在探究时空的本质,只不过一个着眼于宏观,另一个着眼于微观。

虽然科研的终极目标是“高远”的,但是落实到每个阶

段、每一天的工作上面,科研又是非常具体的,甚至有些“无趣”。比如研究相对论的物理学家,每天的工作可能是记录几百公里外产生的中微子到达本地探测器时对应的时刻。正是因为和“高远”目标的息息相关,再“无趣”的工作也显得意义深远。

我觉得成功的申请书,不光要讲清楚要做什么,更要论证自己的科研计划和最深刻的理论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且清晰的呈现在评审人面前。只有经过这样的论证,计划的毎一步、预期的每一点结果,才是有意义的。我把这种论证,叫做“扣一个大帽子”。这个“大帽子”和凭空夸大研究意义是有本质区别的。对于具体工作和深刻理论问题之间的联系,前者不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我相信大多数申请者都有这方面的意识,但是可能不清楚如何把这种意识贯彻到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此,我自己有这样一些经验。在叙述研究背景和目标的时候,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来写。“大”就是指深刻的理论问题,“小”就是具体要做的事情。这样,在“大帽子”的框架下,评审人更容易理解具体科步骤的目的和意义。在最后论述预期结果的时候,可以反过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写。这样,在保证课题内涵没有原则性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适当探讨课题的外延,使课题意义更加深化。利用这样的技巧,不光可以让自己的申请书更加耐看,其实更重要

的,是让自己对课题的意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提高申请书的可读性

申请书和自己的工作笔记不同,申请书是要给别人读的。如果评审人没看懂申请书,那么递交申请书也就失去了意义。更严重的是,如果评审专家因为没有看懂申请书而对申请人产生一些偏见,这样的话还不如不递交申请书。所以我觉得申请书一定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可读性不光是技术层面的事情,更是一个对课题认识深浅的问题。有教学经验的同志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不理解的东西,怎么解释给别人听,别人都很难理解;而自己深刻理解的东西,无论别人的知识结构如何,我们都可以找到切入点深入浅出的讲给别人听,并使其听懂。所以追求可读性的真正目的,是加深对课题的理解。《自然》和《科学》杂志上的文章大家都能读懂,即使不在同一个领域工作的人也能读懂大概,这种可读性与作者的认识水平显然是成正比的。

什么样的申请书可读性强,还跟谁来评审有关。虽然评审专家一般都具有宽广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评审经验,但是如果申请书对学术背景和专业术语的交代不够,很可能导致理解上的困难,尤其是在研究计划非常前沿、创新性很高的情况下。我一般会默认专家虽然是同行但是研究方向不同。在这样的定位下,哪些术语应该解释,那些背景需要交代,

就会清楚一些。

但愿以上两点能给准备申请博士后科学基金的同仁们一点启发。祝大家申请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