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凝固基本过程.
血液凝固实验报告
1. 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2. 掌握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3. 学习血液凝固实验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涉及到多种凝血因子和细胞参与。
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两种途径。
本实验主要观察内源性凝血途径。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家兔、肝素、草酸钾、生理盐水、液状石蜡、小试管、小烧杯、竹签、秒表、试管架、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兔手术台、动脉夹、塑料动脉插管、线、水浴器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血凝仪等。
四、实验步骤1. 家兔麻醉:按1g/kg的剂量将乌拉坦(氨基甲酸乙酯)柚缘静脉缓慢注入,观察那肌张力、口观与角帆射的变化。
动物麻醉后背位固定于兔手术台上。
2. 颈总动脉插管:在气HW侧辨别肋离颈总动脉,颈总动脉下防两条线备用。
颈总动脉的近心端做一动脉夹,在动脉夹远心端做一巨动脉装勺3cm处结扎,插入塑料动脉插管。
3. 采集血液:打开动脉夹,使血液流入小试管,加入适量的肝素抗凝。
4. 观察血液凝固时间:将血液分别加入小试管中,置于37℃水浴器中,观察血液凝固所需时间。
5. 观察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分别加入草酸钾、液状石蜡、生理盐水等,观察血液凝固时间的变化。
6. 比较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将血液分为两组,一组加入组织因子,另一组不加,观察两组血液凝固时间的变化。
7. 数据处理:记录各组血液凝固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
1. 家兔血液凝固时间约为3-5分钟。
2. 加入草酸钾后,血液凝固时间延长。
3. 加入液状石蜡后,血液凝固时间缩短。
4. 加入生理盐水后,血液凝固时间无变化。
5. 加入组织因子后,血液凝固时间明显缩短。
六、实验讨论1. 血液凝固是一个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涉及到多种凝血因子和细胞参与。
2. 草酸钾可以与钙离子结合,降低血液中钙离子的浓度,从而延缓血液凝固。
3. 液状石蜡可以降低血液的粘度,加快血液流动,从而缩短血液凝固时间。
血液凝固过程的基本过程
血液凝固过程的基本过程
血液凝固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修复机制,它起着止血和修复血管损伤的作用。
下面是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1. 血管收缩:当血管受损时,血管壁会收缩,以减少出血。
2. 血小板聚集:血管损伤会导致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在伤口部位,形成初步的血栓。
3. 血栓形成:损伤血管暴露的胶原蛋白会激活血小板,并释放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会触发一系列反应,形成血栓,阻止出血。
主要的凝血因子有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等。
4. 纤维蛋白稳定:纤维蛋白是血栓的主要成分,它会沉积在血小板上形成纤维网络,稳定血栓。
5. 溶解血栓:当血管损伤修复完成时,身体会释放溶栓酶,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以恢复正常血液流动。
总结起来,血液凝固过程可以分为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纤维蛋白稳定和血栓溶解四个阶段。
这一过程是复杂且精密的,在人体内动态进行,以保护血管和维持血液循环的稳定。
血液凝固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2. 探究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3. 熟悉实验操作技巧,掌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参与的酶促反应。
根据凝血酶原激活途径的不同,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家兔、注射器、试管、试管架、恒温水浴器、秒表、棉絮、石蜡油、肝素、草酸钾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天平、计时器、量筒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包括肝素组、草酸钾组、石蜡油组、棉絮组、肺组织浸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为正常血液组。
2. 实验操作:(1)实验组:分别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处理过的血液,对照组加入未处理的血液。
(2)将各试管放入恒温水浴器中,37℃恒温。
(3)每隔一定时间观察血液凝固情况,记录凝固时间。
(4)将凝固后的血液进行显微镜观察,观察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的形成。
五、实验结果1. 实验组血液凝固时间与正常血液组相比,肝素组、草酸钾组、石蜡油组血液凝固时间明显延长,甚至不凝固;棉絮组、肺组织浸液组、生理盐水组血液凝固时间明显缩短。
2. 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肝素组、草酸钾组、石蜡油组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形成较少;棉絮组、肺组织浸液组、生理盐水组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形成较多。
六、实验讨论1. 肝素、草酸钾和石蜡油等物质可以抑制血液凝固,延长凝固时间。
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干扰凝血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阻止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2. 棉絮、肺组织浸液和生理盐水等物质可以促进血液凝固,缩短凝固时间。
这是因为它们可以提供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加速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从而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3. 外源性凝血途径比内源性凝血途径更为迅速,这是因为组织因子可以直接激活凝血因子X,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血液凝固原理
血液凝固原理
血液凝固是机体对血管损伤或血液失液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它涉及多种生理过程和物质,由一系列事件依次发生。
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被激活并粘附在损伤处的血管壁上。
然后,这些激活的血小板释放血小板激活因子,从而引发更多血小板聚集和形成止血栓块。
此外,损伤也会导致血管壁暴露出内皮细胞下的基底膜和胶原蛋白。
这些外露的物质能够激活凝血因子,形成凝血酶。
凝血酶能够将凝血蛋白原转化为可溶性纤维蛋白,使其聚集形成纤维蛋白网。
纤维蛋白网可以陷住血小板和其他细胞,进一步加固血栓。
也能困住红细胞,形成血栓样结构,有效地防止血液继续外流。
当血管损伤修复后,体内会有抗凝机制发挥作用。
抗凝蛋白可以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使凝血过程停止。
此外,纤溶酶系统也参与了血液凝固的调节。
纤溶酶能够溶解血栓,并恢复血管通畅。
这个系统确保了血栓形成和溶解之间的平衡。
总结起来,血液凝固的过程可以概括为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活化、纤维蛋白原转化和血栓形成。
同时,体内的抗凝机制和纤溶酶系统能够保持血栓形成和溶解的平衡。
这一过程对于保护机体在受损血管处保持完整性至关重要。
血液凝固的实验原理
血液凝固的实验原理血液凝固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它在维持正常的止血功能和修复受损血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过程主要涉及到三个主要的步骤: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激活。
这些步骤是通过一系列的酶反应来实现的。
本文将探讨血液凝固的实验原理。
血液凝固的实验通常使用体外的体系,其中包括血浆或全血样本。
实验的目的通常是评估个体的凝血功能和检测凝血因子的活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血液凝固实验:1. 凝血酶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T是一种评估外源凝血通路的指标,涉及到凝血因子Ⅶ、Ⅹ和Ⅴ。
实验中,血浆样本与血浆中的活化因子Ⅶ(组织因子)反应,形成凝血酶。
添加凝血酶原物质后,观察血浆凝固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PT的正常值为10至14秒。
APTT是一种评估内源凝血通路的指标,涉及到凝血因子Ⅻ、Ⅺ、Ⅸ和Ⅷ。
实验中,血浆样本与活化剂(如短链磷脂酰胆碱和凝血因子Ⅻa)反应,并启动凝血过程。
然后,通过添加凝血酶原物质观察凝血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APTT的正常值为25至35秒。
2.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测定:Fibrinogen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参与形成纤维蛋白网络。
纤维蛋白原测定可以评估血浆中Fibrinogen的含量。
实验中,通过将血浆样本与沉淀剂(如柠檬酸钠)反应,使Fibrinogen在血浆中形成沉淀。
然后用光谱法或仪器检测沉淀的含量,从而确定Fibrinogen的浓度。
3. 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性测定:血小板是血液凝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黏附、聚集并形成血小板血栓。
血小板计数实验通常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直接进行。
血小板聚集性测定则使用聚集试剂(如ADP或胶原)刺激血小板,通常使用光学方法或阻抗法来监测血小板聚集的程度。
4. 凝血因子测定:凝血因子的活性测定可以评估维持正常凝血功能所必需的特定凝血因子的活动水平。
实验中,通过将已知浓度的凝血因子与被测的血浆样本混合,观察和测定凝血反应的时间。
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血液生化的介绍——血液凝固
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血液生化的介绍——血液凝固(2021最新版)作者:______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血液凝固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是血液由液态转变为凝胶态的过程,它是哺乳类动物止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Macfarlane等于1964年提出了凝血过程的级联式反应学说(cascade reaction hypothesis),认为凝血是一系列凝血因子被其前因子激活最终生成疑血酶,疑血酶则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凝块的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多种凝血因子和凝血过程的多个环节在分子水平得到了阐述,但至今机体内正常的凝血过程还未完全清楚。
一、凝血因子参与血液凝固的因子称为疑血因子,已知有14个,即国际疑血因子委员会于60年代初根据发现的先后顺序分别以罗马数字命名的凝血因子12个(其中因子VI为因子V的活性形式不再视为一独立的疑血因子)和2个激肽系统即高分子量激肽原(high molecular weight kininogen,HMWK)和前激肽释放酶凝血因子的结构与功能等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四类:(一)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包括因子II、VII、IX、X。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其氨基末端含有数量不等的γ羧基谷氨酸残基(γ-carboxyglutamate,Gla),上述因子的谷氨酸残基在γ碳原子上的羧化作用是翻译后由γ-谷氨酰羧化酶催化的,该酶的辅酶为维生素K,作用机制见图18-2)氢醌式维生素K接受γ—碳原子的一个质子,使其带负电荷而和二氧化碳结合,2,3-环氧维生素K则被硫辛酸还原而重复利用。
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物华法林钠(warfarrin sodium)能抑制该步反应,因此这两种药物有抗凝作用。
由于Gla的γ-碳原子上有2个羧基,故有螯合Ca2+的能力,井通过Ca2+将这些因子与血小板或因子III的磷脂表面结合加速反应的进行。
若缺乏维生求K,上述凝血因子的正常合成受影响,在血浆中出现无凝血活性的异常凝血因子导致凝血障碍,引起皮下、肌肉、胃肠道出血等症状,故因子Ⅱ、Ⅶ、Ⅸ、X又称为维生家K依赖的疑血因子。
血液凝固的原理
血液凝固的原理血液凝固是人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理过程,它在伤口愈合和止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液凝固的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血小板的聚集、凝血因子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形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血液凝固的原理。
血液凝固的第一步是血小板的聚集。
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损伤的血管壁上,形成血小板栓。
这是由于血管受损后,血管内的胶原蛋白暴露在外,血小板上的一种叫做von Willebrand因子的蛋白质与胶原蛋白结合,从而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栓。
血小板栓可以暂时封闭伤口,阻止更多的血液流失。
血液凝固的第二步是凝血因子的激活。
凝血因子是一组在血液中存在的蛋白质,它们按照其活性的不同被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
当血管受损时,一系列的凝血因子会被激活。
这个过程是通过一个复杂的酶促反应完成的,其中每个凝血因子都是前一个凝血因子的酶。
这个级联反应会最终导致血栓形成。
其中最重要的凝血因子是凝血因子X和凝血因子II(也称为凝血酶)。
凝血酶会进一步激活凝血因子,使它们形成一个稳定的血栓。
血液凝固的第三步是纤维蛋白的形成。
纤维蛋白是一种在血液凝固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
当凝血酶形成后,它会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会聚集在血小板栓上,形成一个坚固的血栓。
这个过程类似于一个网,可以进一步加强血小板栓的稳定性,并防止血栓破裂。
总结起来,血液凝固的原理可以概括为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形成。
这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级联反应,通过多个酶促反应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来实现。
血液凝固的正常过程对于人体的生命至关重要,但如果出现异常,就会导致血栓形成或出血等严重后果。
因此,深入了解血液凝固的原理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血液凝固名词解释生理学
血液凝固名词解释生理学
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即为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这是由凝血因子参与的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的过程。
血液凝固的关键过程是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的纤维蛋白。
多聚体纤维蛋白交织成网,将很多血细胞网罗其中形成血凝块。
在血液凝固过程后1~2小时,血凝块在血小板的作用下发生收缩并析出的淡黄色液体,这种液体被称为血清。
与血浆相比,血清缺乏纤维蛋白原和少量参与血凝的其他血浆蛋白质,又增添了少量血凝时由血小板释放出来的物质。
血液凝固机制
血液凝固机制血液凝固是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它起着封闭伤口和防止出血的关键作用。
血液凝固机制是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和信号传导过程的综合体现,包括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激活、形成血栓等步骤。
本文将详细探讨血液凝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重要分子机制。
一、血栓的形成血栓是由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共同参与的血凝过程形成的。
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粘附并形成血小板聚集。
接着,凝血因子会被激活,并逐步形成凝血酶。
凝血酶能够将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从而形成血栓。
血栓的形成保护了血管的完整性,但在某些情况下,血栓也可能引发严重的疾病,如静脉血栓栓塞症。
二、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片段,具有黏附和聚集的特性。
当血管受损时,暴露在血液中的组织因子会诱导血小板黏附在受损处。
黏附后,血小板释放各种激活因子,如血小板活化因子、血管收缩因子和凝血因子V。
这些因子的释放会进一步促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的第一步。
三、凝血因子的激活凝血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的凝血因子,它们在正常情况下以非活性形式存在于血液中。
当伤口出血时,组织因子会释放并与凝血因子VII 结合,形成活化的凝血酶。
凝血酶进一步激活因子IX和因子X,形成复合物。
复合物进一步激活凝血因子II(纤维蛋白原),将其转化为凝血酶。
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从而形成血栓的网状结构。
四、纤溶过程纤溶是指在血栓形成后,机体对血栓进行降解和溶解的过程。
纤溶过程通过激活纤溶酶原,将其转化为纤溶酶,溶解血栓。
纤溶过程通过抑制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活性,维持血液的流动性。
五、整合素的作用整合素是参与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的结合的蛋白质。
在血小板聚集过程中,整合素介导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和其他血小板的相互作用。
同样,在凝血因子的激活中,整合素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整合素是血液凝固机制中不可或缺的分子。
六、血液凝固和疾病血液凝固机制的紊乱可能导致各种血液凝结相关的疾病。
例如,血小板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如血友病。
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是指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以细胞膜间的相互作用转
变为凝固物质,从而形成血栓。
其基本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凝血酶体激活、细胞间凝血蛋白形成、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歧管,最后血栓止血。
1、凝血酶体激活:血液中的凝血因子都需要被激活才能发挥作用,
因此激活凝血酶体是血液凝固的第一步,其中重要的有包括凝血酶原(VII)、凝血因子X和凝血因子IX。
2、细胞间凝血蛋白形成:当凝血酶体激活后,细胞间凝血蛋白(Fibrin)在溶血性、细胞膜和血小板表面形成,形成网状结构,凝固物
质聚集在细胞间,形成血小板膜和凝血物质。
3、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歧管:血液中的血小板在凝血蛋白网状的作
用下聚集,形成血栓歧管,并使血液得以凝固。
4、血栓止血:血栓歧管形成后,血液得以凝固,液态血液就被凝固
物质替代,使得被破坏的血管不再出血,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
血凝名词解释
血凝名词解释
血凝(Coagulation)是指血液凝固过程,也叫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血液流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连接细胞和血管壁的重要环节。
血液凝固是一种化学反应,它的反应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血液凝血,也称为凝液血液,当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和凝血因子相互作用时,会形成一个聚合物,它可以束缚一起并形成一个凝固点,从而实现血小板的凝固。
第二个阶段是凝固,它发生在血小板凝固点周围,并形成一个凝块,当血液凝固时,小板凝固点周围的细胞分子、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会结合,形成大规模凝固网,将血小板和细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凝固桶”,阻止血液出血,保持血管稳定。
血凝的发生还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的活性、血浆的浓度、血清温度等等。
它也可以被影响,有许多疾病会导致出现血凝的问题,如某些肿瘤病、血小板疾病等。
当血液凝固不良时,会导致出血,即使是小症状也会引起出血,而当血凝过多时,也会导致血栓栓塞,出现急性坏死等。
此外,血凝也有助于维护正常血液流动和调节血液流动,它可以防止血液过度崩溃,阻止内出血,并可以在有流血的情况下形成护理形成,防止进一步的出血,保护和修复外伤组织。
因此,血凝在生理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血液循环和损伤修复等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总之,血凝是血液流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它有助于阻止内
出血,阻止进一步出血,保护和修复外伤组织,及维护血液流动平衡,为正常血液循环提供必要的条件。
但是,血凝也可能被影响,导致出血或血栓问题。
因此,应根据个体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注意调节血凝,以便保护自身健康。
生理学 血液凝固和抗凝习题和参考答案
生理学血液凝固和抗凝习题和参考答案(一)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其本质为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交织成网,把血细胞及血液的液体成分网罗在内,从而形成血凝块。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需要多种凝血因子参与。
血液凝固是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激活,最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可分为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三个基本步骤,即:第一步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第二步凝血酶原→凝血酶↓第三步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为Ⅹa、V、Ca2+和PF3(血小板第3 因子,为血小板膜上的磷脂)复合物,它的形成首先需要因子Ⅹ的激活。
根据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始动途径和参与因子的不同,可将凝血分为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两条途径。
(1)内源性凝血途径:由因子Ⅻ活化而启动。
当血管受损,内膜下胶原暴露时,可激活Ⅻ为Ⅻa,进而激活Ⅺ为Ⅵa。
Ⅵa 在Ca2+存在时激活Ⅸa,Ⅸa 再与激活的Ⅷa、PF3、Ca2+形成复合物进一步激活Ⅹ。
上述过程参与凝血的因子均存在于血管内的血浆中。
故取名为内源性凝血途径。
由于因子Ⅷa 的存在,可使Ⅸa 激活X 的速度加快20 万倍,故因子Ⅷ缺乏使内源性凝血途径障碍,轻微的损伤可致出血不止,临床上称甲(A)型血友病。
(2)外源性凝血途径:由损伤组织暴露的因子Ⅲ与血液接触而启动。
当组织损伤血管破裂时,暴露的因子Ⅲ与血浆中的Ca2+、Ⅶ共同形成复合物进而激活因子Ⅹ。
因启动该过程的因子Ⅲ来自血管外的组织,故称为外源性凝血途径。
2.凝血酶形成:在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作用下,血浆中无活性的因子Ⅱ(凝血酶原)被激活为有活性的因子Ⅱa(凝血酶)。
3.纤维蛋白的形成: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溶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同时,凝血酶激活Ⅻ为Ⅻa,使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连接形成不溶于水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并彼此交织成网,将血细胞网罗在内,形成血凝块,完成血凝过程。
血液凝固过程 ppt
1
血液凝固:
血液从流动的液
体状态变成不能
流动的胶冻状凝
块的过程即为血
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这是由凝血因子
参与的一系列蛋
白质有限水解的 过程。
血液凝固的关键过程是血浆 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
的纤维蛋白。多聚体纤维蛋
白交织成网,将很多血细胞
网罗其中形成血凝块。
-
2
在血液凝固过程后1~2小时,血凝块在血小板的作用下发生收缩并 析出的淡黄色液体,这种液体被称为血清。与血浆相比,血清缺乏 纤维蛋白原和少量参与血凝的其他血浆蛋白质,又增添了少量血凝 时由血小板释放出来的物质。
活的酶称为这些因子的活性型,习惯 上于该因子代号的右下角标"a"表示 。如因子Xa等。因子III是以活性形 式存在于血液中。因子III正常时只 存在于血管外的组织中。因子II、 VII、IX、X都是在肝脏合成的,合成 时需维生素K参与。
-
6
凝血 从开 始到 形成 凝血 酶之 前为 止, 是由 内源 性和 外源 性两 个系 统组 成。
-
12
主要受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调节。 TFPI是存在于正常人血浆及血小板和血管内 皮细胞中的一种糖蛋白。它通过与因子Ⅹa或 因子Ⅶa-组织因子-因子Ⅹa结合形成复合物 来抑制因子Ⅹa或因子Ⅶa-组织因子的活性。 另外,研究表明,内源凝血和外源凝血途径
可以相互活化。
-
13
-
14
-
15
-
4
血液和组织中直 接产于凝血的物 质统称为凝血因 子(coagulation factors)。公认 的凝血因子共有 12种,国际命名 法用罗马数字编 号。
凝血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2. 探究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3. 掌握凝血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血液凝固是血液由流动状态转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主要包括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血液中凝血因子在血管内激活,逐渐形成凝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
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由组织损伤释放的组织因子激活凝血因子,进而引发凝血过程。
三、实验材料1. 家兔血液2. 凝血酶3. 纤维蛋白原4. 氯化钙溶液5. 生理盐水6. 秒表7. 试管8. 移液器9. 玻璃棒10. 温度计四、实验方法1. 取家兔血液,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搅拌均匀。
2. 将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分别加入两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搅拌均匀。
3. 将混合后的家兔血液分为两组,一组加入凝血酶,另一组加入纤维蛋白原。
4. 将两组血液分别置于37℃恒温箱中,观察并记录血液凝固时间。
5. 分别将氯化钙溶液和生理盐水加入两组血液中,观察并记录血液凝固时间。
五、实验步骤1. 将家兔血液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搅拌均匀。
2. 将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分别加入两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搅拌均匀。
3. 将混合后的家兔血液分为两组,一组加入凝血酶,另一组加入纤维蛋白原。
4. 将两组血液分别置于37℃恒温箱中,观察并记录血液凝固时间。
5. 分别将氯化钙溶液和生理盐水加入两组血液中,观察并记录血液凝固时间。
六、实验结果1. 加入凝血酶的血液凝固时间为2分钟。
2. 加入纤维蛋白原的血液凝固时间为3分钟。
3.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血液凝固时间为1分钟。
4. 加入生理盐水的血液凝固时间为5分钟。
七、实验分析1. 通过实验可知,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均可使血液凝固,但凝固时间不同。
凝血酶的凝固时间短于纤维蛋白原,这可能是因为凝血酶在凝血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凝血反应。
2.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血液凝固时间短于加入生理盐水的血液凝固时间,说明氯化钙在凝血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
生理血液凝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和掌握血液凝固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探究影响血液凝固的各种因素,包括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以及不同物质对血液凝固速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凝胶状凝块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一系列复杂的凝血因子参与酶促反应完成。
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两个途径:1. 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因子全部存在于血浆中,由一系列凝血因子依次激活,最终形成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
2. 外源性凝血途径:由组织因子(TF)启动,与血浆中的凝血因子结合,引发凝血反应。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血液凝固所需时间,探究不同因素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家兔、注射器、试管、动脉夹、动脉插管、恒温水浴器、秒表、棉絮、肝素、草酸钾、石蜡油、肺组织浸液、生理盐水等。
2. 实验仪器:哺乳类动物手术室器械一套、兔手术台上、动脉夹、塑胶主动脉置管、带橡皮擦刷的玻棒或竹签子。
四、实验方法1. 动物处死:采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家兔,迅速打开胸腔,暴露心脏。
2. 取血:用动脉夹夹住家兔的动脉,用注射器抽取心脏血液,分别装入不同处理过的试管中。
3. 处理血液:将血液分为以下几组,分别进行不同处理:- A组:生理盐水处理组- B组:肝素处理组- C组:草酸钾处理组- D组:石蜡油处理组- E组:肺组织浸液处理组4. 记录凝固时间:将处理后的血液放入恒温水浴器中,记录各组血液凝固所需时间。
五、实验结果1. A组(生理盐水处理组):血液凝固时间约为15分钟。
2. B组(肝素处理组):血液凝固时间明显延长,约30分钟。
3. C组(草酸钾处理组):血液凝固时间无明显变化,约20分钟。
4. D组(石蜡油处理组):血液凝固时间明显延长,约25分钟。
5. E组(肺组织浸液处理组):血液凝固时间明显缩短,约10分钟。
六、实验分析1. 肝素:肝素是一种抗凝剂,可以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从而延长血液凝固时间。
血液凝固的因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2. 掌握影响血液凝固的各种因素;3.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因素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液凝固过程包括凝血酶原激活、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形成等环节。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值、Ca2+浓度、纤维蛋白原浓度、凝血因子浓度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家兔血液、肝素、草酸钾、石蜡油、棉絮、蒸馏水等;2. 实验仪器:恒温水浴器、滴定管、试管、试管架、移液器、秒表等。
四、实验方法1. 分组:将实验分为以下几组:A组(正常血液)、B组(加肝素血液)、C组(加草酸钾血液)、D组(加石蜡油血液)、E组(加棉絮血液);2. 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取等量血液,分别加入各组对应的处理液中,记录血液凝固所需时间;3. 结果分析:比较各组血液凝固时间的差异,分析不同因素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1. A组:血液凝固时间为(20±5)秒;2. B组:血液凝固时间为(40±10)秒;3. C组:血液凝固时间为(30±8)秒;4. D组:血液凝固时间为(25±7)秒;5. E组:血液凝固时间为(18±6)秒。
六、结果分析1. 肝素具有抗凝作用,能延长血液凝固时间;2. 草酸钾可降低血液中Ca2+浓度,延长血液凝固时间;3. 石蜡油可阻碍血液与试管内壁的接触,延长血液凝固时间;4. 棉絮可增加血液与试管内壁的接触面积,缩短血液凝固时间。
七、结论1. 温度、pH值、Ca2+浓度、纤维蛋白原浓度、凝血因子浓度等是影响血液凝固的重要因素;2. 肝素、草酸钾、石蜡油、棉絮等物质对血液凝固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八、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血液污染;2. 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 实验数据要准确记录,便于分析。
九、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因素对血液凝固的影响,加深了对血液凝固过程及影响因素的理解。
生理问答题
1、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加速和延缓血液凝固的措施。
(作业)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①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物在钙离子的参与下使凝血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③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加速血液凝固的方法有:(1)向血液中加入Ca2+,因为Ca2+是参与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
(2)让血液接触粗糙面,如用纱布压迫出血组织,这是因为粗糙面有利于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发挥其凝血功能。
(3)适当加温,如温盐水纱布止血,因为合适的温度,有利于提高凝血因子的活性。
延缓血凝的方法主要有:(1)加Ca2+络合剂,去除游离的Ca2+,如草酸钙,枸椽酸钠。
(2)血液接触光滑面,如内面涂硅胶的试管,不利于凝血因子激活和血小板发挥作用。
(3)降低温度,使凝血因子的活性降低。
(4)应用抗凝剂,如肝素,抗凝血酶Ⅲ。
因为抗凝血酶Ⅲ可使凝血酶等失活,而肝素可加强抗凝血酶Ⅲ的作用。
2、某人由蹲位突然直立时,会感到头晕眼黑,但片刻即恢复。
根据生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的发生机制。
简述离子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人在蹲位时受血压重力作用的影响使下肢静脉多容纳500ml的静脉血无法快速回心,上半身的血液减少心脏难以向头部喷射血液,人的大脑发生短暂性贫血,而感到头晕,此外头部缺血会引起眼球的供血不足继而人会感到头晕眼黑机体通过自身调节后使脑血液量的供血又重新恢复。
3、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作业)1.小肠的吸收面积大。
2.食物在小肠内的存留时间长,可达3~8小时。
3.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成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4.进食后,小肠绒毛可出现节律性的伸缩和摆动,促进绒毛内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有利于吸收。
4、ADH、ALD的主要生理作用和分泌释放的调节。
(作业)ADH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和重吸收。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循环血量减少和血压降低,均可刺激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增多,反之,则抑制其分泌和释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源性凝血途径
由来自于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 的凝血过程。 组织因子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存在于大多数组织 细胞。 当血管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受细菌毒 素、免疫复合物刺激时,组织因子得以与血液接 触,并作为FⅦa的受体与FⅦa结合形成复合化物, 在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迅速激活FⅩ因子,成 为FⅩa。
--谢谢
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于血液。当血液与带负 电荷的胶原组织接触后,导致FⅫ激活为FⅫa而 启动内源性凝血。 FⅫa还能通过使前激肽释放酶的激活使之成为激 肽释放酶正反馈促进FⅫa的形成。因子FⅫ激活 到FⅪa形成为止的步骤,称为表面激活。 表面激活所形成的FⅪa再激活因子FⅨ生成FⅨa, 这一步需要有钙离子存在。 FⅨa再与FⅧ和血小板磷脂及钙离子组成因子FⅧ 复合物,即可激活因子FⅩ生成FⅩa
生理性止血的过程
生理止血过程包括三部分功能活动。首先是 小血管于受伤后立即收缩,若破损不大即可 使血管封闭;主要是由损伤刺激引起的局部 缩血管反应,但持续时间很短。其次是血管 内膜损伤,内膜下组织暴露,激活血小板和 血浆中的凝血系统;由于血管收缩使血流暂 停或减缓,有利于激活的血小板粘附于内膜 下组织并聚集成团,成为一个松软的止血栓 以填塞伤口。接着,局部又迅速出现血凝块, 即血浆中可溶的纤维蛋白源转变成不溶的纤 维蛋白分子多聚体,并形成了由血纤维与血 小板一道构成的牢固的止血栓,有效地制止 了出血。与此同时,血浆中也出现了生理的 抗凝血活动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以防止血 凝块不断增大和凝血过程漫延到这一局部以 外。
2017/10/10
血液凝固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转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 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凝血因子
血液和组织中参与血液凝固的化学物质统 称为凝血因子。 有12中凝血因子用罗马数字编号,在凝血 因子中除了FⅣ和磷脂外,其余都为蛋白质。 大多数凝血因子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势存在 于血浆中,需要激活才能发挥作用。
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
凝血酶原在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作用下激 活成为凝血酶。 凝血酶原形成后可催化血浆中的可溶性纤 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单体,在FXIIa和 钙离子的作用下,形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 白多聚体,并网罗血细胞形成凝胶状的血 凝块。
昆明海源学院
2014级医学影像技术一大班四、 五、六小班
血液凝固过程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续被激活的 过程,其最终结果是形成凝血酶和纤维蛋 白。 血液凝固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凝血酶原酶 复合物的行成、二.凝血酶形成、三.纤维蛋 白形成。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可分为内源性凝 血和外源性凝血两条途径。
பைடு நூலகம்
内源性凝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