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言语与思维

第三节思维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识活动的高级形式。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内部联系及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

(二)思维的特性

1、思维的间接性:

2、思维的概括性:

3、思维的社会性

(三)思维的种类

1、直觉行动思维:

2、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

二、思维过程——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和综合。

分析和综合的不同运用,表现为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

三、思维形式——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

(一)概念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儿童获得概念的方式大致有两种类型:

1、通过实例获得概念。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各种事物,其中有些就被成人作为概念的实例(变式)而特别加以介绍,同时用词来称呼它。

研究表明,学前儿童获得的概念几乎都是这种学习方式的结果。

2、通过语言理解获得概念。在较正规的学习中,成人也常用给概念下定义,即讲解的方式帮助儿童掌握概念。

(二)判断与推理

1、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东西的存在或指明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性质的思维形式。判断是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

判断可以分为两大类:感知形式的直接判断和抽象形式的间接判断。直接判断并无复杂的思维活动参加,间接判断的获得则需要通过推理。

2、推理:推理是从已知的判断(前提)推测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

推理的主要形式有两类: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四、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过程基本上包括准备、酝酿、阐明、证实四个阶段

第四节学前儿童的思维

一、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

思维的产生使儿童的心理发生重要的质变。思维是高级的认识活动,是智力的核心。思维的发生使儿童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维的发生,意味着儿童的认识过程完全形成了。

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使儿童的个性开始萌芽。思维的影响并不局限在认知领域。

二、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一)学前早期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

直觉行动思维实际是手和眼的思维。一方面,思维离不开对具体事物的直接感知。另一方面,思维离不开自身的实际动作。

(二)学前中期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具体形象思维虽已开始摆脱与动作同步进行的局面,但还未能完全摆脱客观事物和行动的制约,因为这种思维方式所依赖的形象或表象是对所感知过和经历过的事物的心理映象,事物具体而形象的外部特征影响着儿童的思考。

(三)学前晚期儿童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逻辑思维是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严格地说,学前儿童尚不具备这种思维方式。但学前晚期,儿童开始出现这种思维的萌芽。

(四)学前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受其概括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一般都认为,学前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种水平:动作水平的概括、形象水平的概括和抽象水平的概括,它们分别与三种思维方式相对应。

(五)学前儿童的判断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学前儿童以直接判断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间接判断能力开始形成并有所发展。判断的形式逐渐间接化、判断的依据逐渐客观化、判断的论据逐渐明确化。

(六)学前儿童已能进行一些推理,但其水平比较低

学前儿童推理往往建立在直接感知或经验所提供的前提上,其结论也往往与直接感知或经验的事物相联系。

四、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不断丰富学前儿童的感性知识

(二)帮助学前儿童丰富词汇,正确理解和使用各种概念,发展语言

(三)开展分类练习活动,培养学前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四)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前儿童多想、多问,激发其求知欲,保护其好奇心

(五)开展各种游戏(智力游戏、教学游戏),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