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结构与思路
散文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散文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散文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文学体裁,常以抒发个人情感与思想为主要特点。
在分析散文的文章结构时,需要把握文章的主题、情感表达和叙事方式等要素,以达到恰当地把握文章思路的目的。
散文的文章结构通常包括开始、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但具体的结构形式和篇幅要根据文章的题材和表达方式而定。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散文结构框架:一、开始部分开始部分是散文的引子,通常包括背景介绍、事件引出或寓意开示等内容。
在这部分,要引起读者的兴趣,以吸引他们继续往下阅读。
1.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文章主题,并以个人或鲜活的事例作为引子,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初春的阳光洒满大地,我来到了一片美丽的花海,心情不由得兴奋起来。
”2.引人入胜:通过给读者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或人物介绍,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这种方式常常采用形象的描写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例如:“人们常说山水有灵,但我从未亲身体验过。
直到那天,我走进了这片神奇的山林。
”二、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内容,通过描写、抒发情感、陈述观点或阐述故事来展开表达。
1.折叠式叙述:逐步展开主题,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叙述,将整个思想过程阐述出来。
例如:“我走进了这片深山,真切地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妙。
这里的花花草草、山川河流,宛如一幅自然审美的画卷。
”2.夸张和对比:通过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强调散文中的主题和情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鲜明的效果。
例如:“我来到了这座古老的城市,它破败而苍凉,却又散发着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
古老与现代,在这座城市中交织着,形成了独特的魅力。
”三、结尾部分结尾部分是对散文的总结与应用,通常包括感悟、思考、呼吁或意义解读等。
通过对主题的再次强调和总结,营造出令人满意和耐人回味的结尾效果。
1.见微知著:通过对散文中其中一细节的描写和点评,进一步展开主题和思考。
例如:“细雨绵绵,如丝如缕,淅淅沥沥地洒落在大地上。
不禁让我想到了人类对自然的渺小和对生命的珍惜。
”。
作文的思路与框架
作文的思路与框架写作是一门艺术,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作文都是我们常常要面对的任务。
而要写好一篇作文,除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外,思路与框架的构建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如何构建作文的思路以及搭建作文的框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指导。
一、构建作文的思路作文的思路是作文内容的基础,它关乎整篇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一个好的作文思路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有条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下面是一些构建作文思路的方法和技巧:1.明确主题:首先要确定作文的主题,明确要表达的观点或立场。
主题的明确可以使整篇文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2.罗列关键词:对于主题,可以通过罗列关键词的方式来激发灵感和思考。
关键词的罗列可以帮助思路更加明确,不至于跑题。
3.构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工具,可以帮助整理思路和展现思维的脉络。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可以将各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整理清楚,形成完整的思路框架。
4.找准角度:在构建作文思路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以达到全面的表达。
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可以使文章更有深度和独特性。
5.积累案例和论据:作文需要有充分的论据支持和案例证明,这些可以通过阅读、调研和思考来积累。
有充足的案例和论据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二、搭建作文的框架搭建作文的框架是指确定文章的结构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它使文章更加清晰、易读和易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作文框架:1.三段式结构:这是最常见的作文框架之一。
它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起到引入主题的作用,正文部分可以根据主题展开不同的内容,结论部分总结主要观点并得出结论。
2.问题-观点-论据结构:适用于议论文或观点性文章。
首先提出问题,然后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用论据或案例来支持观点,增加说服力。
3.因果关系结构:适用于分析问题的文章。
首先提出问题或现象,然后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最后进行总结。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部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章,把握作者的思路和论述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文章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
难点:如何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来把握作者的思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结构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部分,并解释各个部分的作用。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一篇范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并指出作者的思路。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其他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分享自己的发现。
5.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文章结构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四、课后作业:学生自行选取一篇文章,分析其结构和思路,并在下一堂课前进行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对文章结构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文章结构和思路分析的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案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改进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文章结构的重要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文章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结构。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总结反馈法,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文章样本,用于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
2. 制作PPT,呈现文章结构的相关知识点。
3. 准备问题列表,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文章结构知识。
2. 讲解:详细讲解文章的引言、主体和结论部分,以及如何分析作者思路。
3. 案例分析:分析一篇范文,指出文章的结构特点和作者思路。
文章的思路和结构资料
如关于诗歌和散文的区别。诗是专业文体,专门用于抒情;散文的任务 则很杂乱,用来应付生活中各种事情,如写信、记日记、写报告。也即“诗 歌如情人,专用来谈情说爱;散文是妻子,一会要进厨房,一会要管孩 子”[余光中语]。也即诗歌只能停留感情层面,不能进入生活层面,所以写 诗歌需要激情,写散文需要理性。
㈢阅读各种优秀作品,开阔视野
中国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原因,却借用钱老的话提出了培养杰出人才的
两条对策:一是创新能力培养,二是学科交叉综合。
2007年9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诗作《仰望星空》
关于文学“水”意象 “水”对于农耕民族而言是一切生命价值旨归。 赖以生存根本,离开之则“万物莫不以生”。中国文学对水或取其流畅、 或取其清澈,或取其活力、或取其静默,创造了无数“水”意象。从象征意味 而言,儒家以其象征儒雅道德,道家用其喻指仙风道骨,佛家用其指无暇圣洁。 1.生命象征 源于其活力,在原始人心目中,水是生命孕育及女性象征,或被认为女性 与水有着神秘互渗关系,于是凡爱情、婚姻类诗歌中都有水之存在。仅《诗经》 中水边恋歌就达17首。 2.阻隔意象 先民多以“水”、“火”为恐怖、血腥之无法驯服象征,人类潜意识中一 直有“水火无情”警戒意识。但离开“水”,生命将无以维系;离开“火”, 文明将会倒退。所以,“水”一直为人类敬而远之对象,而在文学作品特别是 诗歌中多为空间或时间阻隔象征。 3.时间象征 自然界向来“水向低处流”,其人格化个性特征与时间之“光阴似箭”、 “一去不回头”完全相通,所以“水”之时间象征也就十分自然。
反思:即逆向思维,对事物、事理,先顺思再逆想,进行循环往复思考。
现代人因为科技的发达已经奢侈到季节的“错位”; “与时俱进”:不仅仅表现其思想前卫,同时折射出一定的“奴性心理”; 现代人无“任侠之气”:如男人不知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女人不知道 “拼将一生休,尽君今日欢。” 怎样才是“三十而立”:有房、有车或者令人羡慕的职位?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记叙)
06 写作实践:记叙文写作指 导
选定主题与构思情节
确定主题
选择一个有意义且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主题,如 亲情、友情、成长等。
构思情节
围绕主题,构思一个生动有趣的情节,包括起因、 经过、高潮和结局。
制造冲突
在情节中设置冲突,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吸引力。
塑造人物形象与描绘环境
刻画人物
通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塑造鲜活的人物形 象。
人物塑造
刻画人物性格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 动等描写,展现人物的鲜明性格。
塑造人物形象
运用肖像、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 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梦境、幻觉 等表现手法,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 世界。
情节设置
安排故事情节
根据主题需要,合理安排故事的 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场景描绘
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绘, 将读者带入到故事情境中,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 性。
对比手法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不同 事件或情节之间的差异和 联系,加深读者对文章主 题的理解。
嵌套结构
大故事套小故事
悬念与揭晓
在大故事中嵌入一个或多个小故事, 使文章层次丰富,增强阅读体验。
通过设置悬念和揭晓悬念的方式,引 导读者逐步深入阅读,激发读者的阅 读兴趣和好奇心。
加紧凑。
《荷塘月色》情感把握
1 2
描绘荷塘美景
通过对荷塘、荷叶、荷花、荷香等元素的细腻描 绘,展现了一幅优美的荷塘月色图。
抒发内心感受
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作者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感 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3
情景交融
作者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 感世界。
文章的结构与层次总结构建清晰思路的方法
文章的结构与层次总结构建清晰思路的方法文章的结构与层次总结结构建清晰思路的方法在写作一篇文章时,良好的结构和层次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清晰的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思维。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以帮助您建立一个有条理、系统和清晰的文章结构。
一、确定主题和目标在写作之前,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主题和目标。
主题是文章讨论的中心议题,而目标是该文章的写作目的。
明确主题和目标有助于确定文章的结构和组织。
二、提纲构思在写作之前,制作一个详细的提纲是很有帮助的。
提纲可以帮助您组织和安排思维,并将文章分成不同的部分和段落。
在提纲中,可以列出主要的论点、支持论据和例证,以及可能的反驳或对立观点。
三、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篇,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引出主题。
在引言部分应该包括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并清晰地陈述主题和目标。
四、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包含了详细的论述和论据。
可以根据提纲中的论点和支持论据,将主体部分划分成不同的段落。
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用以概括该段落的主要内容,并有合适的过渡句和连接词来连接各个段落和思想。
五、结论部分结论部分是文章的总结和结束。
在结论部分中,可以对主要观点和论据进行概括,并再次强调主题和目标。
同时,可以给出自己的观点、建议或展望未来发展。
六、段落的层次结构在每个段落内部,也需要有良好的层次结构。
一个段落应该包含一个主题句,概括该段落的主题和论点。
然后,可以使用支持论据、例证或详细的分析来支撑和解释主题句。
最后,可以使用过渡句过渡到下一个段落,以保持文章的连贯性。
七、逻辑顺序和连接词在整篇文章中,需要保持逻辑顺序和连贯性。
可以使用适当的连接词和短语,如"首先"、"其次"、"然后"、"此外"等,来引导读者在文章中的思维流程。
同时,也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过渡句,将不同的段落和思想连接起来,使文章更具条理性。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能够识别和分析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培养学生通过文章结构来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范文,让学生学会从文章结构入手,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文章结构分析方法,自主分析其他文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章的基本结构,如何通过文章结构来把握文章思路。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文章结构分析方法,自主分析文章。
三、教学过程2. 课堂讲解:介绍文章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
讲解如何通过文章结构来把握文章思路,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
3. 案例分析:选取一篇范文,让学生通过文章结构来分析文章思路。
引导学生从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去思考,作者是如何组织这篇文章的,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实践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篇文章,运用文章结构分析方法,分析文章的思路。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分析心得。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章结构在写作和阅读中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运用文章结构分析方法,分析文章的思路,并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分析心得。
2. 请学生思考,如何在写作时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表达有力。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关注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如议论文、说明文、叙述文等,使其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特点进行分析。
2.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学会识别优秀文章和普通文章在结构安排上的差异,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七、课堂互动1.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分析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理解文章结构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和技巧。
3. 了解文章思路与文章结构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能够识别并分析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
2. 能够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来把握文章思路。
3. 能够运用文章结构分析技巧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2. 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文章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 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和技巧。
3. 文章思路与文章结构之间的关系。
难点:1. 识别并分析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
2. 运用文章结构分析技巧来把握文章思路。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准备相关的文章样本,包括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
2.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文章结构分析方法。
3. 准备练习题和答案,用于学生练习和反馈。
学生准备:1.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需要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做笔记。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结构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文章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并介绍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和技巧。
3. 示例: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文章样本,示范如何分析文章结构,并引导学生一起分析。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运用所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文章结构,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篇陌生的文章,运用文章结构分析方法,分析文章结构并把握文章思路。
3. 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题目,包括选择一篇文章,分析其文章结构,并准备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六、教学过程(续):6. 拓展:教师提供一些进阶的文章结构分析方法,如从作者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等方面深入分析文章结构。
7. 应用: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篇文章进行分析,从文章结构的角度探讨作者的思路,之后各组分享分析结果。
作文的写作思路与构思方法
作文的写作思路与构思方法写作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写作思路和合理的构思方法。
本文将探讨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法,并给出相关的实用建议。
一、写作思路的确定写作思路是指写作时思想观点和表达主题的理路。
确定一个清晰的写作思路可以帮助我们整齐有序地组织文章的结构。
1. 理清文章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核心,指导着整篇文章的发展。
可以通过对话题进行深入思考,构思出一个明确的主题句,从而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2. 分析和归纳:明确主题之后,需要对主题进行深入分析。
对于一个完整的主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和分析,以便获得更多的具体观点和相关论据。
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加充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 确定写作结构:在明确主题和归纳论点之后,需要确定文章的结构。
一般来说,作文可以采用三段式结构,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可以引出主题并吸引读者的注意,正文部分是展开观点和论据的地方,结论部分是对文章的总结和升华。
在构思结构时,还需要注意段落间的逻辑连接和过渡,使文章整体流畅自然。
二、构思方法的选择构思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帮助我们进行思路整理和信息收集。
选择合适的构思方法可以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1. 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是一种以主题为中心,逐步展开的思维分析方法。
可以使用纸笔进行绘制或者借助电脑和手机上的思维导图工具。
以主题为中心,从中衍生出各个分支,再将每个分支进行详细展开,形成一个树状结构。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整理思路和信息,全面而清晰地把握文章主题。
2. 提问法:通过提问法,可以引导思考,激发灵感。
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信息?”、“如何引起读者的共鸣?”等。
这些问题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和创意,帮助我们找到写作的灵感和方向。
3. 列表法:列表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构思方法。
可以将要表达的观点和论据逐条罗列出来,然后再为每个观点和论据进行详细阐述。
文章的结构与思路的有什么关系?
文章的结构与思路的有什么关系?作为一名学生,我了解到文章的结构与思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恰当的结构来支持作者的思路,同时思路也需要结构的框架来更好地展示出来。
具体而言,文章的结构需要有明确的起承转合,以引出、阐述、总结主旨。
起步需要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让读者对文章产生兴趣并进一步阅读下去;承接需要补充、支撑前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转折则需要承前启后,有生动的过渡语言,使文章更加连贯;结尾需要得出结论,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总结,并留给读者令人深思的启示或印象。
而文章的思路则需要在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表达。
作者需要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读者理解自己的想法,并在文章中展示其支持观点的证据和事实。
通过精准的语言和实例,作者能够更好地向读者展示出自己的思路,并使读者对其立场产生认同或反思。
以下两篇写作范文,将更具体地展示文章结构和思路之间的关系:范文一:关于缺乏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文章结构:引出一个现象——陈述该现象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提出缺乏锻炼的原因——介绍锻炼对身体的好处——得出结论。
文章思路:缺乏锻炼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危害。
作者首先引出现象,列举了身体健康恶化的例子,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关注。
其次,作者总结了缺乏锻炼的原因,包括工作繁忙,缺少运动设施和缺乏休息等。
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提出了锻炼对身体的种种好处,比如增强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减轻压力等等。
最后,作者得出结论: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
写作重点:清晰陈列文字,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缺乏锻炼的原因和健身对身体健康的意义,使文章在思路上更加清晰、明确。
用词分析:选用了多个生动的词汇,比如“支离破碎”,“清晰明了”,“焕然一新”等,使文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范文二:关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文章结构:描述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导致情况的原因——介绍生态保护的措施——得出结论。
文章思路:生态环境的现状非常令人堪忧。
作者详细描述了生态破坏的影响,我们的环境已经严重受到污染,动植物面临极大的威胁。
2021文章的结构与思路的有什么关系
2021文章的结构与思路的有什么关系文章的结构与思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内容的组织形式和安排顺序,包括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以及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等。
而思路则是指作者在表达观点和论证论点时所遵循的思维线索和逻辑思维过程。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之间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篇完整、有序的文章。
一、文章的结构对思路的呈现起着重要作用文章的结构对思路的呈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合理的结构可以有利于作者清晰地表达思路,使读者能够容易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关系。
一个合理的结构通常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其内部又以段落为单位进行逻辑分割和组织。
在文章的开头,作者一般需要交代文章的主题和目的,并概括性地阐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为后续的论述作铺垫。
在主体部分,作者需要逐步展开自己的论述,有序地陈述论点、描述事件、引用事实和数据等,以支撑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在结尾部分,作者需要对前文进行总结,概括性地提出自己的结论和建议,形成一个完整、有力的结束。
在这个过程中,文章的结构为作者提供了一个清晰明了的表达框架,使得作者能够有序地展开思路,准确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思路对文章的结构构建也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的思路决定了文章的主题和论点,也决定了相关论据和论证方式,从而直接影响了文章的结构构建。
作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思路,选取合适的结构形式和安排顺序,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自己的论点。
不同的思路会要求不同的结构形式,有些思路需要采用常见的问题阐述、对比分析、因果关系等结构形式,有些思路则需要采用叙述、描述、演绎等结构形式。
作者在构建文章结构时需要充分考虑自己的思路,合理地选择结构形式和安排顺序,使得文章能够清晰地展现自己的思路,让读者容易理解。
三、结构和思路的协调统一构成了完整的文章结构和思路的协调统一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
优秀的文章需要既有合理的结构,又有严密的思路,结构和思路之间必须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命题透视一、什么是文章的结构、思路结构是文章的内部组织形式,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结构要服从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
一般认为,文章结构的内容包括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标题、款识、补记等。
结构体现作者的思路,有什么样的思路,就有什么样的结构。
思路是指作者谋篇布局的思维轨迹。
理清作者的思维轨迹,是把握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思路理清了,文章的“文脉”就抓住了,文章的整体结构也就了然于胸,这是对任何文章整体认识和理解的关键一环。
二、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的方法⒈整体阅读感知文章,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划分文章层次结构,提取文意要点。
⒉辨明文章体裁,熟识文章结构的常见类型,理清文章顺序,找准文章线索,把握思路脉络。
三、分析文章结构思路应注意的问题⒈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时要考虑好过渡段的层次归属,看清过渡段与上下文的联系,注意开头、结尾与主体的衔接。
⒉要准确把握文章的线索,有的文章采用的是双线结构,要分清主次与明暗,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短语、句子(它往往是线索的聚焦点)。
类题讲练【命题角度01】解析过渡和照应【知识解说】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段落层次保持连贯、文章脉络上下畅达的一种手段。
文章的过渡段、照应段都是结构段,主要作用就是连接层次和段落。
过渡有明、暗,暗的过渡不用过渡段等语言标志,行文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连贯。
但大多数文章的过渡,由过渡段或过渡性的语句来衔接,这是明的过渡。
文章的哪些地方需要过渡呢?一般是内容由总到分或由分到合;文意的转折、交接处;叙述与议论的转接处;记叙类文章中倒叙、插叙与顺叙相接处;由写景而抒情、或由抒情议论而写景的衔接转换处等等。
文章在前面写到的有关内容,后面应作适当的回应,这就是照应。
与照应相关的另一概念“伏笔”,是指作品中对以后要写到的内容作某些“埋伏”、“暗示”。
照应是对前文说的,伏笔是对后文说的。
照应能体现思路的严谨、缜密,结构的紧凑、精巧。
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一、结构与思路的常见类型文章的结构与思路是相辅相成的:结构是外在的,思路是内在的。
结构的内容反映着意义,意义的序列构成思路。
文章结构是一个模糊概念。
它可指一篇文章,也可指一段文章。
篇章由段落构成,段落由句子构成。
对篇章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个的段落或段组;对段落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个的句子或句组。
段落和段组、句子和句组,它们都可以是结构和思路的承担者。
段落与篇章是同构的。
他们的结构类型相同,思路类型也相同。
从语法关系上看,段落篇章都有如下6种类型: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解证关系。
从思路上看,段落篇章都有如下三种类型:时间型、空间型、逻辑型。
时间型的主要反映时间顺序,如先后、早晚等;空间型的主要反映空间顺序,如上下、内外等;逻辑型的主要反映逻辑顺序,如正反、主次、类比、归纳、证明、阐释、叙议等。
思路与结构的分析是有规律可循的。
例如,时间型的思路常对应承接关系的结构;正反、主次、类比型的思路常对应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和转折关系的结构;归纳型、证明型和阐释型的思路常对应因果关系和解证关系的结构。
但是从整体上看,3种类型的思路同6种关系的结构不存在完全对应的关系。
虽然如此,对于每一段文章,我们都可以从结构和思路的类型上作出解释。
例如:(1)日本人说他们的政治,是动物园式的政治,把人民用铁栅栏牢牢地关住,给他们一片肉吃,说是什么“温情主义”。
①‖我说我们的政治,是宰猪场式的政治,把我们人民当作猪宰,拿我们的血肉骨头,喂饱了那些文武豺狼。
②(李大钊《宰猪场式的政治》)这是并列关系的结构,类比型思路——由日本人的政治引出“我们的政治”。
(2)(海洋确实洛大)。
①‖世界海洋的面积有三亿六个一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
而世界陆地的面积只有一亿四千九百万平方公里,占百分之二十九。
②(《海洋与生命》)这是解证关系的结构,阐释型思路——先概括说明,后具体说明。
2024高考信息类文本分析文章结构及把握文章思路
2024高考信息类文本分析文章结构及把握文章思路考点讲解“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梳理清楚行文的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与“把握文章思路”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
文章思路,指的是作者为使表达的思想内容能够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而选择的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文章结构,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指的是对材料的组织及安排方法。
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论证思路和论证结构。
论证思路就是将文章论证结构进一步具体化,例如开篇提出了什么观点或论题,然后通过哪些论证法展开论证,最后是归纳概括,归纳中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等。
文章的论证思路往往具有以下特点:文章开头部分,先引出文章要论述的中心问题;然后主体部分充分运用论据证明中心论点;结尾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局部段落的论证思路也是如此。
梳理论证思路,分析论证结构,要求在熟悉文本基本特征、体式特例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进而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最后辨明论点、论证结构与思路、论证方法等。
一般来说,信息类文本,尤其是论述类文本,结构模式主要有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照式等。
考查着力点:要辨识观点句与支撑句;要辨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要具体分析全文的论证层次,分析分论点之间的层次关系。
【设问形式】形式一: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形式二: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形式三: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将其概括出来。
【答题步骤】第一步,整体把握所谓整体把握就是把文章看做一个整体来阅读。
从立意、结构、思路、思想等方面宏观把握。
从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微观调控,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
第二步,分清关系论述类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章结构类型,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2)学会分析文章的思路,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框架和内容;(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快速捕捉文章的核心要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验并掌握文章结构分析的方法;(2)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培养学生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分享,提升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文章结构类型及其特点(1)总分总结构:开头总述,中间分述,结尾总结;(2)总分结构:开头总述,中间分述;(3)分总结构:中间分述,结尾总结;(4)其他结构类型。
2. 分析文章思路的方法(1)快速浏览,整体感知;(2)细读首尾段,把握文章主题;(3)梳理段落层次,找出关键句子;(4)运用思维导图,直观展示文章结构;(5)小组讨论,交流心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掌握文章结构类型及特点;(2)学会分析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框架。
2. 难点:(1)如何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题;(2)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展示文章结构;(3)在小组讨论中,如何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未标明段落的短文,让学生尝试分析文章结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结构类型及其特点;(2)讲解分析文章思路的方法,如快速浏览、细读首尾段、梳理段落层次等;(3)示范运用思维导图展示文章结构。
3. 实践演练:让学生分组阅读指定的文章,运用所学方法分析文章结构,并用思维导图展示。
4. 小组讨论: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和心得,讨论如何更好地把握文章思路。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析文章结构的重要性,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资源。
高考考点聚焦: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 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 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 间中的绵延。
铺垫
悬念
点题
伏笔
照应
呼应
抑扬
波澜
过渡
线索
倒叙
插叙
层层深入
卒章显志 突出中心 深化中心 丰富内涵
……
技巧攻略
2 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作者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的逻辑顺序。一般而言,通 过分析文章的层次,可以大致梳理出文章的思路。 把握文章的思路,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
• 把握各自然段 的段意
第二步
• 在此基础上确 定文章层次, 概括段落大意
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
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 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 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 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 者一目了然。
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
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 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 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 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 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 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 祭官的衣服。
如何梳理文章结构思路
如何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在写作过程中,一个清晰的文章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思路,使文章更易读、易懂。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你梳理文章结构思路。
一、明确文章主题和目的我们需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主题是文章要讨论的核心内容,而目的则是文章要达到的目标,如是阐述一个观点、解释一个现象、分析一个问题等。
明确主题和目的有助于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保持一致,避免偏离主题。
二、构建逻辑框架在明确主题和目的后,我们可以开始构建文章的逻辑框架。
逻辑框架是文章的骨架,用于组织文章的各个部分。
一般来说,文章可以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引入文章主题,激发读者的兴趣;正文部分是对主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论证,包括各种论据和证据;结论部分是对前面论述的总结和归纳,强调文章的核心观点。
三、确定段落结构在构建逻辑框架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确定各个段落的结构。
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用于概括段落的核心内容。
同时,段落内的句子应该围绕主题句展开,进行论证或说明。
段落间的过渡应该流畅自然,使整篇文章的思路连贯。
四、使用标题和分级标识为了更好地展示文章的结构,我们可以使用标题和分级标识。
标题可以直接概括段落或小节的内容,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文章的结构。
分级标识可以用数字、字母或符号表示,用于标识不同层次的标题,使文章的层次结构更加清晰。
五、合理安排篇幅和重点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文章的重点和篇幅合理安排各个部分的内容。
重点内容可以放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或留下深刻的印象。
篇幅较长的部分可以适当分段,使文章更易读。
六、审查和修改在完成文章的初稿后,我们需要进行审查和修改,确保文章的结构合理、内容清晰。
审查时可以检查每个段落的主题句是否明确,段落间的过渡是否流畅,文章的逻辑是否严密等。
修改时可以删减冗余的内容,增加必要的解释或例证,使文章更加精炼和有说服力。
梳理文章结构思路是写作的重要步骤,它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组织思路,使文章更易读、易懂。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和思路是写作时需要把握的重要要素。
良好的结构可以让文章有条不紊地展开,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以下是关于如何分析文章结构和把握文章思路的一些建议,帮助你写作出富有逻辑和连贯性的优质文章。
一、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
1.阅读文章整体:在阅读文章之前,先通读全文,获取整体思路和主题。
这可以帮助你对文章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分段理解:观察文章的段落,判断每一段的主题和要点。
通常,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并以此为支撑来叙述和论证相关内容。
3.追踪文章框架:观察文章的序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理解它们在整体结构中的作用。
序言用于引入主题,主体部分是用来具体展开和论证主题,结尾则是总结和提供结论。
4.查找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在文章中起到连接段落和句子的作用。
例如:“首先”、“此外”、“然而”等词语可以帮助你找到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把握文章思路的方法:
1.确定主题:文章的主题是写作的出发点和核心,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通过阅读全文,确定文章的主题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思路。
通过以上的方法,你可以更好地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把握文章的思路,从而写作出一篇逻辑性强、内容丰富的文章。
同时,要记住,在写作过程
中要保持连贯性,使每一段内容都贴切主题,同时也要注重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让读者更容易吸收和理解你的观点。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思路大有帮助。 • ①关联词,如表并列的“和”“以及”“另一方面”“同
时”;表递进的“不仅如此,而且……”“甚至”“更进一 步讲”;表转折的“然而”“不过”“其实”“与其相反 ”;表因果的“因此”“所以”“总而言之”。 • ②顺序词,顺序词能表示材料的主次轻重或问题的几个方 面,如“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
首先提出就本来面目看人是嘲笑的
01
前提;
接着阐述妇女和儿童能看清人的本来
02
面目的原因;
最后阐述妇女和儿童的嘲笑具有令人
03
惧怕的力量。
课堂总结
看清题目12 二.理清 Nhomakorabea构三抓:抓标题、抓关键句、抓关键词
3
规范答题
拓展延伸
2010江苏卷《谈 静 》 朱光潜
文章题为“谈静”, 但最后一段才写到 “静”,请简要说 明全文的思路。(6 分)
• 2、2011年江苏高考 鲁迅的《捧与挖》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3、 2012江苏卷《笑的价值》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4、2014江苏卷《乾坤草亭》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教学目标
01
02
了解论述类文本的基 本结构类型;
掌握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的方法。
论述文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
引论(提出问 题或论点)
本论(分析问 题)
结论(解决问 题)
全文做题思路
大体概括每段段意
二.根据各段意义把文章切割成若干个部分
(这里必然有把意义相近的段落合并的过程
三.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结构与思路构成一篇好的文章无非是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一是结构,一是语言。
三者不能互相代替,却密不可分,好文章就是这三者完美结合的产物。
文章内容是主要的,可他必须靠严密的结构组织和恰当的词句表现出来。
下面重点是谈文章的结构组织,也就是文章材料的安排,文章各部分的相互关系。
一篇文章,无论思想内容多好,无论词句多么优美,必须全篇组织得好。
一层一层、一段一段,安排得清清楚楚,有条不紊,该详得详,该略得略。
前前后后,联系的紧密,照顾的周到。
没有前后脱节的地方,没有丢三落四的情形,没有拖泥带水的毛病,人家读了才能得到清晰明确的印象。
有些刚参加工作或初学做的同志写出的文章,意思不能说不好,有的并且很好,词句方面有点小毛病的,总还通顺,就是整片组织得不好,不清楚,不严密,结果让人读着吃力。
一篇看不来,还不能把他的意思搞明白。
这样的文章,往往达不到写作的目的,至少要打很大的折扣。
文章的结构决定于文章的内容。
为什么这篇文章分三段,那篇文章分五段,为什么先说这层意思,后说那层意思,这些,都是文章内容决定的。
从写作者的角度说,你怎样明确自己所写的内容,并且根据所写的内容的需要来安排文章的结构呢?这首先是一个思路的问题。
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怎样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
思路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客观事物反映在作者头脑里,经过观察、理解、认识的过程,形成了他对这样事物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
把这些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理出个头绪来,就是所谓思路。
按照这个思路写成文章,就是所谓文章的结构组织。
文章的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表明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严密。
思路是否清晰严密,表明他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
所以,要文章的结构好,必须求之于思路。
要思路清晰严密,必须善于观察事物,能理解和认识事物。
只有从锻炼观察能力和理解、认识的能力入手,才能培养起既活泼又严密的思路;只有培养起这样的思路,写文章才会有好的结构。
写一个单位的工作总结,如果你对这个单位的基本概况、任务和目标、工作过程、成绩与失误都不了解,或搞不清楚,这篇总结将如何写法呢?先写什么后些什么呢?一切都将无法下手。
勉强写出些话来,必然前言不搭后语,使读的人也摸不着头脑,还谈什么结构组织?最终也只能是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
关于文章的性质、对象和目的问题,也决定结构组织。
文章总是写给特定的对象看,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
文章里的材料怎样安排,各个部分怎样组织,要看文章是写给谁的,是为什么而写的。
比方下级银行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你去调查之后把那件事情写出来向领导报告。
这该怎么写法?当然只有原原本本把事情的经过从头到尾地写出来,用不着什么“倒叙”、“插叙”那些写法。
如果把这件事情写成通讯报道,在媒体上发表,写法就有些不同,可能先把结果写出来,然后再回过头去写事情的发生和经过,中间也许要补充一点跟这件事有关的情况,以便一般读者能够了解得清楚一些,并且也要考虑到怎样安排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使他乐于读下去。
如果拿这件事作为题材,写成报告文学、短篇小说或是其他文体,写法就会更不一样。
虽然谈的是同一个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得出结论,也就是说,文章的结构组织怎样安排,也会有种种不同。
所以要文章的结构好,除了先决地求之于思路的清晰严密之外,还要把写作的对象和目的明确起来。
不能为结构而结构。
结构是为文章的目的服务的。
思路是关乎文章结构的最根本的东西。
思路需要锻炼,也是可以锻炼的。
思路一要开阔活跃,二要细致严密。
入手处一在观察,二在思考。
对于一个人、一件事、一项工作,不能粗枝大叶地了解,要认真地反复地弄到清楚明白,再加上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做到了然于胸中。
有了这么一种清晰的印象,等到要写文章时,根据写作目的考虑一下,哪些写进去,哪些不写,哪些要多写一点,哪些要少写一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从哪里写起,到哪里转个弯,到哪里结束,心里有了这么个数,一步一步写下去。
写完之后反复看一看,读一读,如果有详略不适、连贯不顺畅、联系不周密的地方,好好改一改,这不就是结构组织吗?锻炼思路除了自己经常注意之外,读好的文章,用心理解它的层次结构,也是锻炼思路的很有效的办法。
因为从那里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开展的,这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让我们读一篇文革期间含冤饮恨而死的一代文学巨匠邓拓先生《燕山夜话》中《昭君无怨》,邓拓先生在这篇文章中的结构组织,从提出问题,到问题的展开,文章中对“材料”的运用简而精,到最后结论的可信度与征服性。
不敢多言,全文如下,敬请咀嚼揣摩之写作功夫。
昭君无怨谢觉哉同志从内蒙归来,对于两千年前王昭君的故事做了明确的辨正,并且写了一首诗,还把清代道光年间满族诗人彦德的一首诗抄录下来,同时发表。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兴趣的问题。
读了谢老的诗,人们都会更清楚地认识到,“昭君自请去和亲”,使我国历史上蒙汉两族人民的关系,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现在蒙汉通婚已经变成了很寻常的事情,这真是“万里长城杨柳绿,织成蒙汉一家春”了。
对于王昭君这个历史人物的新认识和新估价,当然与过去长期流传的旧观点根本不同。
我们对于公元以前三十年代发生的事件,完全有可能也应该彻底弄清它的历史真相,把过去人们对历史的误解好好地澄清一下。
过去人们对王昭君是怎么看的呢?一般人都认为王昭君是怀抱了无穷的幽怨,凄凄惨惨,悲痛欲绝地被迫到匈奴去和亲。
因此,长期流传有一首歌曲,名为《昭君怨》,说是王昭君自己作的。
这一首歌曲,在东汉末年蔡邕的《琴操》一书中已有记载。
蔡邕还写了一段文字,介绍这歌曲的来历。
他写道:“齐国王穰,以其女昭君,献之元帝。
帝不之幸。
后欲以一女赐单于,昭请行。
及至,单于大悦。
昭君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
”这一首歌曲流传很广,影响很深。
晋代的著作中,因为避司马昭的名讳,把《昭君怨》改为《明君怨》。
所以唐代李商隐的诗,还有“七弹明君怨,一去怨不回”的句子。
由于许多朝代汉族统治者的大汉族主义遭到非议。
王昭君的故事的最早最突出的例子,历来议论之多更非偶然的了。
如在唐代武则天临朝期间,有一个诗人叫做东方虬的,他写过一首咏王昭君的诗,就露骨地表示应该用武力的政策而不应该用和亲的政策。
你看他的诗怎么写吧:“汉道初全盛,朝廷足武巨。
何须薄命妾?辛苦远和亲!”历代还有许多诗文,极力制造王昭君出塞和亲的哀怨气氛,似乎一个汉族的女子绝对不应该嫁给匈奴,好象各民族之间根本不应该通婚似的。
这不但是狭隘民族主义的一种错误思想,而且也不符合客观的历史事实。
班固在《汉书》卷九《元帝纪》中,关于王昭君出塞和亲的事实经过,曾有简要的记载。
他写道:“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虖韩邪单于来朝。
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虖韩邪单于不忘恩德,嚮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
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廷王牆不阏氏。
”这一段文字表明,汉元帝采取对匈奴和亲的政策,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这使当时的民族关系,进一步趋于和好。
汉元帝刘奭当时在位已十五年,他决定了和亲的政策之后非常满意,又决定把他的年号改称为“竟宁”。
照颜师古的注解:“竟者,终极之言,言永安宁也。
”这个意思就非常清楚了。
再看同书卷九十四《匈奴传》中记载,事实就更清楚一些。
班固在叙述匈奴郅支单于被诛之后,呼韩邪单于到汉朝谒见汉元帝的经过,他说:“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帛絮,皆倍呈黄龙时。
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
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牆,字昭君,赐单于。
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
当时呼韩邪单于提出请求做汉族的女婿,汉元帝答应他的请求,把王昭君嫁给他,这是很正常的关系;王昭君也愿意与单于结婚,并无所怨。
班固很扼要地介绍了王昭君出嫁后的情形说:“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
呼韩邪立二十八年,建始二年死。
……雕陶莫皋立,为复株絫若鞮单于。
……复株絫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
”显然可见,王昭君出嫁到匈奴以后,并无怨苦。
复株絫单于是呼韩邪单于前妻之子,他又娶王昭君是按照匈奴的风俗,也并不奇怪。
但是,历来关于王昭君的其他记载和传说,却牵扯了许多不相干的情节。
其中不但有历史著作,还有各种文艺创作,它们的作者都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特点,按照自己的立场、观点,通过王昭的故事,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如果我们陷到那些材料中去,必然引起无谓的纠纷,打不尽的笔墨官司,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并没有帮助。
基于这样的看法,所以我主要的是根据班固的《汉书》立论。
因为班固是司马迁以后的伟大历史家,他与司马迁的遭遇也颇相同。
在公元第一世纪八十年代写成于狱中的这部《汉书》,距离王昭君生活的时代最近,记载的事实当然可靠。
并且,班固曾随军出征匈奴,后来又被投死于狱中。
他对汉朝和匈奴的态度比较公正,因此,在这位历史家的笔下写出王昭君和亲之事,无疑地是可信的。
我们如果不以班固的著作为根据,有什么可以做根据的呢?除了可靠的历史记载以外,再要找参考材料的话,我以为只有从内蒙民间传说中去收集。
而在这一方面,听说谢老和其他同志也做了不少调查研究。
在内蒙人民的心目中,王昭君是非常善良而勤劳的,传说她到匈奴以后很爱护百姓,教给当地妇女织布缝衣和农业生产技术,受到人民的爱戴,所以在她死后,匈奴人民才在黑水河畔为她建造了一座坟墓,并将王昭君奉为神仙,与王母娘娘合而为一。
这就更加充分地证明:王昭君是汉蒙两族人民共同敬爱的伟大女性,她是不会有怨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