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三等角典型例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线三等角”模型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一、“一线三等角”模型的提炼

例1、(2015 年山东·德州卷)

(1)问题: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点P 为AB上一点,∠DPC=∠A=∠B=90°.求证:AD·BC=AP·BP.

(2)探究: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点P 为AB上一点,当∠DPC=∠A=∠B=θ时,上述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说明理由.

(3)应用:请利用(1)、(2)获得的经验解决问题:如图3,在△ABD 中,AB=6,AD=BD=5.点P 以每秒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A 出发,沿边AB 向点B 运动,且满足∠DPC=∠A.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以D 为圆心,以DC 为半径的圆与A B相切,求t 的值.

变式1 ( 2012 年烟台) ( 1) 问题探究

如图6,分别以△ABC 的边AC 与边BC 为边,向△ABC 外作正方形ACD1E1

和正方形BCD2E2,过点C作直线KH 交直线AB 于点H,使∠AHK = ∠ACD1.作

D1M ⊥ KH,D2N ⊥ KH,垂足分别为点M、N.试探究线段D1M 与线段D2N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 2) 拓展延伸

1如图7,若将“问题探究”中的正方形改为正三角形,过点C 作直线K1H1

,K2H2,分别交直线AB 于点H1、H2,使∠AH1K1= ∠BH2K2= ∠ACD1.作D1M ⊥K1H1,D2N⊥K2H2,垂足分别为点M、N. D1M = D2N 是否仍成立? 若成立,给出证明; 若不成立,说明理由.

2如图8,若将① 中的“正三角形”改为“正五边形”,其他条件不变. D1M = D2N 是否仍成立?

( 要求:在图8 中补全图形,注明字母,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证明)

二、添加辅助线后运用基本图形

例1、在△ABC中,AB =2,∠B = 45°,以点A为直角顶点作等腰Rt△ADE,点D 在BC 上,点E 在AC上,若CE=5,求CD的长。

例2、( 2013 年海淀区一模22 题最后一问) 如图,l1、l2、l3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平行线,l1、l2之间的距离是21/5,l2、l3之间的距离是21/10,等边△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在l1、l2、l3上,求△ABC 的边长.

例3、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5,BC=4,在AB边上取点G,现将纸片沿EG翻折,使点A落在CD边上的点F处,当AE=3时,求BG的长。

三、应用举例

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一线三等角

例1、如图5,在三角形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以D为顶点作∠MDN=∠B.

(1)如图5,当射线DN经过A时,DM交AC边于点E,不添加辅助线,写出图中所有与三角形ADE

相似的三角形。

(2)如图6,将∠MDN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DM,DN分别交线段AC,AB于E,F点,(E和A点不

重合),不添加辅助线,写出图中所有相似的三角形,并证明。

(3)在图6中,若AB=AC=10,BC=12,当三角形DEF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1/4时,求线段

EF的长。

例2、如图8,在Rt⊿ABC 中,AB = AC =2,∠A = 90°,现取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将45° 角的顶点放在BC 中点O 处,三角板的直角边与线段AB、AC 分别交于点E、F,设BE =x,CF = y,∠BOE = α( 45° ≤ α ≤ 90°) .

( 1) 试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

( 2) 试判断∠BEO 与∠OEF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 3) 在三角板绕O 点旋转的过程中,⊿OEF 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 若能,求出对应

x 的值; 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例3】(2012四川·成都卷)如图,△ABC和△DEF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DF=90°,△DEF的顶点E与△ABC 的斜边BC 的中点重合.将△DEF 绕点E 旋转,

旋转过程中,线段DE 与线段AB 相交于点P,线段EF 与射线CA 相交于点Q.

(1)如图①,当点Q 在线段AC 上,且AP=AQ时,求证:△BPE≌△CQE;

(2)(2)如图②,当点Q 在线段CA 的延长线上时,求证:△BPE∽△CEQ;

并求当BP=a,CQ=9a/2 时,P、Q 两点间的距离(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6、(东城一模24.)等边△ABC边长为6,P为BC边上一点,∠MPN=60°,且PM、PN分别于边AB、AC交于

点E、F.

(1)如图1,当点P为BC的三等分点,且PE⊥AB时,判断△EPF的形状;

(2)如图2,若点P在BC边上运动,且保持PE⊥AB,设BP=x,四边形AEPF面积的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如图3,若点P在BC边上运动,且∠MPN绕点P旋转,当CF=AE=2时,求PE的长.

2、四边形中的一线三等角

例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cm,M、N 分别是BC、CD 上两个动点,

且始终保持AM ⊥ MN,设BM 的长为x cm,CN的长为y cm.求点M 在BC 上的运动过程中y 的最大值

例2

例3、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BC,BC = 4AD = 4 2,∠B = 45°,点 E、F 分别在边BC、CD 上移动,且∠AEF = 45°,则点E移动过程中,线段AF 长

的最小值是()

例4.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6AB DC AD ===,60ABC ∠=o

,点E F ,分别在线段

AD DC ,上(点E 与点A D ,不重合),且120BEF ∠=o

,设AE x =,DF y =. ⑴ 求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

⑵ 当x 为何值时,y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例4、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 =90°,AB =8,

34

tan =

∠CAD ,CA =CD ,E 、F 分别是线段AD 、AC 上的动点(点E 与点A 、D 不重合),且∠FEC =∠ACB ,设DE=x ,CF=y .

(1)求AC 和AD 的长; (2)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3)当△EFC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x 的值.

F C

B

D

A

E

A E D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