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圈环流形成分布和移动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压带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 分布(纬度位置) 中心气流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附近 南、北纬60 º附近 南、北纬30 º附近
赤道附近
下 沉↓ 上 升↑ 下 沉↓
上 升↑
降水量多少
少雨
多雨 少雨 多雨
风带分布及其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大 陆
风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低纬信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分布和移动规律
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除了前边学的尺度很小 的局地性运动,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运动,使 得高低纬、海陆之间的水分和热量得以交换、平 衡。
假设1. 地球表面是均一的,地球不自转、不公转, 大气的全球运动情况如何?
假设2. 地球表面是均一的,地球自转但不公转, 大气的全球运动情况如何?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66.5°N
23.5°N 0° 23.5°S
66.5°S
北半球俯视图
南半球俯视图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和季风
南、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海洋
陆地
夏 季 较冷,形成高气压; 较热,形成低气压;
冬 季 较热,形成低气压; 较冷,形成高气压;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副热带高气压带在海洋 上保留下来,并由带状 分布变为高压中心
副热带高 气压带
亚洲 低压
西南季风
东南信风
东南 季风
夏威夷 高压
亚速尔 高压
❖结果:海陆分布下气压带、风带 特点:
❖(1)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
❖(2)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 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 陆相间分布
假设3. 地球表面是均一的,地球在自转同时又在公转, 大气的全球运动情况又如何?
假设1:
1、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运动
2、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即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和太阳直射点季 节移动的影响)
只考虑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大气 运动状况是怎样的。
低压
(1)
---
北极
着球
高压
单的赤
圈简道理
环单和想
冬季
西北风, 源于亚洲内陆, 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性质寒冷干燥
东北风, 源于亚洲内陆, 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性质高温干燥
夏季
东南风, 源于太平洋, 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性质高温多雨
西南风, 源于印度洋, 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 移动 , 性质高温多雨
(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___、___(1月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 A、B气压中心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 (2)气压中心A、B切断的气压带分别是( )
风向
(低纬↔高纬)

吹向低纬
▲ 吹向高纬
吹向低纬
干湿状况 降水量多少
▲干 ▲湿

▲ 较少 大陆西岸:▲较多 ▲ 较少
西风控制
副热带高压与西风 交替控制
副热带高压和东北 信风控制
赤道低气压与东北 信风交替控制
赤道低压控制,气 流上升,终年高温
多雨
大陆西岸
距海洋较 远终年受 大陆气团
控制
冬夏 季风 交替 控制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
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 中心,将大陆上的副极 地低气压带切断
副极地低气压带在海洋 上保留下来,并由带状 分布变为低压中心
副极地低 气压带
亚洲 高压
阿留申 低压
冰岛 低压
东 北 季 风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
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 中心,将大陆上的副热 带高气压带切断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
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2010·北京学业水平测试)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5、6题。
5.图中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全球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 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 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流的两状
赤道
低压 赤道 高压 热 极 态
力间下
环存,
流在地
南极
假设2:
1、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运动 2、考虑地球自转即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即只考虑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 和 地转偏向力
大气运动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2)考虑--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高高纬纬环环流流 10
5
wk.baidu.com
极地高压带
(二)季风环流
①概念: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 改变的现象
②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主要原因)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③最为典型:亚洲东部和南部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并不完全相同,二 者特征差异较大,具体如下:
南亚热带季 风气候
东亚温带 季风气候
东亚亚热带 季风气候
大陆东岸
热带雨林气候
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成因:赤道低气压带 分布:赤道两侧
热带草原气候
特征: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成因:夏-赤道低气压带
冬-信风带 分布:热带雨林气候两侧
热带季风气候
特征:终年高温,分旱雨 两季。 成因:夏-信风越过赤道
冬-海陆热力差异 分布:东南亚、南亚
热带季风景观
热带沙漠气候
A.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热带低气压带 副极地高气压带 D.副极地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气候要素与影响因素
气候基本要素
气温 降水
基础 复杂化 干扰
决定
太阳辐射 地面状况
气候影响因素
人类活动
气压带、风带
我们在描述气候特征的时候,要把气候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气 温和降水的情况描述清楚。在某一种气压带或风带的控制下,其天 气状况单一,其气候特征可用“全年怎么样”来描述。在某两种气 压带或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其天气状况复杂,其气候特征可用“夏 季怎么样、冬季怎么样”来描述。
思考: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 副热带高压和副极地低压的成因 有何不同?
热力成因:赤道低气压带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形成、 极地高气压带是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而形成。
动力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是高空气流堆集被迫下沉
而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 迫抬升而形成。
假设3:
(3)高低纬间的冷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 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季节变化)。
特征:终年炎热干燥 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
信风带 分布: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西岸(内部)
沙漠景观
地中海气候
特征: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 温和多雨
成因:夏-副热带高气压带 冬-西风带
分布:南北纬30 °-40° 大陆西部
温带季风气候
特征:夏季温暖湿润, 冬季寒冷干燥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分布:亚洲东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征:终年温和多雨 成因:西风带 分布:温带大陆西岸 (南北纬40-60°)
总结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 及其特征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终 年温和湿润) ②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 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③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 年高温多雨)
中中纬纬环环流流 9 8 6 37
低纬环流 2 4
1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 风
赤 道 低气 压 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中纬
西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6风7带 3低4高 0369 风压相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