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掘进通风除尘技术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综掘工作面除尘技术研究与应用

综掘工作面除尘技术研究与应用
A sr c T e p p rmaIy a ay e h e h ia h rce s c fd s e v y v ni t n u tc th r p a ig b ta t h a e il ls st et c nc lc a a tr t s o u t mo a b e t ai ,d ac e ,s ryn , l n ii r l l o s
te rs l s o s ta e fa d d t gi e e t ea d C rv e w r i ge vr n n ,e p ca yfr h u p e s n h e ut h w t h m e u i f c v n a i o et okn n i me t s e il es p rsi h t o s n s i n mp h o l ot o o ep rbe d s ,S sp o p c v . frs i l u t O i i r s e t e a t i Ke o d me h n zd e c v t n fc s d t en v c n lg fa d d t mie fa n g n yW r s c a ie x a a o a e u i a t h oo y o m e u i i s r ol e s n g n mig a e t o
送 入工作 面 , 工作 面污 风 经 抽 出 式通 风 除尘 系统 净 化, 被净 化后 的风 流 沿 巷道 排 出。此 种 方式 能发 挥 压 入式 和抽 出式通 风 的优点 ; 缺点是 易形成循 环风 , 降低 了压 入式 与抽 出式 两列 风简重 叠段巷道 内的风 量, 易形 成瓦斯 层 状 积 聚 。④ 长 抽 短压 式通 风 以抽
等。尽管这些技术具有一定除尘效果 , 但基本上采

矿山通风与除尘技术

矿山通风与除尘技术
矿山通风与除尘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 矿山通风技术概述 • 矿山通风技术应用 • 矿山除尘技术概述 • 矿山除尘技术应用 • 矿山通风与除尘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矿山通风技术概述
通风技术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矿山通风技术是指通过合理设计和控制矿山的空气流动,为作业人员提供良好 的工作环境,同时降低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浓度,保障安全生产的技术。
04
矿山除尘技术应用
机械除尘技术
总结词
利用机械力(如重力、离心力、惯性 力等)来捕捉粉尘,结构简单,运行 稳定,但除尘效率相对较低。
详细描述
机械除尘器通常由重力沉降室、惯性 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等组成,通过增 加尘粒在气流中的运动阻力,使尘粒 在设备内部沉积下来。
静电除尘技术
总结词
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带电尘粒在电场中受到库仑力的作用而被捕集,除尘效率高,但设备投资和 维护成本较高。
过滤除尘技术
总结词
利用多孔滤料对气流中粉尘的阻留作用 进行除尘,滤料过滤性能和阻力随粉尘 层的增加而变化。
VS
详细描述
过滤除尘器包括袋式除尘器和颗粒层除尘 器等,通过滤料对粉尘的拦截、惯性碰撞 和扩散等作用实现除尘。袋式除尘器具有 较高的过滤效率,但阻力较大;颗粒层除 尘器阻力较小,但过滤效率相对较低。
重要性
矿山通风技术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之一,可以有效降低作业现场的粉尘 和有害气体浓度,提高作业人员的舒适度和健康水平,同时也能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通风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矿山通风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采矿活动,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通风技术 是在20世纪中叶开始发展的。

综掘工作面长压短抽式通风除尘技术分析

综掘工作面长压短抽式通风除尘技术分析

综掘工作面长压短抽式通风除尘技术分析摘要:在此次研究中,重点阐述长压短轴式通风除尘技术以及对技术应用效果产生影响的常见因素,以实际煤矿现场实验为例,系统分析实验数据,确定吸尘口和工作面迎头间最佳距离。

关键词:综掘工作面;长压短轴式;通风除尘技术在矿井生产中,粉尘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

伴随巷道掘进机械化水平的提升,综掘工作面粉尘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

一般情况下,掘进机自身携带内喷雾除尘技术,受喷头堵塞影响,经常会出现失效的问题。

而外喷雾除尘技术在微细粉尘清除方面的效果有限。

而采用水喷雾除尘技术,在除尘的基础上还会消耗大量水,导致掘进工作面水患严重,导致掘进效率受到影响。

对长压短轴式通风除尘技术的应用,并不会使掘进工作面出现水患问题,且除尘效率显著提高。

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综掘工作面长压短抽式通风除尘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长压短抽式通风除尘技术概述(一)技术应用基本要求当前,国内煤矿以瓦斯矿井为主,一旦发生瓦斯灾害,所带来的危害将远远超过粉尘。

综掘工作面通风承担工作面粉尘浓度下降的使命,同时也需将工作面的瓦斯吹散,使得工作面的温度得以下降[1]。

要想确保瓦斯被稀释并且排除,就应确保长压短轴式通风设备在布置与风量匹配方面和基本要求相吻合。

第一,压入式局部通风机与启动装置,应选择进风巷道内安装。

需要注意的是,与掘进巷道回风口的距离要超过10米,而且全风压供给此处风量要求比局部通风机吸入风量大。

第二,压入式风筒口与工作面之间的距离应保证不超过。

其中,SH表示的是巷道断面积。

与此同时,抽出式通风风筒口和掘进工作面距离不允许超过5米。

第三,除尘器排放口和压入式风筒口重叠的长度应不低于。

其中,SH表示的是巷道断面积。

第四,针对长压短轴混合布置而言,要想有效规避循环风的形成或者是风筒重叠段风速最低,就必须保证压入式风筒的出口风量和抽出式风筒的入口风量和最低风速、巷道断面60倍的总和。

(二)除尘效果影响因素在对长压短轴式通风除尘技术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除尘的效果很容易受诸多参数影响。

矿井掘进通风与综合防尘技术

矿井掘进通风与综合防尘技术

261矿井掘进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对生产效率、生产安全有一定影响。

近几年,我国煤矿生产逐步朝着深、复杂的方向发展,部分矿区矿井煤炭灰分低、挥发分高、质地脆、节理发育,掘进过程中或会产生大量细微煤灰、微粒,为避免矿井出现粉尘爆炸事故,改善掘进面工作条件,就必须要应用掘进通风技术、综合防尘技术。

1 矿井掘进通风技术矿井掘进通风技术是降低掘进工作面的基本技术,数十年来,国内煤矿掘进通风都根据瓦斯涌出量、工作人数、进风速度来确定具体的通风方法。

瓦斯涌出量、工作人数、进风速度计算参考公式“Q=100×q×k×=100×0.26×20=52m 3/min;Q=4×15=603/min;Q=V×S=15×8=120m 3/min”上述公式中,q为掘进工作面瓦斯的绝对涌出量;k为瓦斯涌出不均衡风量备有系数(当前国内各个矿区对该系数的取值确定为2.0);N为掘进面最多工作人数(我国各个掘进面常规最大工作人数为15人);V为掘进面巷道最低允许通风速度;S为掘进工作巷道断面面积[1]。

长久以来,我国各个矿区都采用施工总机道、机道石门、顺槽机道布置通风体系,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掘进工作需求,但是在掘进工作过程中,需要增加通风投入,且根据矿区开采速度,还需要对通风投入进行调整。

近几年,伴随技术发展,各矿区掘进工作面通风方法发生了一定变化,多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模式来满足掘进面的通风需要。

但是,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设备,需要满足井下作业防爆要求,且设备体积要小,风压要高。

2 矿井掘进综合防尘技术掘进通风技术是为基础技术,目前已经难以满足各个矿区的生产要求,为进一步减少在掘进生产工作中产生的粉尘,国内外均推崇使用综合防尘技术,其中高压喷雾技术、煤层注水技术等应用较为广泛。

2.1 高压喷雾技术掘进面的粉尘防治,当前可分为高压外喷雾、泡沫降尘、长压短抽风流净化等,其中泡沫降尘技术在实践中表现出降尘效果突出、耗水量少等等优势,但成本相对较高,国内尚无价格低、高效实用的泡沫降尘剂。

煤矿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的实践与应用研究

煤矿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的实践与应用研究

煤矿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的实践与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煤矿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矿山开采活动会产生大量粉尘,而粉尘是造成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煤矿掘进工作面是煤矿生产的核心区域,粉尘的产生和扩散在这里尤为严重。

当前,我国煤矿掘进工作面的防尘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传统的防尘措施效果有限,工作人员防护意识不强等。

为了改善煤矿生产环境,减少职工的职业健康风险,提高煤矿生产效率,有必要开展煤矿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通过引入先进的防尘设备和技术,探索适合我国煤矿掘进工作面的防尘解决方案,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旨在通过对煤矿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的实践与应用研究,分析当前防尘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新的防尘技术应用,评估技术效果,提出改进建议,为煤矿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煤矿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的实践与应用研究对于提高煤矿工作面的作业环境质量、保障矿工健康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矿掘进工作面是煤矿生产的核心区域,防尘工作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和矿工健康。

加强煤矿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减少煤尘对矿工身体健康的危害,降低职业病患病率,提高工作面的作业环境质量,保障矿工的身体健康。

煤矿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的实践与应用研究,能够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有效的防尘技术可以减少煤尘对设备的侵蚀,延长设备的寿命,降低设备维修和更换的成本,同时减少煤尘对运输设备和人员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煤矿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的实践与应用,对于提高矿工健康安全、改善作业环境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2000字】。

2. 正文2.1 煤矿掘进工作面的防尘现状分析煤矿掘进工作面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但由于煤矿地下环境尘埃较大,工作面容易产生粉尘污染,对矿工健康造成威胁。

煤矿井下工作面通风防尘技术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工作面通风防尘技术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工作面通风防尘技术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3-04-28T06:13:01.86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1期第34卷作者:谢洋[导读] 矿井粉尘因其自身特性,除了具有爆炸危险性之外,还会降低井下仪器设备精度和使用寿命,谢洋安徽神源煤化工有限公司,安徽淮北 235126摘要:矿井粉尘因其自身特性,除了具有爆炸危险性之外,还会降低井下仪器设备精度和使用寿命,影响作业环境的能见度以及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

针对煤矿井下工作面防尘工作,对工作面防尘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井下工作面提出具体的通风防尘降尘措施,对工作面粉尘防治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煤矿井下工作面;综合防尘;风帘;风障;通风优化引言: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应用的推动作用下,煤矿开采的机械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是大功率机械,如采煤机、运输机等使用使得采煤工作面的粉尘量也急剧增加。

粉尘浓度越高,对于采煤工作效率、工作设备的影响以及采煤工作人员的影响也越大,甚至到达一定浓度之后极易引发爆炸事故,严重危害采煤工作的安全,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矿尘具备极大的危害性,不但使得井下作业能见度降低,引发尘肺等病痛,同时也会加剧机械设备的磨损,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引发爆炸灾害。

因此,对于采煤作业而言,加强对粉尘浓度的严格控制极为重要,是有效降低粉尘危害的重要手段。

1.煤矿井下工作面防尘现状及问题分析 1.1工作面防尘现状。

采煤井下工作面中涉及采煤机割煤落煤、刮板运输机装运煤矿、采煤工作面的移架、放煤口放煤,以及破碎机破煤等,这些环节的运行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其中,采煤机割煤是导致粉尘产生最为严重的环节,割煤的持续时间较长,并且使移动的,导致了粉尘的产生点也是动态的,这一环节的粉尘产生量大约占据了整体产尘量的60%。

移架作业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产尘点,并且大多是粒径较大的粉尘颗粒,为粉尘的治理造成较大难度。

在放煤口产生的粉尘由于风力作用较小,极易扩散到人行道而影响采煤施工。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措施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措施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措施随着现代采矿业的快速发展,煤矿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掘进工作面是煤矿生产的基础,保证掘进工作面安全稳定地运营对于整个煤矿的生产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通风是掘进工作面的重要环节,对于保持工作面正常通风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局部通风措施也尤为重要。

本文将会对采矿业中的局部通风措施进行一些详细的探讨,并分析其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

一、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措施的定义局部通风措施是指在掘进工作面内局部安装的通风设备,利用此设备对于局部掘进工作面进行通风处理。

局部掘进工作面通风措施是掘进工作面通风的一种保证,也是常用的安全技术措施之一。

局部通风措施在煤矿生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确保工作面正常生产的同时,为井下人员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改善井下环境的同时也对于健康与安全保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措施的作用1.通风空气可流向任何可能气体或粉尘集中的场所,使得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或粉尘浓度得到了有效的降低,提供了健康和安全的井下环境。

2.可以防止井下瓦斯爆炸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井下人员的安全保障水平。

3.对于地面浅埋板层裂隙带、盐岩夹煤层、接触煤层或断陷煤层的掘进作业中,局部通风措施能够有效地消除或降低覆岩下沉、爆炸危害和漏水等问题,保障了矿山生产和井下人员安全。

三、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措施的应用在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系统中,局部通风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局部通风的应用可以分为机械通风方式和粘附贴风方式。

1.机械通风方式机械风机负责掘进工作面地质区域的通风和送风,而机械插煤机负责对所掘进的煤层进行通风处理。

机械通风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掘进技术,具有风量大、压力高、节能省电等特点,能够满足大型掘进工作面的通风需求,广泛应用于煤矿开采中。

2.粘附贴风方式这是一种基于粘附贴风理论的,利用粘附贴风方法进行通风处理的技术。

将煤层表面涂覆一定的粘性材料,通过煤与施粘层粘接点之间的渗透强制喷射空气,使施粘层颗粒质量离开煤表面,从而形成均匀的通风空间。

采矿业中的矿井通风与防尘技术

采矿业中的矿井通风与防尘技术

采矿业中的矿井通风与防尘技术矿井通风与防尘技术是采矿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采矿过程中,矿井通风不仅能够保证矿工的健康和安全,还可以提高采矿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而防尘技术则是为了减少粉尘对矿工以及环境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矿井通风与防尘技术在采矿业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措施。

一、矿井通风技术1. 通风系统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是确保矿井内空气流通的重要因素。

通风系统包括主风机、风道以及分支通风装置等。

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能够保持矿井内空气流通的速度和方向,有效地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以提供矿工良好的工作环境。

2. 风量控制与优化矿井通风需要根据矿井深度、形状和开采方法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风量控制。

不同的工作区域和工作面都有不同的通风需求,通风风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对于大规模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也是关键,以确保各个区域的空气均匀分布,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消耗。

3. 防火与防爆煤矿等采矿环境存在着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因此,矿井通风系统还需要考虑防火与防爆的措施。

例如,在通风系统中设置防爆设备和火灾报警装置,以及定期进行火灾和爆炸风险评估。

二、防尘技术1. 水喷雾降尘水喷雾是一种常用的降尘措施。

通过喷洒细小的水滴,可以沉降在空气中的粉尘并将其固定在地面或其他表面上,避免其再次悬浮于空气中。

水喷雾降尘可以应用于矿井入口、工作面和传送带等位置。

2. 封闭设备与环境封闭设备和环境可以有效地控制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采用密封设备和闭合车间,能够防止粉尘从工作面向矿井内和外部环境扩散。

此外,使用环境友好的密封材料也是降低粉尘产生的有效手段。

3. 排风与净化通过设立合理的排风系统,将产生的粉尘及时排出,并对排出的废气进行净化,以减少粉尘对环境的影响。

除尘器和废气处理设备等设施可用于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4. 粉尘源治理除了从源头控制粉尘的产生,还可以对粉尘源进行治理。

例如,在爆破作业中使用合适的抑尘剂,降低爆破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并在煤矿开采中采用湿法降尘技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掘进通风除尘技术及其应用
文章从掘进通风方式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各种通风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重点介绍了压抽混合式通风方式通风除尘技术各种技术参数的确定和该技术在减轻环境污染、根治粉尘危害、改善井下掘进作业条件、保证工人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应用。

对改善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条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标签:通风方式;优缺点;混合通风方式布置;参数确定
1 掘进通风除尘方式
压入试、抽出式、压轴混合式三种方法可以使煤矿掘进通风除尘。

压入式通风除尘的优缺点:可利用采空区、崩落区或回风段其他通地表的井巷组成多井巷回风减少阻力,回风道密闭工程量少,维护费用低;矿井风压呈正压状态,可减少井巷、空区、矿岩裂隙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析出量;新鲜风流通过主扇,腐蚀性较小。

但是,长距离巷道掘进排出含尘污风需要的风量大,时间长,从而导致工作环境差。

抽出式通风除尘的优点:污风经风筒排出,可以使井巷中保持鲜新的空气,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当风筒吸入口距工作面小于有效吸程时,通风效果好,所需风量少。

缺点:污风通过局扇,当局扇防爆性能不良时,有瓦斯爆炸危险;有效吸程较短,风筒吸入口距工作面较远时,通风效果差;不能使用柔性风筒压轴混合式通风兼有压入式、抽出式的優点,通风效果最佳通风效果好,特别用于大断面、长距离岩巷掘进工作面的供风;但通风设备较多,管理较复杂。

是理想的通风除尘方式。

混合式通风除尘技术减轻了炮烟污染,从而改进了井下的掘进工作条件,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有了保障。

徐州、双鸭山、淮南、平顶山、大同等矿区近几年陆续采用SCF系列除尘风机及JTC-1型掘进除尘器、MAD-Ⅱ型风流净化器等,除尘效率高达85%~96%,特别是瓦斯煤尘比较大的综掘工作面,采用压抽混合式通风除尘技术,粉尘浓度大幅度降低,工作面粉尘浓度由700~2000mg/m3降至20~30mg/m3,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掘进通风方式。

2 压抽混合式通风除尘系统
主要扇风机在压抽混合式通风在进、回风井巷口或井巷内分别安设,通过将新鲜风流送到井下并将井下有污染的风流排至地面的办法,使整个通风系统的风流处于部分正压和部分负压状态的通风方式。

除尘风机、除尘器及集尘器结合压入式和抽出式的掘进通风除尘方式研究出压轴混合式通风除尘技术。

利用压抽混合式通风除尘技术,可以抑制粉尘,减少工作人员的肺气肿、气管炎、肺心病、肺结核等合并症,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
工人的患病率。

国家2016年发布《煤矿安全规程》,163条明确规定,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通风方式应采用压入式,不得采用抽出式(压气、水力引射器不受此限):如果采用混合式,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瓦斯喷出区域和突出煤层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时必须采用压入式通风。

2.1 压抽混合式通风除尘系统的几种布置方式
2.1.1 长压长抽式
压入式风机安设在掘进风道的入风,抽出式风机安设在掘进巷道德回风侧,在巷道的全长布置两趟风筒。

通风和防尘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

抽出风筒采用带骨架的伸缩风筒,风筒末端接近工作面迎头,压入式风机风筒口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小于风流有效射程6~10m,抽出式风机风筒口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小于负压吸程3~5m。

2.1.2 长抽短压式
该系统是在长抽通风防尘的基础上,在工作面附近又用短压风筒和局部通风机来提高风速,加速对有害气体的排放。

2.1.3 长压短抽式
以长距离抽风的方式将空气中的灰尘抽出,经过安置在巷道回风流中的除尘局部通风机净化排至巷道。

这种布置适用于高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较大的掘进工作面。

长压短抽式在保证经济上便宜的情况下、在安全上及适用条件上都适合当今煤礦开采,是煤矿煤巷及半煤岩巷掘进中推广普及的方向。

2.2 压抽混合式通风除尘系统技术参数确定
2.2.1 工作面及除尘器风量的确定
工作面风量是指主压风机或主抽风机使风流到达工作面的有效风量。

除尘器处理风量是指除尘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净化气体的体积量,袋式除尘器入口粉尘浓度,这是由扬尘点的工艺所决定的,在确定布袋除尘器的处理风量时,首先是需要看各个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处理气体量,同时还要考虑除尘器本身的漏风量,这个也不容忽视。

处理风量计算案例:公司在三个产尘点布置吸风口,每个吸风口是大约1.5平方米,如果将这些气体量都通过一个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那么华康厂家就可以计算出整个除尘风量:一个产尘点按照5000风量计算,那么三个产尘点就是15000风量。

2.2.2 巷道内的风速
不同的掘进通风除尘方式在巷道内的风速不同,掘进巷道混合式通风按规定必须采用局部通风机进行通风,禁止采用风幛通风。

《煤矿安全规程》中指出抽出式局部通风机或除尘风机的风量应大于压入式局部通风机的风量(Q2>Q1),抽出式局部通风机,必须采用经国家检定单位对防爆和防摩擦火花检合格的抽出式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风筒应采用符合MT 164要求的煤矿用正压风筒;抽出式风筒应采用符合MT 165要求的矿用负压风筒;硬质风筒必须是经国家指定质量检验单位检验合格的产品。

混合式与单独压入式或抽出式不同,在工作面附近会出现一个抽压混合作用区域。

该区域风流状态比较复杂,在工作面附近区域,会对空气分子受到吸入风流的正压作用,经现场实测,对于两风筒口呈前压后抽式的情况是,单一压入或抽出时风速比该区域风速小。

当两风筒口之间的距离要大于吸入风流对工作面的作用长度时,可以增强压入风流对工作面的射程,同时也可以对粉尘的密集度有一定的缓解。

按照一般情况两风筒口之间的距离要在5M和10M之间,最为合适的距离为8M至10M之间。

如果想要加快排尘速度,减少煤尘污染时间时,可以采用使抽出风筒口紧接工作面,使吸入风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混合式通风的技术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