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概述(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概述(二)

第一节概述

二、基础理论

(一)阴阳学说

(二)五行学说

(三)藏象学说

(四)经络学说

(五)气血津液

(六)发病与病因

(七)辨证论治

(一)阴阳学说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

后来人们逐渐发现:

有阳光——相对明亮、温暖、白天

无阳光——相对黑暗、寒凉、黑夜

随着人们对这两类自然现象观察的不断深人,

阴阳的内涵也就不断扩展,

逐渐增加了暗和明、寒和热、夜和昼、静和动等属性。

阴阳就成为中国古代认识和阐释天地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对哲学范畴。

只有既对立又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才能根据备自属性的不同而分别归属于阴和阳。

归属于阴: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有形的、寒凉的、晦暗的、抑制的

归属于阳:

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无形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

如以水火为例:

水性趋下而寒,归属于阴,火性趋上而热,归属于阳

总体而言,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之间存在各种交互作用,包括对立制约、互根互用、阴阳消长、阴阳转化。

中医采用阴阳学说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双方的对立,可以表现为相互抑制、相互约束,即相互制约。如寒可以除热,热可以驱寒,这就是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具体体现。

阴阳互根:

阴阳双方既对立又关联,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单独存在。

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阳互用: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可以表现为相互资生和助长的关系,这就是阴阳互用。例如

气无形而属阳,血有形而属阴。

中医学认为,气能生血,血能养气,气和血之问存在着相互资生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消长:

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消减和增长的变化之中,这就是阴阳消长。

例如:四季的变化

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

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属阳的事物也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

例如:白天和黑夜的转化

从病理上: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从诊断上:

望诊时黄、赤为阳,青、白、黑为阴,

脉象浮、数、洪、滑为阳,迟、沉、细、涩为阴;

从药物上:

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

寒热温凉四气中,温热属阳,寒凉为阴等。

(二)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行构成,而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也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和特点归纳为五个系统或类别。

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

相生、相克、制化、相乘相侮、母子相及。

(三)藏象学说

藏象,也称为脏象。

藏: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通称为脏腑。

象: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形态;

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

透过外在“象”的变化,以测知内在“藏”的生理病理状态,

称为“从象测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五脏:肝、心、脾、肺、肾(实质性器官)

主“藏精气”,生化和贮藏气血、津液、精气等精微物质,

主持复杂的生命活动。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管腔性器官)

主“传化物”,即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

主要对饮食物起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

腐熟水谷、分清泌浊、传化糟粕。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其中胆既属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