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知识点总结之侦查
【重要知识点】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复习:勘验、检查的种类和程序

【重要知识点】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复习: 勘验、检查的种类和程序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复习:勘验、检查的种类和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勘验、检查可以分为现场勘验、物证检验、尸体检验、人身检查和侦查实验五种。
1.现场勘验。
现场勘验, 是侦查人员对刑事案件的犯罪现场进行勘查和检验的一种侦查活动。
犯罪现场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地点和其他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和物证的场所。
(1)保护好现场。
刑事诉讼法第127条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 并且立即通知公安机关派员勘验。
接案后, 侦查人员应当迅速赶到案发现场, 并保护好现场。
(2)侦查人员勘验现场, 必须持有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证明文件。
(3)勘验现场在必要时可以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
为了保护勘验的客观性, 还应邀请两名与案件无关的见证人在场。
(4)在勘验现场时, 侦查人员还应当及时向被害人、目睹人、报案人和其他群众调查访问, 以便了解发案前和发案当时的状况, 发现和收集同案件有关的各种情况, 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收集证据。
(5)勘验现场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 由侦查人员、其他参加勘验的人员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对于重大案件、特别重大案件的现场, 应当录像。
2.物证检验。
物证检验是指对在侦查活动中收集到的物品或者痕迹进行检查、验证, 以确定该物证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关系的一种侦查活动。
检验物证, 必须认真、细致。
需要经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检验和鉴定的, 应指派或聘请鉴定人进行。
检验物证, 应制作检验笔录, 参加检验的人员和见证人均应签名或者盖章。
3.尸体检验。
尸体检验是指由侦查机关指派或聘请的法医或医师对非正常死亡的尸体进行尸表检验或者尸体解剖的一种侦查活动。
尸体检验的目的在于确定死亡的时间和原因, 致死的工具和手段、方法, 为查明案情和犯罪人提供根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9条以及公安部《规定》, 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 为了确定死因, 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可以解剖尸体或者开棺检验, 并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重要知识点】2017-2018司考刑事诉讼法基础:侦查

【重要知识点】2017-2018司考刑事诉讼法基础:侦查2017-2018司考刑事诉讼法基础:侦查。
侦查行为:分类:任意侦查行为与强制侦查行为,公开侦查行为秘密侦查行为,技术侦查行为与非技术侦查行为。
包括有: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勘验、检察,侦查实验,搜查,扣押物证、书证,查询、冻结存款、汇款,鉴定,辨认,通缉。
补充侦查:补充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在原有侦查工作的基础上,对案件中的部分事实情况作进一步调查、补充证据的一种诉讼活动。
不同阶段的补充侦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8条、第140条和第165条的规定,补充侦查在程序上有三种,即审查批捕阶段的补充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的补充侦查和法庭审理阶段的补充侦查。
(选择重点了解)审查批捕阶段的补充侦查:《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
但六机关《规定》第27条对《刑事诉讼法》第68条的解释为人民检察院审查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应当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报请批准逮捕的案件不另行侦查。
这一规定,实际上已取消了审查批捕阶段的退回补充侦查程序。
审查起诉阶段的补充侦查:《刑事诉讼法》第14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
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
补充侦查以2次为限。
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1.补充侦查的情况有两种。
即如果是由公安机关侦查终结,人民检察院审查之后,需要补充侦查时,既可以决定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决定自行侦查,必要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协助。
但是,如果是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的,则不能退由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刑诉知识点分类总结

刑诉知识点分类总结一、起诉阶段1.案件立案案件立案是刑事诉讼程序的起点,主要内容包括(1)案件受理条件(2)受案程序2.侦查机关立案的审查侦查机关进行立案审查主要考察的是案件的立案条件,包括是否有罪行、犯罪嫌疑人、扣押物品等。
二、侦查阶段1.举证责任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并不需要搜集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但是一旦在审判阶段以后,如若不能提供清楚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则一般定罪刑。
2.刑事拘留的法律适用条件刑事拘留是一种严格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必须符合法定条件。
3.取保候审取保候审主要是对在逃嫌疑人,对自首在立案之前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适用取保候审的全部范围机关起诉后发现犯罪嫌疑人具有取保候审条件的。
4.检察机关的追究刑事责任对不符合追究刑事责任条件的,申请撤销侦查监督部门的抗诉权。
5.检察机关不批捕或撤销案件的审查检察机关对不批捕或撤销案件进行审查主要包括撤销案件、不批准逮捕和撤销逮捕等。
三、审查起诉阶段1.检察机关审查逮捕的法定条件逮捕必须有合法依据,必须具备法定条件。
2.审查逮捕的法律适用和程序审查逮捕主要包括是否符合逮捕的条件,是否遵循逮捕程序等。
3.对羁押期间的检察监督职能对羁押期间的检察监督职能主要包括检察机关在羁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进行监督,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四、审判阶段1.主审法官的审理职能主审法官在审判阶段负责审理案件,对案件的审理职能主要包括组织庭审、调查证据、听取辩护意见等。
2.人民陪审员的参审权利人民陪审员是审判阶段的参与者,主要职责是参与案件的审判,并对案件作出裁判意见。
3.审判机关的调解职能审判机关在审判阶段具有调解职能,主要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部分案件作出调解决定。
五、判决阶段1.法院判决的法定条件法院作出判决必须具备法定条件,包括证据确凿、法律适用正确等。
2.上诉、抗诉和再审的相关制度在判决阶段,被告人、辩护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对法院作出的判决不服时,可以提起上诉、抗诉或请求再审。
刑事诉讼法--侦查

• 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时间不计入 办案期限,其他鉴定时间应当记入办案期 限。
通缉
• 对象:依法应当逮捕但下落不明的犯罪嫌 疑人。
• 形式:发布通缉令。 • 发布机关: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 发布范围:发布机关管辖范围内
• 侦查管辖,是指侦查机关之间对案件的侦查权限 的划分,解决案件应归哪个侦查机关负责侦查的 问题。
侦查的特征
• 侦查主体具有特定性 ; • 侦查内容的法定性 ; • 适用范围特定性。只适用于立案后的公诉
案件,不适用于自诉案件。 • 侦查活动的依法性。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
定进行
侦查与侦察
• 侦查与侦察的主要区别在于: • 侦查是公安等侦查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
• 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抓获犯罪分子。 • 制止和预防犯罪。 • 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和公民的权益不受非法侵犯,
保卫人民民主专政。
侦查的意义
• 侦查是刑事诉讼中一个独立阶段,是提起 公诉案件的必经程序。
• 侦查是与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 • 侦查是提起公诉和审判的基础与前提。 • 侦查是预防犯罪和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九)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对其采取强制措 施后,在讯问结束时,侦查人员应告知其可以聘 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询问证人、被害人
• 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遵循以下程序和要求: • (一)询问证人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询问时,
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 • (二)侦查人员询问证人、被害人,可以到证人、
被害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在必要时,也 可以通知证人、被害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 关提供证言。侦查人员询问证人、被害人不得另 行指定其他地点。 • (三)一个案件有几个证人、被害人需要调查的 时候,应当分别进行询问。
刑诉法——侦查

犯罪嫌疑人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 案的,可以据传。根据侦查需要,也可以 不经传唤,直接拘传。传唤、拘传持续时 间不得超过12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 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 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C.询问前的准备 同一案件有几个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分别 讯问,未被询问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在场; 同时,在侦查阶段也不宜在同案犯罪嫌疑 人之间进行对质。
技术侦查自批准决定签发之日起3个月内有 效。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侦查措施的应当 及时解除;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有效期届 满可以延长,但是每次延长期限不得超过 三个月; 公安机关可以自己执行,人民检察院则要 叫有关机关执行;对知悉的国家秘密、商 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对于采取 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与案件无关的材料, 必须及时销毁
问题: 对多个证人和被害人进行询问,能同时进行 吗?
勘验、检查 勘验、检查由侦查人员进行,必要的时候 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 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须出示证明文件; 应当邀请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人作为见证 人参加勘验、检查工作;检察院要求复验 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复验,并通知检察 院派员参加;笔录应当由参加勘验检查的 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张某,无业青年,单身一人住。平时出手阔 绰、穿着时髦。恰好该区频频发生入屋盗 窃案,根据群众的举报,公安机关依法立 案侦查,在张某第一次接受公安机关的调 查之后,畏罪失踪了。侦查员李某、王某 认为:张的家中一定还有赃物。为了及时 地收集证据,获取破案线索,决定立即搜 查其住所。于是,当天在没有惊动周围群 众的情况下,侦查员李、王搜查了张某的 居所。搜出彩电5台,国库券3000多元, 洋烟洋酒一批。侦查员全部予以扣押,并 作了登记。扣押物品的清单存入卷宗。 问题:这起盗窃案的搜查与扣押妥当吗?
【重要知识点】司法考试刑诉重点:侦查监督的途径和措施

【重要知识点】司法考试刑诉重点: 侦查监督的途径和措施司法考试刑诉重点:侦查监督的途径和措施一般而言, 人民检察院主要通过和采取以下途径和措施, 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实行法律监督:1.人民检察院通过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来审查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发现违法情况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纠正。
2.人民检察院根据案件需要, 通过派员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和其他侦查活动, 发现公安机关在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人民检察院发现后, 情节较轻的可以口头纠正, 情节较重的应当报请检察长批准后, 向公安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3.人民检察院通过接受诉讼参与人对侦查机关或侦查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提出的控告, 行使侦查监督权。
人民检察院对于诉讼参与人的这种控告, 应当受理, 并及时审查, 依法处理。
4.人民检察院通过审查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检察院批准或不批准逮捕决定情况的通知、释放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通知, 发现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履行侦查监督职能。
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或者公安人员在侦查或者决定、执行、变更、撤销强制措施等活动中有违法行为的, 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对于情节较轻的违法行为, 由检察人员以口头方式向侦查人员或者公安机关负责人提出纠正, 并及时向本部门负责人汇报;必要的时候, 由部门负责人提出。
对于情节较重的违法行为, 应当报请检察长批准后, 向公安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人民检察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的, 应当根据公安机关的回复, 监督落实情况;没有回复的, 应当督促公安机关回复。
人民检察院提出的纠正意见不被接受, 公安机关要求复查的, 应当在收到公安机关的书面意见后7日以内进行复查。
经过复查, 认为纠正违法意见正确的, 应当及时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报告;认为纠正违法意见错误的, 应当及时撤销。
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经审查, 认为下级人民检察院的纠正意见正确的, 应当及时通知同级公安机关督促下级公安机关纠正;认为下级人民检察院的纠正意见不正确的, 应当书面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予以撤销, 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执行, 并及时向公安机关及有关侦查人员说明情况。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课件

他参验人员和见证人在笔录上签名或盖章。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
二、侦查行为
❖ 4.物证检验 ❖ 4.1含义 ❖ 侦查人员对侦查过程中收集到的物品和痕迹
进行检查和验证,以确认与案件事实之间关 系的侦查活动。 ❖ 4.1程序要求 ❖ 1)通常由鉴定专家等进行; ❖ 2)应制作笔录,并由侦查人员、鉴定人员 和见证人等签名或盖章。
第一看守所,均未见到黎朝阳; ❖ 3月26日,黎朝阳被转送至兴安看守所; ❖ 4月3日,在殡仪馆见到黎朝阳尸体,全身伤痕累累; ❖ 4月4日,黎朝阳尸体被送检;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
广西平乐县法官暴死看守所 全身伤痕死因蹊跷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
广西平乐县法官暴死看守所 全身伤痕死因蹊跷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
录在卷; ❖ 7)询问证人应当制作笔录,经其确认无误后签名或盖章。 ❖ 注意二:检察机关在侦查职务犯罪过程中,经证人同意的也可
以同步录音录像。 ❖ 注意三:询问被害人适用询问证人的程序规定(A100)。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
二、侦查行为
❖ (三)勘验、检查
❖ 1.含义
❖ 侦查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尸体或人身等进行勘 查和检验,以发现、收集和固定犯罪证据的侦查行为。
名或盖章。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
二、侦查行为
❖ 7.侦查实验 ❖ 7.1含义 ❖ 侦查人员为确定和判明与案件有关的某些事实或行为在某种
情况下能够发生或如何发生而按照原有条件实验性地进行重 演的侦查活动。 ❖ 7.2程序要求 ❖ 1)只有在必要时才可以进行; ❖ 2)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 3)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有伤风化的行为; ❖ 4)必须由侦查人员主持,必要时可以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 人参加,且应当邀请见证人在场; ❖ 5)侦查实验的经过和结果,应当制成笔录,并由参加人员 (包括见证人等)签名或盖章。
刑诉知识点总结之侦查

刑诉知识点总结之侦查导语:笔者对国家统一法律资格考试的八大部门法的重要知识点和经典例题进行了汇总,希望能够给小伙伴们提供一点帮助。
由于内容太多,所以每篇文章只有一两个知识点,如有需要可以关注笔者系列文章。
1.关于侦查辨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卷二第31题—单选)A.强制猥亵案,让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进行辨认B.盗窃案,让犯罪嫌疑人到现场辨认藏匿赃物的房屋C.故意伤害案,让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一起对凶器进行辨认D.刑讯逼供案,让被害人在4张照片中辨认犯罪嫌疑人【答案】B【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公安部规定》)第249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侦查人员可以让被害人、证人或者犯罪嫌疑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
”《高检规则》第257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检察人员可以让被害人、证人和犯罪嫌疑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或场所进行辨认;也可以让被害人、证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或者让犯罪嫌疑人对其他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
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应当经检察长批准。
”据上述规定,辨认的主体有被害人、证人或者犯罪嫌疑人,被辨认的对象有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辨认对象中没有被害人。
尤其是在强制猥亵案件中,出于对被害人隐私权保护的需要,更不应由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进行辨认,因此A选项错误。
犯罪嫌疑人辨认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符合法律规定,因此B选项正确。
《公安部规定》第250条规定:“辨认应当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
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当由辨认人个别进行。
”据此,让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一起进行辨认,违反个别进行的法律规定,因此C选项错误。
《高检规则》第260条规定:“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辨认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为五到十人,照片五到十张。
刑事侦查的知识点大一

刑事侦查的知识点大一刑事侦查的知识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立案、侦查权、侦查活动、侦查工具、证据收集与使用、犯罪嫌疑人权利、侦查程序和调查组织等。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分别进行介绍。
1. 立案刑事侦查的第一步是立案。
立案是指检察机关或公安机关依法对犯罪案件的发生进行登记并开展侦查活动的程序。
在立案阶段,要求侦查机关对案件进行初步核实和判断,确定是否具备立案条件。
2. 侦查权侦查权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开展侦查活动的权力。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在刑事侦查过程中具有查阅、抄录、复制、调取有关证据、场所搜查等权力。
3. 侦查活动刑事侦查活动是指公安机关为了收集证据和查明案情而进行的各项调查和搜集工作。
其中包括了旁证、证人调查、现场勘查、物证鉴定等一系列操作。
4. 侦查工具侦查工具是指在刑事侦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技术手段和设备。
比如,取证工具如摄像机、录音设备等,技术手段如网络侦查等。
5. 证据收集与使用刑事侦查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收集证据。
在侦查过程中,收集的证据必须符合法定的证据规定,并经过有效保全和审核。
在法庭上,收集到的证据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6. 犯罪嫌疑人权利在刑事侦查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也有一定的权利。
比如,在侦查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有权保持沉默、有权聘请律师、有权了解案情等。
7. 侦查程序刑事侦查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侦查程序。
这包括侦查机关的立案、侦查活动的展开、犯罪嫌疑人的讯问、证据收集与保全、侦查报告的编写等一系列程序。
8. 调查组织为了保证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安机关常常会组织调查组。
调查组由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的警务人员组成,负责专案的研究和侦查工作的组织。
以上是关于刑事侦查的一些常见知识点。
刑事侦查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环节,对于相关法律人士和公众来说,了解刑事侦查的基本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要注意,在实际操作中,刑事侦查工作还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因此需要侦查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2023年司法考试刑诉法讲义侦查

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行侦查。但是,不得诱使别人犯罪,不得采用也许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发生重大人身危险的方法。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实行控制下交付。
4.技侦证据的调查与合用
依照本节规定采用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假如使用该证据也许危及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者也许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采用不暴露有关人员身份、技术方法等保护措施,必要的时候,可以由审判人员在庭外对证据进行核算。
3.人民检察院备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在每次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对讯问过程实行全程录音、录像,并在讯问笔录中注明。
3、人民检察院备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在每次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对讯问过程实行全程录音、录像,并在讯问笔录中注明。
(二)询问证人、被害人
1、询问地点:现场、证人所在单位、住处、证人提出的地点、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运用职权实行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涉及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导致严重后果的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非法拘禁、非法搜查、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虐待被监管人、报复陷害等案件。
(八)通缉
1.通缉的条件:(1)应当逮捕;(2)假如在逃
2、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过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
2、在检察院自侦案件中,搜查结束后,搜查人员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检察长报告,及时补办有关手续。
(五)查封、扣押、查询、冻结
查封、扣押:
1、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献,不得查封、扣押。
2、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献,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调换或者损毁。
基础法律知识刑事诉讼法中的刑事调查与侦查

基础法律知识刑事诉讼法中的刑事调查与侦查刑事调查与侦查是刑事诉讼法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犯罪行为的调查、收集证据和查明事实的过程。
本文将从刑事调查与侦查的定义、程序和关键要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刑事调查与侦查的定义刑事调查与侦查是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程序,指通过各种合法手段,运用调查和侦查技术方法,查明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身份及其他相关情况,搜集与犯罪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为事实查清、证明罪行和追究刑事责任提供依据。
二、刑事调查与侦查的程序刑事调查与侦查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立案阶段:当公安机关接到犯罪线索后,将会进行立案登记,并对犯罪线索进行初步核实和评估。
2. 侦查阶段:侦查阶段是刑事调查的核心阶段,包括案件组织、犯罪嫌疑人的传唤、讯问、搜查、抓捕等。
3. 送检阶段:经过侦查工作后,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到检察机关,检察机关会对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起诉。
4. 审判阶段:审判阶段是刑事诉讼的重要环节,法院将会对案件进行审理,判决嫌疑人的刑罚。
三、刑事调查与侦查的关键要点在刑事调查与侦查过程中,有一些关键要点需要特别注意:1. 合法性:刑事调查与侦查必须依法进行,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能采取非法的手段和方式获取证据。
2. 保密性:刑事调查与侦查的过程中,应保护案件相关信息和证据的保密,确保调查的顺利进行,并避免对案件的干扰和泄漏。
3. 证据收集:刑事调查与侦查的目的是为了搜集相关的证据材料,因此在侦查过程中必须注重证据的合法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不能随意弄虚作假或抹黑嫌疑人。
4. 人权保障:刑事调查与侦查过程中,应尊重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不能采取酷刑、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侵犯人权的手段。
5. 合作与协调:刑事调查与侦查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等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合作与协调,确保案件的调查和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结:刑事调查与侦查是刑事诉讼法中的重要程序环节,其目的在于查清、证明罪行和追究刑事责任。
司法考试刑事诉讼重点:侦查程序

司法考试刑事诉讼重点:侦查程序一、侦查的原则:侦查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几项原则:(1)迅速及时;(2)客观全面;(3)深入细致;(4)依靠群众;(5)遵守法制;(6)保守秘密。
二、侦查措施:1、讯问犯罪嫌疑人:(1)由侦查人员进行,其他主体不可进行;(2)讯问时应当首先讯问是否有犯罪行为;(3)讯问时出示证件;(4)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有翻译在场;(5)应作讯问笔录;(6)严禁刑讯逼供;(7)犯罪嫌疑人在第一次被讯问或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聘请律师。
2、询问证人、被害人:(1)询问证人不能另行指定其他地点;(2)询问正如应当个别进行;(3)询问不满18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3、勘验、检查:(1)现场勘验;(2)物证检验;(3)尸体检验;(4)人身检查:检查妇女身体,应由女工作人员进行;(5)侦查实验:要经公安机关批准,不能有伤风化或造成危险;(6)检察院有权要求公安机关复验,复查,并可派人参加。
4、搜查:(1)搜查的对象可以是人身、物品、场所;(2)要出示搜查证;(3)犯罪嫌疑人存款、汇款已被冻结的,不得重复冻结;5、鉴定:(1)选定鉴定人的方式:聘请和指派;(2)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6、通缉:(1)只有公安机关才能采取;(2)通缉的对象只能是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三、侦查终结:1、侦查终结的条件:(1)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2)写出起诉意见书;2、侦查终结后的处理:(3)移送审查起诉;(4)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撤消案件,立即释放。
3、补充侦查,主要包括两种情况:(1)检察院审查起诉,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案件,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自行侦查;对于补充侦查的,应在1个月内完毕,补充侦查以2次为限。
(2)法庭审判过程中,检察人员发现需要补充侦查的,提出延期审理的建议,应在1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
刑事侦查学知识点梳理

• 侦查监督 1. 侦查监督的概念
2. 侦查监督的范围 (教材P311参照)
3. 侦查监督的途径和措施 ① 提出纠正意见 ② 派员参加侦查活动 ③ 侦查人员违法的审查 ④ 执行监督
• 起诉的概念 • 起诉的意义 1. 起诉程序的开始(起诉法定主义与
起诉便宜主义)
2. 起诉书一本主义(不告不理原则) • 提起公诉的程序 1. 提起公诉的感念 2. 审查起诉
• 审查起诉的内容 ① 嫌疑人身份审查 ② 犯罪事实审查 ③ 证据审查 ④ 有无遗漏或其他被告 ⑤ 有无免诉事由 ⑥ 有无附带民诉 ⑦ 侦查和强制措施的合法性
• 审查起诉的程序 1. 审查案卷 2. 讯问嫌疑人 3. 听取其他人的意见 4. 调查、核对证据 5. 补充侦查 • 审查起诉的期限= 1 month+ ½
1. 讯问嫌疑人:以言词方式查问 案件事实和相关事实
① 讯问的程序(程序法定与违法 讯问)
2. 询问证人、被害人
① 询问的程序(暗示、诱供与隐 私权的保护)
② 证人笔录的问题点(书面中心 主义)
3. 勘验、检查
① 勘验、检查的概念(勘验、检查与 科学侦查的区别)
② 勘验、检查的种类和程序(勘验、 检查的准确性与权利侵犯性)强制
采血、采尿的问题
• 搜查
1. 搜查的概念:针对人身、物品、场 所的搜寻、检查
2. 搜查与正当程序
① 人身搜查 (特里拍身住宅搜查(广阔视野原则与一览无遗原 则)对已丢弃的垃圾能否进行无证搜查?
③ 车辆的搜查和扣押(直接控制区域原则)
④ 同意搜查(以欺骗手段进行的搜查)
刑事侦查学知识点梳理
• 侦查的概念 (依法进行的专门调
查工作和强制性措施)
• 强制措施和强制性措施的区 别
检查侦查知识点总结

检查侦查知识点总结一、侦查基本概念侦查是指通过合法手段,充分收集和确认证据,对犯罪行为进行调查的活动。
侦查工作是刑事诉讼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破案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侦查的目的1. 查清案件真相,找出犯罪嫌疑人,收集犯罪证据,侦破案件。
2. 为刑事诉讼提供证据,确保犯罪行为能够被有效打击。
三、侦查的原则1. 依法侦查原则2. 公正侦查原则3. 必要侦查原则4. 提供便利原则5. 保护合法权益原则6. 保密原则四、侦查的程序1. 接警和报案2. 立案侦查3. 收集初步证据4. 开展侦查活动5. 确认犯罪嫌疑人6. 收集有效证据7. 提请起诉五、侦查的方法1. 突击搜查2. 监视3. 监听4. 偷窥5. 追踪6. 比对7. 调查8. 询问六、侦查中的注意事项1. 保证侦查的合法性2. 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证人的合法权益3. 保持侦查的保密性4. 控制侦查的程序5. 严格执行侦查的规定和程序七、侦查中的技巧1. 谨慎调查2. 有序收集证据3. 细心分析案情4. 灵活运用法律知识5. 善于沟通交流6. 精明判断情况八、侦查中的困难与挑战1. 证据不足2. 证人不愿配合3. 犯罪嫌疑人隐藏4. 侦查中的危险性5. 侦查工作的劳累性九、侦查中的常见问题1. 侦查方法不当2. 侦查程序漏洞3. 侦查机构的腐败问题4. 侦查人员素质不高5. 侦查工作缺乏协作总结:侦查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侦查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只有不断提高侦查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制度建设和实践操作,才能有效提高侦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刑事诉讼法精选讲义 侦查

刑事诉讼法精选讲义:侦查(1)侦查第一节概述一、侦查的概念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一)项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根据这一法律定义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侦查的概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侦查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个独立阶段2、侦查只能由法定的侦查机关进行3、侦查的内容包括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所谓“专门调查工作”,是指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为收集证据、查明犯罪而进行的调查工作。
所谓“有关的强制性措施”,是指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为收集证据、查明犯罪和查获犯罪人而采用的限制、剥夺人身自由或对人身、财物进行强制的措施。
4、侦查活动必须严格依法进行二、侦查的任务侦查是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阶段。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条关于刑事诉讼任务的规定和第89条、第90条关于侦查的一般规定,侦查的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和抓获犯罪嫌疑人。
这是侦查的首要任务。
第二,及时制止某些持续进行的犯罪并且预防该犯罪分子继续犯罪;第三,为提起公诉和审判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充分的证据。
三、侦查的意义1、侦查是查明刑事案件事实的必要手段2、侦查是提起公诉和审判的前提第二节侦查行为一、讯问犯罪嫌疑人(一)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概念和意义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指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以言词方式,就案件事实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问题向犯罪嫌疑人进行查问的一种侦查活动。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一项重要的侦查活动,在侦查程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有关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遵守下列程序:1、讯问的人员及人数。
《刑事诉讼法》第91条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进行。
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
”2、讯问的时间、地点。
《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侦 查

在审查批捕时,人民检察院只能采用 退回补充侦查的形式,而不能自行补 充侦查。退回补充侦查的通知是与不 批准逮捕的决定同时做出的。 在审查起诉和法庭审理阶段,人民检 察院对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决定退 回补充侦查,也可以决定自行侦查。
四、侦查监督 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活动实行法 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指人民 检察院依法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 是否合法进行的法律监督。
一、人民检察院对自侦案件中的犯罪嫌 疑人的拘留和逮捕的决定权 检察院拘留只针对两种情形——符合刑 诉法第61条第4项、第5项规定的情形, 即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自侦案件的逮捕——由自侦部门提请批 准逮捕,由批准逮捕部门决定是否批 准逮捕。
二、自侦案件对犯罪嫌疑人决定逮捕的 期间 在期间上也有其特殊性,人民检察院 对于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 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10日以内作 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 时问可以延长1日~4日
人民检察院可以对内部实行侦 查监督,对本院侦查部门侦查 或者决定、执行、变更、撤销 强制措施等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应当根据情节分别处理。
构成犯罪的,移送有关部门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 人民检察院发现侦查中违反法 律规定的羁押和办案期限规定 的,也应当依法提出纠正意见。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其配套规 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扳。 3.《六机关规定》。
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 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 份之日起计算,但不得停止对其犯罪 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 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 的时问,不计入侦查羁押期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诉知识点总结之侦查导语:笔者对国家统一法律资格考试的八大部门法的重要知识点和经典例题进行了汇总,希望能够给小伙伴们提供一点帮助。
由于内容太多,所以每篇文章只有一两个知识点,如有需要可以关注笔者系列文章。
1.关于侦查辨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卷二第31题—单选)A.强制猥亵案,让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进行辨认B.盗窃案,让犯罪嫌疑人到现场辨认藏匿赃物的房屋C.故意伤害案,让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一起对凶器进行辨认D.刑讯逼供案,让被害人在4张照片中辨认犯罪嫌疑人【答案】B【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公安部规定》)第249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侦查人员可以让被害人、证人或者犯罪嫌疑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
”《高检规则》第257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检察人员可以让被害人、证人和犯罪嫌疑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或场所进行辨认;也可以让被害人、证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或者让犯罪嫌疑人对其他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
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应当经检察长批准。
”据上述规定,辨认的主体有被害人、证人或者犯罪嫌疑人,被辨认的对象有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辨认对象中没有被害人。
尤其是在强制猥亵案件中,出于对被害人隐私权保护的需要,更不应由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进行辨认,因此A选项错误。
犯罪嫌疑人辨认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符合法律规定,因此B选项正确。
《公安部规定》第250条规定:“辨认应当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
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当由辨认人个别进行。
”据此,让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一起进行辨认,违反个别进行的法律规定,因此C选项错误。
《高检规则》第260条规定:“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辨认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为五到十人,照片五到十张。
辨认物品时,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照片不得少于五张。
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据此,对犯罪嫌疑人或者其照片进行辨认时,数量均为五到十,D选项错误。
应当注意的是,《公安部规定》第251条对辨认的混杂原则中的数量做了不同的规定:“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
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2.在朱某危险驾驶案的辩护过程中,辩护律师查看了侦查机关录制的讯问同步录像。
同步录像中的下列哪些行为违反法律规定? (2017年卷二第73题—多选)A.后续讯问的侦查人员与首次讯问的侦查人员完全不同B.朱某请求自行书写供述,侦查人员予以拒绝C.首次讯问时未告知朱某可聘请律师D.其中一次讯问持续了14个小时【答案】BCD【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16条第1款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
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只规定了讯问时侦查人员的人数要求,并未要求必须每次讯问的侦查人员不得更换,因此A选项的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120条规定:“讯问笔录应当交犯罪嫌疑人核对,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他宣读。
如果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改正。
犯罪嫌疑人承认笔录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
侦查人员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
犯罪嫌疑人请求自行书写供述的,应当准许。
必要的时候,侦查人员也可以要犯罪嫌疑人亲笔书写供词。
”因此,朱某请求自行书写供述,侦查人员应当准许,B选项侦查人员拒绝其要求,属于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符合题意。
《刑事诉讼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高法解释》第82条规定:“讯问笔录有下列瑕疵,经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可以采用;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一)讯问笔录填写的讯问时间、讯问人、记录人、法定代理人等有误或者存在矛盾的;(二)讯问人没有签名的;(三)首次讯问笔录没有记录告知被讯问人相关权利和法律规定的。
”因此,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如果不告知委托辩护权利,应属于程序违法,C选项违反法律规定,符合题意。
《刑事诉讼法》第117条第2款规定:“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第3款规定:“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本案是危险驾驶案件,不属于特别重大复杂的情形,不应超过12小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第8条第1款规定:“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冻、饿、晒、烤、疲劳审讯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被告人供述,应当排除。
“D选项中一次讯问持续14小时,选项中并未提到具有法定的特殊情形,因此违反12个小时的法律规定,且属于疲劳审讯,因此D选项违反法律规定,符合题意。
某小学发生一起猥亵儿童案件,三年级女生甲向校长许某报称被老师杨某猥亵。
许某报案后,侦查人员通过询问许某了解了甲向其陈述的被杨某猥亵的经过。
侦查人员还通过询问甲了解到,另外两名女生乙和丙也可能被杨某猥亵,乙曾和甲谈到被杨某猥亵的经过,甲曾目睹杨某在课间猥亵丙。
讯问杨某时,杨某否认实施猥亵行为,并表示他曾举报许某贪污,许某报案是对他的打击报复。
3.关于本案侦查措施,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7年卷二第95题—不定项)A.经出示工作证件,侦查人员可在学校询问甲B.询问乙时,可由学校的其他老师在场并代行乙的诉讼权利C.可通过侦查实验确定甲能否在其所描述的时间、地点看到杨某猥亵丙D.搜查杨某在学校内的宿舍时,可由许某在场担任见证人【答案】AC【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22条规定:“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在现场询问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本题中学校是案件发生的现场,经出示工作证件,侦查人员可以在学校询问甲,A选项正确。
《刑事诉讼法》第270条第1款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
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因此,只有法定代理人在场才能代行乙的诉讼权利,法律并未规定学校老师等其他合适成年人代行乙的诉讼权利,B选项错误。
侦查实验是指侦查人员为了确定与案件有关的某一事实在某种情况下能否发生或者是怎样发生的,而按当时的情况和条件进行试验的一种侦查活动。
在侦查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况,可以进行侦查实验:(1)确定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听到或者看见;(2)确定在一定时间内能否完成某种行为;(3)确定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发生某种现象;(4)确定在某种条件下,某种行为和某种痕迹是否吻合一致;(5)确定在某种条件下,使用某种工具可能或者不可能留下某种痕迹;(6)确定某种痕迹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变异;(7)确定某种事件是怎样发生的。
《公安部规定》第216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
对侦查实验的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侦查实验笔录,由参加实验的人签名。
必要时,应当对侦查实验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进行侦查实验,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行为。
”通过侦查实验确定甲能否在其所描述的时间、地点看到杨某猥亵丙,目的是确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听到或者看到,不属于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行为,C选项正确。
《高法解释》第67条第1款规定:“下列人员不得担任刑事诉讼活动的见证人:(一)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具有相应辨别能力或者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二)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三)行使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等刑事诉讼职权的公安、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或者其聘用的人员。
”许某是本案报案人,也是证人,证人具有不可替代性,也具有优先性,具备证人身份不得再担任其他诉讼参与人身份。
虽然见证人并非诉讼参与人,但高法解释明确规定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不得担任见证人,本案中杨某表示与许某素有怨恨,曾举报许某怀疑许某是打击报复,因此,许某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所以许某不能担任见证人,D选项错误。
4.某地发生一起以爆炸手段故意杀人致多人伤亡的案件。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王某被确定为犯罪嫌疑人。
关于本案辨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第34题—单选)A.证人甲辨认制造爆炸物的工具时,混杂了另外4套同类工具B.证人乙辨认犯罪嫌疑人时未同步录音或录像,辨认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C.证人丙辨认犯罪现场时没有见证人在场,辨认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D.王某作为辨认人时,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答案】A【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51条规定:“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
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据此,A选项正确,陪衬物不受数量限制的是对特定辨认对象的规定,而非对辨认人的特殊规定,D选项错误。
《高法解释》第90条规定:“辨认笔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一)辨认不是在侦查人员主持下进行的;(二)辨认前使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的;(三)辨认活动没有个别进行的;(四)辨认对象没有混杂在具有类似特征的其他对象中,或者供辨认的对象数量不符合规定的;(五)辨认中给辨认人明显暗示或者明显有指认嫌疑的;(六)违反有关规定、不能确定辨认笔录真实性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