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散发出“语文味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语文课堂散发出“语文味道”

内容摘要:“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里包含了语言科学的意识、精神和技能,语文里更包含着言语的诗情画意、冷暖浓淡,因此,语文教师应把握好语文的本质,让语文课有语文课的味道。本文阐述了提出“语文味道”的意义、实现“语文味道”

的途径以及关键所在,引导教师把握住语文教育的原则和方向,从而让语文的美流传得更久远、更绵长。

关键词:课堂;散发;语文;味道

语文是什么?有人说,语文是一种厚重的关怀,一种崇高的灵魂。也有人说,语文是一种生活,一种精神。还有人说,语文是一种雅趣,一种艺术。我说,语文,是一种美丽!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在为我是一名“语文人”而感到骄傲的同时,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如何让“语文”更好的传承下去,我辈责无旁贷。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尤其是近年来“轻负担高质量”工作实施以来,整个语文界掀起了课改的热潮,进行了有效课堂的尝试。我觉得,不管怎样改革、怎样尝试,都应把握语文的本质,让语文课有语文课的味道。

语文里包含了语言科学的意识、精神和技能,语文里更包含着言语的诗情画意、冷暖浓淡,语文的味道应从语文课堂散发出来。那么,语文课堂为什么要有“语文味道”?怎样散发出“语文味道”?下面是笔者的粗浅见解,以求教诸位方家。

一、提出“语文味道”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当前不少语文课却偏离了语文这一基本特点,使语文课丧失了自身应有的魅力。因此,提出课堂上要散发出“语文味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语文课本质属性

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教师辨清一堂语文课是否真正把握住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有利于教师检验一堂语文课是否达成了语文学科的三维目标,有利于教师考察一堂语文课是否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教师随时把握住语文教育的原则和方向。

二、实现“语文味道”的途径

我觉得,让语文课堂散发出“语文味道”,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1、咀嚼细腻言语味

语文,是“语言”与“文字”的合二为一,语言文字是她的载体。因此,语文的言语味道是她最根本的味道。

言语味,是将生活观察体验的细微、思考感情的精到和先贤传承的伦理用颇富意境氛围的个性词句给以陈述,是自然的生态呈现,是瞬间的顿悟。

言语味道是读出来的,也是品出来的。俗话说,“文章不是无情物”,所以,言语味道应该是对文字情感的理解与共鸣。而这种言语味道常常是在书声琅琅状态下慢慢释放出来的。书声琅琅,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也是当今教育倡导的有效教学方法,她可以把我们汉语言文字中所特有的音韵意味传诵出来。因此,读要读得准,要读得美。要咬文嚼字,心无旁鹜,沉于文中,或诵或吟,口随心动,气随意发。心醉文中,文在口中,文境、心境、读书声浑然一体。越读越有味,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合二为一便是最好的状态。然后,品味那谴词、用句、修辞、布局,细细琢磨言语的味道。训练学生品味言语,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不嫌其浅,由浅入深,不嫌其简,由简入繁,促进学生形成“品味言语”的良好读书习惯。

那么,我们该品味哪些言语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研读文本,准确捕捉文本的“言”和“意”。品味言语,一要引导学生品味文本的内容,读懂文本写了什么。一般来说,我们先关注的是文本内容的解读,把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投注到那些有着较为丰富内蕴的词、句、段中,这样用心地不断地品评词、句、段,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诠释出文本中的语文味道。如袁宏道的《晚游六桥待月记》中写道:“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

浓媚。”教师在引导学生品味词语时,让学生把句中的“染”和“设”字改为“显”和“变”字,通过反复诵读仔细推敲,品味出原字写出了湖光山色的朦胧之感、具有动态美的味道。“言语味”正是从这样具体词句的分析与鉴赏中散发出来的。二要引导学生品味文本的形式,读懂文本怎么表达。语文课本中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它给予学生全方位的语言熏陶,这其中就不可忽视言语形式的品味,这是语文味道中的精华,我们要牢牢把握,好好咀嚼,品出味道来。

怎样品味言语呢?一是走近言语的边沿,接受言语的召唤,感受言语所散发出来的自然味道。要通过文本前方框内阅读话题的有效引领,让学生自己慢慢走近言语的边沿,整体把握文本所蕴含的深意。二是走进言语的深处,要通过文本后“研讨与练习”的有效引领,或琅琅或默默或思考或讨论,品味出言语中所蕴含的丰富味道。这时,往往由一个人物,可以在眼前读出一段故事,有肖像语言,有神态动作,自己仿佛就是他(她)。由一个词句可以在眼前读出一幅画面,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自己仿佛身临其境。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里写道:“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一般情况下称花为“朵”,这里怎么称为“髻”呢?通过品读,我们可以想像出一幅画面来,便觉得树尖被白雪覆盖,树的样子确实像扎着发髻的女人,这个“髻”便是拟人化了,形象描绘了树的娇态与神韵,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三是走出言语的世界,要借助自己所掌握的课外常识的有效引领,从言语形式中品味出所蕴含的丰厚味道。品味言语,不但需要入情入境,还需要出情出境,回归读者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以作者的身份,站在更高处来品味言语的形式。如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们要为杜甫的心忧天下苍生、家园故国而深深震撼;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们要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而敬仰……

品味言语,关键在读,所以,无论读什么样的文章,都要努力、用心去读,去感受其中的味儿。

学会了读书,懂得了品咂,语文的大门就向学生敞开了。

2、感受深深人情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所以,教语文,要用浓郁的人情味来感化学生。因为优秀的作家总是以真挚而高尚的情感去抒写文字,而我们感动的不也是在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吗?

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人情味,课前激发情趣是前提。精心设计课前导入,或以主人公不平凡的事迹激励人,或以作者不寻常的经历感动人,或以社会上不一般的案例打动人,或以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启发人,深情范读,营造氛围,激发情趣,感受人情味。

课中正确引导是重点。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追忆往事,回忆看过的相关书籍、网络与影视,调动学生以往积累的情感体验。再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说说自己的感想,在推波助澜中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促使学生形成最佳情绪状态,情不自禁地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进而促进理解和感悟,提升语文素养。如:讲朱自清的《背影》最后一课时,组织学生谈感受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有的学生就谈道:每次回家时,自己的父母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路途车辆很多,要注意安全;多带点衣服,以免受凉……而自己呢,却很任性,认为父母罗嗦,自己已经这么大了,能照顾好自己……可是到了寒潮真正来临的时候,父母亲专程冒雨赶到学校送衣服来……那时,自己才真正明白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含义。这样,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父母亲琐碎的言语行为中蕴涵着深深的爱意。学生还真诚地体会到:如果一个人感受不到爱,他的良知是苍白的;如果一个人只会索取爱,他的情感是自私的。学生懂得了感受爱,也懂得了回报爱,更懂得了自己生活在一个爱的社会里非常幸福,要珍爱生命。这样的课堂充满着深深的人情味。

课后布置作业是深化。一堂课讲完了,教师还要布置适量的雅词摘抄、名句积累、快乐读写等富有语文人情味的作业。如学了《岳阳楼记》后,让学生记诵并理解表现作者旷达胸襟与伟大政治抱负的句子;学了《土地的誓言》后,布置学生学唱歌曲《松花江上》;学完《安塞腰鼓》,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设计朗读,并进行全班演练等,这有助于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对语文味道的不断深化。

我们在语文的天地里,感受着人情冷暖;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参悟着人生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