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膜分离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01-0.1ųm
0.1~0.5MPa
纳滤(NF)
1-50nm
0.5-2.5MPa
反透析(RO)
<1nm
1.0-10MPa
蛋白质,多肽和 多糖的回收和 浓缩
小分子有机物, 染料,重金属 离子
无机盐 NaCl等
膜分离过程Hale Waihona Puke Baidu意图
膜分离过程原理:以选择性透膜为分离介质,通过在 膜两边施加一个推动力(如浓度差,压力差或电压差 等)时,使原料侧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以达到分离 纯化的目的。通常膜原料侧称为膜上游,透过侧称为 膜下游。
与传统分离技术相比,常用膜分离 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化,能耗比有相变化 的分离法低
2分离过程通常在常温下进行,尤其适用于 酶、药品、果汁等的分离、浓缩与富集等 热敏性物质的处理,在食品加工、生物医 药、生化技术等领域具有独特的适用性。
3 膜分离技术具有从病毒到微粒的广泛分离 范围,不仅适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而且 还适用于许多特殊溶液体系的分离,如溶 液中大分子与无机盐的分离、一些共沸物 或近沸物系的分离等。
• 纳滤: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 200-2000小分子量的膜分离过程。孔径分 布在1-50nm.
超滤、微滤和反渗透与纳滤一样都 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一般来 说,超滤是截留大分子溶质,而允许低分 子溶质和溶剂通过.从而将大分子与小分 子物质分开;微滤是将胶体或更大尺寸的 微粒同真溶液分开。
膜分离技术是指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 差为推动力,依靠膜的选择性透过作用进 行物质的分离、纯化与浓缩的一种技术。
所谓的膜是指在一种流体相内或是在两 种流体相之间有一层薄的凝聚相,它把流 体相分割为互不相通的两部分,并能使这 两部分之间产生传质作用。
• 膜的特性:
• 不管膜多薄,它必须有两个界面,这两个 界面分别与两侧的流体相接触。
• 膜传质有选择性,它可以使流体相中的一 种或几种透过,而不允许其他物质透过。
概述
• 一 膜分离技术 膜是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利
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的 分离,纯化,浓缩的过程称为膜分离。它 与传统的分离方式不同在于:膜可以在分 子范围内进行分离,并且这一过程是一种 物理过程,不需发生相的变化和添加助剂。
预防膜污染,必须对原料水进行严格的 预处理。预处理的方法和步骤一般包括凝 胶、沉淀、过滤等除去悬浮物;加入氯除 去细菌;加入酸防止结垢等。
反渗透是以压力差为主要推动力的膜分
离技术、是利用反渗透膜具有选择性地透 过溶剂(通常是水)的性质,对溶液施加压 力,克服溶剂的渗透压,使溶剂通过反渗 透膜而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目前己 成为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最经济的技术,已 成为超纯水和纯水制备的优选技术。
• 2 耐高温:高通量带来的温度升高和清洗的 需要
• 3 耐酸碱:防止分离过程中,以及清洗 过程中的水解。
• 4 化学相容性:保持膜的稳定性 • 5 生物相容性: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形。 • 6 成本低
3 几种膜分离过程简介
• (一) 渗透,渗透压和反渗透的概念 • 只允许溶剂透过而不允许溶质透过的膜称
反渗透
反渗透是利用外压将渗透过程逆 转,达到分离物质的目的.
三 微滤、超滤和纳滤
• 微滤:以多孔细小薄膜为过滤介质,压力 为推动力,使不溶性物质得以分离的 操作。 孔径分布在0.22-10.0um之间。
• 超滤:分离介质同上,但孔径更小,为 0.001-0.1um,分离推动力仍为压力差,适 合于分离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第五章 膜分离法
• 1748年, Abble Nelkt 发现水能自然地扩散到装 有酒精溶液的猪膀胱内,首次揭示了膜分离现象。
• 1950年Juda首次发表了合成高分子离子交换膜, 膜现象的研究才由生物膜转入到工业应用领域。
• 上世纪60年代中期,Bloch等采用支撑液膜研究了 金属提取过程。
• 黎念之发明乳化液膜推演出了促进传递膜的新概 念,并导致了后来各种新型液膜的发明。
若在溶液上方加一个外压力P, 当P> 渗透压,则溶液中的溶剂透过膜向纯溶剂 侧流动。由于此时溶剂的渗透方向同渗透 相反,所以这一现象称为反渗透。
渗透、渗透压与反渗透
(2)膜的污染
由于原料液中杂质的存在,在操作一 定时间后,膜表面被不溶的沉积物所覆盖, 使膜的性能下降,这种现象叫做膜的污染。
在反渗透过程中,膜的寿命主要由膜污 染所决定。膜污染主要是由于原料液处理 不当所造成的。
为半透膜。 • 渗透是把溶液和溶液(或把两种不同浓度
的溶液)分别置于膜的两侧时,纯溶液将 自然穿过半透膜而自发地向溶液(或从低 浓度向高浓度)一侧流动的现象叫渗透。
随着渗透不断进行,溶液侧的液面将不 断升高,最后当两侧液面差为H时,溶剂将 停止透过膜,体系处于平衡状态。H高度溶 液所产生的压力,称为该溶液的渗透压。
膜分离过程的实质近似于筛分过程, 是根据滤膜孔径的大小使物质透过或 被膜截留,从而达到物质分离的目的。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微滤、超 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四种
膜分离法 微滤(MF)
常用膜分离技术的基本特征
膜 0.02-10ųm
操作压力 0.01~0.2MPa
适用范围 悬浮固体,细菌
超滤(UF)
超滤膜和微滤膜的截留机理主要是物质
在膜表面及微孔内的吸附、在孔内的停留 (阻塞)、膜表面的机械截留(筛分)、架桥截 留和膜内部网络截留,如下图所示。
超滤膜和微滤膜的截留机理
纳滤(纳米级过滤的简称)是一种介 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膜分离过程,其截 留分子量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纳 滤过程与反渗透过程极为相近。在纳滤过 程中使用的膜也几乎与反渗透膜相同,
4由于只是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推动力,因 此分离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自控和维 修。
常见的膜分类方式
二 各种膜材料
• 1 高分子膜材料 醋酸纤维素类、聚酰胺类、聚酯类、聚烯 烃类、含硅聚合物、含氟聚合物和甲壳素 类
• 无机膜材料:金属膜、固体电解质膜
膜材料的特性
• 1 耐压:膜孔径小,要保持高通量就必须施 加较高的压力,一般膜操作的压力范围在 0.1-0.5Mpa,反渗透的压力更高,约为110M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