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化的变与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是四大古国中唯一活跃至今的国家,国家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对国家的兴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国能长久屹立于世界之林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无关系,而在现今——这一个飞速变化的信息时代里,中国文化的变与不变也必将影响着中国的发展。我认为在新时期中,中国文化需在变与不变之中保持动态的平衡,并最终达到包容共进的效果。
文化之变,本为常态。马克思曾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原先的文化不适应先今社会的需求,其必须进行变化以适应社会。上世纪的五四运动推翻了旧的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但是现今这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消息变地多样与复杂。并且随着手机电脑等个人终端的普遍,人们接触社会文化的途径也更加直接简便,所以新时期的中国文化的变化速度与影响程度也是历史上的任一阶段无法与之相比的。
但是正因为文化的多样化与复杂化,许许多多的乱象因此而生。先今社会的流行文化似乎充满着浮躁之风,如在微博上大肆鼓吹的拜金主义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危机,还有在快速生活的时代里人们似乎再也没有时间与心境去好好地拿起一本书去阅读,反倒对微博上的笑话段子、心灵鸡汤爱不释手。先进流行文化的快餐性与浮躁性似乎也乘上了社会发展的列车,走在了社会的前沿。但这些变化的意义在何处?
人生中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文化的演变之中也有“初心”,即传统文化的优良精髓。梁漱溟说:“中国传统中该变化的早就变了,不该变的永远都不会改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如春日的细雨,润物无声,将仁义礼智信等人们生命中最重要的美德根于植人们的心底,并通过人们良好的行为体现出来。这些文化伴随中国度过千年的风风雨雨,并成为中国社会道德认知的重要部分,这是根植于社会基础的文化,是社会之本,怎能动摇?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同的文化,望中国文化坚守初心,那么无论其最终的形态如何,其本源始终如淳淳的上古之风,浸润当今人们浮躁的心灵,助力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