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专题-显微镜.ppt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共34张PPT)

色球蓝细菌
颤蓝细菌
念珠蓝细菌
发菜
水华现象:水体富营养化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有哪些?
原核生物:蓝细菌(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念珠蓝细 菌、发菜)
细菌(“球”、“杆”、“螺旋”、“弧”) 放线菌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真菌(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植物 动物
生 物
无细胞结构:病毒
7、污物位置的判断
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发现一处污物, 如何快速确认该污物的位置(装片、目镜、物镜)?
课堂检测
1.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 焦螺旋 B.观察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的液泡,应把视野调亮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转动装片也不动, 则异物在物镜上 D.若观察到的视野一半亮一半暗,则需要调节光圈
A、原核生物无核糖体
B、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无膜结构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原核生物无染色体
植物细胞模式图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拟核 核糖体
蓝细菌细胞模式图
填写下面的表格
类别
原核细胞
细胞大小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类别 细胞大小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生物类群
【典型例题】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时,由低倍镜换上 高倍镜,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D ) A.调节光圈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调节反光镜 D.调节粗准焦螺旋
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上方较暗, 下方较亮,应调节()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D
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观察下列细胞
新教材高中生物探究实践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1)叶绿体在细胞内可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若在视野中观察到细胞质逆时 针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是什么? 提示:逆时针。 (2)为了保证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的成功,我们应采取什么方法加快黑藻细胞 的流动速度? 提示:①进行光照,温度在25 ℃左右,即在阳光下或灯光下放置20~25 min;② 提高盛放黑藻的水温,可加入热水,将水温调至30~37 ℃;③直接切伤一部分叶 片。
学情诊断·课堂测评
1.下列是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有关的叙述,其 中正确的是 ( ) A.不选幼根作实验材料,因为根细胞无叶绿体,其细胞质也不流动 B.此时若看到中央液泡外周的细胞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该细胞中细胞质的 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C.细胞中叶绿体的移动是细胞质流动的标志 D.需要对细胞进行染色
【解析】选C。细胞质流动是活细胞所具有的特征,A错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 胞质的流动方向与实际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一致,B错误;叶绿体本身有颜色,因此 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移动可以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C正确;叶绿体本身有颜 色,不需要染色,D错误。
【误区警示】 (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因此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 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则旋转180度后还是顺时针方向。 (2)观察细胞质流动时,以叶绿体为标志。
探究•实践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实验认知·自主学习
1.实验原理:
(1)叶绿体
呈绿色、扁平的_椭__球__或__球__形__。
(2)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
基质中的_叶__绿__体__的运动作为标志。
2.实验步骤: (1)观察叶绿体:
高中生物必修一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堂PPT)

9、细胞核与拟核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拟核的成分是 什么?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不同?
9、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分析总结原核细 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点。
4
红细胞、 白细胞
正在分裂的 植物细胞
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调节粗准焦螺旋,一 面造成装片甚至镜头损坏!
13
四、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这里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五、高倍镜和低倍镜下的视野比较
视野亮度 细胞数目 细胞大小
高倍镜 较暗
较少
较大
低倍镜 较亮
较多
较小
14
六、各类镜头的特征
镜头 种类
壁)
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 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 (纤维素和果胶)
染色质、DNA分子(线粒 体、叶绿体内)
真菌、动物、植物等
19
2、统一性 (1)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 膜和细胞质; (2)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内均含有DNA。
20
注意:
(1)蓝藻等原核生物虽无叶绿体,但细胞内含光 合色素(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物镜
有无 螺纹
有
长度 放大 视野大小、 与玻片
倍数 明暗
距离
长 大 小而暗
近
短 小 大而亮
远
目镜 无 长 小 大而亮
短 大 小而暗
15
七、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关系
(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 比的规律计算。
(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 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二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及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实验二、三观察叶绿体及细胞质的流动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
实验程序取材:取一片在光下培养一段时间的新鲜黑藻。
用镊子夹取一片幼嫩的小叶,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制片注意:叶片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低倍镜:找到叶片细胞,移到视野中央。
观察1.调整显微镜,学会使用高倍镜。
高倍镜2.找到叶片细胞,进一步找到叶绿体,详细观察其形态、分布情况。
3.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观察细胞质流动情况,判断其细胞质的流动方向及速度变化。
绘图(略)实验中的注意点:1.细胞质是不断流动的。
流动有利于物质的运输和细胞器的移动,从而为细胞内的新陈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条件。
2.观察时注意两种细胞器:叶绿体(作移动的标志物)液泡(细胞质流动是围绕液泡进行的。
3.促进流动的方法:光照15-20min;调节水温在25℃左右;切伤部分叶片。
【例析】.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CA.光照B.温度C.酶D.细胞含水量.黑藻叶片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A.大体一致B.不一致C.相邻细胞一致D.无法确定附加实验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显微镜的结构光学系统:目镜、物镜、反光镜显微镜机械系统: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镜筒、粗(细)准焦螺旋等。
(1)对物镜目镜等的认识有螺纹物镜接物透镜口径:口径大的放大倍数小,口径小的放大倍数大。
放大倍数与物镜长度:长度大的高倍物镜,短的为低倍物镜。
工作距离:低倍物镜的工作距离约为5mm左右,高倍物镜约为1mm。
无螺纹目镜接目透镜口径:口径大的放大倍数小,口径小的放大倍数大。
放大倍数与目镜长度:长度大的低倍目镜,短的为高倍目镜。
准焦螺旋:旋转方向与镜筒升降的关系;使用高、低倍镜时使用螺旋的类型和方法。
反光镜:平面镜与凹面镜及何时使用的问题。
2.显微镜的成像(1)成倒立虚像:成像过程略【例析】.我姓邱,若在载玻片上用钢笔写一个“邱”字,在显微镜目镜中观察到的是怎样一个字?.若在显微镜下发现黑藻细胞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则细胞质流动的实际方向如何?(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变化:不同长度目镜、物镜、不同透镜口镜、不同工作距离的组合。
高中生物学考复习必修一第一章课件

[应用指南]
(1)目镜与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④不同放大倍数下,视野、细胞个数及大小的不同
视野 物镜与镜片 范围 间的距离
视野 亮度
物象 大小
低倍镜 大
长
亮
小
高倍镜 小
短
暗
大
⑤高倍镜下只能调细准焦螺旋,不能调粗准焦螺旋
先低倍镜观察:
1.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 物象; 2.在低倍镜下找到适合观察的物象; 3.将需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动到视野正中央(同向移动)。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属不属于生物?
[注意!]
病毒是生物,具有生命现象,依据是它在宿主 细胞内能够增殖,但是它不能独立地完成一定的生 命活动
病毒的结构特点:
1.无细胞结构; 2.营寄生生活。 3.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疑点扫描]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繁殖方式是增殖, 病毒专性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用培养基培养病 毒,只能利用活细胞培养病毒.
生物 生物类型 生命活动
结论
HIV病毒 非细胞结构 生物
繁殖
病毒在活细胞中繁殖, 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 开活细胞。
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 新陈代谢、 单细胞生物的各种生 运动和繁殖 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人体
多细胞生物
新陈代谢、 繁殖、生长
和发育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 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 的,其生长发育、新 陈代谢及遗传变异都 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 上的。
(2)探讨下列生物具有生命系统的哪些结构层次: ①一棵松树:_细__胞__、__组__织__、__器__官__、__个__体__。 ②一只变形虫:_细__胞__、__个__体__。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高中生物必修一 全套 PPT课件 图文

8、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 为 原核细胞和 真核细胞两大类。
9、蓝藻细胞内含有 藻蓝素和 叶绿素,是能进行 光作合用
的 自养生物。就常见的蓝藻列举两例 颤、藻 发。菜水域
污染、富营养化,会形成讨厌的
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
物的生活,其中有多种蓝藻,可见蓝藻带给人们的不全有益
。
腐生 寄生 异养 10、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 或 的 生物 。结被,与构的位拟动具于核D核植有无膜AN物明,与、显也真真边没核菌界有细细的的胞胞细区相核胞域似结,和的,构这细但相个胞有比区膜一,域染,个细叫色没环菌体细有状、胞由的蓝质。藻的细分包胞子
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加入。
蛋白质 + 双缩脲 → 紫色
注意事项:使用双缩脲时,先加A造成碱环境,再加B。
脂肪 + 苏丹Ⅲ → 橘黄色 ( +苏丹IV 红色)
注意事项: 1、切片要尽可能的薄。 2、染色后一定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3、观察时找最薄处,最好只有1—2层细胞。
13、生物体总是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得各种物质组成自
功能: 为新陈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一定的环
境条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细胞器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核糖体 高尔基体 中心体 液泡、溶酶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比较表
动植物细胞中 圆球形、短棒状
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肉细胞 扁平的椭球形
与周围的细胞质基质分开
向内折叠形成嵴
是一层光滑的膜
无
堆叠成圆柱形 和酶
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
规律总结: 4.假若有A、B和C三种氨基酸,由这三种氨基酸组
成多肽的情况可分如下两情形分析 (1)A、B、C三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数无限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显微镜的使用 课件 (共36张PPT)

16 ×
10×
50×
100×
160×
40×
200×
400×
640×
注: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倍数, 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24
100倍
200倍
300倍
注意:低倍镜换成 高倍镜后,细胞变 大、数量减少、颜 色变浅。
25
50倍下显微镜细胞图 400倍下显微镜细胞图
themegallery
2、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 3、转动反光镜或换用光圈,使视野明亮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按照要求
仔细观察
注意事项 1、由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会变暗,应先调亮 2、换用高倍镜前必须把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调焦
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不能动粗)
16
清洁,放回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
4、观察和绘图
根据观察到的物像(不能抄书),
轻轻地画出轮廓,经过修改,再正式画好。务必使图形真实。
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越暗的地
方,细点越密集。不能以涂阴影表示暗处)
4)字尽量注在图的右侧。用尺引出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
பைடு நூலகம்
字。
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
15
高倍镜观察
1、移动玻片,选取观察目标,将要观察的对 象移到视野中央
1)一行细胞数量变化与放大倍数变化成反比
2)圆形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与放大倍数变化的
平方成反比
30
抢答: • 1.大家观察到的物像是怎样的呢?
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倒像) • 2. 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哪个方
向移动,才能使物像居中? • 3.用镊子将一只死蚂蚁,或往将左一根头发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显微镜的使用PPT

平面镜:在光线强的时候用; 凹面镜:在光线弱的时候用; 作用:通过调整反光镜的倾斜角度,调节光强,使物象更加清晰。 总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个凹面镜;
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
48页习题
01
几个同学围着一台显微镜,可能会遮挡进入反光镜的光线,因此显微镜有时会变暗。
第一节: :
学习目标
202X
说明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像。
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P44—P47,时间5分钟,完成: 看图Ⅱ-1,结合实物显微镜,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哪几步?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 显微镜观察的材料?
罗伯特·虎克发明的显微镜(仿制品)
3.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象的方向相反。
外界光线强时:选择小光圈和平面镜。 外界光线弱时: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大光圈:在外界光线较弱的时候用大光圈; 小光圈:在外界光线较强的时候用小光圈; 作用:在不同的光线下调节光线的强弱,使物象更加的清晰。
遮光器:有大小不一样的圆孔,叫光圈,遮光器的作用是什么呢?
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被观察的细胞在视野中就越大,在同样大小的视野中细胞的数目会少,反之会多。
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
玻片标本有哪三种?
涂片
薄而透明的
切片
装片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我国制造的电子显微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通光孔
载物台
遮光器
高中生物必修一显微镜使用 人教版38页PPT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高中生物必修一显微镜使用 人教版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守纪律的。——雨果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