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0例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6月95%,特异性为97~100%[5],不受病人体位影响,操作相对容易,无
创伤,可重复检查,患者容易接受,而且它既可获得血管壁、血管
腔和管周结构的二维图像,又可动态观察血流状态和侧支循环,既可判断血栓部位,确定病变范围,又可了解管腔阻塞程度,且对
肌间静脉血栓的诊断率高于静脉造影[2],因此临床已将其作为下
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筛查依据。在将来发展中,利用超声造影诊
断DVT 及超声溶栓可能成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DVT 需要注意几点:①注意
适当调低彩色标尺、增大彩色增益、调整取样框角度:当血流极度
缓慢或管腔内回声极低时,管腔内可能不显示彩色血流信号,需
要进行调整以防止漏诊。如仍无血流信号显示,可以挤压局部管
腔及远端肢体,观察管腔内血流显示情况,确定有无血栓。②当近
段静脉尤其股静脉附壁血栓造成管腔未完全阻塞时,远端静脉内
仍可见回流信号,但频谱形态失去自主性周期性变化,应结合静
脉频谱形态变化综合判断。③一旦发现下肢近段静脉内急性血
栓,应绝对避免局部探头用力加压或用力挤压远端肢体,尤其发
现游离状态的血栓时禁忌挤压,以免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④应重视对小腿远端肌内静脉分支血栓的全面检查,采用横切及纵切
法仔细扫查小腿肌肉,用二维显像显示肌肉内扩张的静脉结构,
探头挤压观察管腔是否变扁,然后叠加彩色血流信号,观察管腔
内血流显示情况。小腿肌间小静脉缺乏自主血流信号,可能造成
假阳性结果[2]
,
应适当调低探头频率,增加彩色增益,挤压远端肢体配合探头加压方法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检查部位不能局
限,应当广泛扫查。静脉常有两支与同名动脉伴行,注意多角度扫查,以免漏诊。⑤注意必要时及时复查,避免漏诊。⑥对腓静脉这一有争议静脉力争进行检查,我们主张行双侧下肢静脉检查,尤其是双侧下肢检查对恶性肿瘤病人尤为重要,不但可以发现潜在血栓,而且对可疑血栓可双侧对比进行确诊。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小腿静脉瓣很多,是血栓的好发部位;远端静脉
(胫后静脉以下及分支)血栓发生率占绝大多数,因此,应当重视胫后静脉及小腿肌内静脉分支血栓的早期超声检查,防止血栓的延伸。在肢体深静脉血栓中,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多见,发生部位以左下肢最多见[6]
,还应当注意有4.26%的健侧肢体发生血栓。从发病年龄看,随着年龄增长,静脉血栓的发生呈递增趋势,老年患者发生率占44.29%,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对4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也不应该忽视,本组发生率占8.51%,避免漏诊;所以对于部分无症状的患者应当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总之,骨科大手术后下肢DVT 发生率较高,尤其以老年、手术时间长者好发,多发于下肢远段静脉,而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其高敏感性、高准确性、直观、无创、可重复检查、便于床旁操作等特点,可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参考文献[1]何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诊断[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7
):615.[2]张晓蓉,何文,唐华,等.小腿静脉血栓形成影像学诊断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064-1067.[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国临床医生,2002,30:26-30.[4]查长松,赵玉华,林荣莉,等.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不同方法的对比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14(7):53.[5]刘禧.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急性下肢血栓形成及其演变[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50):365-366.[6]谭旭艳.肢体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10):637-638.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对我院10多年间收治的40例老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4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治愈38例,转院2例,治愈率95%。结论:争取在48h 内进行早期胆囊切除术是防止胆囊穿孔、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治疗措施。关键词: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断;治疗;观察
中图分类号:R65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2-0093-02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0例临床观察
肖建中*
*吉安县人民医院(343100)
2012年4月1日收稿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占急性胆囊炎5~10%,胆囊内无结石
存在。老年人AAC 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早期不容易诊断,病程大于48h 的患者化脓、穿孔的发生率明显增加。AAC 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通常在严重创伤、烧伤、腹部非胆道手术、脓毒症等危重病人中发生。有多种因素参与发病过程。多数认为与胆囊内
胆汁淤积、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菌感染有关[1]
。
现对我院10多年收治的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0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老年ACC 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62~84岁,平均73岁。患者发病前均无胆囊炎病史。本组病例发生于创伤及手术后共8例,其中胃次全切除术后3例,外伤性肝脾破裂术后2例,小肠破裂术后4例,肾切除术后2例;合并发高血压6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糖尿病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2例;其余病例无合并疾病。分别误诊为消化道穿孔3例,急性胰腺炎4例,急性肠梗阻2例。临床表现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轻度腹肌紧张。全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右上腹胀痛,恶心、呕吐28例,畏寒、发热27例,黄疸9例,休克2例,右上腹压痛伴肌紧张31例,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23例:术前均B 超或CT 确诊。B 超示:胆囊增大、壁厚。CT 示:
胆囊增大、胆囊壁厚。WBC (10~20)×109
/L ,N >0.84。本组各例结合
术中观察术后病理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术前诊断为
AAC 者28例,其余分别误诊为消化道穿孔5例,急性胰腺炎3例,急性肠梗阻4例。本组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胆囊切除术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例,开腹胆囊切除术7例),胆囊大部切除术6例;胆囊造瘘术3例;3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 形管引流术。2结果
本组病人均手术治疗,治愈38例,转院2例,治愈率95%,转院原因为术后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 )。术后发生并发症者7例(发生率为7.5%),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1例,隔下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本级病例住院时间12~36d ,平均17d 。3讨论
AAC 好发于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发病率相对较低,容易误诊和漏诊,病情进展迅速,极易穿孔和坏疽。笔者体会:①尽管该病发病率远低于结石性胆囊炎,但后果严重,在老年患者以及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后、长时间使用TPN 等有AAC 发病基础的病人,要考虑该病发生的可能。②右上腹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提示本病,需有B 超或CT 证实。强调对腹部体征的反复观察以早期诊断,避免出现腹膜刺激征后再实行手术,此时穿孔或坏疽的可能性极大。③对发热、黄疸患者,早期腹部体征不明显,可以作AAC 首要症状出现。④AAC 诊断中影像学检查极其重要,首选B 超。B 超声像特点为:胆囊内无结石,胆囊膨大,胆囊壁增厚,浆膜下水肿引起双边征和胆囊周围积液等。当肠道积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