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控制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环境噪声防治管理制度范本

环境噪声防治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区域内所有产生环境噪声的单位和个人。

三、管理职责1. 环保部门负责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2.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3. 单位和个人应自觉遵守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承担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责任。

四、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 控制噪声源(1)工业噪声:企业应采用低噪声设备、工艺和原材料,对噪声源进行技术改造,降低噪声排放。

(2)建筑施工噪声: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等措施,降低噪声排放。

(3)交通运输噪声:交通运输部门应加强车辆管理,推广使用低噪声车辆,严格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减少噪声排放。

2. 环境噪声监测(1)环保部门应定期对环境噪声进行监测,掌握噪声污染状况。

(2)单位和个人应配合环保部门开展环境噪声监测工作。

3.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1)企业应配备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2)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噪声。

4.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教育(1)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2)单位和个人应自觉遵守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生活环境。

五、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与处罚1. 环保部门应加强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2. 对违反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3. 对举报环境噪声污染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由环保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范文(3篇)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范文(3篇)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范文1、目的加强噪声的控制管理,减少噪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使用范围本程序使用公司内在生产、办公、生活和其他活动所产生的噪声的控制。

3、职责3.1安全环保部负责全处范围噪声治理工作的监督。

3.2各部室、生产车间负责本部室、车间范围内的噪声控制管理。

4、管理规定____公司存在的注意噪声源:a)各种机电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如煤气风机、振动筛、各类泵等。

b)车辆、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

c)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

d)其它4.2噪声的控制措施4.2.1机电设备噪声的控制措施a)在操作中严格遵守机电设备的操作规程,防止因误操作而产生异常噪音。

b)按照机电设备的检查与维护要求,定期做好加注润滑油,更换易损件,紧固各个零部件等工作。

c)加强各种机电设备的巡检工作,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修理产生异常噪音的设备,缩短异常噪音的排放时间。

d)尽可能将噪声源与工作人员相隔离,减少噪声对接受者的影响。

4.2.2车辆机械设备噪声的控制措施a)严格遵守车辆、机械设备操作规范,防止因误操作而产生异常噪音。

b)定期对车辆、机械设备的主要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保持其技术性能良好,使其排放的噪声符合有关技术标准。

c)检查车辆、机械设备的状态时、注重对其噪声的监测,对超过噪声排放标准的车辆、机械设备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d)加强车辆、机械设备的检查工作,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修理产生异常的车辆、机械设备,缩短异常噪音的排放时间。

e)进入公司区域内的车辆及外部车辆禁止鸣喇叭。

4.2.3工程施工中噪声的控制措施a)工程主管部门应要求施工单位作业时,符合国家规定的GB125-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b)施工单位在管理处区域内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和合理的作业时间安排,尽量减少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c)对超过噪声标准的作业,应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提前告知相关部门。

4.2.4对其它类噪音的控制措施a)在使用音响设备时,应注意音量的大小,并且禁止在办公室区域内大声喧哗。

噪音控制管理制度

噪音控制管理制度

噪音控制管理制度目录一、噪音控制管理制度的基本概念与原则二、噪音控制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三、噪音控制管理制度的负责部门和责任人四、噪音控制管理制度的执行步骤五、噪音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和措施六、噪音控制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检查七、噪音控制管理制度的评估与改进八、噪音控制管理制度的违规处理和责任追究一、噪音控制管理制度的基本概念与原则噪音是指在环境中产生的任何能引起人们或其他生物体感觉到不适或危害健康的声音。

噪音控制管理制度是指为了减少和控制噪音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制定并实施的一套管理制度和措施。

噪音控制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1.预防为主:主动排查和解决可能产生噪音污染的问题,防患于未然,避免噪音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综合治理:采取多种手段,综合治理,全面降低噪音的影响,包括技术手段、管理手段和行为规范。

3.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环境的特点,量身定制噪音控制管理措施,确保实施效果。

4.科学合理:依据噪音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科学分析问题,制定合理的噪音控制措施和管理制度。

5.持续改进:不断跟踪和评估噪音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二、噪音控制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城镇建设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建筑施工噪声标准》、《道路交通噪声排放标准》等相关标准。

3.企业自身情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环境特点,明确噪音控制管理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4.相邻产业企业要求:与周边企业和居民的协调,遵守周边环境的噪音控制要求。

5.社会公众要求:遵守社会公众的噪音控制要求和期望,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三、噪音控制管理制度的负责部门和责任人1.环保部门:负责制定、落实和监督噪音控制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

2.生产部门:负责落实噪音控制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噪音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要求。

噪声管理管理办法规定(3篇)

噪声管理管理办法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噪声污染的管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噪声污染的防治和管理。

第三条噪声污染防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谁产生噪声,谁负责治理;(三)公众参与,共同监督;(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噪声污染防治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噪声污染防治要求第五条各类噪声源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

第六条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噪声污染防治要求。

第七条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噪声排放:(一)采用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二)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噪声产生;(三)加强设备维护,防止设备磨损产生噪声;(四)合理布局,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五)设置噪声防护设施,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八条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的噪声排放不得超过下列排放标准:(一)昼间噪声排放标准:不超过70分贝;(二)夜间噪声排放标准:不超过55分贝。

第九条噪声排放设施的建设,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噪声污染防治要求;(二)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噪声防治效果;(三)不得对周围环境造成新的噪声污染。

第十条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当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其噪声排放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报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第十二条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设置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包括:(一)隔音设施;(二)消声器;(三)吸声材料;(四)隔振装置;(五)其他防治噪声的设施。

施工单位噪音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噪音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减少施工噪音对居民的影响,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施工单位所有施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住宅、商业、工业等建筑工地。

三、噪音控制目标1. 严格控制施工噪音,确保施工期间噪音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2. 针对夜间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3. 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持续监测,确保噪音控制措施落实到位。

四、噪音控制措施1. 施工现场管理:1.1 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明显标志,告知周边居民施工时间及噪音情况;1.2 施工现场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减少车辆行驶噪音;1.3 施工现场设置隔音屏障,降低噪音传播;1.4 施工现场内设置临时厕所,减少人员流动噪音;1.5 施工现场内禁止高音喇叭等噪音设备的使用。

2. 施工时间管理:2.1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在夜间(22:00至次日6:00)禁止进行高噪音作业;2.2 工作日12:00至14:00、18:00至次日8:00,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内进行产生噪声的装修作业;2.3 法定节假日全天禁止进行产生噪声的装修作业。

3. 施工设备管理:3.1 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应尽量选用低噪音、低振动设备;3.2 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减少噪音;3.3 对高噪音设备采取隔音、减震等措施。

4. 施工人员管理:4.1 加强施工人员噪音控制意识,提高环保意识;4.2 对违反噪音控制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五、噪音监测与处罚1.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现场噪音进行监测,确保噪音控制在规定范围内;2.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噪音扰民的行为,责令立即整改,并处以相应罚款;3. 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施工单位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噪声管理制度12篇

噪声管理制度12篇

噪声管理制度12篇【第1篇】噪声防护管理制度为搞好本单位噪声作业的平安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平安,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按照《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规矩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全部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企业应实行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平安和健康。

4、生产区域和作业场所的噪声要符合标准规定,超过标准要限期整改。

5、对易产生噪声的生产过程和设备,技术部门设计时要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6、当班工人天天对噪声举行日常监测,并做好记录,企业应托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检测,每三年举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7、新、改、扩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技术改造和引进项目、准时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噪声控制,必需严格执行职业危害'三同时'评查,没有评查或评查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施工和投产。

8、对于噪声超过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必需实行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标准要求。

在无法彻底消退噪音的状况下,必需给员工发放个体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以削减或减轻对员工的听力伤害。

9、企业应支配接触噪音的从业人员定期举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举行乐观治疗。

:小学绿色网吧管理制度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卫星接收站管理制度前厅部仪容仪表管理制度【第2篇】施工环境管理体系:施工噪声的监测施工噪声的监测项目平安环保部负责对施工现场举行场界噪声测量并填写测试记录。

a) 测试的时光:结构、装修等各施工阶段,于施工开头后3 日内举行1 次;各阶段施工正常举行后再举行一次, 测量时光分为昼间及夜间两部分,夜间测量为在22 时以后举行。

公司噪声管理制度范文

公司噪声管理制度范文

公司噪声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公司内部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健康与权益,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兼职、临时工等。

第三条公司噪声管理制度应与相关法律法规相一致,以确保公司的合法经营。

第四条公司领导层应加强对噪声管理的重视,定期进行噪声调查与监测,并不断改进提升相关管理水平。

第五条公司应提供必要的培训与教育,使员工了解噪声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并学会正确的应对措施。

第二章噪声管理的责任第六条公司领导层应制定噪声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责任,确保噪声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组织与落实。

第七条设立专门的噪声管理小组,进行噪声调查与监测,并提出改进建议,监督噪声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八条各部门领导应重视噪声管理,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加强对员工工作环境的监督和检查。

第九条员工应主动遵守公司的噪声管理制度,参与噪声管理工作,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的调查与监测。

第十条积极参与噪声管理,对于公司内部建设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章噪声管理措施第十一条公司应加强对噪声源的管控,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噪声源的噪声水平,减少对员工的危害。

第十二条配备合适的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并对员工进行使用方法的培训,确保员工正确使用。

第十三条定期对公司内部噪声水平进行监测,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十四条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时处理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异常噪声,避免设备的噪声对员工造成危害。

第十五条增强员工的噪声意识,提倡员工戴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减少噪声对身体的危害。

第四章噪声管理的监督与评估第十六条公司领导层应定期对噪声管理工作进行评估与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十七条设立噪声管理评估小组,对各部门噪声管理工作进行评估,监督查摆并督促改进。

第十八条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噪声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噪声对员工身体的危害,做好相关处理。

工厂噪音防治管理制度

工厂噪音防治管理制度

工厂噪音防治管理制度一、噪音防治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 保护职工健康: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音环境下容易引发职业性听力损伤、睡眠障碍、精神压力等健康问题,影响职工身心健康。

2. 提高生产效率:噪音会影响工人的集中注意力和工作效率,降低生产质量和效益,导致企业产能下降。

3. 维护周边环境:超标的噪音会扰民、破坏社会和谐,引起环境保护部门的关注和处罚,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

二、噪音防治管理制度的内容1. 确立责任部门:设立专门的噪音防治管理部门,明确负责噪音防治的相关工作。

2. 制定噪音管理方案:根据工厂实际情况,制定噪音源排放标准、噪音监测方案和防治措施,建立完善的噪音管理制度。

3. 加强噪音监测:定期对工厂内的噪音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噪音排放在合理范围内。

4. 设立噪音防护区域:在噪音源附近设立噪音防护区域,采取隔离、吸声等措施,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 强化员工培训:加强职工对噪音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提高职工个体防护水平,减少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发生。

6.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工厂机器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减少设备运转噪音,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7. 提供个人防护设备:为职工提供合适的防护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设备,减少职工对噪音的暴露。

8. 建立应急预案:制定噪音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减少突发事件对企业和职工的损失。

9. 定期开展整改检查:定期对工厂噪音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噪音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噪音防治管理制度的实施与效果评价1. 完善管理制度:不断修订和完善噪音防治管理制度,随着工厂生产环境变化定期进行检查,以保证其在实践中的有效性。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向职工宣传噪音防治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提高职工防护意识,增强企业全员参与噪音防治的积极性。

3. 积极应对噪音污染:根据噪音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噪音污染,保障职工健康和工厂生产环境的良好状态。

办公区域噪音控制管理制度(精选)

办公区域噪音控制管理制度(精选)

办公区域噪音控制管理制度1.引言随着现代办公环境的发展,噪音控制已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噪音不仅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办公环境,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本制度旨在明确噪音控制的管理措施和操作规范。

2.制度目标本制度的主要目标包括:▶降低办公区域噪音水平: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办公室内部和外部的噪音影响。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保障员工健康:减少噪音对员工身心健康的影响,确保员工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高效工作。

3.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办公区域,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区▶休息区▶其他相关工作场所4.噪音源分析4.1办公设备噪音办公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空调、电脑等)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

噪音水平的高低与设备的品牌、型号、维护情况有关。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新高噪音设备是降低噪音的有效手段。

4.2人员活动噪音人员的交谈、走动、接打电话等活动会产生噪音。

这类噪音往往无法完全消除,但可以通过合理的管理来减少其影响。

例如,鼓励员工在特定区域进行交谈、使用耳机接打电话等。

4.3外部噪音外部环境( 如施工声、交通噪音等)也是办公区域噪音的重要来源。

针对外部噪音,可以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如双层窗户、隔音墙等)进行控制。

5.噪音控制措施5.1办公室布局与设计▶合理布局:在办公区域内,尽量将噪音源(如复印机、打印机等)放置在远离员工工作区的位置。

▶区域划分:设置安静区、讨论区和社交区,以便员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作环境。

▶绿色植物:适当放置绿色植物,可以起到吸音的作用,减轻噪音对员工的影响。

5.2噪音隔离材料的使用▶隔音材料:在办公室装修时,使用隔音材料( 如隔音墙、地毯、吸音板等)来降低噪音传播。

▶窗户隔音:对于外部噪音,可以采用双层玻璃窗或专业隔音窗,以减少噪音渗透。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 (精选)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 (精选)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一、总则1.1目的和依据1.1.1为规范单位内噪声排放和噪声控制管理,维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环境的良好状态,特制定本噪声控制管理制度。

1.1.2本制度的依据包括《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规和标准。

1.2适用范围1.2.1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所有涉及噪声排放和噪声产生的部门和岗位。

1.2.2各部门应结合本制度制定具体的噪声控制管理实施细则,并不断优化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二、噪声环境评估与监测2.1噪声源辨识2.1.1对单位内可能产生噪声的设备和工艺进行全面调查,明确噪声源。

2.1.2对于新引进的设备和工艺,要在引进前进行噪声环境评估,确保其噪声水平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

2.2噪声监测2.2.1建立噪声监测点,对单位内的主要噪声源进行定期监测。

2.2.2制定噪声监测计划,包括监测频率、监测时段等,以全面了解噪声环境状况。

三、噪声控制与治理3.1噪声控制设施3.1.1针对噪声源,建立相应的噪声控制设施,包括隔声、吸声、降噪等措施。

3.1.2对于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的噪声源,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确保噪声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3.2工艺优化3.2.1通过工艺优化和设备更新,降低噪声源产生的噪声水平。

3.2.2在新项目规划中,要考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选择低噪声产生的设备和工艺。

四、个人防护措施4.1个人防护装备4.1.1针对噪声工作环境,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耳塞、耳罩等。

4.1.2提供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培训,确保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

4.2作业控制4.2.1对于需要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员,要采取轮班制度,减少单个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工作时间。

4.2.2鼓励对噪声环境中的作业过程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改造,减少人员直接参与的噪声源。

五、员工健康监测5.1职业健康档案5.1.1建立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档案,记录每位从业人员的噪声接触情况。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引言噪声污染是当代城市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居民的权益,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噪声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噪声控制管理制度的内容、执行机制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旨在为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噪声控制管理制度的内容1. 法律法规依据:噪声控制管理制度应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卫生法等。

制度应明确噪声控制的法律责任和违法处罚措施,确保执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噪声标准与限制:制度应明确各类噪声的标准与限制,包括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区域的噪声标准。

标准应针对不同场景和时间段进行细化,保护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

3. 噪声监测与评估:制度应规定对噪声进行监测与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噪声监测应建立相应的监测设施和网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评估结果应作为改善措施和处罚的依据。

4. 噪声源管控:制度应要求噪声源的管理者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隔音设备、减少机械噪声、控制音量等,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5. 噪声执法与处罚:制度应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噪声执法权力和执法程序,包括对违法噪声源的处罚措施和罚款标准。

执法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和处理噪声违法行为。

二、噪声控制管理制度的执行机制1. 职责分工:制度应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并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

环保部门、卫生部门、城管部门等应共同参与噪声控制管理,形成合力。

2. 信息共享:制度应建立噪声监测数据、案件处理等信息的共享机制,形成信息共享的网络。

各相关部门应及时将噪声相关数据上报、共享,以便其他部门进行协调和处理。

3. 高效执法:制度应建立高效的执法机制,包括提供执法便利、加强执法培训、完善执法程序等。

执法部门应强化执法力度,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4. 多元合作:制度应鼓励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同参与噪声控制管理。

2024年噪音管理制度

2024年噪音管理制度

2024年噪音管理制度2024年噪音管理制度1为维护安宁、美好的生活办公环境,使业主(业户)享受到充分的办公,休息,特制定以下规定:1.1业主(业户)在收听广播、收音机、电视或娱乐、聚会、卡拉ok时,请尽量降低音量,出户音响度以不影响邻里投诉为主。

1.222:00-次日7:00时段内,出户音响度不得大于30分贝,由此造成邻居的投诉,物业服务中心有权予以干涉。

1.312:00-14:00、18:00-次日8:00禁止装修时段内请勿进行装修,由此造成的投诉,按装修管理规定处罚。

1.4各种机动车辆在小区内禁止鸣笛。

1.5各业主(业户)不得带宠物在楼宇内流窜,避免对其它客户造成干扰。

1.6如业主违反规定,对其它业主或环境造成噪音干扰,物业服务中心有权制止,如造成损失的,由发出噪音业主承担相关费用。

2024年噪音管理制度2为了认真贯彻落实____市政府和市建委的关于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规定,全面提高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扬尘、废水、废物和噪声的排放,真正做到施工不扰民,我们一定遵守上级机关的一切规章制度,不超时作业,为使我们工程顺利施工,尽快竣工,我们在防尘,扰民上制定以下管理措施:1.现场路面全面硬化处理,不露黄土、并在大门口处设置清洗轮胎水管和下水道,出场运料汽车必须清洗干净方可出场,设专人负责现场路面无浮沉和洒水压尘、降尘。

2.施工现场要认真执行上级要求,现场围墙、大门、宣传牌、门口标志要规范化、标准化,结构施工期间要到密目网全封闭。

3.施工现场内的细颗粒和易飞材料全部入库或苫盖、最大限度降低扬尘。

4.现场搅拌机严格执行全封闭和安装除尘设备,同时完善排水沉淀后,废水重复利用,现场清洗车轮、洒水压尘一律使用经沉淀后的中水,节约水资源。

5.施工现场内设置封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分开并及时清运,结构阶段高层的'施工垃圾集中装袋,用容器吊运送到垃圾站6.强噪声机械设备进行全封闭,人为活动噪声要控制到最低点作业时,材料要轻拿轻放,避免产生噪音扰民,有强噪音的电机具作业时间控制在:早上∶7:00~11:30;下午:14:00~19:007.现场内要整洁卫生,料具和配件码放整齐,建筑物内,外零散碎料和施工垃圾,渣土清理及时,现场大门外实行三包跟踪清扫,浇筑完混凝土及时清洗路面,每天根据天气情况间隔二个小时用水喷洒路面降尘。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5篇)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5篇)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1 目的控制和管理生产运行活动中产生的噪声,保护和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健康,实现社会责任。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厂区生产运行活动中产生噪声的防治与管理,包括本厂范围内进行施工作业的外来单位。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____)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____)三级标准。

3 职责3.1 安环部是噪声环境归口管理部门,对噪声污染进行管理和考核,负责噪声污染的环保改进方案。

3.2 生产部控制生产运行活动中的噪声污染。

3.3 仓库部控制运输活动产生的噪声。

4 工作内容4.1 主要噪声源:4.1.1 车间机械装置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如升降机运行,空压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

4.1.2 运输活动产生的噪声4.2 生产活动噪声控制:4.2.1 生产部应根据防止噪声的有关要求督促员工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2.2 生产部应对产生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按照《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进行巡检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转,降低噪声音量。

4.2.3 对生产过程、设备运行中产生的高噪声,安环部应组织生产部提出具体治理方案,从而减轻噪声污染。

4.2.4 对操作岗位上无法解决的高噪声问题,生产部应采取隔声等防护措施,确保岗位操作人员不受到噪声污染的影响。

4.3 运输车辆噪声控制4.3.1 厂区内实施限速、限鸣号等控制措施,确保降低运输噪声4.3.2 仓储部对外来运输车辆宣讲有关规定,控制外来车辆噪声。

4.4 安环部至少每____个月组织一次厂界噪声检测。

管理体系试运行过程(认证前)需进行一次检测。

检测单位必须具有相关法律资质。

检测结果记录在《环境和安全监测情况一览表》内。

4.5 安环部监督噪声环境控制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或新的法律法规要求提出改进方案。

5 相关文件5.1 《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CY/QES-P-105.2 《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CY/QES-P-215.3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CY/AH-W-015.4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____5.5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____6 记录6.1 《环境和安全监测情况一览表》R-P21-8是指通过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部门制定的,用于管理和控制噪声环境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模版噪声控制管理制度模板第一章基本原则第一条为了维护环境安静、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护员工职业健康,减少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制度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各部门、岗位以及访客。

所有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噪声控制工作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教育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四条噪声控制工作要强调全员参与,倡导员工自觉遵守噪声控制制度,提高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五条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噪声控制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噪声源的控制和管理。

第六条本单位噪声控制管理工作由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具体职责由环境保护部门统一制定。

第七条噪声控制工作应和其他相关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相互配合、长期有效的全面管理体系。

第二章噪声控制指标第八条本单位在室内使用的各种设备、机器、设施等噪声源,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确定限制值。

第九条各部门或岗位使用的噪声源需在购买前进行噪声测量,并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限制值。

第十条噪声控制衡量指标包括允许曝露限值、各类噪声源的噪声限制值、工作场所的噪声水平等。

第十一条噪声控制指标的具体要求和测量方法由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制定。

第十二条各部门和岗位应根据噪声控制指标对自身的噪声源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噪声水平符合标准。

第三章噪声控制措施第十三条噪声控制措施主要分为源头控制、传播路径控制和人身防护措施。

第十四条源头控制是噪声控制的首要措施,包括选择低噪声设备、加装吸声装置、减少设备运行时间等。

第十五条传播路径控制主要通过隔音、隔振等措施减少噪声传播,如安装隔音门窗、隔音板等。

第十六条人身防护措施主要是为从事噪声作业的员工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

第十七条噪声控制措施的具体实施由各部门或岗位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并加强员工培训。

第四章噪声控制管理第十八条各部门或岗位负责人应建立健全噪声控制台账,记录噪声源信息、噪声监测数据、噪声控制措施等。

噪声防治管理制度

噪声防治管理制度

噪声防治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1.1 为了防治施工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施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施工、装修装饰、市政工程等。

1.3 本单位成立噪声污染防治领导小组,负责本制度的实施、监督和改进。

第二条组织机构与职责2.1 噪声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安全总监、环保专员、设备管理员和施工班组长组成。

2.2 项目经理负责审批噪声防治方案,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2.3 安全总监负责监督噪声防治方案的执行,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2.4 环保专员负责监测施工现场的噪声水平,记录数据,并向领导小组报告。

2.5 设备管理员负责确保施工设备符合噪声控制要求,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2.6 施工班组长负责指导班组成员遵守噪声防治措施,及时反馈问题。

第三条噪声控制措施3.1 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噪声防治方案,包括施工计划、设备选择、隔音措施等。

3.2 优先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和工艺,减少噪声源的产生。

3.3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或法定休息日进行高噪声作业。

3.4 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隔音屏或隔音墙,减少噪声传播。

3.5 对施工人员进行噪声防治培训,提高其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四条噪声监测与记录4.1 在施工现场设置噪声监测点,定期监测噪声水平。

4.2 环保专员负责记录监测数据,分析噪声变化趋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3 建立噪声监测档案,保存监测记录和相关报告。

第五条应急处理5.1 建立噪声污染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5.2 一旦发现噪声超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降低噪声。

5.3 对周边居民进行及时通知和沟通,减少噪声污染的影响。

第六条教育培训6.1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噪声污染防治知识的培训。

6.2 通过宣传栏、会议等形式,强化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

第七条监督检查7.1 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噪声防治措施进行检查。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一、制度引言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噪声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为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噪声控制管理制度》。

通过科学合理的噪声控制措施,实现噪声污染的最小化,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可能产生噪声的生产、办公和服务活动,所有员工及相关承包商应当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三、术语和定义3.1噪声:指在环境中引起不适或有害的声音,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度量。

3.2噪声源:产生噪声的设备、机械、工艺等。

3.3辐射性噪声:在声源周围扩散的噪声。

3.4工作日时段:指公司规定的正常工作日内的工作时间段。

四、噪声控制标准4.1公司将噪声控制纳入环境管理体系,遵循国家和地方的噪声排放标准,制定企业内具体的噪声控制标准。

4.2不同工作区域、岗位和设备将制定相应的噪声限制,确保员工在工作环境中的噪声暴露不超过法定标准。

4.3对于特殊噪声源,应按照专业标准进行监测和评估,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五、噪声控制措施5.1设计阶段:在新设备、新建筑和新工艺的设计中,应考虑噪声控制的因素,选择低噪声设备和材料,合理布局工作区域。

5.2工程控制:通过声屏障、隔声墙、吸音材料等工程手段,减小噪声的传播和辐射。

5.3设备维护:定期对噪声源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平稳、无异响。

5.4个人防护:对于需要在高噪声环境工作的员工,提供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设备,并进行相关培训。

5.5环境监测: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噪声监测,确保噪声水平符合法定要求。

5.6噪声源控制:通过技术手段、工艺优化等措施,降低噪声源的产生。

5.7员工培训:对所有员工进行噪声危害和防护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噪声防护意识。

六、噪声风险评估6.1对所有可能受到噪声影响的岗位、工作区域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员工的噪声暴露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6.2风险评估结果要纳入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环保管理体系,及时修订和更新噪声控制方案。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减轻噪声对员工的危害,制定本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噪声作业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操作、维护、清洁等岗位的员工。

第三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和完善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噪声防护工作,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四条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控制噪声风险的发生;(二)科学评估,合理设置噪声防护标准;(三)采取技术措施,降低噪声产生和传播;(四)个体防护与集体防护相结合,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噪声防护意识;(六)监督检查,改进噪声防护工作的措施和方法。

第二章噪声评估与监测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对噪声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并进行定期监测。

第六条噪声评估包括噪声源的识别与定位、噪声指标的测定、噪声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等内容。

第七条噪声监测应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

对于超过噪声防护标准的场所,还应进行专项监测。

第八条噪声监测的方法和设备应符合国家噪声监测技术标准,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操作证书。

第九条对于监测结果超过国家噪声防护标准的场所,企事业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噪声露点或隔离噪声源。

第三章噪声作业防护措施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根据噪声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噪声作业防护措施方案。

第十一条噪声作业防护措施应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两方面。

第十二条技术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二)加装隔振、隔音设备;(三)优化作业流程,减少噪声产生;(四)改进工作方法,减少员工的暴露时间;(五)合理布局、隔离噪声源;(六)提供噪声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等。

第十三条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建立健全噪声作业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并设立噪声防护专职人员;(二)开展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噪声防护意识;(三)定期检查、维护噪声防护设备;(四)建立噪声作业台帐,记录噪声作业情况;(五)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噪声事故的应对措施。

噪音管理制度模板

噪音管理制度模板

噪音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减少噪音对工作和休息的影响,特制定本噪音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办公区域、生产区域以及居民生活区。

三、噪音标准1. 办公区域:白天(7:00-22:00)噪音不超过60分贝,夜间(22:00-7:00)不超过50分贝。

2. 生产区域:根据具体生产设备和工艺要求,设定相应的噪音限制标准。

3. 居民生活区:遵循国家相关环保法规,确保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四、管理措施1. 噪音源控制:- 选用低噪音设备,定期维护以减少设备噪音。

- 生产过程中采取隔音、吸音等措施,降低噪音传播。

2. 工作时间安排:- 避免在规定的休息时间内进行高噪音作业。

- 高噪音作业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

3. 噪音监测:- 定期使用噪音监测仪器对各区域进行噪音水平检测。

- 记录监测结果,并与标准进行比对,确保噪音水平达标。

4. 员工培训:- 对员工进行噪音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 教育员工在操作高噪音设备时遵守操作规程。

5. 防护措施:- 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

- 在噪音较大的区域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噪音危害。

五、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噪音管理制度的行为,将给予警告,并要求立即改正。

2. 屡次违规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根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行政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应经过相关部门审议,并由公司管理层批准后实施。

七、记录与存档1. 所有噪音监测记录应详细记录并存档,以备查验。

2. 违规处理记录也应详细记录,并作为员工绩效评估的参考。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模板内容,以确保其符合特定环境和管理需求。

噪音管理制度

噪音管理制度

噪音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营造安静、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噪音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及员工,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区域、公共区域等场所。

三、噪音标准四、噪音污染防治措施1. 设备选型:优先选用低噪音设备,对高噪音设备进行隔音、减震处理。

2. 噪音源隔离:对产生噪音的设备和场所进行封闭、隔离,减少噪音传播。

3. 噪音监测:定期对噪音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员工培训:加强员工噪音污染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五、噪音投诉与处理1. 员工有权对违反噪音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投诉。

2. 投诉渠道:通过公司内部通讯工具、书面形式或直接向相关部门反映。

3. 投诉处理:相关部门收到投诉后,应在24小时内调查核实,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4. 对投诉人信息保密,严禁打击报复。

六、违规处理1. 违反噪音管理制度的部门或个人,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

2. 对整改不力的部门或个人,将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行政管理部门。

七、持续改进与监督1. 公司将持续关注噪音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对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以适应公司发展和员工需求的变化。

2. 设立噪音管理监督小组,负责对各部门噪音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3. 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噪音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八、宣传教育1. 通过公司内部刊物、公告栏、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噪音管理制度和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噪音污染防治意识。

2. 开展“静音行动”,倡导文明生产、文明办公,营造和谐安静的工作环境。

九、跨部门协作1. 各部门应相互支持、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噪音管理工作。

2. 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时,相关部门需充分考虑噪音污染防治措施,确保项目符合噪音管理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
【导语】噪声控制管理制度?该噪声控制管理制度如何?西安安思瑞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减隔振产品及相关服务、环境振动试验及技术服务、噪声治理及技术服务三大类。

今天小编就针噪声控制管理制度给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推荐,那么小编就针对噪声控制管理制度为各位整理了一些行业相关知识和咨询,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目的加强噪声的控制管理,减少噪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使用范围本程序使用公司内在生产、办公、生活和其他活动所产生的噪音的控制。

3、职责3.1 安全环保部负责全处范围噪声治理工作的监督。

一直秉承军用隔振器专业制造商的经营理念,为改善我国军用装备的振动环境,
3.2 各部门、生产车间负责本部门、车间范围内的噪声控制管理。

4、管理规定
4.1 公司存在的注意噪声源:
a)各种机电设备运转产生的噪音。

b)车辆、机械设备生产的噪声。

c)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

d)其它
4.2 噪声的控制措施
4.2.1 机电设备噪声的控制措施a)在操作中严格遵守机电设备的操作规程,防止因误操作而产生异常噪音。

b)按照机电设备的检查与维护要求,定期做好家住润滑油,更换易损件,坚固各个零部件等工作。

c)加强各种机电设备的巡检工作,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修理生产异常噪音的设备,缩短异常噪音的排放时间。

d)尽可能将噪声源与工作人员相隔离,减少噪声对接受者的影响。

一直秉承军用隔振器专业制造商的经营理念,为改善我国军用装备的振动环境,
e)加强车间厂房内门窗的密封性,做到随时关闭门窗,将噪声源与外界隔离开
4.2.2 车辆机械设备噪声的控制措施a)严格遵守车辆、机械设备操作规范,防止因误操作而产生异常噪音。

b)定期对车辆、机械设备的主要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保持其技术性能良好,使其排放的噪声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c)检查车辆、机械设备的状态时、主动对其噪声的监测,对超过噪声排放标准的车辆、机械设备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d)加强车辆、机械设备的检查工作,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修理产生异常的车辆、机械设备,缩短异常噪音的排放时间。

e)进入公司区域内的车辆及外部车辆禁止鸣喇叭。

4.2.3 工程实施中噪声的控制措施a)工程主管部门要求施工单位作业时,符合国家规定的GB125-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b)施工单位在管理处区域内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和合理的作业时间安排,尽量减少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一直秉承军用隔振器专业制造商的经营理念,为改善我国军用装备的振动环境,
c)对超过噪声标准的作业,应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提前告知相关部门。

4.2.4 对其它类噪音的控制措施
a)禁止在办公室区域内大声喧哗。

b)在办公室区域内尽量减少各种办公设备的工作时间,用完后及时关闭。

c)加强门窗的密封性,做到随时关闭门窗,将工作人员与噪声源隔离开。

4.2.5 在各种生产活动中,应该注意改进工艺流程及工作程序,减少各种设备因长时间运转所产生的噪声。

4.2.6 及时更换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

在购置新的设备时,应进行评价,其噪音排放标准要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在同等条件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低噪声的设备及车辆,以减少噪声的排放。

4.3 接受者的防护
一直秉承军用隔振器专业制造商的经营理念,为改善我国军用装备的振动环境,
4.3.1 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适当配备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

4.3.2 安排工作时,尽可能允许处于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音对人体的危害。

安思锐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的全资子公司。

主要业务减隔振产品及相关服务:主要包括系列化的隔振产品、定制特殊环境下隔振产品、隔振技术服务与支持及仿真分析技术服务。

航强高科拥有金属丝网、金属橡胶、金属摩擦、高阻尼橡胶等四大类200多个系列的隔振器产品,可满足用户不同的选型需求。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金属类隔振产品专用生产设备以及完整的橡胶隔振产品生产线。

隔振器年产量可达10 万余只,广泛应用于各类军民用装备。

一直秉承军用隔振器专业制造商的经营理念,为改善我国军用装备的振动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