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疟疾病人的护理.

最新  疟疾病人的护理.
最新  疟疾病人的护理.

2018年疟疾培训答案及试题疟疾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

2018年疟疾培训答案及试题疟疾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疟疾防治知识测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5分) 1. “全国疟疾日”是在每年的哪一天?(B ) A 1月3日 B 4月26日 C 6月8日 D 12月8日 2.确诊疟疾的最可靠方法是什么? ( A ) A取血显微镜检查疟原虫 B根据临床症状 C拍摄X线 D心电图 3.下列哪项不是疟疾的传播途径 ( D ) A蚊虫叮咬 B输血 C胎盘 D飞沫 4.我省流行哪种疟疾( A ) A间日疟 B三日疟 C恶性疟 D卵形疟

5.我国目前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方是?( B ) A西藏、黑龙江、内蒙古 B安徽、云南、海南 C福建、广西、山东 D江苏、安徽、湖南 6.典型间日疟临床表现(C ) A突然发病,无寒颤,仅有畏寒感 B间歇期极短,体温曲线呈“M”型 C周期性发冷、发热和出汗,伴有脾肿大、贫血等体征。 D发热常在深夜并伴有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7.下列哪项不属于疟疾的特殊临床表现( D ) A黑热尿 B类白血病反应与何杰金氏病样反应 C疟疾性紫癜 D白血病 8.疟疾的临床诊断要点不包括(D )

A多数病例在发作前有长短不一的寒颤或畏寒 B发作有定时性、发热与无热期交迭出现且有规律 C有溶性贫血症状,其程度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脾肿大,其程度与病程相关,部分 病例同时见肝肿大 D发热特点呈稽留热、一般超过39度 9.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唯一药物是( B ) A乙胺嘧啶 B伯氨喹 C氯喹 D哌喹 10.间日疟的临床治疗方案(现症病人治疗)( A ) A氯喹/伯氨喹八日疗法 B蒿甲醚7日疗法 C氯喹/伯氨喹四日疗法 D青蒿素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或复方 11.疟原虫的生活史是A 蚊唾腺 ---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

意识障碍病人的护理

意识障碍病人的护理 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是指人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障碍的一种精神状态,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昏迷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发病机制 意识由意识内容及其“开关”系统组成。意识的“开关”系统包括经典的感觉传导径路(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及脑干网状结构(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意识“开关”系统激活大脑皮质并使之维持一定水平的兴奋性,使机体处于觉醒状态。意识内容在意识觉醒状态的基础上产生,包括记忆、思维、理解、定向和情感等精神活动,以及通过视、听、语言和复杂运动等与外界保持密切联系的能力。清醒的意识活动有赖于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网状结构功能的完整,任何原因导致大脑皮质弥漫性损害或脑于网状结构损害,均可发生意识障碍。 (二)病因 1.感染性因素 (1)颅内感染:各种脑炎、脑膜炎、脑型疟疾等。 (2)全身严重感染:败血症、伤寒、中毒性肺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2.非感染性因素 (1)颅脑疾病:①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隙出血、高血压脑病等;②脑肿瘤;③脑外伤,脑挫裂伤、脑震荡、颅骨骨折等;④癫痫。 (2)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甲状腺功能危象、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肝性脑病、肺性脑病、尿毒症等。 (3)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所致Adams-Stokes综合征、严重休克等。 (4)中毒:如安眠药、有机磷杀虫药、乙醇、一氧化碳、氰化物等中毒。 (5)物理性及缺氧性损害:如触电、溺水、高温中暑、日射病等。 临床表现 1.嗜睡(somnolence) 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为觉醒的减退。患者精神委靡,动作减少,表情淡漠,常处于持续睡眠状态,可被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和作出各种反应,当刺激停止后很快又入睡。 2.意识模糊(confusion) 为程度深于嗜睡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3.昏睡(stupor) 是接近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为中度意识障碍。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经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强烈刺激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昏迷(coma) 为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按程度不同又可分为浅昏迷,中昏迷和深昏迷。 浅昏迷:意识不清晰,对外界刺激无任何主动反应。随意活动消失,在强烈刺激下,如压迫眶上神经时可见痛苦表情和肢体轻微的防御反应除腹壁与提睾反射常消失外,其他各种

(完整word版)中华医学会疟疾诊疗规范

疟疾 【概述】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 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 虫和卵形疟原虫。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二种少见,近 年偶见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 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 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诊断依据】 1. 流行病学 现居流行区 或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居住、工 作、旅行等。 2. 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本病的潜伏期一般在2周左右,但各种疟原虫所引起的疾病各有 不同,恶性疟最短(8-15天)),间日疟和卵形疟次之(12-20天),三日疟最长(18-40天) (二)普通型疟疾 其临床发作包括发冷、寒战,继之发热,可达39-40℃,持续2-6小时后出汗而体温迅速下降。间日疟与卵形疟患者间隔1天发热1次,三日疟则间隔2天发 热1次,恶性疟疾发热不规则,每日均有发热。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患者肝脾逐渐肿大,而以脾肿大尤为明显,同时贫血也逐渐加重。 (三)重型或凶险型疟疾 疟疾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临床表现时,可诊断为重型疟疾: 1.脑型疟主要症状有昏迷、头痛、全身性抽搐、烦躁、谵妄等,病死率可达 10%-30%。 2.休克成人的收缩压低于70mmHg,儿童低于50mmHg,并伴有冷而黏湿的皮肤, 皮肤与中心体温相差>10℃。 3.急性肾衰竭多见于感染严重的患者,红细胞疟原虫感染率常在10%以上。患 者出现尿少,24小时尿量成人<400ml或儿童<12ml/Kg,继而无尿,且在补充液体后仍无改善,血清肌酐>265umol/L,尿素氮也明显升高。 4.血红蛋白尿(黑热尿)大多因患者红细胞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使用 奎宁、伯氨喹或氨基比林等药物后发生血管内溶血,引起血红蛋白尿及急性肾衰竭。 5.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出现呼吸加速、气短、呼吸困难、青紫, 咳血性泡沫痰等,双肺散在水泡音。对部分患者来说液体输入过量、高原虫血症、肾衰竭及妊娠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 6.黄疸及肝功能障碍轻度黄疸在重型疟疾患者中常见,抗疟药治疗后即可恢 复。但重度黄疸,血清胆红素增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并有血清ALT水平明显升高,肝脏明显肿大且有压痛,表面肝脏明显受损,多见于重度感染者。 少数患者可出现肝肾综合征。 7.重度贫血疟疾患者血中疟原虫数超过1000/ul时,出现正细胞贫血,血细 胞比容<15%或血红蛋白<50g/L

疟疾防控知识试题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 “全国疟疾日”是在每年的哪一天?() A 1月3日 B 4月26日 C 6月8日 D 12月8日 2.确诊疟疾的最可靠方法是什么?() A取血显微镜检查疟原虫B根据临床症状 C拍摄X线D心电图 3.下列哪项不是疟疾的传播途径 ( ) A蚊虫叮咬 B输血 C胎盘 D飞沫 4.我省流行哪种疟疾() A间日疟 B三日疟 C恶性疟 D卵形疟

5.我国目前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方是?() A西藏、黑龙江、内蒙古 B安徽、云南、海南 C福建、广西、山东D江苏、安徽、湖南 6.典型间日疟临床表现() A突然发病,无寒颤,仅有畏寒感 B间歇期极短,体温曲线呈“M”型 C周期性发冷、发热和出汗,伴有脾肿大、贫血等体征。 D发热常在深夜并伴有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7.下列哪项不属于疟疾的特殊临床表现() A黑热尿 B类白血病反应与何杰金氏病样反应 C疟疾性紫癜 D白血病 8.疟疾的临床诊断要点不包括() A多数病例在发作前有长短不一的寒颤或畏寒 B发作有定时性、发热与无热期交迭出现且有规律 C有溶性贫血症状,其程度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脾肿大,其程度与病程相关,部分病例同时见肝肿大

D发热特点呈稽留热、一般超过39度 9.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唯一药物是() A乙胺嘧啶 B伯氨喹 C氯喹 D哌喹 10.间日疟的临床治疗方案(现症病人治疗)() A氯喹/伯氨喹八日疗法 B蒿甲醚7日疗法 C氯喹/伯氨喹四日疗法 D青蒿素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或复方 11.疟原虫的生活史是() A 蚊唾腺 ---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 B 蚊唾腺 ----蚊胃---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唾腺 C 人肝细胞---蚊胃---蚊唾腺 ----人红细胞----蚊唾腺 D 人红细胞----人肝细胞---蚊唾腺 ----蚊胃---蚊唾腺 E 人肝细胞---蚊唾腺----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 12.疟原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是() A仅在肝细胞 B仅在红细胞 C有核细胞 D脾细胞 E肝细胞和红细胞13.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疟疾的传染源为() A 外周血内有裂殖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B外周血内有环状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指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均可导致体温升高称发热。发热是一种症状,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血液病,恶性肿瘤、理化因素等。体温在38℃以下为低热,38℃——39℃为中热,39℃——40℃为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体温上升期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表现皮肤苍白,无汗,畏寒,体温升高后,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及心率加快,退热时因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高热可出现谵妄、惊厥、错迷及水、电介质紊乱等合并症。 一、分类 据发热程度可分为: 低热:oC- 38℃,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 中等热:38~℃,多见于急性感染; 高热:39~41℃,见急性感染; 过高热:>41℃,如中暑。 发热的分期:(一)开始期;(二)发热期;(三)结束期 据体温变化常见热型分为: 1、稽留热:体温高达39℃以上。波动幅度<1℃。见于伤寒、肺炎。 2、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而后降至正常以下,经一个间歇后,再规律地交叉出现,见疟疾。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于2~3℃。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见败血症。 4、不规则热:一日间体温变化极不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感、肿瘤病人发热。 人体最高耐受热约~℃。高达43℃则极少存活。 二、发热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一)应注意对高热病人体温的监测: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可减至每日2次。同时密切观察其他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二)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物理降温(头部冷敷外)与药物降温不能同时应用,原因是药物降温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出汗,通过汗液蒸发带走许多热量,物理降温是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如果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同时进行,影响药物降温效果,物理降温法有: 1、擦浴法;可以应用退热药物后随即给予温水擦浴其优点是:及时使体温下降,预防高热惊厥并使患者有舒适感;温水擦浴后使体表毛细血管扩张,提前发挥解热药的作用,以达到出汗散热的目的。由于解热药与物理降温相结合,在一定时间内较理想地控制了体温回升。国外也有人提及退热药结合“冷围巾”降温效果好,病人感觉舒适,对发热的病人是一种有益的护理干预。 2、冷袋和水囊降温法; 3、灌肠法; 4、静脉降温法;其方法是将病人需常规输入的液体置于冰箱,待液体温度降为0-10度时取出,用棉套保温,按“静脉输液法”把液体输入病人体内,其降温疗效显着,降温有效率高达100%。多用于下丘脑功能紊乱所致的中枢性高热,体温升高快,降温效果差者;

发热病人的护理培训资料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指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均可导致体温升高称发热。发热是一种症状,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血液病,恶性肿瘤、理化因素等。体温在38℃以下为低热,38℃——39℃为中热,39℃——40℃为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体温上升期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表现皮肤苍白,无汗,畏寒,体温升高后,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及心率加快,退热时因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高热可出现谵妄、惊厥、错迷及水、电介质紊乱等合并症。 一、分类 据发热程度可分为: 低热:37.5oC- 38℃,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 中等热:38~38.9℃,多见于急性感染; 高热:39~41℃,见急性感染; 过高热:>41℃,如中暑。 发热的分期:(一)开始期;(二)发热期;(三)结束期 据体温变化常见热型分为: 1、稽留热:体温高达39℃以上。波动幅度<1℃。见于伤寒、肺炎。 2、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而后降至正常以下,经一个间歇后,再规律地交叉出现,见疟疾。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于2~3℃。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见败血症。

4、不规则热:一日间体温变化极不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感、肿瘤病人发热。 人体最高耐受热约40.6~41.4℃。高达43℃则极少存活。 二、发热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一)应注意对高热病人体温的监测: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可减至每日2次。同时密切观察其他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二)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物理降温(头部冷敷外)与药物降温不能同时应用,原因是药物降温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出汗,通过汗液蒸发带走许多热量,物理降温是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如果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同时进行,影响药物降温效果,物理降温法有: 1、擦浴法;可以应用退热药物后随即给予温水擦浴其优点是:及时使体温下降,预防高热惊厥并使患者有舒适感;温水擦浴后使体表毛细血管扩张,提前发挥解热药的作用,以达到出汗散热的目的。由于解热药与物理降温相结合,在一定时间内较理想地控制了体温回升。国外也有人提及退热药结合“冷围巾”降温效果好,病人感觉舒适,对发热的病人是一种有益的护理干预。 2、冷袋和水囊降温法; 3、灌肠法; 4、静脉降温法;其方法是将病人需常规输入的液体置于冰箱,待液体温度降为0-10度时取出,用棉套保温,按“静脉输液法”把液体输入病人体内,其降温疗效显著,降温有效率高达100%。多用于下丘脑功能紊乱所致的中枢性高热,体温升高快,降温效果差者; 5、医用冰毯降温法(目前我们科还没有用到)

疟疾的护理

疟疾的护理 疟疾,是由雌性按蚊叮咬人体时将其体内寄生的人类疟原虫传入人体而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特点是间歇性、发作性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脾大与贫血。 一、评估 (一)健康史评估 1.评估患者是否有既往传染病史、家庭或集体生活人群发病史。 2.评估患者是否有药物或其他物质过敏史。 (二)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 1.评估患者病史及发病原因患者有在流行地区居住史、疟疾发作史及近期输血 史。 2.评估患者发热的特点多数患者起病突然,先有畏寒、寒战,面色苍白、口唇 发绀,持续10分钟至2小时,体温迅速上升至39~41℃,持续2~6小时,然后 全身大汗,体温骤然降至正常。 3.评估患者发作的周期间日疟及卵形疟呈隔日发作;三日疟3日发作一次;恶 性疟每日或隔日发作一次,但无明显的缓解间歇。 4.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患者在发热期可有烦躁不安、谵妄等精神症状,脑型疟 疾患者还可出现昏迷、抽搐,抽搐可呈全身性或癫痫大发作。 5.评估患者有无黑尿热的症状为急性血管内溶血,表现为急起寒战、高热与腰 痛,排酱油色尿、贫血、黄疸、急性肾衰竭。 6.辅助检查评估血象,疟原虫检查,血清学检查 7.相关疾病知识了解情况。 8.有无相关并发症(黑尿热,急性肾衰竭)。 二、一般护理 1.虫媒隔离。 2.饮食护理 ①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含丰富铁质食物以补充消耗,纠正贫血。 ②早期寒战患者,给予温凉流质饮食,如:糖水、果汁等。 ③发作期不能进食的患者,静脉补充液体。

3.对症护理 ①发热的先兆,可先有寒战、发冷,继而体温升高。 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面色等的变化 ③卧床休息,减少能量消耗。 ④发冷时加盖棉被或给予热水袋保暖 ⑤体温不超过38.5℃时给予降温处理,以物理降温为主 ⑥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及床单被套保持干燥,避免着凉,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⑦意识障碍的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警惕窒息,患者呕吐时应避免呕吐物吸 入,防止吸入性肺炎,躁动的患者应加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⑧发生黑尿热的患者应 i.保证入量,不能饮用者,应静脉输入,正确记录24H出入量。 ii.严格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搬动,避免诱发心衰。 iii.给予吸氧。 iv.遵医嘱立即停用奎宁、伯氨喹等诱发溶血反应的药物,应用氢化可的松、5%碳酸氢钠等药物,以减轻溶血和肾损害。 v.贫血严重者,可遵医嘱少量多次输新鲜全血 三、用药护理 1.观察抗疟疾药的反应口服氯喹可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皮 肤瘙痒等副作用,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心律失常。奎宁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食欲减退、 疲乏、耳鸣、头晕,孕妇使用可引起流产。 2.指导患者饭后服用氯喹,减少对胃肠刺激;嘱多饮水或静脉补液促进药物排泄。 3.静脉滴注氯喹或奎宁控制疟疾凶险发作时,应控制静脉输液速度,以40~50D/分 为宜,并密切监测血压、脉搏改变。氯喹或奎宁注射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及心脏传 导阻滞,严重者可出现心脏骤停。如果出现严重反应理解停止滴注,禁忌静脉推 注。 4.使用伯氨喹3~4天可出现发绀、血管内溶血,应注意观察有无头晕、恶心、呕吐 等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严重毒性反应,应立即报告医生停药。 5.应用脱水剂治疗脑水肿与呼吸衰竭时,应选择好静脉,保证药物在30分钟内输完, 避免药物外渗,同时观察心功能情况。 四、病情观察

危重病人护理讲课稿

危重病人的护理 讲课人:梅蓉 第一节病情观察 一、病情观察的意义及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观察病人是对病人病情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以便协助医生确诊,给予及时的治疗及制定合适的护理措施。 ?观察是连续的,因为病情变化是动态的、发展的,要求护士有扎实的医学知识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去观察病情。观察又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体征到症状,从躯体到心理都要观察。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地给医生提供第一手资料,使病人尽早得到正确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同时也有利于整体护理的实施和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观察,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提供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促进病人康复。 ?要求护士:具备广博的知识、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度责任心、训练有素的观察力。 “五勤”:勤巡视、勤观察、勤询问、勤思考、勤记录 二、病情观察的方法 ?直接观察法 视诊 听诊 触诊 叩诊 嗅觉 询问 思考 ?间接观察法 三、病情观察的内容1 ?一般情况的观察 1、发育与体形成人发育正常的判断指标一般为: 胸围等于身高的一半,坐高等于下肢的长度, 两上肢展开的长度约等于身高。 2、饮食与营养 3、面容与表情 某些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特征性的面 容与表情。 常见的典型面容 ?急性病容:表现为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呼吸急促,口唇疱疹,表情痛苦,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疟疾等病人。 ?慢性病容:表现面容憔悴,面色晦暗或苍白无华,目光暗淡,目光暗淡,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晚期、慢性肝病、结核病等病人。 ?病危面容:表现为面肌消瘦,面容枯槁,面色苍白或铅灰,表情淡漠,双目无神,眼眶凹陷,鼻骨嵴耸,见于严重休克、大出血、脱水、急性腹膜炎等严重疾病的病人。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五章第九节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五章第九节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临床特征为突发高热、反复惊厥、嗜睡、迅速发生休克和昏迷,病死率高,必须积极抢救。 一、病因 病原菌为痢疾杆菌,内毒素是造成全身中毒症状的主要原因。中毒性痢疾肠道病变轻微,但全身病变重。病变在脑组织最为显著,可发生脑水肿甚至脑疝,出现昏迷、抽搐和呼吸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二、流行病学 痢疾病人及带菌者均为主要传染源,夏、秋季为发病高峰,通过消化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2 ~ 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1 ~ 2天,短者数小时。常有不洁饮食史,儿童多见,急性起病,高热,可达40℃以上,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和呼吸衰竭。肠道症状多不明显或缺如,也有在发热、脓血便2 ~ 3天发展为中毒型。临床分为四型。 四、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2.便常规:黏液脓血便,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及巨噬细胞。 3.便培养:分离出痢疾杆菌是确诊的最直接证据。 1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确诊的最直接证据是 A.黏液脓血便B.发病季节、不洁饮食及接触史 C.血常规:白细胞升高D.大便培养出痢疾杆菌

E.大便镜检见大量脓白细胞 五、治疗原则 1.综合使用物理、药物降温或亚冬眠疗法;选用对痢疾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如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钠或头孢曲松钠等药物;喹诺酮类药物也是目前较理想 的药物,但儿童慎用。 2.治疗循环、呼吸衰竭:迅速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防治脑水肿:首选20%甘露醇快速静脉注射,降低颅内压或与利尿药交替使用。 六、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毒血症有关。 2.组织灌注无效:与微循环障碍有关。 3.潜在并发症:脑水肿、呼吸衰竭等。 4.焦虑(家长):与病情危重有关。 七、护理措施 1.高热护理:绝对卧床休息,监测体温变化,高热时给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退热药。 使体温在短时间内降至37℃左右,防高热惊厥致脑缺氧、脑水肿加重。 2.休克的护理:取仰卧中凹位,注意保暖,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观察病人神志、面色、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的变化。 3.预防受伤的护理:加强看护,可加床栏防止坠床。抽搐病人用纱布包裹压舌板垫于 上、下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4.腹泻的护理:供给易消化、流质饮食,多饮水。观察大便的次数、量及性状,正确 估计水分丢失量,作为补液参考。 5.预防感染的传播: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或连续3次便培养阴性为止,加强饮水、饮食,粪便的管理及灭蝇。 2患者,女,33岁,昨夜聚餐后出现高热、腹泻,以细菌性痢疾收治入院。以下 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