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产主义信念论文摘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我国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差别,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没有过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价值在于:它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创建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基石,是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理论源泉。自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诞生以来,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无论在马克思主义阵营外还是在阵营内,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何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真分析和梳理其当代价值就显得十分必要。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在继承和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阐述了关于劳动创造价值或价值来源于劳动的科学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是把价值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虽然是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分析中得出的结论,但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阐述劳动价值论时,研究的却是商品生产的一般,而不是特指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他认为,只要存在商品生产,不管是在什么社会制度下,价值都是由劳动创造的,而且只有抽象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的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没有关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而且也必然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现在研究的只是商品价值;在《资本论》有关价值的整整一章中没有一点迹象表明,马克思是否认为他的商品价值理论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社会形式,或者可以应用到什么程度。”“经济学所知道的唯一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概念是商品生产的经济条件的最一般的、因而也是最广泛的表现”。(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源动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晶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超额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因此,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在市场机制和利益驱动的作用下,必然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加强劳动管理,提高劳动效率,以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并按高于个别价值或按高于个别价值但低于社会价值的价格销售商品,企业因此就会获得超额价值,即“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样社会平均劳动要多。”这就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了社会的使用价值量;二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复杂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例增大,新的产业和新的部门不断涌现,从而全社会的劳动总量不断增大。其结果,不仅增加了社会的使用价值量,而且也增大了全社会的价值总量,即增加了社会财富,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empirenews.page--][1][2][3][4]下一页(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影响和制约着收入分配制度劳动价值论不是收入分配制度的直接依据,收入分配制度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价值分配与价值生产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价值分配的对象就是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价值生产是进行价值分配的前提,尽管生产方式决定着分配方式,但价值规模的大小、数量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和制约着社会收入的分配方式和水平。虽然物化劳动是创造价值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但其在劳动过程中只是转移自身的价值,并不形成新的价值,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因此,收入分配制度的确立,理应以维护创造价值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前提,凸显价值创造者在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应有位置。劳动者不仅有权凭借劳动力所有权获得必要的产品,而且还有权参与剩余产品的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必须始终以尊
重和维护劳动者的整体利益为核心。(三)宏观经济调控是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整个社会的有计划按比例生产是商品价值得以实现的条件,商品必须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才能实现其价值。尽管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所反映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不同,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仍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仍然起作用。在没有政府介入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自发运行会出现失灵现象。比如,市场不能有效解决经济总量平衡问题、外部不经济问题、经济结构平衡与优化问题、垄断问题、社会公平问题,以及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和盲目性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等问题。所以,政府必须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运用财政、货币等手段对国民经济从总量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和引导,以期实现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有计划按比例生产,合理调整利益格局,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创建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基石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反映和揭示市场经济的各种西方经济思想和理论,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引入,使得传统的政治经济学长期处于基础地位或垄断地位的格局受到了挑战,出现了多元化的理论范式。二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生活越来越复杂,在经济学领域出现了众多的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经济学学科分类细化,经济学的学科体系越来越庞大,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已经无法囊括所有的经济学内容。三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紧密相联。这些变化动摇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地位,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以宽阔的视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衡量标准来创建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建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坚持三个基本原则:[!--empirenews.page--] 1 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密切相连、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把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解决的基本经济问题,就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要从理论上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生产方式和基本生产关系,使其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理论来源于实践也要指导和服务于实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又能促进理论的深化与升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就是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促进和发展的。上一页[1][2][3][4]下一页 2 科学扬弃西方经济学虽然西方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辩护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它同时也是人类文明成果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反映与延伸。它对现代市场经济中某些具有共同性质的规律的分析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其中蕴涵的科学合理的成分应该整合到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机械地完全照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观点。西方经济学虽然是以市场经济为研究载体,但它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文化背景、价值信念、核心概念和理论假定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也只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维护的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利益,并不是直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析,它所得出的结论往往带有严格的前提条件,这对于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难以一般性地推广和应用,这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的借鉴作用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因此,我们在创建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必须实事求是地、客观地对待西方经济学,去伪存真,合理吸纳其中的科学成分。 3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核心创建现代马克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