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之明确概念的方法及意义
逻辑学_定义
逻辑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典逻辑学
古典逻辑学起源于古希腊 ,代表人物有亚里士多德 等,主要研究演绎推理和
形式逻辑。
现代逻辑学
现代逻辑学在19世纪末至 20世纪初得到快速发展, 包括数理逻辑、模态逻辑 和归纳逻辑等多个分支。
当代逻辑学
当代逻辑学在20世纪后半 叶至今持续发展,涉及计 算机科学、语言学、哲学 等多个领域,呈现出跨学
科的研究趋势。
02
逻辑学的基本概念
概念的定义与分类
概念的定义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是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
概念的分类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数量不同,可 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概念 所反映的对象性质不同,可分为实体 概念和属性概念。
判断的定义与分类
判断的定义
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是构成推理的基本 要素。
逻辑学的未来发展人工智源自与逻辑学的关系探讨人工智能对逻辑学的需求
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逻辑学提供形式化方法和推理机制,以实现更加智能的决策和问题解 决。
逻辑学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逻辑学为人工智能提供了知识表示、推理和学习的理论基础,促进了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 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逻辑学的互动关系
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逻辑学的研究,同时逻辑学的发展也为人工智能提供了更加坚实的 基础。
验证科学假说
逻辑学提供了一套严谨的验证方法,如实验验证、逻辑推理等,有 助于科学家验证假说的真伪。
逻辑学对日常生活的指导作用
提高思维能力
学习逻辑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维能 力,包括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 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
《法律逻辑学》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思维导图
2.4 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揭示内涵的方法--定义定义的特征
种类
语词定义
实质定义一般结构
Ds =df Dp 定义的方法 被定义项=种差+属概念
定义的规则定义项的外延必须与被定义项的外延相等
定义过宽
定义过窄
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同语反复循环定义定义项(正概念)一般不用否定概念定义项必须是清楚确切的科学概念,不得使用比喻揭示外延的方法--列举与划分列举逐一列出概念指称的每个对象来明确外延
划分特征把全部外延分成若干小类,即把一个属概念分成若干种概念
规则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外延
同次划分必须同一标准
各子项的外延必须排斥、相互构成全异关系概念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内涵清晰,外延封闭
内涵清晰,外延开放
内涵不清晰,外延封闭
内涵不清晰,外延开放。
逻辑学的定义
逻辑学的定义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和数量范围的思维形式。
概念包括概念内容和概念范围,前者指内涵,后者指外延。
定义——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划分——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白”,“动物”“人”,这些都属于概念——但是不属于定义。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这个就属于定义,用的是最普通的属加种差,属在动物,种差在有理性。
定义的是人这个概念的内涵,定义比概念更加明确。
如果仅仅是说人,动物,白这些概念,那它们的外延是很宽的,动物有两栖动物,陆生动物,诸如此类。
人有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中国人诸如此类,白有白衣服,白袜子诸如此类。
但是如果按照定义来说,你可以说人这个概念根据不同的划分有很多的外延——“人”这个概念的外延是如何如何,但是你如果用“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这个定义的外延——这就显得有点奇怪了= =,因为定义是划分内涵的工具,可以说定义是被概念用某种方式包含了的东西。
外延则刚好属于划分用的范畴,定义不太可能包含外延= =。
逻辑学中最常用的下定义方法
逻辑学中最常用的下定义方法下定义是逻辑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一个基本的概念,用于明确和界定一个概念的含义和范围。
在逻辑学中,下定义被广泛运用于清晰地阐明和解释概念,并确保沟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下定义的过程中,常常使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分类法:通过将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和区分来下定义。
这种方法通过将概念置于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或类别之下,从而使概念的含义更加明确和具体。
2. 描述法:通过详细而具体地描述概念的特征和性质来下定义。
在描述法中,使用详细的语言和词汇来揭示概念的本质和特征,以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该概念。
3. 基于示例的定义法:通过提供实际例子和情境来下定义。
这种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概念的含义,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概念。
4. 基于原则的定义法:通过引用基本原则和规则来下定义。
这种方法通过引用逻辑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中的原则和规则,来确立概念的含义和范围。
在下定义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清晰明了:下定义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词汇,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概念的含义。
2. 一致性:下定义应该在不同情境和语境中保持一致,避免出现自相矛盾或混淆的定义,以确保概念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确定性:下定义应该明确界定概念的范围和边界,避免模糊和不确定的定义,以确保概念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总结起来,下定义是逻辑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用于明确概念的含义和范围。
在下定义过程中,使用分类法、描述法、基于示例的定义法和基于原则的定义法等方法,以确保概念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通过清晰明了、一致性和确定性等原则,可以有效地下定义并推动知识的发展和应用。
逻辑学概念总结(考试用)
序什么是逻辑学?人们在思维活动中所运用的一种最重要的思维形式—推理。
要进行推理,就离不开运用判断,推理就是由作为推理根据即前提的判断而推出作为推理结论的判断的。
可见推理是由判断组成的。
判断离不开概念。
逻辑学就是研究思维形式的一门科学,而人们把概念、判断、推理称为基本的思维形式。
逻辑学如何来研究思维形式呢?首先,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都是通过相应的词语、语句和复句来表达的,因此逻辑学就只能是结合语言来研究思维形式的。
其次,逻辑学在研究由概念组成的判断和由判断组成的推理时,并不是研究一个个具体的内容,而是一般形式。
最后,还必须明确逻辑形式可以是正确的,逻辑学上称之为有效的;也可以是不正确的,即无效的。
学习逻辑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区分何为正确的,何为不正确的。
一2.确认事实事实是既成的,所以有其客观性,它独立于我们的观念而存在。
事实的客观存在有两种基本形式:事物和事件。
事物即存在的实体,如动物、蔬菜、矿藏等。
例如,白宫就可以看做事物的代表,而林肯被刺则可以看做事件的代表。
要确认事物的存在,你只需实地去考察。
如果它真实存在,就一定存在于某个地方;如果这个地方是你可以到达的,你就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来确认它的真实性。
3.观念与其对象我们大脑中的每个观念最终都源于对事物的描摹,而真实存在的事物却独立于观念之外。
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正确观念忠实地反映其对象的客观秩序,与之相反,错误观念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
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观念与其对象的关系来确认观念的正确与否。
如果某一观念与其对象的对应关系扭曲脆弱,我们就可确认该观念是错误的。
4.观念联系事实人类认知主要由3部分形成:(1)客观存在的事物;(2)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3)我们为其创造的语言,借之我们才能与他人交流。
5.将观念付诸语言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首先是事物,然后产生观念,最后出现语言。
即使一个观念清晰明确而且忠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也应该用语言表达出来。
4.2 明确概念的方法 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第四课第二框明确概念的方法【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解释定义的含义和构成,懂得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评述违背定义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2.解释划分的含义和构成,懂得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评述违背划分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3.懂得任何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二)核心素养目标1.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实际,感受科学精神,正确理解明确概念内涵的相关知识。
2.公共参与:自觉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思维创新。
(三)学习重难点1.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2.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一:基础知识巩固一、明确内涵的方法1.定义的含义和构成(1)定义是从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2)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
2.定义的方法和规则 (1)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 。
(2)要下一个正确的定义,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必须全同。
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
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形式。
否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④定义不能用。
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二、明确外延的方法1.划分的含义和构成(1)划分是从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2)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
2.划分的逻辑规则 (1)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
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2)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
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3)划分应该 ,不能越级。
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知识拓展怎样区分“划分”和“分解”划分是把一个属概念分为若干个种概念,而分解是把整体分成部分。
区分“划分”和“分解”的最根本的方法是看分出来的概念是不是原有概念的种概念。
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1.明确概念的内涵需要运用划分的方法。
4.2 明确概念的方法-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 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 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 物究竟“是什么”。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 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 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 “有哪些”。
要明确概念的内涵
(2)邮件有电子邮件、平寄邮件、国际邮件几大类。
邮件的介质为标准 邮件处理方式为标准
邮件所达地域为标准划分
③规则三: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错误表现: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例如:具体科学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这种划分是错误的,各子项必须是同一个层级的概念,划分应该逐 级进行,不能越级。科学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自然科 学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等。
第
一
明确内涵的方法
目
探究与分享
• 有人问阿凡提:“阿凡提,最近有什么新闻吗?”
• 阿凡提:“什么算新闻呢?”
• 那人答道:“新闻就是比较离奇的、出人意料的、有刺激性的消息。
• 阿凡提笑道:“有啊!昨晚我梦到有只老鼠在咬你的脚。
• 那人答道:“你这算什么新闻啊?一点儿也不离奇。”
• 阿凡提又笑道:“你的意思是,当我梦到你的脚在咬一只老鼠时才算新闻了?
标准不一
C.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
划分不全
D.杂志分为季刊、月刊、自然科学刊物。
பைடு நூலகம்
标准不一
E.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可分为相容关系、反对关系、矛盾关系越。级划分
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很多年前,通讯工具的外延只限于电话、电报等,而今通讯 工具的外延已经扩展为电话、电报、短信、电子邮件、微信、QQ等等。
逻辑学之明确概念的方法及意义
逻辑学之明确概念的方法及意义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明确概念是逻辑学中重要的一个方法。
明确概念意味着准确定义一个概念的范围和内涵,使其具有明确的含义,以便建立准确的逻辑关系和推理。
明确概念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定义概念的范围:确定概念所包括的对象和内容。
通过界定概念的边界和范围,可以避免概念的含义模糊或过于宽泛。
2. 确定概念的内涵:明确概念的特性和属性。
通过列举概念的各种要素和关联,可以更好地描述和区分概念,并阐明其含义。
3. 排除概念的外延:确定概念所排除的对象。
概念的含义不仅包括它所包括的对象,还应该明确排除哪些对象不属于该概念。
明确概念的意义在于:
1. 促进有效交流:明确概念可以使人们在交流和讨论中达成共识,减少概念理解上的歧义和误解。
2. 建立准确推理:明确概念可以为逻辑推理提供清晰的前提和结论,使推理过程更加精确和有效。
3. 加强概念分析:明确概念可以帮助人们深入分析和理解抽象概念,揭示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和关系。
4. 促进学科发展:明确概念有助于推动一个学科的发展和进步,构建更加严密和系统的知识体系。
总之,明确概念是逻辑学中重要的方法,它能够提升思维和推理的准确性,加强学科研究和交流的有效性,对于人们理解世界和探索真理具有重要意义。
高三思政选修3逻辑与思维_第二框_明确概念的方法_活动探究 关键能力
活动探究·关键能力【议题1】明确内涵的方法情境诱思有个医生自称擅长外科。
军营里有位副将在战场上中了流箭,箭头深深地扎进膜内,他立即请那位医生来施行手术。
医生掏出一把大剪刀,剪去了露在外面的半截箭杆,就要辞退。
副将说:“箭头还扎在肉里头,怎么不取出来?”医生说:“这是内科的事,与外科无关。
”1. 你是否赞成这位医生的说法?其错误何在?(依托案例分析,培育科学精神)2. 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依托对错误做法的分析,培育公共参与能力)归纳释疑1. 定义(1)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或是透过列出一个事件或者一个物件的基本属性来描述或规范一个词或一个概念的意义(2)属加种差是一种常用的定义方法,又称真实定义、实质定义。
(3)定义项是由被定义概念的邻近的属和种差所组成的定义。
它的公式是: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
用属加种差方法下定义时,首先应找出被定义项邻近的属概念,即确定它属于哪一个类,然后,把被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同该属概念下的其他并列种概念进行比较,找出被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不同于其他种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即种差,最后把属和种差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给“人个概念下定义,当我们对一个概念—比如“人”下定义时首先要找到与这一概念最近的“属概念”—动物,然后我们就可以说“人是一种动物”了。
这样,相对大一点的属,就是“动物”,亦称母项,相对小一点的种,就是要下定义的”,亦称子项。
所谓种差,在这里与属概念“动物”之下的其他并列(注意,一定是要并列,属种关系是不能构成并的)的种概念(如狼虫虎豹,鸡鸭牛羊等)所反映的对象的差别,即种差:人“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而狼虫虎豹,鸡鸭牛羊等却“不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
找到了种差,人的定义也就容易了。
人的定义就可表述为“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
又如,我们用同样的方法给椅子下定义。
首先,椅子是一种“家具”,“家具”是属概念,“椅子”是种概念。
逻辑学之明确概念的方法及意义
明确概念的方法及意义概念是思维形式最根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因此,在研究命题推理之前必须首先研究概念。
概念这个词似乎很抽象,很陌生,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都离不开它都在广泛的运用着它,概念和语词的关系非常重要,思想是离不开语言的,任何一个思想的产生和形成都要借助语言,思想的表达也要通过语言。
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也离不开语言中的语词。
任何一个概念都要借助语词来表达。
但是并非所有的语词都可以表达概念,所以,为了正确的表达概念我们就应该掌握和理解语词的多样性以致于可以去更好的表达多种概念。
概念的要求必需要明确,假设不明确,那么它也就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极其特征本质,当然也就无法运用它来进展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因此也就无法进展正确思维了。
比方“逊色〞大体上说的就是“减色〞的意思。
说“使文章减少了逊色〞,就等于说“使文章减少了减色〞,这就句子来讲,一定是说不通的,当然其所表达的命题也就是不正确的了。
因此我们应该明确概念,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问题。
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事物中的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概念的外延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一个个、一类类的事物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的明确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一个概念是明确的,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明确的,也就是说,这个概念说,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特性和本质以及这个概念反映着哪些事物是明确的。
例如,自己的圆珠笔不是商品,但是商店里出售的圆珠笔就是商品,商品这个语词的内涵就指着待出售的物品。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具有反变关系,内涵和外延之间有着互相制约的关系: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会越少。
反过来,假设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会越多。
正确把握这种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并自觉的运用它,这对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都有很大的意义。
概念有很多的分类,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分类,乃是根据概念的最一般的特征进展的: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数量来说,可以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来说,可以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
大学逻辑学第2章 概念
概念的外延
• •
–
概念的外延是具有该概念内涵的所 有对象组成的类。 类、子类和分子
在逻辑学中把具有共同属性的对象的 集合叫做“类”,把从属于“类”中 的每个对象叫做“分子”,把一个 “类”中包含的小类叫做“子类”。 分子为零的类叫做“空类”,相对应 的概念叫空概念。
“中国”是否属于“联 合国”这个概念的外 延?
– 性质:对象固有的属性,与其他事物 无关。
例如:物体的质量大小、一个人的气质、区域文 化的核心价值观念等等,都是对象的性质。
– 关系:对象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作 用,与其他事物有关。
例如: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一个人的出身、文 化冲突等等,都是对象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
–属性是对象的性质以及对象之间 关系的统称。
– 苏武赶着羊群。 – 判别“羊群”这一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 合概念。我们可以用“一只羊”这一单独概 念作主项,用被辨析的概念“羊群”作谓项, 组成一个单称肯定命题: – 一只羊是羊群。
3、正概念和负概念
• 正概念和负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 具有某种属性,来预以区分。 • 正概念:又叫肯定概念,它是反映对象具有某 种属性的概念。 • 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 正负概念总是相对于特定的论域而言的,所谓 论域就是一个概念所相对的特定属概念的范围。 • 一般而言,负概念总是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正概 念,正负概念外延之和等于论域。
概
Concept
念
本讲要点: ○ ○ ○ ○ ○ 概念的性质与结构 概念分类 概念外延间关系 明确概念的方法:定义与划分 准确运用概念:逻辑素养的最基本要求。
一、概念的性质与结构
内容: 1、什么是概念 2、概念的结构
谈谈“概念”这个概念
“逻辑”的多种含义 学案(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2024年)
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第一框“逻辑”的多种含义【课标要求】1.了解“逻辑”的不同用法,2.明确狭义和广义“逻辑”的含义,3.理解推理、论证、论辩的内涵。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实际,感受科学精神,正确理解逻辑、形式逻辑相关知识。
公共参与:自觉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思维创新。
【问题导学】一、“逻辑”的多种含义1.“逻辑”是一个多义词:现代汉语中的“逻辑”,或者与“规律”同义,或者指“逻辑”,或者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或者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2.逻辑学研究的对象:“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3.逻辑学研究的目的: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
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1.含义: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视为狭义的逻辑学,而把含有狭义的逻辑学和研究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辩证逻辑等视为广义的逻辑学。
2.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其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的规律和规则。
3.意义: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
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互动探究】探究一:小明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一本有关逻辑的书,几位同学纷纷点赞。
A同学:学逻辑也要合乎学习的逻辑,先易后难,不能揠苗助长。
B同学:毛主席曾号召大家都要学一点儿逻辑呢。
C同学:逻辑太重要了,逻辑混乱的文章别人看不懂,不讲逻辑的人别人懒得理。
上述情境里,A、B、C三个同学议论中的“逻辑”分别是什么意思?探究二:判断一下,下列内容都是哪种“逻辑”呢?(1)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性,但建筑还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
(2)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不要用霸权主义逻辑来思考国际关系。
4.2 明确概念的方法 高二政治《逻辑与思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4.2明确概念的方法——外延
明确概念的外延的方法——划分: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
划分的结构:
学生 分为 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
母项(属概念)
子项(种概念)
4.2明确概念的方法——外延
思考:下列对概念的划分是正确的吗?
②逻辑学不是心理学。 犯了“定义过宽”和“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③语句分为主语、谓语等。 这是由整体到部分的分解,并非从属概念到种概念的划分。 ④电视机可分为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进口电视机三种。 犯了“划分标准不一”和“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⑤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这是由整体到部分的分解,并非从属概念到种概念的划分。
比喻定义
地方老字号是地方民族企业的金 招牌。
4.2明确概念的方法——外延
P28探究与分享
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去农村支援麦收。在安排任务时,他说:“男同学割麦子,女同 学把割下来的麦子捆起来,体力强的同学把麦捆运到场院去,体力弱的同学在地里捡麦穗。大家根 据自己的情况,按照上面的分工排成四排。”学生们听后,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排。
乙:制定政策要以人为本,我是人,要以我为本。
乙犯了“偷换概念”(或是“四概念”)的错误。“人”这个概念在大前提中指的是总体,在小 前提中指的是个体,不是同一概念,结论不能成立。
【小题狂练】3、如果下列语句都是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它们是否正确?为什么?
①木材就是木料。 定义项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4、原因就是引起结果的事件。 原因指造成某种结果或者引发某种事情的条件。
循环定义
《逻辑学》教学大纲
逻辑学一、课程性质和意义逻辑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任选课之一。
本课程是以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探求新知识的必要工具,是正确思维、识别和揭露诡辩的必要工具,是正确表达、论证的必要工具。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首先要明确概念、命题、推理之间的关系,掌握这三种思维形式的相关知识;其次,运用所学的命题和推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指导相关考试科目的作答。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反映能力,辨别正误的能力,增强口头表达、阅读、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培养学生对新知识、新事物较强的理解力和洞察力,使其具有敢于尝试和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要以少而精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理论,再以理论指导实际的方式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刺激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加强技能训练,从而突破难点,解决疑点,做到既传授知识,又指导方法,提高分析客观现象的能力。
四、学前准备及课程学法指导逻辑学的各种思维形式和规律是用语言来表达的,因而要具有一定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这对学好逻辑学有极大的帮助。
逻辑学研究的是人类思维的规律、规则,抽象概捂性是其特点,但我们切忌把它看作是空洞的、乏味的,要自觉地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变空洞为具体,变乏味为有趣。
五、本课程的重点、难点1、集合概念,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2、直言命题的类型及主谓项的周延性;3、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及其推理;4、复合命题逻辑值的确定;5、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
六、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逻辑学的对象和性质一、“逻辑”与逻辑学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三、逻辑学的性质第二节学习逻辑学的意义与方法一、逻辑科学的地位二、学习逻辑学的意义三、学习逻辑学的方法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概述一、概念及其逻辑特征二、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三、概念与语词四、使用概念的一般要求第二节概念的分类一、概念分类的依据二、概念的种类三、关于概念的其他分类介绍第三节概念外延间的关系一、相容关系二、不相容关系第四节概念的限制与概括一、概念的限制法二、概念的概括法第五节概念的定义法一、定义及其逻辑结构二、常用的定义方法——属加种差法三、定义的种类四、实质定义的逻辑规则第六节概念的划分法一、划分及其逻辑结构二、划分与分解三、划分的种类四、划分的逻辑规则第三章命题与推理概述第一节命题概述一、命题及其逻辑特征二、命题与语句三、命题与命题形式四、命题的种类第二节推理概述一、推理及其结构二、推理的分类三、推理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及其判定四、推理的作用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第一节直言命题一、直言命题及其逻辑结构二、直言命题的分类三、直言命题的主、谓项周延性问题四、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第二节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一、直言对当关系推理及其有效式二、直言命题变形直接推理第三节直言命题的间接推理——直言三段论一、直言三段论及其结构分析二、直言三段论的公理三、直言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四、三段论的格与式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第一节复合命题概述一、复合命题及其构成二、复合命题的真值联结词及其分类三、复合命题逻辑值的确定第二节联言命题及其推理一、联言命题二、联言推理第三节选言命题及其推理一、选言命题二、选言推理第四节假言命题及其推理一、假言命题二、假言推理第五节假言选言推理一、二难推理的基本有效式二、关于如何正确运用二难推理的问题第六节负命题及其推理一、负命题的构成及其逻辑性质二、负命题与直言否定命题的区别三、负命题的种类及其等值推理七、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选用:《逻辑学》(修订版)姜全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版。
逻辑学 第一讲 概念
如: 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角三角形。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
S P
用欧拉图表示:
S=P
一则幽默: 小黄:“厂长,我丈母娘家死人了,我 想请5天假。” 厂长:“死了谁,要请5天假?” 小黄:“我的丈人,娃的外公,娃他妈 的爹。” 厂长:“哇,死了三个人!好,我同意 。”
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情况表: 主项S SAP SEP SIP 周延 周延 不周延 谓项P 不周延 周延 不周延
SOP
不周延
周延
总结直言命题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 况:
就主项而言,全称命题是周延的, 特称命题是不周延的; 就谓项而言,否定命题是周延的, 肯定命题是不周延的。
六、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1英里=3.2187华里
2、混淆概念:由于“不知”导致的
对概念的错误理解和不恰当运用。 例: 有人把“批判性思维”中的“批判” 理解为“抨击”甚至“打倒”,歪曲了 “理性批判思维”的本意。
甲:北京的长城景点是一天游览不完的。 乙:八达岭是北京的长城景点,一天完 全可以游览完。
3、偷换概念:把本质不同的概念故
其他如:
P
律师和教同一关系
属种关系 都属于相容关系
交叉关系
(即两个概念的外延至少有部分重合)
此外,还有不相容关系 (即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而 是互相排斥)
(四)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
1、矛盾关系:
男人和女人
罪与非罪 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 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
一般地,表达判断的全称概念是周延的。 如: 1、“所有公民”都享有人权。 2、张爱玲读完了莎士比亚的“全部著 作” 其中的“公民”和“著作”都是周延的。 此外,表达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 如: 1、女人不是老虎。 2、有的学生不是河北人。 这里的“老虎”和“河北人”都断定了 概念的全部外延,因而是周延的。
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逻辑学第三讲
最常用的定义方法是种差加属定义,它属于 真实定义。 对于真实定义,要下得正确,就要遵守以下 规则: (1) 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全同的。 违反这条规则会导致“定义过宽”或“定义 过窄”。
(2) 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 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 逻辑错误。 (3) 定义项中不得包括含混的语词,不得用比 喻。违反这条规则会犯“定义含混”或“以 比喻代定义”的错误。 (4) 定义一般不能否定。违反这条规则会犯 “否定定义”的错误。
-阿凡提开了个理发店,可阿訇每次来理发都不给 钱。这天,阿訇又来了。阿凡提在给他刮脸时问道: "胡子要不要?"阿訇回答说:"要!"阿凡提一刀将他 的胡子割下来递给他:"要就拿去吧!"阿訇大怒, 阿凡提说:"不是你自己说"要"吗?"阿訇气得干瞪眼。 这时,阿凡提又问他:"眉毛要不要?"阿訇赶紧说: "不要!不要!"阿凡提飕飕两刀刮下阿訇的眉毛, 顺手扔到地上:"不要,那就丢地上吧!"阿訇气得 要死,可又没办法。从此再也不敢上阿凡提的理发 店了
逻辑依据是属种概念之间在内涵与外延间的 反变关系 概括 限制
3、概括与限制应注意的问题
概括和限制都有极限。概括的极限是范畴, 限制的极限是单独概念。 还要防止“限制不当”的逻辑错误 如“我有一块女式坤表”,“你这种奇形怪 状的想法我闻所未闻。”正确的表述应当是 “我有一块坤表”,“你这种奇怪的想法我 闻所未闻”。
我们现在是从事战争,我们的战争是革命战 争,我们的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 的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因此,我们不但 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 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 命战争的规律。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毛泽东(1936-12)
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复习-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从语法的角度分析,被定义项相当于一个句子的主语, 定义联项相当于谓语,定义项则相当于宾语,种差则相 当于定语。种差的作用在于区别概念A区别于其他概念 的本质属性。种差+属概念=定义项。
请指出下列定义的定义项、被定义项、定义联项、种差、 和属概念分别是什么。 1.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被定义项:社会存在,定义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定义联项:是,种差: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属概念:总和 2.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被定义项:商品,定义项: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定义联项:是,种差:用来交换,属概念:劳动产品 3.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 系。 被定义项:生产关系 定义项: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定义联项:是 种差: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 属概念:社会关系
表现在划分后的各子项不属于同一个层次。 ①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长满了棉花、花生和粮食 作物。 ②小杨头脑聪明,喜欢学习物理、化学和文综。 ③动物园里有老虎、狮子、猴子、大象和飞禽 类动物。
解析:①划分不正确,混淆了概念的属种关系, 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因为“棉花” 是“经济作物”的种概念,“花生”是“油料 作物”的种概念,与“粮食作物”并列的概念 应该是“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而不是 “棉花”、“花生”。②③所犯错误和①一致。
解析:①②③属于分解,不是划分。④属于划分,种概 念“男人”和“女人”是具有“人”的属性。而“树根、 树干、树枝、树叶”和“头颅、胸、腹、四肢、手、脚” 以及“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都不具 有 “树” “人”“句子”的本质属性。
①篮球比赛的结果包括输赢平三种结果。 ②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音 乐、舞蹈、绘画、雕塑。
逻辑学 第二章概念(2)
×
2016/1/3
15
• 2)独立性规则。定义项在语词形式上不应直接或间接包含 被定义项。
• 如果定义项在语词形式上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就不
能达到明确概念的目的。 • 同语反复:定义项在语词形式上直接包含着被定义项。 • 主观主义者就是主观主义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人。× • 循环定义:定义项在语词形式上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 • 太阳就是白昼发光的星球。×
喜剧和悲剧。
2016/1/3
25
• 划分不同于分解:分解是把整体分为部分。 • 划分不同于列举:列举揭示概念的部分外延。
• 概念可以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 地球可以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 A可以分为A1,A2,…,An。 • 可断定“A1是A”
划分
分解
• 在日常语言表达中,划分和分解具有近似的形式:
最后,才是钢琴家!
• 限制的作用,是把一般概念具体化。
• 如果一个定义过宽,可以用限制的方法加以纠正。
注 意:
概念的限制在语言上通常表现为增加修饰语,也有 不通过增加修饰语而进行的限制。
• 有时人们使用修饰语仅仅是为了强调、突出某个概
念所指称对象的某种属性,并没有增加内涵以缩小
外延,因此不能叫作限制。
2016/1/3
Jinlong
16
• 重工业就是生产重工业产品的工业。 罪犯就是犯了罪的人。 逻辑错误就是不合逻辑的表现。
形式主义者就是形式主义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人。
生命就是有生命的物体的生理现象。 补偿贸易就是补偿性的贸易。 鲁迅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中国是一向重情面的。何为 情面?明朝就有人解释过,曰:“情面者,面情之谓也。”自
• 定义的如上四条规则是制定一个正确定义的必要条件。
明确概念的思维方法及其应用示例
56Univ. Chem. 2018, 33 (5), 56−60收稿:2018-01-03;录用:2018-01-26;网络发表:2018-02-28*通讯作者,Email: rbhuang@基金资助: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1310024)•师生笔谈• doi: 10.3866/ 明确概念的思维方法及其应用示例黄华奇,黄荣彬*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摘要:简要介绍了概念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包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限制、划分、分解以及定义等,指出一些化学教科书中存在的划分不恰当、定义不准确等问题,并给出合乎思维规则的划分和定义。
关键词:概念;内涵;外延;定义;划分中图分类号:G64;O6How to Make Concept Clear in General Chemistry TeachingHUANG Huaqi, HUANG Rongbin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Fujian Province, P. R. China.Abstract: There are some vague concepts and improper divisions of extension of concepts in some textbooks of chemistry,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lack of logical knowledge. Some knowledge and rules on the concepts such as intension, extension, definition and division were introduced to help teachers to overcome the shortages.Key Words: Concept; Intension; Extension; Definition; Division1 引言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常要求学生明确概念,可是往往没有教授学生明确概念的方法,原因在于教师既不知道明确概念的方法,也不知道有关概念的知识,概念模糊或混乱在所难免,影响思维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确概念的方法及意义
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因此,在研究命题推理之前必须首先研究概念。
概念这个词似乎很抽象,很陌生,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都离不开它都在广泛的运用着它,概念和语词的关系十分重要,思想是离不开语言的,任何一个思想的产生和形成都要借助语言,思想的表达也要通过语言。
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也离不开语言中的语词。
任何一个概念都要借助语词来表达。
但是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能够表达概念,所以,为了正确的表达概念我们就应该掌握和了解语词的多样性以至于能够去更好的表达多种概念。
概念的要求必须要明确,如果不明确,那么它也就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极其特征本质,当然也就无法运用它来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因此也就无法进行正确思维了。
比如“逊色”大体上说的就是“减色”的意思。
说“使文章减少了逊色”,就等于说“使文章减少了减色”,这就句子来讲,一定是说不通的,当然其所表达的命题也就是不正确的了。
因此我们应该明确概念,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问题。
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事物中的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概念的外延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一个个、一类类的事物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的明确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一个概念是明确的,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明确的,也就是说,这个概念说,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特性和本质以及这个概念反映着哪些事物是明确的。
例如,自己的圆珠笔不是商品,但是商店里出售的圆珠笔就是商品,商品这个语词的内涵就指着待出售的物品。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具有反变关系,内涵和外延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会越少。
反过来,如果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会越多。
正确把握这种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并自觉的运用它,这对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都有很大的意义。
概念有很多的分类,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分类,乃是根据概念的最一般的特征进行的:
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数量来说,可以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来说,可以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
单独概念是反映某一单个对象的概念;普遍概念是反映某一类对象的概念。
反映由同类个体事物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概念就是集合概念;不以由同类个体事物构成的整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就是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具有某种属性还是不具有某种属性区分正概念和负概念
概念间还具有相容关系,这种相容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同一关系,从属关系,和交叉关系,这三种关系相辅相成变幻无穷。
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两种:矛盾关系,反对关系,这些关系互相排斥没有任何重合部分。
概念还必须有限制和概括,所谓概念的限制和概括就是根据内涵同外延的这种反变关系,通过增加或减少概念内涵以缩小或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概念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概念限制的方法仅限于普遍概念。
概念的限制还必须根据概念本身的逻辑特性和具体论域来对概念加以限制否则就可能出现“限制不当”这种逻辑错误。
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即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以明确概念的一中逻辑方法。
在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对某些概念作必要的概括,就可以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我们要根据概念本身的逻辑特性和具体论域来对概念进行概括,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概括不当”的逻辑错误。
明确概念的内涵,就是要明确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和本质。
定义就是这种明确概念内涵和逻辑方法。
可以这么说,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
我们下定义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属加种差的方法,如果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那就是:“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概念”。
下定义时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重合;定义项也不应该直接或者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定义不应包括含混的概念,不可以用隐喻。
概念的外延需要划分,事物的数量过于庞大,有时候没必要或者不可能全部列举,所以就需要将概念所反映的一类事物,按照某个或者某些性质分为若干个小类,这就是划分。
划分是明确概念的另一种逻辑方法。
划分可以是一次划分也可以多次划分。
划分还要遵循如下规则:划分应当相应相称;划分所得的各子项,其外延必须互相排斥;每个划分必须按统一标准进行。
这三条规则互相联系不可违反。
以上乃概念的基本定义和掌握概念的方法和规则,相信有了这些知识的积累,掌握逻辑学中概念的知识会变得更加如鱼得水。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本人还要为此付出加倍的努力去完善自己,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