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复习资料_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确定城市道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交通量
2.设计速度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行车速度
3. 横向力系数的定义为横向力与垂向力的比值
4. 当设计速度为60km/h时,f值取0.06,超高横坡度采用0.04,则圆曲线的一般最小半径值应为280m
5. 超高附加纵坡度(即超高渐变率),是指超高后的外侧路面边缘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6. 无中央分隔带的道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路面未加宽时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7. 汽车停在不设超高的弯道外侧路面上,其横向力系数μ为μ>0
8. 弯道加宽一般在内侧进行
9. 双车道道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会车视距的要求。
10. 汽车转弯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回旋曲线
11. 不使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感到困难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计算行车速度的6s行程。
12. 各级道路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为路拱横坡度
13. 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路基中线标高
14. 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的确定,主要根据行程时间和视距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15. 最大纵坡的限制主要是考虑上坡时汽车行驶的安全。
16. 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10m的整数倍桩号处。
17. 《规范》规定:城市道路竖曲线采用二次抛物线
18. 护坡道的作用是减缓路堤边坡保证路基稳定
19. 中间带的主要作用是分隔对向车流
20. 交织角是指进、出环道车辆的行车轨迹线相交的交角。
21. 匝道是用来连接互通式立体交叉上、下路线的通道。
22. 不采用任何措施的平面交叉口上,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弯车辆。
23. 平面交叉口上路线交叉角最小不得小于45°。
24. 城市道路的总宽度指的是城市道路两侧红线之间宽度
25.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A. 交通功能;B.城市公共空间功能;
C.城市防灾功能;
D.形成城市结构功能
26.在一条车道上连续行驶的车流中,跟随运行的前后相邻两车头的间隔距离叫车头间隔
27. 停车视距由司机反映时间内行驶距离、汽车制动距离、安全距离部分组成。
28. 城市道路的“三块板”断面型式是指两块非机动车道板,一块机动车道板
29. 冲突点是指左转车辆与直行车辆所产生、直行车辆与直行车辆所产生、左转车辆与左转车辆所产生的点。
30. 路面面层的要求包括有足够的强度和抗滑性31. 路基的应力工作区范围指车辆荷载作用较大的土基范围
32. 混凝土板的传力杆应选用圆钢筋。
33. 新建道路路基干湿类型的初步判断的方法采用临界高度
34. 水泥混凝土路面现行设计规范采用弹性地基板理论。
35. 在我国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是以抗压回弹模量来表征土基的强度指标。
36. 沥青路面产生纵向长裂缝是由于基层厚度不足引起。
37. 路基的临界高度是指地下水或长期地表积水的水位至路床顶的距离
38. 沥青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与交通量无关。
39. 柔性路面结构中的基层主要是起承受竖向力的作用。
40. 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的计算荷载应力,是以不超过混凝土板在使用年限内的抗折疲劳强度
41. 水泥混凝土路面现行设计规范采用弹性地基板理论。
42. 公路自然区划中划分二级区划的标准是潮湿系数
43. 路基边坡土体,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这种现象称为滑坍
44. 路基边坡的滑塌破坏属于剪切破坏
45. 砂性土的工程性质最好,是优良的路基填料。
46. 路基防护与加固的重点是路基边坡及湿软地基的加固
47. 为了防止路基边坡发生滑塌,可采用的防护措施是设挡土墙
48. 护面墙的主要作用是防护土质及岩石边坡
49. 防护水下部分路基边坡时,不宜采用铺草皮
50. 路基排水的目的是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51. 传力杆应选用圆钢筋钢筋。
52. 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是设计弯沉值
一、1城市道路的组成(行车道、人行道、停靠站台、交通安全设施、排水系统、沿街地上设施、地下各种管线、绿带)、功能(交通功能;保护环境、美化城市;布设基础设施;城市规划及建筑艺术;防灾救灾)、特点(功能多样性;组成复杂性;行人交通量大;车辆多、类型杂、车速差异大;交叉口多;沿路两侧建筑密集;交通分布不均衡;艺术要求高;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影响因素多;政策性强)
2.城市道路的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 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和基本要求(内容包括几何线形设计和结构构造物设计;基本要求:a.道路运输尽可能经济b交通流畅、安全与迅速c注意环境保护d注意配合协调)
4. 概念:设计车速(汽车在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一般驾驶员能保持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通过道路某横断面的车辆数目)、通行能力(指一纵向车列的车辆,在前后车之间保持一定的车距,跟驰、匀速、连续行驶的情况下,
1h内所能通过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分界控制线,红线之间宽带度即道路用地范围)
三、
1. 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的基本形式,及适用条件。(单幅路:适用于道路红线宽度较窄,非机动车不多,机动车交通量不大,混合行驶的四条车道已能满足交通量要求;双幅路:适用于郊区机动车多、非机动车较少及车速要求高的道路;三幅路:适用于道路红线宽度较宽、非机动车多、机动车交通量大、混合行驶的四车道已不能满足交通要求、车速要求高及考虑分期修建的主要干道。)
2.机动车道宽度的确定。(一条车道宽度由设计车辆宽度a、车身边缘与侧石边缘之间的横向安全距离c和车身边缘与相邻车道边缘之间的横向安全距离三部分组成;设计步骤:a 初定车道数b设计交通组织方案c做横断面布置比较方案d 验算总的可能通行能力e确定各条车道宽度)
3. 路拱的基本形式及特点(基本形式:抛物线形路拱、屋顶线形路拱、折线形路拱),确定车行道路拱的横坡度时,应考虑哪些因素(a横向排水b道路纵坡c车行道宽度d车速)。
4. 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的设计年限是多少(快速路、主干路20年,次干路15年,支路10~15年)?设计年限交通量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a道路的现有交通量b 道路建成后从其他道路吸引过来的交通量c设计年限内正常的交通增长d由于规划变化而产生的交通增加量)
5. 概念:第30位小时交通量(指将一年内所有小时交通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序号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高峰小时交通量(选择有代表性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进行交通量观测,所观测的交通量结果中的最大交通量)、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指一纵向车列的车俩,在前后车之间都保持一定的车头间隔,跟随、匀速、连续行驶的情况下,一小时内所能通过某一断面的车辆数)、车头间距(指的是交通流中连续两车之间的距离)、车头时距(指的是在同一车道上行驶的车辆队列中,两连续车辆车头端部通过某一断面的时间间隔)。
四、
1. 设置缓和曲线的作用(a线形缓和b行车缓和c超高缓和d加宽缓和),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的基本方程(rl=A的平方)。
2. 超高及其作用(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这就是曲线的超高;作用:为了使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获得一个指向内侧的横向分力,用以克服离心力减小横向力,从而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及乘客的舒适性)
3. 加宽及其作用(汽车行驶在曲线上,车身与道路轴线成一定的夹角,各轮迹半径也各部相同,其中后轴内侧车轮行驶半径最小,车辆行车横向占道尺寸比直线路段要宽,为了使行驶车辆有足够的安全净距,必须对弯道路的车道予以适当的加宽,以确保曲线上行车的顺适和安全)
4.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应该大于或等于6倍的计算行车速度,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应该大于或等于2倍的计算行车速度。
5.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按照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组合而成。
第五章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
1、平纵线组合设计的原则是:a应在视觉上能够自然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b、注意保持平纵线形技术指标大小的均衡;c、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d、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尽量保持景观的连续性,借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和紧张程度,并可起引导视线的作用;
应避免的不利组合:a、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重叠;b、计算行车速度在60km/h的道路上,应避免在凸形竖曲线顶部或者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c、在长平曲线内,如果必须设置几个起伏的纵坡时,必须用透视图对其进兴检查,避免出现视线中断的情况。
2、最大纵坡是指在各级道路中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是道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最小纵坡是指能保证排水管道不淤塞所必需的最小坡度值,其值为0.3%;
城市道路的非机动车车行道的最大纵坡宜小于2.5%
3、竖曲线: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和视距的需要而在边坡点所设置的纵向曲线称为竖曲线;设置竖曲线的主要作用:a确保道路纵向行车视距;b、缓和汽车在边坡点处行驶的冲击作用;c、将竖曲线和平曲线恰当组合,有利于路面排水和改善行车的视线诱导以及舒适感;
4、竖曲线凸、凹性的判别:变坡角w为正,称为凸形竖曲线,w为负,为凹形竖曲线;
5、锯齿形街沟是指街沟纵坡由升坡到降坡再到升坡,街沟纵坡上下连续交替状。锯齿形街沟设置的条件:《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道路中线纵坡小于0.3%时,可在道路两侧车行道边缘1~3m宽度范围内设置锯齿形街沟。
6、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的步骤:a绘出原有地面线;b、标出沿线各控制点高程;c、试定坡度;d、确定纵坡设计线;e设计竖曲线;f计算设计高程和填挖高度;g、绘制纵断面设计图
7、平均坡度:平均坡度是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和路线长度之比,是为了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和缓和坡段的规定,保证车辆顺利行驶的限制性条件;合成坡度:合成坡度是指由道路纵坡和弯道超高横坡或路拱横坡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