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总复习送别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宋词选读之送别诗
四、诗歌鉴赏
(一)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1、读题目,明题材,说感情。
2、读作者,陈子昂,家世豪富,少任侠,性情豪迈,年十八始发愤读书,二十四岁举进士,官至右拾遗,多次上书论政,陈述时弊。后被诬陷入狱,忧愤死于狱中,时年42岁。他反对齐梁的浮艳文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
复习《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现出他的怀才不遇,他的不平,他的忧愤,他心底的波澜。)
时年26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有人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
3、读诗句,抓意象、关键词。注意字音(绮筵、没)和句中停顿。
4、读注释,探诗意。(请整体理解,补出跳跃的内容,用现代语言译写。)
5、读提问,作解答。
(1)该诗从体裁分是一首,从题材上看是一首,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别之情的?(教材P5第4题)
(2)指出“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这两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这首诗歌的颔联是怎样表现离愁别绪的?试从内容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分析。
(4)古人创作诗歌大都精于炼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哪两个字特别传神?请简要说出好在何处。
(二)李颀《送魏万之京》
1、读题目,释题意。
2、读作者。(见注解)
3、读诗句,抓意象、关键词。注意字音(砧)和句中停顿。
4、读注释,探诗意。
5、读提问,作解答。
(1)诗的开头两句为什么不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写?
(2)简要分析诗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气氛?对表现情感有什么作用?
(3)颔联和颈联写景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4)诵读全诗
(三)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读题目。
2、读作者。
3、读诗句,抓意象、关键词。注意字形(蓬、班)和句中停顿。
4、读注释,探诗意。
5、读提问,作解答。
(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2)分析“孤蓬”、“浮云”、“落日”三个意象在诗中的作用?
(3)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本诗结尾有什么特色,请简析?
(四)《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读题目。
2、读作者。
3、读诗句,抓意象、关键词。注意字形(蓬、班)和句中停顿。
4、读注释,探诗意。
(1)结合书下注释,同桌互相译释诗句,圈点疑问。
(2)诗的前四句皆叙题中“”,后四句转写题中“”。
5、讨论交流。
(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
6、课文小结
这首诗叙事高度概括,写景境界开阔,抒情真挚动人,三者融合一体,形成了悲怆壮美的艺术效果,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面对诗人此种情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以为该如何处理这种问题,又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呢?
五、拓展训练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2010天津卷)
峡口送友人司空曙
峡口飞花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友人。
送蜀客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烘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8分)(2007江苏)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采用何种手法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6湖北)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6安徽)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补充材料】
一、赠友送别诗常见意象的寓意: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四则,正因杨柳有了以上三则意蕴,所以,古人离别之时看到杨柳更添离愁相思之苦。
(2)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送别诗中常出现。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并且,傍晚时分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
(3)月,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4)长亭、短亭、劳劳亭,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
李白的《劳劳亭歌》“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注: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行人渐行渐远。后来,劳劳亭便成了离别感伤的代名词。)
李白的《谢亭》:“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注:谢亭又称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晀所建。后来谢亭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也便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