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性质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的性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氧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氧气是维持一切生命活动和物质燃烧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本节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知识——氧气的用途入手,引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进一步通过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氧化反应和氧化物的概念,层层深入,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氧气可供呼吸和支持燃烧的作用已有了了解,在前一课时也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很想知道氧气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气体。带着这种好奇来探究氧气的性质,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使学生对氧气有了全面地了解。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3、初步了解氧化反应、氧化物的定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掌握观察和表达化学反应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

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有关氧气性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自然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观察和分析综合能力。

难点:实验现象的描述。

五、学法的指导

氧气是新教材中系统地认识气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是以后学习其它物质的基础,因此,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人的正常感观习惯,指导学生先按色、态、味的顺序去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再通过自主阅读去了解氧气的溶解性和密度等物理性质,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观察以及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正确习惯顺序。

对氧气的化学性质,先由教师演示一个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以及如何正确的表达化学反应,余下实验由学生分组进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及观察、分析能力,使学生通过探究自主学习。

六、教学方法的确定

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认知情况,本节课除了老师讲解和演示外,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氧气的物理性质主要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主要采用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

七、教学程序设计

1、通过录像,引出本节的主题:氧气的性质。(设计意图是:通过动画引

发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

2、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四步:

(1)出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并指导学生如何闻气体的气味。

(2)通过氧气瓶的放置方法以及氧气的收集方法两个问题的提问引导学生对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进行猜测,然后阅读课本证实自己的猜想。

(3)多媒体展示氧气物理性质表,请同学们填写

(4)指导学生描述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都是从色、态、味、、密度、溶解性等几方面进行的。

这样经过观察、自主学习、列表总结既对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也有利于学生对氧气物理性质的记忆。

3、实验探究,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做法如下:

(1)教师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讲解实验的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和总结实验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木炭和蜡烛分别在氧气中的燃烧,并观察和归纳实验的现象。

(3)教师巡回观察,随时指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4)学生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实验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氧化反应和氧化物的定义。

经过实验探究,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为以后更好地利用实验来探究自然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4、通过物质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思考原因。

通过学生的共同讨论得出结论:单位体积的气体中氧气分子数越多物质燃烧的越剧烈。

通过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学会用微观知识解释宏观现象。

5、归纳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节所学知识点,将学生所学重点知识进行梳

理和再现。

6、在线测试:通过几个典型习题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7、布置作业:使学生持续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