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合集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急诊及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急诊及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急诊及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引言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极大的身心痛苦。

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急诊救治和护理措施十分关键,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急诊及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并总结临床经验,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一、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救治1. 快速评估患者病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往往病情急重,需要及时的评估病情,包括血压、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患者病史等。

通过快速评估,可以为后续救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2. 降低颅内压高血压脑出血导致颅内压增高,需要及时降低颅内压,以减轻对脑组织的损害。

常用的方法包括甘露醇、脱水剂等药物治疗,同时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状况。

3.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诱因,及时控制高血压可以减少脑出血的风险和减轻脑出血后的损害。

在急诊救治中,可以使用降压药物如硝普钠、硝酸甘油等,通过降低血压来保护患者的脑部血管。

4. 扩张脑血管高血压脑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加重脑组织的损伤。

急诊救治中需要使用扩张脑血管的药物,如酶联素、利巴韦林等,来改善脑血流,保护脑组织。

二、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性期护理1.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病情常常剧烈波动,需要进行全天候的监测,包括血压、呼吸、心率、意识状态及神经系统症状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2. 防止并发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脑水肿、脑血管痉挛、脑疝等,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

3. 营养支持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躯体状况较差,抵抗力较弱,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来维持体力和免疫功能。

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饮食摄入,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营养支持。

4. 情绪支持高血压脑出血极易造成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协助患者和家属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措施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措施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措施简介高血压脑出血是指血压突然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这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脑血管疾病。

护理措施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和康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减轻病情,促进康复。

护理措施1. 早期护理在患者脑出血后的早期,应当采取以下护理措施:•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心率等,以及神经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病情评估:及时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活动情况等,并记录相关数据以备查。

•液体管理:根据医嘱监测患者的液体入量和出量,保持水电解负平衡以减轻脑水肿。

•血压管理: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并根据医嘱进行调整,以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内。

•休息与安静: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促进患者的休息和睡眠。

2. 中期护理在患者脑出血中期,应当采取以下护理措施:•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采取合适的体位,以减少颅内压和促进脑血流。

•吸痰护理:定时进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口服能力和医嘱,给予适宜的饮食,保证营养需求。

•尿液管理:定时监测尿量和尿质,保持尿液通畅,预防尿潴留。

•皮肤护理:定时更换患者的体位,注意身体各部位的皮肤清洁,预防压疮的发生。

3. 康复护理在患者脑出血康复阶段,应当采取以下护理措施:•生活能力训练: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促进康复。

•定期复查:根据医嘱,定期进行各项检查,如神经影像学、血液检查等,判断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出院后,定期随访患者,了解康复情况和用药情况,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和问题。

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护士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评估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并根据医嘱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早期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病情评估、液体管理、血压管理等。

中期护理主要包括体位护理、吸痰护理、饮食护理、尿液管理、皮肤护理等。

门诊对高血压出现脑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门诊对高血压出现脑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门诊 医师 共 同采 取治 疗 与 护理 的。

其中, 1 8 例患者中有 1 6 例突发嗜睡, 1 例 出现浅昏迷 , l 2例 血压 高 于 平 时 , 1 例 收缩 压 大 于 2 3 0 m mH g 。 接诊 此 1 8 例患者时, 方 面通 知 医师 优 先诊 察 , 并 迅 速 降压 、 降颅压 , 另 一 方 面 通 知 家属 与 E T 、 病 房联 系收 入 院治 疗 。 我们通常每 隔 3 O 分钟就巡视门诊就诊患者 1 次, 将挂心血 管号 的患者集中在一起告知患者及陪人不得远离就诊 区。1 8 例 患者先出现 的症状都是意识障碍 ,有 2 名是在与我们交谈时出 从 以上情况看 , 发病大多为老年人 , 起病急 、 变化快 、 病情复 现的, 且都是突然发生的。 意识障碍出现后检查瞳孔都有双侧不 杂。如果在 门诊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得 当可大幅降低其病死率及 等大 的情况 , 血压都明显增高。由于我们采取工作方法得当 , 1 8 并发症。我们判断和抢救的 3 3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救治 , 为病人 例 患者 都 得 到 了及 时救 治 。 争取 了宝贵的时 间, 挽救其生命。 2 急救 的 护 理配 合 参 考文 献 有1 5 名 患者 在 就诊 期 间病 情 突然 加 重 , 其 中有 9 名 患 者 是 [ 1 】 段 杰, 王 秀珍 , 金颖 . 神 经外 科 护理 [ M 】 . 第1 版. 北京 : 科 学技 由于护士发 现患者 血压高于 患者平 时 2 0 m m H g( 患者 陪人阐 术 文献 出版 社 , 2 0 0 3 , 6 7: 1 8 7 【 2 】 昊承远 , 刘 玉 光. 临 床 神 经 外 科 学[ M 】 . 第1 版. 北京 : 人 民 卫 生
确, 调整呼吸和咳嗽 , 鼓励患者多喝水。 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翻身拍 背。 电动 吸痰 器对 情况 严重 的 患者效 果更 佳 。 根据 临床 经验 来 讲 , 1 . 2 . 6氧 疗 的护 理 : 在 抢救 过程 , 对 肺 心 病 患 者 采 取 氧疗 及 观 察 采取合理 的护理措施 , 不仅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 对患者 的康 疗 效 的方 式 是 十分 有 效 的 , 其 往 往会 加 快 患 者 的病 情恢 复 。 氧疗 复 有一 定 帮助 , 还能 够改 善肺 功 能情况 , 有效 恢 复病 情 。

高血压急症急救流程

高血压急症急救流程

高血压急症急救流程标题:高血压急症急救流程引言概述:高血压急症是指高血压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高血压并伴有急性脑血管病变的一种危急情况。

高血压急症的发生可能导致严重的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梗塞等,因此急救流程的正确执行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血压急症的急救流程,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这一紧急情况。

一、急救前准备1.1 确认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在进行急救之前,首先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病情。

高血压急症的典型症状包括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同时,还需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病史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急救。

1.2 确保患者的安全在急救前,要确保患者的安全。

首先,将患者放置在安全的位置上,避免其发生意外伤害。

其次,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有需要,可进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

1.3 准备急救设备和药物在急救前,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物。

急救设备包括血压计、心电监护仪等,而急救药物包括降压药、抗凝药等。

确保这些设备和药物的齐全和正常运行,以备不时之需。

二、急救过程2.1 降低血压在高血压急症的急救过程中,降低血压是首要任务。

可以通过给予降压药物来迅速降低患者的血压,如硝酸甘油、普通肼屈嗪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进行治疗。

2.2 维持血液循环在急救过程中,要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

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来维持患者的血容量,以保证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可以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促进血管的收缩,增加血液的回流,改善患者的循环状态。

2.3 监测和处理并发症在急救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急症容易伴发严重的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梗塞等。

一旦发现有脑血管意外的症状,应及时进行处理,如立即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三、转运和治疗后护理3.1 转运患者到医院在急救过程中,如果患者的病情无法控制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及时转运患者到医院。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常规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常规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常规护理常规一、患者情况评估1.病史采集:包括家族史、个人病史、既往治疗情况等。

2.神经系统评估:包括神经症状、体征,如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反应、肢体活动度等。

3.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

二、床旁护理1.保持安静环境:减少噪音、保持光线适中,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2.定期测量生命体征: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注重口腔护理:定期清洁口腔,保持口腔卫生,防止感染。

4.促进体位转换:定期帮助患者进行体位转换,防止压疮和肺部并发症。

5.定期翻身: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保持肢体活动,防止血栓形成。

6.观察排尿排便:密切观察患者的排尿排便情况,防止尿潴留和便秘。

7.督促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度的锻炼。

三、药物管理1.定时给药:根据医嘱合理给药,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和频率。

2.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

3.定期复查化验指标: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4.提醒患者按时用药:给患者提醒用药的重要性,并告知合理的用药方法。

四、协助患者康复1.提供营养饮食: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提供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保障营养需求。

2.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积极应对疾病。

3.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合理规划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脑出血:指高血压患者因脑动脉破裂导致脑内出血的疾病。

2.瞳孔大小和反应:指观察瞳孔的大小和对光的反应情况,来判断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3.体位转换:指帮助患者改变体位,如从卧位转为坐位或站位,以减少压力和促进血液循环。

4.压疮:长时间压迫引起组织缺血缺氧而造成的损伤。

5.血栓形成:指血液在血管内凝结形成血栓的过程。

一例脑出血伴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例脑出血伴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例脑出血伴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
引言: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

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好血压对预防脑出血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例脑出血伴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过程。

病例简介:
患者张先生,68岁,因"突发头痛、呕吐、右侧肢体无力"入院。

查体:神志模糊,右侧肢体瘫痪,血压180/110。

诊断:脑出血,高血压病。

护理评估:
1.意识障碍,存在误吸、跌倒风险。

2.右侧偏瘫,活动能力受限,存在压疮风险。

3.高血压,需控制血压。

护理目标:
1.维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误吸。

2.预防压疮,改善肢体活动障碍。

3.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

护理措施:
1.维持呼吸道通畅
(1)评估意识水平,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2)半卧位,每2小时侧翻身位。

(3)鼓励深呼吸及咳嗽。

2.预防压疮
(1)每2小时翻身,使用环形垫。

(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3)适当活动肢体,进行被动活动。

3.控制血压
(1)测量生命体征,动态评估。

(2)限制流质和钠盐的摄入。

(3)遵医嘱用药,监测不良反应。

4.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高血压的控制。

(2)介绍脑出血的病因、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小结:
脑出血是一种危重疾病,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控制好血压,预防并发症,同时注意呼吸道通畅和压疮预防,全面落实护理措施,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是一种危重疾病,对患者的护理要求非常高。

下面是一份针对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的护理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患者评估和监测1. 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每4小时一次,并记录数据,以监测血压的变化情况。

2. 监测患者意识状态,包括清醒程度和意识模糊程度,并进行神经系统评估。

3. 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4. 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率和心律,记录数据。

5. 监测患者的体温,每4小时一次,并记录数据。

6. 监测患者的瞳孔反应和大小,观察是否对光有反应。

二、卧床休息和体位翻身1. 将患者安置在卧床位上,并保持平卧位,避免患者突然坐起或站立。

2. 每2小时帮助患者进行体位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3. 鼓励患者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三、脑压监测和降低脑压1. 根据医嘱,进行脑压监测,如颅内压测量等,以及监测其指标的变化。

2. 保持患者头部升高30度的位置,利于降低脑压。

3. 协助患者进行镇静或麻醉治疗,以达到降低脑压的目的。

四、监测和管理呼吸道1. 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饱和度,及时处理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的情况。

2. 每2小时清洁患者口腔,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

五、保持水电解质平衡1. 监测患者的液体入量和出量,及时调整液体的管理,确保水分平衡。

2. 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如钠、钾、钙的水平,及时纠正异常。

六、饮食和营养支持1. 患者处于重症状态,饮食方面应根据医嘱进行限制和调整。

2.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七、监测和预防感染1. 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发现异常即刻处理。

2. 保持患者周围环境清洁,定期更换床单和衣物。

3. 做好患者的皮肤清洁和护理工作,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八、心理支持1. 给予患者温暖和关怀,帮助患者调整情绪。

2. 给予患者恰当的沟通和交流,安抚其焦虑和恐惧。

3.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自身恢复能力。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措施及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措施及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重点介绍了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维持体温稳定和提供营养支持。

在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保障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和提供全面的护理是关键。

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持续改进护理技术也在结论中得到了强调。

通过不懈努力和持续学习,护士们可以提供最有效的护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提升护理质量。

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深入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工作,并体会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不断提高护理技术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护理重要性、监测病情、呼吸道通畅、体温稳定、营养支持、护理体会、持续改进、护理技术。

1. 引言1.1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重要性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急性危重疾病,患者常常需要及时而有效的护理。

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护理工作对于患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可以提供专业的护理技术,还可以给予患者温暖和关怀,使患者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和呵护。

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护理人员还需要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可以对患者的康复起到关键作用。

1.2 护理工作的意义护理工作的意义在于提供患者全面的护理和支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不仅涉及到患者身体的照顾,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和关怀。

医护人员要以温暖的心态和专业的技能对待患者,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安全感。

护理工作也是预防患者病情恶化和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护理工作还包括对患者家属的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理解病情,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和饮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6-02-25T16:04:22.360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作者:杨润华冒春仙[导读] 宁夏盐池县中医院宁夏盐池病情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以及时判断患者有无病情加重及并发症的发生.
杨润华冒春仙宁夏盐池县中医院宁夏盐池751500【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症.在各种非损伤性脑出血的病因中,高血压约占60%,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经常处于昏迷或瘫痪状态,如果救护不当可以可致残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能够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极大的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急救;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49-011一般资料
我院每年冬春季节都会有2-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年龄在50-65岁之间,男性、多见于长期高血压者、体胖、不坚持吃药,由于饮酒、打麻将等活动,引起突然头痛、恶心、呕吐、失语.其中有2例,在120出动行院前急救途中,患者往往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病情发展到高峰.表现呼吸深而有鼾声,脉搏减慢,收缩压高达180—220mmHg,遂出现颅内压增高(双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固定),引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现象,即而转为中枢性衰竭. 2急救护理2.1院前急救
2.1.1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嘱咐家属做好以下工作①立即使患者就地平卧、头部垫高、偏向一侧、但应避免过度搬动病人.②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嘈杂及家属惊慌等诱因.③分散患者注意力,避免过度紧张.
2.1.2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处理措施①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立即使用降压药物降低血压并监测血压,通常使用最有效的药物20%甘露醇250mL,快速滴注20-30分钟滴完,但要注意降压不可过速过低,一般使收缩压下降20-30mmHg,舒张压下降10-20mmHg.以防血压骤降导致血液供应不足.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并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在每分钟2-4升.吸氧有利于降低脑代谢率,减轻脑水肿.同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及鼻腔的分泌物及呕吐物,以保证有效给氧[2]③一般患者均有大小便失禁,遵医嘱给与留置导尿.④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的变化.
2.1.3转运:经上述处理,病情稳定后转运到医院继续治疗,途中不可中断治疗,安全转运,搬运病人时保护好头部稳定,车速平稳,避免颠簸造成再度出血而加重病情.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病人转入医院后详细的交代急救的全过程及用药情况. 2.2院内急救2.2.1体位与休息①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发病24-48小时内避免搬动,头抬高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避免患者打喷嚏,剧烈咳嗽,情绪激动等,以防止颅内压和血压增高而导致进一步出血.注意加床档保护并适当约束.②病室及周围环境,避免声光刺激,限制亲友探视. 2.2.2保持呼吸道通畅①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和吸痰,以防误吸并给与持续低流量吸氧.②对深昏迷者,口腔放置通气管,舌后坠者及时用舌钳将舌头外拉,以防舌后坠.③如呼吸道分泌物较多不宜吸出,昏迷较深者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2.2.3病情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以及时判断患者有无病情加重及并发症的发生.
2.2.4出血与脑疝患者意识障碍呈进行性加重,常提示颅内有进行性出血, 以防发生脑疝,立即与医生联系,及时给与有效的脱水治疗,并限制每天液体摄入量,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各种因素.2.2.5中枢性高热如果患者出现持续高热,多为脑干损伤或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所致.及时给与物理降温,可在病人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戴冰帽、酒精擦浴等方法.
2.2.6应激性溃疡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呃逆,上腹部饱胀、胃痛、呕吐、便血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抢救.3讨论对病情仍继续加重的患者,在经过内科治疗而症状无法改善,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由于我院属于基层偏远山区,医疗设施相对落后,手术器械不够先进齐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手术操作不够精湛等原因,往往导致患者在有效的时间得不到及时的外科治疗,以至于脑水肿形成引起脑疝危象,遂致中枢衰竭.
参考文献[1] 周富云,赵计春.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3):138-138[2] 陈劲松,候树勇.多方法选择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当代医学,2009,[ 15(13):68-693] 熊英,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策略与疗效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32):100-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