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摩擦力教案
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10篇)
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10篇)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篇1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2.能够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3.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科学知识:1.知道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2.了解摩擦力的大小既与压力(物体的重量)大小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知道一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2.意识到摩擦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学难点: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教学准备:1、教师演示用:一块木板,火柴盒、石头、木块、橡皮、放大镜、砂纸、线绳、VCD光盘、橡皮泥、水槽。
2、小组:每组记录纸1张教学过程一、导入:感知神奇的摩擦力1、老师借学生两本科学书,相互一页一页交叉2、你们能把这两本科学书分开吗?3、请学生上来试试4、为什么会拉不开呢?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呢?学生说说道理-引出课题(摩擦力))5、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哪儿有摩擦力?学生举例6、你能利用身边的物体制造一点摩擦力吗?学生尝试(用手、书本、笔盒、脚、身体:用手擦桌子、脸等) 7、在制造摩擦力的观察中,你说说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学生谈自己的发现(主要讲摩擦力发生的条件:静止的物体没有摩擦力,当物体运动或将要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一个物体不能产生摩擦力,两个物体且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摩擦力,能产生热等)9、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的秘密――板书.二、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1、教师演示:一块木板一端放上火柴盒、石头、木块、橡皮(试验后再定)2、猜一猜:把木板一端抬高,那块物体先滑下来?学生猜测3、教师演示抬高一端,不掉下来时,问:这时物体之间有摩擦力吗?(有)继续抬高,观察哪样先滑下来。
4、为什么它们滑下来有快慢说明什么?学生说出理由(物体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有大小)你们认为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提出看法:(如:物体接触面的大小、接触面的光滑、物体的轻重、运动速度速度、用力的大小、物体的材料等)5、谁能证明你的看法是正确的呢?(学生提出建议:实验)三、实验验证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假设,每组选择一个假设通过实验来验证是否成立。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摩擦力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摩擦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册第七章《力的世界》,详细内容围绕“神奇的摩擦力”展开。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摩擦力的概念,探索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接触面积、物体间的压力等因素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摩擦力的基本概念,知道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接触面积、物体间的压力等关系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板、小车、木块、毛巾、砝码、计时器等。
2. 学具:纸张、铅笔、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两名幼儿上台,进行滑板比赛,观察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
2. 讲解摩擦力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幼儿了解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3. 探索摩擦力的大小:a. 演示实验:改变物体表面光滑程度,观察摩擦力大小的变化。
b.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讨论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4.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a. 讲解:介绍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物体间压力的关系。
b.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让幼儿理解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物体间压力的关系。
c.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幼儿设计实验,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物体间压力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摩擦力2. 内容:a. 摩擦力的概念b.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接触面积物体间的压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举例说明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b.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摩擦力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2. 答案:a.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b. 示例:在桌子上放置一个木块,分别用毛巾和光滑的纸摩擦木块底部,观察木块在桌子上的运动情况。
《摩擦力》教案
《摩擦力》教案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摩擦力的概念,能够运用牛顿第一、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2. 摩擦力的种类和特点3. 摩擦力的计算4. 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热身老师会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摩擦力”是什么,并用实例给出说明。
2. 知识讲授(1)摩擦力的概念介绍摩擦力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老师要注意在讲解时加入一些情绪词,例如“神奇的”、“克服困难的”等,让学生感受到摩擦力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2)摩擦力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特点和区别,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实际应用。
(3)摩擦力的计算教授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并在黑板上演示摩擦力的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用牛顿第一、第二定律解决实例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图像或视频演示,介绍摩擦力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制动器、磨粉机、擦窗工具等。
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也能意识到摩擦力的实用性。
3. 实验实践让学生分组设计和制作不同的摩擦器,例如滑轮、滑板、滑梯等。
带领学生通过实践,理解摩擦力的实际应用,并提高他们的手工制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4. 总结与评价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实践活动的总结,回顾本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并重新理解和回答热身活动提出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1.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交流。
2. 教学过程中,老师重视语言互动,通过情绪词、生动的例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实验实践,让学生切身感受和理解摩擦力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评价,帮助学生加深知识记忆,同时也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后续教学的展开。
实验说课教案初中物理
实验说课教案:初中物理《摩擦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摩擦力的实际应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力的方向。
(3)摩擦力的实际应用: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刹车、滑板运动等,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概念及作用。
(2)新课讲解: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通过动画演示摩擦力的作用原理。
(3)实验环节:设计三个实验,分别是探究压力对摩擦力的影响、探究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摩擦力的影响以及探究摩擦力方向对摩擦力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实验总结: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摩擦力方向的关系。
(5)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巩固课堂所学。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四、教学策略:(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概念及作用。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了解摩擦力的性质。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运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数据准确性以及实验结论的合理性。
(3)课后练习:检查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
摩擦力的教学教案(优秀5篇)
摩擦力的教学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摩擦力的教学教案(优秀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摩擦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摩擦力以及滑动摩擦、滚动摩擦现象。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
3、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
4、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生活实例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能联系实际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养成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和原理的精神。
2、初步认识科学知识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愿意服务社会的意识。
3、通过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设计理念】对于摩擦现象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根据这一认知实际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和过程,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实现学科核心向学生核心的转移,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具体事例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实现STS教育。
【教学准备】摩擦力教学自制课件;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毛巾、木板、砂纸、儿童自行车。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生活情境:请几个同学到前面分别用缠了皮筋和没缠皮筋的筷子夹弹子看谁夹的快。
问题情境:利用课件出示问题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为什么还能前进?最后为什么又会停下来?(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信息去分析问题,提出解释。
摩擦力教案(通用13篇)
摩擦力教案(通用13篇)摩擦力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探究得出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存在,试验探究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以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提高试验技能和探究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同学能提高实事求是的科学试验态度,熬炼思维力量、抽象力量,运用物理学问解释生活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和计算式。
(2)难点:试验探究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观看法、试验法、争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展现几个情景:孩子玩滑梯、火车急刹车、冰壶运动等。
通过提问这些情景中的现象,引导同学思索,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导出新课。
环节二:科学探究问题1:滑动摩擦力什么状况下才会消失?结合前面学的静摩擦力条件进行争论。
同学争论:需要有压力、粗糙的接触面以及相对运动。
问题2:为什么冰壶、火车、孩子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同呢?试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猜想:与压力有关,与速度有关,与质量有关,与粗糙程度有关等等。
2.设计试验: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可通过加减砝码转变压力,转变拉动速度,更换接触面,例如玻璃、木板、石板、毛巾等。
弹簧秤示数便是滑动摩擦力示数,设计表格进行记录。
3.进行试验:6人一组进行试验,留意小组内部的分工问题,老师巡察。
4.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沟通争论:共享试验中的数据和试验细节,误差处理等;争论掌握变量法的留意事项,即掌握无关变量相同,只转变探究的'物理量等;试验平安问题、爱护器材问题等等。
6.总结:结合试验结论和教材,得出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N问题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如何推断呢?结合示例分析并争论。
示例:木块在地面上滑动、木块在木板上滑动并带动木板一起滑动。
同学争论: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相对运动方向有时并不是运动方向。
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摩擦力》教案
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认识摩擦力的概念和作用。
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小或增大摩擦力。
3.探究实践:进行摩擦力实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态度责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规范。
二、教学重点1.认识摩擦力的概念和作用。
2.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本质。
2.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木块、毛巾、砂纸、弹簧测力计、钩码、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科学活动手册。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摩擦力1.导入(5分钟)生活现象引入:展示一些与摩擦力有关的图片,如走路、刹车、拔河等,提问学生这些现象中都存在什么力。
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问题,引出摩擦力的话题。
2.新课学习(30分钟)摩擦力的概念(15分钟)教师讲解:教师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即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学生举例: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摩擦力有关。
摩擦力的作用(15分钟)教师引导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如走路时摩擦力使人前进,刹车时摩擦力使车停下等。
学生讨论总结: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摩擦力的作用有阻碍和帮助运动两种情况。
3.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内容:回顾摩擦力的概念和作用。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摩擦力有关,思考摩擦力是阻碍运动还是帮助运动。
第二课时:感受摩擦力1.复习导入(5分钟)提问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新课学习(30分钟)实验一:感受滑动摩擦力(10分钟)教师示范:将木块放在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让学生感受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6篇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优秀6篇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会用公式F=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
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
4.理解最大静摩擦力。
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学习重点: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摩=FN解决具体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学习难点:1.正压力FN的确定。
2.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的判定。
主要内容:一、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或者在另一个物体上有滑动的趋势时我们会感到它们之间有相互阻碍的作用,这就是摩擦,这种情况下产生力我们就称为摩擦力。
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
二、滑动摩擦力1.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相对运动、表面粗糙。
①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就不会出现摩擦力。
挤压的效果是有压力产生。
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依上一节有关弹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
②接触面粗糙。
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
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光滑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③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
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3.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的相对是指相互接触发生摩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别的物体。
高中物理摩擦力实验教案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操作要谨慎,保持实验场地整洁,防止发生意外。
2.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实验器材的清洁和完整,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场地和实验器材,注意安全。
实验结果展示:
实验结果可以以表格或图表的形式展示,清晰地表明不同材质的物体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和摩擦系数的差异,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高中物理摩擦力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
1.平滑水平面
2.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块、金属块、塑料块等
3.弹簧测力计
4.直尺
5.质量秤
实验步骤:
1.将平滑水平面放置在桌面上,并确保其水平度。
2.分别用直尺测量不同材质的物体的表面积,记录下数据。
3.将不同材质的物体分别放在平滑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物体开始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记录下数据。
4.分别计算不同材质的物体的摩擦系数,公式为:μ = F/N,其中μ为摩擦系数,F为摩擦力的大小,N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5.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6.分析不同材质的物体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和摩擦系数的差异,并探讨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最新-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优秀12篇】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优秀12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篇一科学概念:⑴、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⑴、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⑴、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重点及难点重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训练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难点:通过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感知静摩擦力的存在。
教法和学法引导法、讨论法、示范讲解法。
教具或学具1、演示实验材料: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弹簧测力计、塑料盒子、钩码、100目砂纸一张。
2、分组实验材料:玻璃球10个、筷子一双、橡皮泥、棉布、线绳、弹簧测力计、塑料盒子、50g的钩码、一100目砂纸一张。
活动记录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对比观察,感知摩擦和摩擦力⑴、课件出示新旧轮胎,新旧运动鞋图片,请学生观察对比,发现它们的表皮发生了什么变化?⑴、是什么使它们变得光滑了?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会有摩擦现象发生?请学生举例。
⑴、15秒夹玻璃球比赛。
思考:对筷子怎样改动能在15秒内夹得更多?⑴、小结:(课件出示)由于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教师板书)(二)物体运动与摩擦力1、测量摩擦力⑴、出示鞋子请学生思考鞋子往右运动时,摩擦力会朝哪个方向?(左)⑴、鞋子受到的摩擦力会是多大呢?我们可以用什么仪器测量?(生:用测力计测量)师示范,“一小格,两小格,三小格……六小格”(物体刚运动时读数)⑴、师:通过测量我们知道鞋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这是刚刚能够使鞋子运动起来的力。
摩擦力的教学教案精选10篇
摩擦力的教学教案精选10篇摩擦力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教学难点】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线绳、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纸盒、载重物、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块新轮胎和旧轮胎的图片【教学过程】1、出示轮胎纹路图,提问:看了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防滑、摩擦)2、引导:你所知道,什么叫摩擦?3、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用手在桌面拖动,说说你的感受。
4、引导:这种阻碍手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揭题:运动与摩擦力5、提问:关于摩擦力,你认为可以研究它的哪些内容?1、提问:一个物体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怎么测量呢?2、学生交流、讨论出示: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4、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1、提问:请你推测,物体的接触面状况会对它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学生推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你能用实验证明吗?提供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学生结合81页表格设计实验不改变条件要改变的条件( ) 摩擦力大小(牛)3、学生实验、记录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1、推测物体重量对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2、设计对比实验不改变条件要改变的条件( ) 摩擦力大小(牛)3、学生实验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2、提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除了和物体的接触面和重量有关系外,它的大小还可能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摩擦力》的教学设计篇二第4、3节摩擦力【教学设计思想】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景,引出生活难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极大的兴趣,【教材分析】教材出处: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三大性质力之一,是高中力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摩擦力》教案(精选13篇)
《摩擦力》教案(精选13篇)《摩擦力》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摩擦力;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关系,并使学生尝试运用实验、归纳等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价值。
教学重点 :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实验学习方式:探究式启发式二、教学准备学生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钩码、玻璃板、毛巾、几支圆杆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新课引入我在上学校的路上拾到了几个脏兮兮的小玻璃球,老师用水给它们洗干净了。
现在,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从容器中请出来。
(请两个同学上台20秒夹球,但不易夹出)提出问题:玻璃球为什么不好夹?——学生讨论回答:太滑,摩擦力小。
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
(二)、新课学习1、认识什么叫摩擦:关于摩擦力,你了解多少,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
你认为怎样能产生摩擦力?请同学自己感受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感受摩擦力,并体会摩擦力是帮助物体运动还是阻碍物体运动?学生设计实验并实践感受: 学生将手掌放在桌面滑动,脚在地板上来回擦动等。
并请学生回答。
总结:我们的手、脚运动时受到阻碍的现象叫摩擦现象,这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的哪些现象中存在摩擦的作用?这些摩擦中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学生思考回答。
显然,我们需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为此,需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探究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请同学们大胆猜想。
(1)学生预测。
摩擦 《摩擦力》教案(优秀4篇)
摩擦《摩擦力》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这4篇《摩擦力》教案是作者为您整理的摩擦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摩擦力》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2.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4.认识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并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能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物理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摩擦在实际中普遍存在,既有利也有弊。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辩证观点;2.通过生活中实例的研究,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本专题是在弹力、重力之后,研究第三种常见的力──摩擦力。
弹力、重力等知识的学习可以对摩擦力的学习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另一方面,本节的知识又为力的概念的形成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
本节内容由“摩擦力”和“摩擦的利用与防止”两部分内容组成。
教学的重点是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这个实验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做的测定性实验。
为突出重点,选取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作为探究性实验,这需要学生具有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技能。
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难得的训练学生开展科学猜想、实验检验、分析论证的好选题。
因为学生虽然对摩擦现象不陌生,但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却不清楚。
摩擦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有些摩擦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
有益的摩擦应该增大,有害的摩擦应该减小。
大班科学《神奇的摩擦力》教案(1)
大班科学《神奇的摩擦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5册,第3章节《力的世界》。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摩擦力的概念,探索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间压力的关系,以及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摩擦力的概念,理解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间压力的关系。
2. 能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摩擦力的变化,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间压力的关系。
难点: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间压力关系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摩擦力演示仪、滑块、毛巾、砝码、尺子、粉笔等。
学具:每组一套摩擦力演示仪、滑块、毛巾、砝码、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辆玩具小车,在平滑的桌面上能快速行驶,但在铺有毛巾的桌面上行驶缓慢。
(2)提问:为什么小车在毛巾上行驶得慢呢?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存在。
2. 基本概念:(1)教师讲解摩擦力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教师演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间压力的关系。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用摩擦力演示仪进行实验。
(2)观察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间压力的关系。
4.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拉力,摩擦力是5N,物体处于什么状态?(2)引导学生分析摩擦力与拉力的关系,得出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一个物体在斜面上受到20N的推力,摩擦力是15N,物体处于什么状态?(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的概念2.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间压力的关系3. 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 答案:(1)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4篇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4篇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明确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知道滑动摩擦因数会计算滑动摩擦力。
3、知道静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能够根据二力平衡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会判决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摩擦力。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分析,概括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2.渗透物理研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探究――合理外推――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总结规律――实验验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鼓励合作探究,促进合作学习,发扬团队精神。
2.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鼓励科学探究,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信心。
教学重点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长方体木块(每组3块)、弹簧秤、毛巾;玻璃板、毛刷(两个学生一组).身边的物体(例如水杯、黑板擦、钢笔、橡皮、讲桌等物体)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实验导入:用手握住水杯。
开始问学生水的受力情况,学生进而分析。
水杯受两个力,重力和手对它的摩擦力。
重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
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在这个问题中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复习初中内容,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一)静摩擦力【实验探究】(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逐渐增大拉力,直到木块运动为止。
观察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2)在木块上增加砝码,重复上述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多媒体投影表格(参考表格)实验数据记录表。
重点分析:相对运动趋势,及方向在相互接触的的俩物体间,如果有了相对运动趋势,在接触面上有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叫做静摩擦力。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优秀12篇)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优秀12篇)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篇一一、设计思想本节课打破以往的教学结构,将摩擦力作为一个整体来逐步研究,而不是分别研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和大小,使得学生更全面的从本质上掌握摩擦力的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有三大特点:1、采用“学习即研究”的理念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来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围绕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来解决问题。
让学习的过程转变为研究的过程,从而实现物理学习的本质。
2、采用体验式的学习方法,通过就地取材的物品来进行小实验,看似简单易操作,但却能带给学生最真实的体验,让学生有最直接的感受。
3、采用知识教育和科学方法教育融于一体,通过实践找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与类比、猜想与假设、实验与归纳、控制变量法、描点作图法等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归纳出摩擦力的特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已具有一定初中知识背景下,进一步来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二、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的深入(一)学情分析1.学生初中已经学习了力的概念并可应用二力平衡进行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2.在初中阶段对摩擦力有定性了解,但不够深入高中阶段加以细化;3.在初中学习电阻时用到过控制变量法归纳出摩擦力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P57-P61,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
是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高中物理中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重点和难点。
大家在初中已接触过摩擦力的学习,高中应从更深的一个层面来认识摩擦力,静摩擦力的问题很复杂,具体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有时似乎又是“若有若无,方向不定”。
本节课,我力求使学生们可以正确认识静摩擦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静摩擦力;可以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可以列举说明静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明白最大静摩擦力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八年级沪科版6.5科学探究-摩擦力学案
八年级沪科版 6.5科学探究摩擦力学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为例,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摩擦力的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旨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孩子们能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有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敢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及大小的影响因素。
难点: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塑料尺、木块、毛巾、滑轮组、实验桌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一个关于摩擦力的小故事,如“滑倒的小猫”,引导孩子们思考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观察与操作:让孩子们用塑料尺和木块进行摩擦实验,观察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3. 思考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孩子们思考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刹车、自行车轮胎等。
4. 实践与探究:分组进行摩擦力实验,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及大小的影响因素。
难点: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摩擦力的概念掌握较为扎实,但在实际应用方面的理解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摩擦力教案示例
摩擦力教案示例
一、引言
要教授摩擦力课程,需要从实际问题开始引入概念,成功引导学生发现它的特性和应用。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向您展示一种教授摩擦力的教案示例,它可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理解和应用摩擦力概念。
二、概述
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难以让学生掌握摩擦力概念,而本教案使用了项目式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摩擦力特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将物理学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
1. 首先,简单介绍摩擦力的基础知识和公式;
2. 然后,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摩擦力的实际问题,如汽车刹车、铁鞋磨损等,进行深入研究;
3. 学生通过实验和计算,确定各种因素对摩擦力的影响程度;
4. 指导学生分析所得数据并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
5. 学生汇报结果,分享观点并讨论最好的解决方案;
6. 最后,作为一项考核,让学生撰写小组报告,分享他们的学习成
果和发现。
五、教学成果
1. 学生掌握了摩擦力概念和公式;
2. 学生对摩擦力的特性有了更深刻和直观的认识;
3. 学生在实验中学会了科学方法和数据分析;
4. 学生提高了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总结
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摩擦力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学习如何将物理学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种学习模式也可以激
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神奇的摩擦力大班科学教案精选
神奇的摩擦力大班科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究》的第四章《力的世界》第三节“摩擦力”。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摩擦力的概念,探索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关系,以及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关系。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块、木板、毛巾、砝码、尺子、小车、弹簧测力计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滑块、木板、毛巾、砝码、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1 教师出示小车,请幼儿观察并提问:为什么小车可以在地面上行驶?1.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看法,引导幼儿关注摩擦力。
2. 新课导入(10分钟)2.1 教师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引导幼儿了解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2.2 教师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块在木板、毛巾上的摩擦力,观察摩擦力的变化。
3. 例题讲解(10分钟)3.1 教师出示例题:如何增大摩擦力?3.2 教师引导幼儿分析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增大压力。
4. 随堂练习(5分钟)4.1 教师出示练习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摩擦力?4.2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答案。
5.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摩擦力的应用,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摩擦力2. 内容:1)摩擦力: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增大压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举例说明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如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开车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等。
大班摩擦力科学教案
大班摩擦力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让幼儿了解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接触物的性质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摩擦力实验道具(木块、钢珠、砂纸、毛巾等)、观察记录表、画笔、计时器等。
2. 环境:安静、整洁的科学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实验道具,引导幼儿思考摩擦力的概念。
2. 实验一:粗糙接触面与摩擦力(砂纸、毛巾)步骤:a. 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让幼儿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
b. 将砂纸或毛巾铺在桌面上,再将木块放在上面,让幼儿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
c. 记录观察结果,让幼儿讨论摩擦力的变化原因。
3. 实验二:压力与摩擦力(木块、钢珠)步骤:a. 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让幼儿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
b. 在木块上放上钢珠,让幼儿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
c. 记录观察结果,让幼儿讨论摩擦力的变化原因。
4. 实验三:接触物性质与摩擦力(木块、铅笔)步骤:a. 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让幼儿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
b. 在木块上放上铅笔,让幼儿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
c. 记录观察结果,让幼儿讨论摩擦力的变化原因。
五、教学评价: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评价幼儿对摩擦力概念和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的理解程度。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摩擦力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条件下摩擦力的变化。
2. 让幼儿尝试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摩擦力实验,如滑板、鞋子等,分享实验结果。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了解了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培养了观察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 科学探究:摩擦力
泉州现代中学初中物理组上课班级:C二(6)班授课教师:范春晓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
2、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3、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4、能将摩擦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知道摩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
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
2、通过具体问题的讨论,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难点: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认识在探究过程中“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事例1:在冰面上滑动的冰壶最终会停下来,这是为什么?
事例2: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这是为什么?
事例3:用较小的力推讲台桌,为什么推不动?
新课教学:
一、摩擦力
1、活动1、
2、3物体都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摩擦力用字母“f”表示
2、摩擦力产生原因:是由于相互运动的物体间接触面不光滑引起的。
3、摩擦力分类:
滑动摩擦力
动摩擦力
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4、生活中的摩擦力很多(学生举例)
有益: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手拿起物体的摩擦力……
有害:有些机器零件之间的摩擦如齿轮之间、轴承……
5、思考: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会出现什么情况?
二、测量滑动摩擦力
1、摩擦力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2、摩擦力测量方法:
当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物体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就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测量测量滑动摩擦力活动:
测量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所受摩擦力大小:f=
测量木块在木板上滑动所受摩擦力大小:f=
三、如何增大滑动摩擦力?
1、学生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
结合生活实际利用摩擦的事例启发学生提出猜想
如:轮胎表面的花纹使轮胎不易打滑
自行车把手上有花纹,手不易打滑
为了抓稳有油的瓶子,手要更用力抓
在冰面上行走穿钉鞋……
2、学生提出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
3、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已有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毛巾、长木板、钩码若干、铁块
(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器材进行实验)
4、实验中为了排除其他因素造成的影响,应控制其它可能与该物理量有关的因素不变,所以实验应注
意对其他可能影响的因素进行控制。
“控制变量法”不仅仅适用于研究物理问题,也适用于其他科学领域多因素问题的研究。
例:
猜想:增大压力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
所需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勾码
实验步骤:
a、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
b、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就为滑动摩
擦力的大小;
c、保持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为同一面,在木块上加上一个勾码沿同一方向按步骤2的方法测量
出此时的滑动摩擦力f2;
d、在木块上逐渐增加砝码按步骤2的方法测量出的滑动摩擦力f3、f4、f5……
结论:增大物体间的压力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
5、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实验过程和结果,从而得出结论
结论1: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结论2: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四、知识应用
1、沾了肥皂水的玻璃杯很不容易抓住,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想办法增大摩擦力使杯子不会滑下。
2、浴室里地面很容易让人滑倒,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滑倒呢?
可以穿底部有很多凹凸花纹的拖鞋、可以在浴室地板上方防滑垫。
【作业布置】P121 1、2、3
【板书设计】
§6—5 科学探究:摩擦力
一、摩擦力——f
1、产生原因:是由于相互运动的物体间接触面不光滑引起的
2、分类:滑动摩擦力
动摩擦力
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二、测量滑动摩擦力
1、摩擦力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2、摩擦力测量方法:
三、如何增大滑动摩擦力?
1、猜想:
所需器材:
实验步骤:
2、验证:数据记录: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