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离形外
姓名:肖泽华系别:青少系学号:20111011218
【内容摘要】:庄子追求“道”就是追求自然的本质,那么我们就需要与自然相融合,钝“七窍”,开“浑沌”,弄明白“知”与“七窍”的联系,然后知道万物的本质是一样的道理,进而与“心”沟通,以达到庄子所向往的“天人合一”境界。在这里,“游离形外”就是最基本的、最难做到的。一旦做到了,我们就与所谓的“自然”建立了联系,并且领悟“道”的真理。
【关键词】
七窍浑沌游离形外天人合一自然
【正文】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的身体如果像朽木一样毫无生气,人的心灵像死灰一样沉寂下去,那么我们将会怎么样呢?庄子曾说“: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这句话的意思是“今日我遗弃了形体的我,你知道吗?你听过人吹萧管所发出的声音而没听过风吹地表窍穴所发出的声音,你听过风吹地表窍穴所发出的声音而没有听过天地万物自鸣的声音!”人一旦游离形外,换句话说也就是:钝“七窍”,开“浑沌”,达到心斋与坐忘之境界,倾听到自然地声音,回归内在。
当然,为什么要游离形外,回归内在呢?因为一个人一生中所接触到的痛楚都来源于他的五官七窍,都是由他的自我所造成的。游离形外,忘却自我的躯壳以开“浑沌”,这就是天人合一,是和谐圆满、没有分裂的。相反的,如果他开了七窍,那么外界的信息、知识就会扰乱他的“道”。庄子用了这样的一个比喻说明:中央之帝经常很热情的招待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因此他们都很感激中央之帝,心里想到:每个人都有七窍,可以用来观察感知世界的一切,但是中央之帝叫“浑沌”,所以他没有七窍,不能够体会到自然的魅力。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为了感激中央之帝,因此替他开了七窍。但是在第七天之后,中央之帝就死了,因为他的“道”被外界的知识所毁了。换句话说:你为了追求知识的话,就有可能丧失了“道”,这也是庄子对于“知”的理解。
游离形外最终还是为了与心进行沟通,回到内心的层次。中央之帝其实比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更懂得自然地奥秘,自然是和谐的。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也可以看成是自然,只是当他们长大后,接收到的知识让他们更了解社会的面貌,而没有观察过自己,烦恼、忧虑就不期而至了,这又怎么可能达到内心的层次呢?所谓自然,打个比方就是如同水一般,一切随性,不去试图改变什么东西,之所以说中央之帝更为懂得自然,原因就是如此。心进入到空灵的状态,化解了外界有形的限制,你的心就会像一面镜子一般,可以照见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模样,从虚到静在到明,心若澄明的话,宇宙万物皆在我心中。我们所看见的东西都是事物本身的表象,所以这些东西经过大脑的处理就会出现扭曲,不是真实的世界事物,心灵上的沟通才是一切事物在本质上的联系。追逐着许多的具体东西而不知道回头,渐渐的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忽略了这个心本身的作用,我们就离庄子所说的“道”越来越远。
具体事物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就代表着它有问题,你可以这样想像一下:有两个东西摆在你的面前,一个是破破烂烂并且表面粗糙的木板,另外一个则是很平滑的纸张,过一段时间后你的记忆里最深刻的还是那个木板,因为它的印象最为深,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很简单的,因为当你第一眼看到他的存在是,代表着它有问题,这就是“道”的对立面,不和谐、不圆满。这就涉及到了“浑沌”,因为“浑沌”就如同一个混圆,其吸纳万物于一体,
好比阴阳太极图,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万物于一个“浑沌”中运动而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庄子论“齐物”就有这种观点,在同一个“浑沌”里无论什么在本职都是相同的,不同只是它的外在表象罢了。“齐物”顾名思义就是与万物相齐,与自然相融。生与死、彼与此、是与非之间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气一聚,人就出生了,气一散,人就死亡了。那么这阴阳二气在算不算是一种有形的东西?这种有形的东西消散化为虚无,就是说回到了原点,回到了生命本质的地方,这又算不算是另一种重生呢?一个生命的死亡同时也意味着它的诞生,所以生与死又有什么差别呢?同样的,彼与此、是与非也是这个道理。若是从整体的眼光看待这一切,将可领悟超然的意趣。圣人混同是非,任其自然,对是非观念不加以区分,以成大道。当然要做到万物相齐,则必须像庄子所说的那样“今者吾丧我”。
回归内心,化解有形的限制,追求心灵自由,达到“天人合一”。在这里庄子所说的并不是无知无觉,与自然相悖。反而,庄子所提倡的是紧跟时代的步伐,这一点上是和老子有所不同的。如果真是无知无觉的话,我们又怎么去谈论人类的文明呢,人类的知识和道德对人就没有丝毫的影响了,就不存在所谓的进步了。当然,这在表面上看似和上面的观点相冲突,但事实上却是相辅相成的。“道”所追求的是天人合一,那么他们就必须先要了解自然的状态,而这就必须依赖于丰富的知识,以达到认识自然事物的本质的目的,然后在去超越知识所给我们的东西,因为知识在这个时候会限制我的思想,阻碍我们对自然的进一步认识。比如说人类所发明的语言,在最初的时候它是有利于我们的交往,可是语言又给任何一个东西下了一个定义,局限了我们的想法。所以说,知识对于我们了解自然,与自然融合起到了一个促进作用,这就是庄子对“知”的理解:依靠“知”又去突破“知”,最终找到所谓的“道”。庄子一直希望我们明白:“道”乃是万物的来源于归宿,万物都在“道”的里面形成一个整体。“道”就好比水的源泉,水从源头里流出来,在路途中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分叉口,但最终还是聚集在一起了,成为了大海,大海又不断地蒸发,给源头提供源源不断的水资源,就这样一直循环着,永不枯竭。只是在水流途中,人们对水的叫法不断变化而已,“河流”、“小溪”等等,但实质还是水,来自源头的水。无论什么物,真正改变的只是名称,以及随着名称而使人“以为改变的”实质。
庄子一生都从“道”的角度来观察万物,走出了自我中心的狭隘范围,以鬼斧神工的笔法讲述着自己对“道”的理解。“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庄子·大宗师》这才是达到“道”,同化于万物相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