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说明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评价标准评审指标说明1本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评价标准评审指标说明1本](https://img.taocdn.com/s3/m/04981a52f7ec4afe04a1df7e.png)
附件1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评价标准
一、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8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评选要求》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08)》等文件精神制定。
2.学校精品课程评审侧重专业核心课程,评审指标主要针对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制订。
其他课程可参照执行。
公共、基础课程要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应对学科课程进行综合、整合、模块化、教师合作教学及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
3.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思想,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课程设置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4.本评审指标采用百分制计分。
其中综合评审的六项一级指标占总分的9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总分的10%。
评价等级分五档,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
5.申报课程负责人要在学校评审会议上进行课堂整体设计介绍说课(不超过20分钟),包括课程定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任课教师条件、相应的教学设施、环境等介绍,并附相应文字说明。
6.学校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2008年度学校精品课程申报表》、评审会上课程整体设计介绍说课及答辩和课程网络教学资源。
二。
2023年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指标
![2023年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6ebf33c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3.png)
2023年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指标摘要:一、前言二、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指标概述三、2023 年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指标内容1.课程质量2.教学资源3.教学方法与手段4.课程管理5.课程成果四、总结正文:一、前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我国在2023 年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的认定指标进行了明确。
本文将对这些认定指标进行详细解读。
二、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指标概述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指标主要包括课程质量、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管理及课程成果等方面。
这些指标旨在确保课程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三、2023 年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指标内容1.课程质量课程质量是衡量在线课程优劣的核心标准。
2023 年的认定指标要求课程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能够反映行业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技能。
同时,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资源优质的教学资源是提高课程质量的关键。
2023 年认定指标要求在线课程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视频、图片、动画、案例分析等,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此外,教学资源应定期更新,保持与行业发展同步。
3.教学方法与手段2023 年认定指标强调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性。
在线课程应采用互动式、情境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同时,课程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如直播、讨论区、在线测试等,提高教学效果。
4.课程管理良好的课程管理是保证在线课程顺利开展的关键。
2023 年认定指标要求课程管理者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在线课程管理能力。
此外,课程应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确保课程的有序进行。
5.课程成果课程成果是评价在线课程效果的重要指标。
2023 年认定指标要求课程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如学习成绩、技能提升、就业率等。
示范校精品课评价指标(校领导评)
![示范校精品课评价指标(校领导评)](https://img.taocdn.com/s3/m/19fe193131b765ce04081432.png)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说明:
1、精品课程是课程中的精品,应当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和一流的教学效果。
这是指标体系中A级标准和特色的确定原则。
2、考虑到课程建设中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指标的内在逻辑关系,为增加评审中特色分数的科学性,将特色的20分按照大致比例分到上述五个部分。
该五个部分的评审分数未变,待五项评审审定,将五项得分之和乘以0.8,与此五项的各项特色分相加即得到评审总分。
没有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2-3和3-2两项不评审,总分按84分计算,再按百分折合。
3、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以上技术职称,课程组骨干成员(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3~5人,其余教师为课程组一般成员;相关统计数据要与此对应。
4、评审时主要参阅自评报告(建议按本指标体系整理)及相应的佐证材料,对少部分内容进行实证考察。
5、二级指标分A、B、C、D四个等级,介于A、C之间的为B,达不到C级标准的为D;A、B、C、D的权重依次为1.0、0.8、0.
6、0.4。
平凉医专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平凉医专精品课程评审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2c25edd65901020206409cde.png)
平凉医专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一、评审指标说明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 号)精神,以及2007 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课程评审指标制定。
2.本评审指标主要针对专业课程,特别是含有实践环节的专业课程制定。
其他课程可参照执行。
3.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高职高专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
课程设置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院校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4.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①内容选取。
根据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鼓励与医院或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②教学过程。
专业课程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③教学方法与手段。
鼓励院校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对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合理设计。
5.本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20%。
6.总分计算:M乏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 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 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评审指标内涵。
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
![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17cdc02011ca300a6c390bc.png)
教学
方法
3-2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 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案例分析、 分
与 教学 方法
的运用
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 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6
手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
25 3-3
信息技术 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
分 教学
6
的应用 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
2、评审指标及内涵
一级 二级 指标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评审标准
评价等级 分值 A B C D E
1.0 0.8 0.6 0.4 0.2
一 1-1
课 课程 程 定位
设
置 1-2
课程 10 分 设计
性质与 作用
理念与 思路
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 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
教学任务。
五 5-1
校内 实 实训 践 条件 条 件 5-2
校外
10 实习 分 环境
设备与 环境
建设与 利用
实训基地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建设, 能够满 足课程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 设备、 设施 6 利用率高。
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布点合理,功能明确, 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 能够满足 4 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六
6-1 专家、督
校外专家、 行业企业专家、 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结
教
教学
导及学生 果优良。
5
学 评价
评价
效
果 6-2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 实训、 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
国家本科院校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国家本科院校精品课程评审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9478ffeff8c75fbfc77db263.png)
国家本科院校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1.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并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①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
②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
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审指标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两部分,采用百分制,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占20%。
(5)总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2.评审指标及内涵
[1] 根据课程类型,在“课程内容设计”中参照相应要求进行打分。
精品课程立项项目结题评价指标
![精品课程立项项目结题评价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9919b7b9cc175527062208a7.png)
精品课程立项项目结题评估指标
一、精品课程立项项目评估指标说明
1.本评估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 号)文件精神制定而成。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估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并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①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②在教学方法上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精品课程立项项目要着重从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几个方面进行验收。
立项项目的结题要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项目应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内容上网并免费对校内学生开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评价得分低于70 分的应继续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d04dd8058f5f61fb6366630.png)
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指标1.评审指标说明(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二轮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通知》(冀教高〔2007〕2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课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以我院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学生受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重视以下几个问题:①在教学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②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
重视网络教学资源(BB教学平台、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和完善,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
③在教学队伍的建设上,注重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审。
指标体系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教学队伍(20分)、教学内容(23分)、教学方法与手段(24分)、教学条件(15分)、教学效果(18分),创新与政策支持(100分)(5)总分计算。
①评估指标按五级评定,即A级、B级、C级、D级、E级,本指标体系只给出A、C两级标准,介于A、C之间为B级,达不到C级为D级或E级。
对二级指标评判,有2个评估要素的必须2个达到A方可评为A;3个评估要素的必须2A、1B方可评为A。
广西中职精品课评审指标
![广西中职精品课评审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48da036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f.png)
广西中职精品课评审指标摘要:一、前言二、广西中职精品课评审指标概述1.教学目标2.课程内容3.教学方法与手段4.教师队伍建设5.教学管理6.教学效果三、各指标详细解读1.教学目标a.符合专业培养目标b.明确、具体、可衡量c.体现学生发展需求2.课程内容a.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b.体现专业特色c.适应行业发展需求3.教学方法与手段a.创新性、实用性、灵活性b.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c.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4.教师队伍建设a.师德师风b.教育教学能力c.专业发展水平5.教学管理a.规范性、科学性、高效性b.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c.保障教学资源合理配置6.教学效果a.学生满意度b.学生能力培养c.社会评价与认可度四、总结正文:一、前言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精品课程的建设与评审。
本文将围绕广西中职精品课评审指标展开详细解读,以期为中职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二、广西中职精品课评审指标概述广西中职精品课评审指标包括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六个方面。
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全面评价中职精品课程的建设水平,旨在推动中职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三、各指标详细解读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评审时,教学目标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具体、可衡量,并体现学生发展需求。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
评审时,课程内容应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体现专业特色,并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3.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评审时,教学方法与手段应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灵活性,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4.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
评审时,教师队伍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发展水平。
5.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保障精品课程建设水平的关键。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指标体系体系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指标体系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d4edc989c8d376eeafaa3149.png)
夜大学课程建设项目评审表
课程名称:
一、课程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参照教育部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成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
的相关文件精神而制定。
2、夜大学课程建设项目主要是建设具有成人教育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
范性课程。
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成人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3、本指标以鼓励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学创新,促进教学现代化为指导思想,
着重考虑了:①教学内容与体系方面的经典与现代、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②教学方法上,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与可比性。
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评审两部分,分别用百分制记分。
总分为综合评审得分折算70%与特色评审得分折算30%后之和。
5、综合评审得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
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6.带*号的指标为核心指标,课程建设项目各核心指标得分均应在C以上(不含C)
二、课程建设评审指标
评审日期:评审专家(签名):。
省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省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90b0dcb5f121dd36a32d829b.png)
1-2
教学
队伍
结构
及整
体素
质
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配置与青年教师培养
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鼓励有行业背景的专家参与教学团队。
6分
1-3
教学
改革
与研
究
教研活动与教学成果
6
3-3
教学
手段
信息技术的应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
6
3-4
网络
教学
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架构合理,硬件环境能够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并能有效共享。
5
四
教
学
队
伍
20
料
教材及相关资料建设
选用优秀教材(含国家或省优秀教材、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或高水平的自编教材);课件、案例、习题等相关资料丰富,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料;实验教材配套齐全,能满足教学需要。
10分
3-2
实践
教学
条件
实践教学环境的先进性与开放性
实践教学条件能很好满足教学要求;能进行开放式教学,效果明显(理工类课程能开出高水平的选作实验)。
8分
4-2
教学
方法
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及其效果
重视教学方法改革,能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12分
4-3
教学
手段
10精品课评审指标(高职)
![10精品课评审指标(高职)](https://img.taocdn.com/s3/m/a35dd2005f0e7cd184253666.png)
附件7: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10)
1.评审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2010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课程教学录像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3)本评审指标采用百分制记分。
其中,一级指标一至六项占总分的9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总分的10%。
评价等级分为五档,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
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docx
![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docx](https://img.taocdn.com/s3/m/a8d04e31ec3a87c24128c494.png)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2007 )总分:100一、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说明1.本评估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 [2003]1 号)文件精神制定而成。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估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并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①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②在教学方法上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7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30%。
总分计算: M=∑KiMi, ,其中 Ki 为评分等级系数, A、 B、 C、 D、 E 的系数分别为 1.0 、0.8 、 0.6 、 0.4 、 0.2 , Mi 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估标准分值( M )i1-1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师德好,课程负责人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8 分师风范与主讲教师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
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1-2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教学队伍结构和年龄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员配置与中青年教师培 4 分教学队伍构及整体素配备辅导教师;中青年教师的培养20 分质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
1-3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教师教学改教师教研活动、教改成果了明显的成效,有省部级以上成8 分革与教学研和教学成果果;发表了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究文。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e4ca6008763231126edb1101.png)
一、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
2.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资源和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等特点和网络教育特色的示范性课程。
课程要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符合科学性、先进性的原则,教学组织适合于成人从业人员业余学习和终身学习,遵从网络教育规律,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学习支持服务到位,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和共享的
作用。
3.本评审指标涉及教学理念与课程设计、教师队伍、教学内容与学习资源、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学习支持服务和教学效果等。
针对学生业余远程学习的特点,特别强调了教学过程组织和支持服务,强调了学习效果。
课程特色重点关注该课程是否体现了网络教育的特点,并通过精心设计、精心组织教学而使教学取得了切实的效果。
4.本评审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及政策支持占20%。
前六项一级指标为综合评审部分。
5.总分计算:M=∑K i M i,其中K 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 i是各二级指标分值。
二、评审指标内涵。
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
![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bf11369926fff705cc170a7e.png)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2007)
总分:100
一、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估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文件精神制定而成。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估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并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①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②在教学方法上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
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7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30%。
总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校级精品课程评审标准
![校级精品课程评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87aa37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2.png)
一级指标
检查内容
课程负责人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课程组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 特色鲜明。
1.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心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有 合理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措施落实,效果显著。
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受过校级及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励和教学表彰;发表了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
段
充分、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
有教学研究活动具体规划与规范的活动记录;教学大纲科学、规范,体现内容改革和能力培养且全部上网; 教案规范、齐全,执行效果好,且全部上网;有课程建设规划,落实效果好。
5.教学管理及效果 学生对课程评价高。
讲课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启迪学生的思考、联想及创用优秀教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指定了有效的文献资料;实验教材配套齐全,满足教学的 需要。
实践教学环境和设备能够满足教学要求;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且效果明显。
建有教学资源丰富,功能比较齐全、运行良好的课程网站,并能有效共享。
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4.教学方法与手 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
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 性,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关系处理得当。
2.教学内容 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结合;教书育人效果明显。
各类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满足培养优秀学生的要求;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方面已有显著成效。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cdee0dd2cc22bcd126ff0c64.png)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指标项高职本科网络教育比较课程设置1.定位: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
2.设计:与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1.指导思想:远程教育规律、成人业余学习特点、自主学习需要、网上学习支持要求。
1.课程定位不同2.指导思想不同3.从教学理念到课程设置,完全不同教学队伍1.主讲教师:与企业联系并参与合作项目、教学和科研。
2.教学队伍:“双师“素质、企业经历、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
1.课程负责人:科研。
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1.主讲教师2.队伍结构:教学、设计、技术等人员,合理。
3.网络教学和课程建设经验、学术成果。
1.三者都要求教师有较好的教学成绩、科研成果、师德·2.而高职类更要求教师的企业经历3.网络教育则要求网络教学和课程建设经验4.另,网络教育队伍结构要求教学、设计、技术人员的合理配备。
教学内容1.内容:据企业需要和岗位要求选取。
2. 组织:据工作任何和过程整合序化内容,教、学、做相结合。
3.教材及资料:与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课件·实训实习项目等资料丰富。
1. 内容:理论课,基础性、研究型、新成果引入;实验课,技术性、综合性、探索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组织: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开展实习实践内容:课程目标和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选取和开发学习资源、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多种评价方式。
呈现方式:符合成人学习者特征。
资源丰富。
2.界面、交互设计。
3.媒体形式与传播方式,立体化教材。
省级精品课程评选指标
![省级精品课程评选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8dcb4d6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8.png)
8分
教
学
内容Βιβλιοθήκη 20分2-1
课程
内容
[1]
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表达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与教育教学的规律。
10分
理论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具有基础性、研究性、前沿性,能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与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
评价
校外专家及校内督导组评价与声誉
证明材料真实可信,评价优秀;有良好声誉。
4分
5-2
学生
评教
学生评价
意见
学生评价原始材料真实可靠,结果优良,应有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近三年的学生评教数据的佐证材料。
8分
5-3
录像
资料
评价
课堂实录
能有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富有热情与感染力地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内容娴熟、信息量大;教学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能启迪学生的思考、联想及创新思维。
分
4-1
主讲
教师
师德、能力与水平
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参与与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显著;与企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
10
4-2
教学
队伍
结构
“双师”结构、专兼职比例
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与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与教学实施的要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体系依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文件精神制定而成。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3.本指标以鼓励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创新,促进教学现代化为指导思想,着重考虑了:①教学内容与体系方面的经典与现代、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②教学方法上,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评审两部分,分别用百分制记分。
总分为综合评审得分折算70%与特色评审得分折算30%后之和。
5.综合评审得分计算:M=∑K i M i,,其中K 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 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6.带*号的指标为核心指标,国家精品课程各核心指标得分均应在C以上(不含C)。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精品课程评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