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治疗尿路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物治疗尿路感染
发表时间:2012-07-12T15:35:53.2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9期供稿作者:马丽娟
[导读] 氨基糖苷类: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阻碍细菌细胞的功能,使细胞死亡。
马丽娟(五常市向阳中心卫生院150236)
【中图分类号】R7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9-0037-02
尿路感染指非特异性病菌侵入泌尿排泄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以及尿道等)而引起的感染。根据解剖部位有上、下尿路之分,肾盂肾炎、输尿管炎等称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称下尿路感染。以女性多见,多为革兰阴性菌感染。常见的主要感染途径有:①上行感染:致病菌经尿道进入膀胱后,经输尿管播散入肾。②血行感染: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某些促发因素下,体内有感染灶如皮肤疖肿、扁桃体炎、中耳炎、化脓性病灶等细菌经血运传播至泌尿系统。③淋巴管感染:致病菌从附近病灶通过淋巴管传播至泌尿系统。④直接感染:少见,致病菌自附近器官或经外伤侵入。
1 辅助检查
①尿常规:白细胞增多,急性期常满布视野,见白细胞管型有诊断意义,且提示病变在上尿路。红细胞及尿蛋白增多。慢性期肾小管功能受损时,可出现尿比重降低。②尿细菌检查:尿沉渣经革兰染色镜检,尿菌定量培养计数常>100000/ml尿,并可确定是杆菌抑或球菌感染,是革兰阴性抑或阳性,对选用有效药物有参考价值。清洁中段尿作细菌培养,尿含菌数>100000/ml为阳性。但球菌繁殖较慢,尿含菌数达1000~10000/ml,已有诊断意义。③尿细胞计数:1小时尿细胞计数白细胞>30万/小时为阳性,<20万/小时为阴性,介于20万~30万/小时,需结合临床判断。急性期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升高,慢性期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可轻度降低,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X线、超声、核医学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2 抗菌药物
2.1 磺胺类: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作用,抗菌谱广。磺胺甲恶唑(新诺明,SMZ)口服每次0.5~1.0g,每日2次。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肾损害及末梢神经炎等,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2.2 硝基呋喃类:是一类合成的抗生素,作用于微生物的酶系统,抑制乙酰辅酶A。呋喃妥因口服每次0.1g,每日0.2~0.4g。不良反应有周围神经炎、胃肠道反应、精神症状等。
2.3 喹诺酮类:是一类新的合成抗生素。抑制DNA的回旋酶,抑制细菌细胞分裂。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菌。
(1)吡哌酸:为第二代喹诺酮类药,每次口服0.5g,每日3次。
(2)诺氟沙星(氟哌酸):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抗菌谱广,作用强。每次口服0.1~0. 2g,每日3~4次。
(3)氧氟沙星(氟嗪酸):具有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活性,每日0.2~0.6g,分2次口服。
(4)依诺沙星(氟啶酸):每日0.4~0.6g,分2次口服。
(5)环丙沙星:每次口服0.25g,每日2次。
(6)洛美沙星:每日1次400mg口服,10~14日为一疗程。
(7)萘啶酸:每次口服0.5g,每日3~4次。
本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头痛、头晕及精神症尿路感染指非特异性病菌侵入泌尿排泄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以及尿道等)而引起的感染。根据解剖部位有上、下尿路之分,肾盂肾炎、输尿管炎等称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称下尿路感染。以女性多见,多为革兰阴性菌感染。常见的主要感染途径有:①上行感染:致病菌经尿道进入膀胱后,经输尿管播散入肾。②血行感染: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某些促发因素下,体内有感染灶如皮肤疖肿、扁桃体炎、中耳炎、化脓性病灶等细菌经血运传播至泌尿系统。③淋巴管感染:致病菌从附近病灶通过淋巴管传播至泌尿系统。④直接感染:少见,致病菌自附近器官或经外伤侵入。
1 辅助检查
①尿常规:白细胞增多,急性期常满布视野,见白细胞管型有诊断意义,且提示病变在上尿路。红细胞及尿蛋白增多。慢性期肾小管功能受损时,可出现尿比重降低。②尿细菌检查:尿沉渣经革兰染色镜检,尿菌定量培养计数常>100000/ml尿,并可确定是杆菌抑或球菌感染,是革兰阴性抑或阳性,对选用有效药物有参考价值。清洁中段尿作细菌培养,尿含菌数>100000/ml为阳性。但球菌繁殖较慢,尿含菌数达1000~10000/ml,已有诊断意义。③尿细胞计数:1小时尿细胞计数白细胞>30万/小时为阳性,<20万/小时为阴性,介于20万~30万/小时,需结合临床判断。急性期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升高,慢性期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可轻度降低,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X线、超声、核医学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2 抗菌药物
2.1 磺胺类: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作用,抗菌谱广。磺胺甲恶唑(新诺明,SMZ)口服每次0.5~1.0g,每日2次。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肾损害及末梢神经炎等,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2.2 硝基呋喃类:是一类合成的抗生素,作用于微生物的酶系统,抑制乙酰辅酶A。呋喃妥因口服每次0.1g,每日0.2~0.4g。不良反应有周围神经炎、胃肠道反应、精神症状等。
2.3 喹诺酮类:是一类新的合成抗生素。抑制DNA的回旋酶,抑制细菌细胞分裂。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菌。
(1)吡哌酸:为第二代喹诺酮类药,每次口服0.5g,每日3次。
(2)诺氟沙星(氟哌酸):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抗菌谱广,作用强。每次口服0.1~0. 2g,每日3~4次。
(3)氧氟沙星(氟嗪酸):具有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活性,每日0.2~0.6g,分2次口服。
(4)依诺沙星(氟啶酸):每日0.4~0.6g,分2次口服。
(5)环丙沙星:每次口服0.25g,每日2次。
(6)洛美沙星:每日1次400mg口服,10~14日为一疗程。
(7)萘啶酸:每次口服0.5g,每日3~4次。
本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头痛、头晕及精神症状,结晶尿,影响软骨发育,孕妇及未成年儿童不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