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100例结果分析
白带常规检查结果 100 例临床分析
白带常规检查结果 100 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偏远藏区采集的100例白带的常规检查做出结果分析。
方法:随机采集偏远藏区某院100例白带常规检查报告,对阴道分泌物的各项检测指标展开检查,分析100份白带标本检查情况及不同疾病人群年龄分布。
结果:100份白带标本的检查情况中提示孢子、滴虫的感染率最高,并且年龄段在40-50岁区间的妇女感染率最高。
此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孢子感染的阴道炎和滴虫感染的阴道炎的检出率最高,且更年期妇女检出率最高,应该对此积极展开健康教育。
【关键词】偏远藏区;育龄期妇女;白带常规;清洁度;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健康提出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健康的观念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妇女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仍然较高,白带的常规采集检查操作简单易行,且检查结果较为可靠,在我国医院也较为普及。
本次研究调查采集100例妇女的白带检查报告,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偏远藏区的妇女的阴道清洁度和感染率做出结果分析,为开展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工作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9年6月至2019年9月某院100份白带常规检查报告,患者年龄16-61岁,平均(42.27±8.93)岁。
在检查前排除患者性生活和阴道药物使用的情况。
1.2方法:对检查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取样-涂片-检查。
1.3观察指标:100份白带标本检查情况及不同感染类型的疾病在人群中的年龄分布。
1.4统计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排除随机抽样误差和偏倚,P<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在100份白带检查结果中,40-50岁妇女的感染率最高,达48.49%;从感染类型结果分析来看,孢子和滴虫的感染是最高的,分别是18%和17%。
详细对比内容见表1和表2。
3.讨论阴道分泌物是女性生殖器官系统由阴道渗出液、宫颈腺体及分泌物等液体和细胞的混合物质。
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的细菌学检验
标本的形态学检验
1.湿片检查 脓液标本或以无菌生理盐水稀释的标 本,加盖盖玻片。或取一滴脓液于载玻片上,然后 滴加一滴卢戈碘或0.1%亚甲蓝染液混合,加盖盖 玻片。用高倍镜观察细胞和细菌的分布、细菌的数 量和运动特性等情况。 2.固定染色检查 将标本制成涂片,进行革兰染色 或抗酸染色,必要时再加其他染色方法,用油镜观 察细菌形态结构及染色特征。
采集方法
3.特殊类型化脓性炎症 ①导管治疗引起的感染, 无菌操作将导管尖端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培养基冲洗, 洗液立即送检培养,应同时采血培养。②蜂窝组织 炎、坏疽,用无菌生理盐水或75%乙醇擦拭清洁感 染部位,然后用注射器将少量无菌生理盐水注入病 灶,自病灶中心抽取标本。③烧伤感染部位细菌定 量培养,清洁感染部位后清创,切取3~4mm3的 活组织块送检。④手术切口部位感染,以注射器抽 取脓液或将拭子插入伤口深处采集标本。
细 菌 检 验 操 作 流 程
2.病原菌的鉴定
(1)形态染色特征鉴定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细菌的形态染色特点,可以初步判断出细菌的类 属,有些细菌的特殊形态特点具有鉴定意义。如 泌尿生殖道来源的标本中,发现双肾或咖啡豆样, 凹面相对,无动力,无芽胞,或有荚膜的革兰染 色阴性双球菌时,可以判定是淋病奈瑟菌。
2.病原菌的鉴定
(4)分子生物学鉴定 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可用 于检测纯培养菌株,还可以直接检测未经分离培 养的标本中的细菌。有多种技术类型可供选择, 目前临床标本检测常用的主要是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方法。
2.病原菌的鉴定
(5)药物敏感试验 获得纯培养菌株或疑似致病 菌的优势生长菌株后,应该尽快通过药物敏感试 验选择有效药物,在大面积烧伤感染或脓毒血症 等危重疾病时显得尤为迫切。
标本的分离培养
80例慢性化脓性胫骨骨髓炎窦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80例慢性化脓性胫骨骨髓炎窦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目的为了使基层医师更简单了解慢性化脓性胫骨骨髓炎窦道分泌物致基层医生病菌的组成,从而合理使用抗生素。
方法对80例已经明确培养出致病菌并完成药敏结果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80例标本共培养出120株病原菌;有2种或2种以上的致病菌占标本例数的55%,混合感染较严重。
结论参考致病菌组成及药敏特点,提出临床合理化建议。
Abstract:Objective It is to guide basic-level doctors how to use antibacterial drugs by clearly understanding the composi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chronic suppurative tibia osteomyelitis.Methods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used to 80 cases which have gotten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drug sensitivity results.Results 120 strai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re gotten from these 80 cases,the ratio of cases with 2 and more than 2 kind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s 55%,so mixed infection is serious.Conclusion Rational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based on composi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rug sensitivity.Key words:Chronic suppurative tibia osteomyelitis;Sinus secretions;Bacterial culture;Drug sensitivity慢性骨髓炎由于長期慢性感染,其治疗的复杂性,是临床骨科医生面临棘手的问题。
中医骨伤科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1 . 3 统计学方法
检测 出的数量以及 占比相对较少 ,但是 同样需 要引起临床的高度关 注。 而该结果与洪伍华等( 2 0 1 3 ) 临床研究成果 比较 吻合 , 表明本次研究成果 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及实用指导价值 , 能够起 到良好 的临床用药实践指导 作用。但是受研究时间所限 , 并未对各个菌属 的对 临床 常用抗生素药物 耐药性做出进一步研究与分析成为本次研究最 大不 足之处 , 因而使得研
丹阳 , 2 1 2 3 0 0 )
【 摘 要】 目 的: 分析 中医骨伤科 患者伤 1 : 2 分泌物细 菌培养结果。方法 : 选取 某院 中医骨伤科 2 0 1 4 年 5月 ~ 2 0 1 5 年 8月收治的 1 1 0例 骨伤 患者为研 究对象 , 收集所有患者分泌物标本后 实施细茵培养并统计分析培 养结果 。 结果 : 1 1 0 份 中医骨伤科 患者伤 口分泌物 标本 中病原 茵以葡萄球 菌属 茵 5 0株 ( 4 5 . 5 %) 、 大肠 埃希茵 1 7株( 1 5 . 5 %) 、 克 雷伯茵属 1 5株( 1 3 . 6 %) 为主。结论 : 中医骨伤科伤 口分泌物 细菌培养结果 以葡 萄球 菌属 茵、 大肠埃希 茵、 克雷伯 茵属为主要代表 , 可为 临床治疗提供 用药依据 。 【 关键词 】 中医骨伤科 伤 口分泌物 细茵培养
2 0 1 5 年9 月
第 1 4 卷 第9 期
今日 健 康
J I e mb e r 20 1 5 Vo 1 . 1 4 No . 9
中 医骨伤 科伤 口分泌 物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虞 雷
( 丹 阳市中医院 , 江苏
所有 菌株分离步 骤严 格按照 《 全 国临床 检验操作规程 ( 第 3版 ) 》 内 容实施 。分离之后 的菌株采用 美 国珠海迪 尔公 司生 产的迪 尔 D L 一 9 6 — 2 细菌测定系统进行细菌菌属 的鉴定工作 。 检测标准 以美 国临床实验室标
脓液培养阳性245例结果及耐药性分析
脓液培养阳性245例结果及耐药性分析作者:赵国章来源:《右江医学》2011年第06期【摘要】目的研究脓液感染的微生物种类,统计致病菌的分布和抗菌药物敏感率。
方法脓液标本采用全自动恒温培养箱培养,应用MicroScan/Warlkaway40全自动鉴定仪进行微生物鉴定和药物敏感实验。
结果共分离可疑致病菌245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77株占73%;革兰氏阴性菌64株占26%;真菌5株占1%。
结论脓液中分离的菌种相对集中,且引起院内感染的耐药菌株所占的比例较高。
【关键词】脓液;病原菌;药物敏感实验;院内感染菌株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6-0735-02 中图分类号:R 446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6.020细菌的耐药性为全球关注的严重问题。
细菌耐药性监测在延缓和控制细菌耐药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不断有新的抗生素问世,有力的支持了抗感染治疗,而细菌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重症病人得到有效的治疗,同时医院内感染问题则日趋严峻[1,2]。
近年来,随着患者的增多,医院感染患者脓液的送检率不断增多。
我们统计了2009年5月~2011年5月某院近2年245例脓液培养分离阳性的菌株,并同时进行了药敏分析。
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 2009年5月~2011年5月某院住院及门、急诊病人的脓液标本,用无菌棉签采集标本,采集过程严格无菌操作。
2.标本处理及细菌分离根据患者病情、抗生素应用情况和临床医生的要求,合理选择培养基种类,所有脓液标本接种血平板培养基和中国蓝琼脂培养基于全自动恒温培养箱分离培养18~24小时,挑选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
3.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应用MicroScan/War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选择细菌鉴定与微量MIC复合板进行微生物鉴定和药物敏感实验。
结果判断按NCCLS标准(2010版)。
化脓菌感染临床病例
化脓菌感染CBL病例№1(标本:眼角脓性分泌物)20岁女性,配戴隐形眼镜2年,近2日来出现剧烈的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刺激症状,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后未见好转,有明显的视力减退,眼科检查可见患者角膜光泽消失、透明度减低、前房有较多黄白脓性分泌物,分泌物未见有绿色。
临床表现符合化脓性角膜溃疡。
请考虑患者感染的病原体可能是哪一种微生物,设计微生物检查方案。
思考题:1)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和链道酶由何种细菌产生及生物学特性?2)化脓性细菌包括哪几类?3)引起化脓性角膜溃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提示:化脓性角膜溃疡是眼科常见病。
引起此病的原因很多,包括角膜外伤,长期戴角膜接触镜,暴露性角膜炎等。
因戴接触镜发生角膜溃疡,近年来屡有报道,应予以足够重视,加强宣传正确配戴及保养接触镜的方法。
眼外伤后发生化脓性角膜溃疡病例较多。
这说明要积极预防角膜外伤,在劳动中注意保护眼球,减少外伤发生。
避免给小儿玩耍一次性注射器。
一旦外伤发生后,及时到医院正确处理,减少感染的发生。
角膜异物剔除术后继发感染性角膜溃疡,也占有一定比例,这提醒医务工作者在剔除角膜异物时,应保持严格无菌操作,严防操作所用的器械及眼药水被污染。
病原菌方面,包括葡萄球菌、真菌等微生物。
真菌性角膜溃疡多见于农作物外伤。
由于皮质类固醇、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对该病认识的提高,近年来有不断增多的趋势。
化脓性角膜溃疡对视功能危害极大,致盲率达66.3%,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及时正确处理,尽可能减低对视力的影响。
№2:10岁男孩在随母亲旅游中,进食快餐店的牛肉汉堡和沙拉,回家后,出现腹痛,大便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便血,伴发热、呕吐,到医院急诊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思考题:1.最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2.针对该病例应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3:(标本:血液)(败血症)一岁女婴因皮肤感染脓痂疹(俗称黄水疮),发热2天就诊,入院检查发现体温39℃,胸部皮肤有脓痂,面积较大。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鉴定结果分析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鉴定结果分析由于抗生素的使用不规范或滥用造成细菌双重感染或真菌感染的患者日益增多,医师临床治疗感到很棘手。
笔者总结了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的分析,其中65例为真菌感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0例中男46例,女34例,无明显性别差异;年龄4~80岁,平均46岁。
1.2临床表现 80例中绝大部分(55例)以单耳流脓,耳聋,仅有7例因听力下降或耳痛来就诊。
检查见:外耳道有灰黄色、白色、或黑色干痂样膜状物,8例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清除分泌物可见外耳道壁充血、肿胀,表面轻度糜烂,鼓膜穿孔。
1.3样本采集方法将无菌棉拭子沾取无菌生理盐水适量,如果沾取太多,可在生理盐水瓶壁上挤去多余的水分,然后用棉拭子在病变外耳道或中耳腔取分泌物,把棉拭子倒置在无菌试管内,马上送检。
整个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分泌物再次污染。
1.4诊断标准症状为长期持续或间断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部分有耳部疼痛感,耳鸣;体征为外耳道深部有白色、灰色、黄色或烟黑色霉苔,清除外耳道霉苔,见鼓膜紧张部或松弛部穿孔,甚至可见肉芽或息肉,有时鼓室内有白色鳞片或豆腐渣样物。
实验室检查;外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为酵母菌、毛霉菌或白色念珠菌等真菌。
2. 结果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病人中有65例为真菌感染,其中酵母菌32例,毛霉菌22例,白色念珠菌11例;另15例为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细菌感染。
3. 讨论耳部真菌病多局限于外耳道,偶可侵犯中耳。
在临床上侵犯耳部的真菌,约有十余种之多,常见者如酵母菌、念珠菌、芽胞菌、卵状菌、青霉菌、毛真菌、放线菌等。
真菌又称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与人类有密切关系。
真菌具有比较完整的酶系统,无叶绿素,主要通过腐物寄生,或通过活体寄生而摄取有机养料,借以生存、繁殖。
真菌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孢子进行繁殖的。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道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道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郝春艳;刘红宇;张贵;张冉;郑春霞;侯桂琴【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道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00例(113耳),行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87耳检出病原菌9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7株、革兰阴性菌39株、真菌4株,病原菌构成比金黄色葡萄球菌15.56%、表皮葡萄球菌15.56%、铜绿假单胞菌14.4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89%、肺炎克雷伯菌8.89%、粪肠球菌7.78%、变形杆菌6.67%、大肠埃希菌4.4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完全敏感,表皮葡萄球菌对头孢唑林、美罗培南、苯唑西林、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完全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氨曲南、多黏菌素B、哌拉西林、舒普深完全敏感.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道分泌物的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对以上病原菌敏感性较高.【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6(056)018【总页数】2页(P76-77)【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道分泌物;病原菌【作者】郝春艳;刘红宇;张贵;张冉;郑春霞;侯桂琴【作者单位】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南阳473000;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南阳473000;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南阳473000;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南阳473000;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南阳473000;郑州大学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2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及耳道异常分泌物,严重时可发生颅内感染[1]。
2015年1~8月,我们对10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道分泌物进行了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诊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32.11±14.82)岁;均符合中耳炎临床分类及手术分型指南(2012)相关诊断标准,病程(8.79±4.87)个月;单耳患病87例,双耳13例;临床分型:非胆脂瘤型54例,胆脂瘤型46例。
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100例结果分析
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100例结果分析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抗生素品种愈来愈多,其应用也日益广泛,就目前临床实践看,不当或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耐药菌株增加引起正常菌群失调,加大了治疗难度,甚至会引起二重感染及病人死亡。
为了帮助临床医生快速、准确地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抗生素,我院2010年10月开展了《感染症原因菌群相同步培养法和快速药敏实验技术》检测,结果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使用抗生素无效的,而按等诊方法培养不生长细菌的住院患者,男性84例,女16例,年龄8-76岁。
2.方法:按规范标准无菌采样,注入《x/A,y/An L,B/P》试剂瓶中(各3滴)立即混合均匀,放入35℃孵箱培养6h观察发现L瓶均有浑浊生长,将有浑浊的增值液按同步培养的药敏实验K-B法进行实验,分别置于二氧化碳环境中培养,16h后进行观察测量,向临床报告药敏数据结果。
二、结果100例培养结果见表1、表2。
表1100例分泌物培养结果标本份数X/AY/AnL脓性分泌物100——100表2直接药敏实验结果药名敏感中敏耐药青霉素无无100头孢唑林(先锋v)66304庆大霉素183349万古霉素74188头孢三嗪(菌必治)82135头孢哌酮(先锋必)41527苯唑西林(新青Ⅱ)603010氟哌酸174241复方新诺明152065氯霉素404020氨苄西林(安苄青霉素)192160环丙沙星691615红霉素52408甲硝唑741313三、讨论通过100例脓性分泌物培养结果看,细菌L型全阳性,并对一般的抗生素全耐药。
细菌L型产生的很多,细菌进入机体后,因免疫、物理、化学、药理及细菌间相互作用等因素的作用,引起细菌铁壁变为L型,细菌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后仍保持一定的致病能力,所引起的感染往往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或变为慢性过程,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减少细菌的药性,开展细菌L型检验及直接药敏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会遗漏诊断并延误治疗。
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分析
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分析目的了解伤口分泌物细菌菌谱分布,揭示感染特征及流行病学规律,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
方法230份患者的各类伤口分泌物标本接种于血平板后作细菌培养,分离的菌株用天地人半自动分析仪进行鉴定。
结果230份标本中分离出156株病原菌,分离率为67.8%。
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6株,占61.5%;革兰阳性球菌43株,占27.5%;真菌17株,占11.0%。
革兰阴性杆菌中主要为假单胞菌属(22.0%)和埃希菌属(13.0%)。
结论伤口分泌物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1.5%。
临床工作中,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抗生素滥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正常菌群及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
标签:细菌;伤口分泌物;感染;细菌耐药性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以及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引起感染的微生物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因此,了解当前引起临床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的菌种及构成比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邵阳市中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2006年1月~2008年10月的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2006年1月~2008年10月邵阳市中医院住院和门诊患者的伤口分泌物标本,共230份。
包括皮肤溃疡、创伤、术后伤口及烧伤分泌物、引流物等。
1.2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将采集的标本接种在血平板上,放置35℃恒温培养箱内孵育24h。
分离出的菌株用长沙天地人公司半自动鉴定仪进行鉴定。
1.3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2结果2.1伤口分泌物感染病原菌分类230份伤口分泌物中分离出156株细菌,阳性率为67.8%。
2.2感染菌谱的分布15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96株,占61.5%;革兰阳性球菌43株,占27.5%;真菌17株,占11.0%。
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假单胞菌属、埃希菌属、肠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为常见。
小儿外科脓性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小儿外科脓性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杨其【摘要】目的分析住院小儿(<3岁)外科脓性分泌物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小儿(<3岁)外科脓性分泌物培养,使用ATB EXpression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K-B纸片方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55株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83.6%,最主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AU),比例为69.1%;革兰阴性菌占16.4%,为肠杆菌科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为15.8%,MRSA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MSSA对苯唑西林依然保持较高敏感性(87.5%),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敏感率超过80%.SAU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无耐药.结论 SAU是小儿(<3岁)外科脓性分泌物最主要的病原菌.MSSA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保持较高活性;MRSA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结合患儿免疫情况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期刊名称】《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1(019)008【总页数】2页(P1326-1327)【关键词】外科小儿;脓性分泌物;病原菌;药敏结果【作者】杨其【作者单位】537100,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为了解本院小儿外科 (<3岁)皮肤外伤或术后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本研究对我院近两年脓性分泌物主要检出菌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菌株来源菌株来自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小儿外科 (<3岁)患儿采集的脓性标本 (排除同一患者重复分离的菌株)。
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2 菌株分离与鉴定细菌的分离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进行。
成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物的细菌培养情况分析以及药敏研究
成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物的细菌培养情况分析以及药敏研究易虹【摘要】目的:成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物的细菌培养情况以及分析药敏的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34例(50耳)成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参考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结果:34份在分泌物标本中培养中,50耳检出病原菌70株,检出率为89.67%.其中35株(53.64%)是革兰阳性菌,30株(46.15%)是革兰阴性菌,5株(7.68%)真菌.结论:研究发现,成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物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在临床中多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对以上的病原菌敏感性较高.【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年(卷),期】2017(030)005【总页数】2页(P1059-1060)【关键词】成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作者】易虹【作者单位】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广东肇庆52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2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疾病主要是因为细菌感染促使患者的中耳黏膜发生了急性化脓病变,听力下降、穿孔、鼓膜充血、耳鸣、流脓以及耳痛等属于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1]。
现阶段,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原则在于对感染进行控制并且引流,通常会选用头孢类抗生素以及青霉素等抗感染药物以及滴耳液进行化脓引流[2]。
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34例(50耳)成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参考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等,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4年7月到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34例(50耳)成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参考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其中女性患者为17例,男性患者为17例,年龄在4岁-70岁,年龄均值为(34.67±11.92)岁;所选患者临床症状均为:①病情发作迅速、时间短;②耳内流脓及鼓膜穿孔;③听力下降,耳深部较疼痛;④间歇性或长期性流脓;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交流不清者;②面部皮肤有传染性疾病;③对本次用药有过敏情况的患者。
黏液脓性宫颈炎微生物的培养及药敏测定分析
黏液脓性宫颈炎微生物的培养及药敏测定分析【摘要】黏液脓性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炎症,由多种微生物引起。
本文通过对黏液脓性宫颈炎病人的宫颈分泌物进行采集和培养,成功分离和鉴定了引起炎症的微生物。
在药敏试验中,我们发现不同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药敏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有效地选择适合的抗生素治疗患者。
我们还总结了相关研究进展,强调了黏液脓性宫颈炎微生物培养及药敏测定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微生物的抗药性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提高黏液脓性宫颈炎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黏液脓性宫颈炎、微生物、培养、药敏测定、样本采集、分离、鉴定、药敏试验、药敏结果、研究进展、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黏液脓性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感染病,主要由细菌、真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引起。
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
黏液脓性宫颈炎常表现为白带增多、带下异味、下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正确诊断并及时治疗黏液脓性宫颈炎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而微生物培养及药敏测定是诊断黏液脓性宫颈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感染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可以确诊病原体,为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提供重要依据。
药敏试验则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本文将介绍黏液脓性宫颈炎微生物的培养及药敏测定的原理、方法和临床应用,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通过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准确有效的参考,并促进黏液脓性宫颈炎的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2. 正文2.1 样本的采集和培养样本的采集和培养是进行黏液脓性宫颈炎微生物培养及药敏测定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进行这一步骤时,首先需要采集患者宫颈分泌物样本。
为了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集过程需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以避免外部微生物的污染。
普外科脓液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普外科脓液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调查我院普外科脓液细菌感染率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方法采集脓液标本;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Dade 公司生产的Microscan Autoscan 4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
结果: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普外科送检的631例脓液标本中408例培养出细菌,感染率为64.66%。
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227株)、肺炎克雷伯菌(41株)、无丙二酸柠檬酸杆菌(31株)为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肠球菌属(13株)为主要致病菌。
结论:外科脓液标本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外科脓液标本病原菌种类较多,耐药率较高,临床治疗应及时送检标本确定病原菌,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关键词】脓液培养;病原菌;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323-02随着我院外科手术量的增加,送检的脓液标本也随之增多。
本文通过对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住院患者送检的脓液标本进行的培养结果进行了分析,了解患者脓液标本中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来自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普外科送检的脓液标本,共631例,其中男402例,女229例,年龄为6~80岁,平均年龄35.5岁。
1.2 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粪肠球菌ATCC29212,均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1.3 仪器与试剂仪器采用Dade 公司生产的Microscan Autoscan 4及其配套的鉴定与药敏复合板(NC50、PC33),血平板、麦康凯琼脂及MH培养基为自配,药敏纸片及氧化酶、凝固酶、触酶试剂均购自杭州滨和微生物试剂公司,所有试剂性能评价均合格。
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与药敏检测结果分析
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与药敏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与药敏检测结果,总结细菌分布与耐药性情况,以期为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检验科接收的100例伤口分泌物标本为研究对象,采取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检查来判断其病原体类型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结果100份伤口分泌物标本共分离培养出5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7株(50.00%)、革兰氏阳性球菌26株(48.15%)、真菌1株(1.85%)。
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均较高。
结论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有助于判断是否发生感染,并分离病原菌,进一步药敏试验是合理选择抗菌药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检测;合理用药关键词: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检测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耐药菌的医院内感染已成为治疗的一大难题。
因此了解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对了解创口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外,临床预防伤口感染的治疗中会广泛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但存在病原菌耐药性日渐提升的严峻问题,因此,如何对术后患者科学、合理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成了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
鉴于此,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检验科接收的100例伤口分泌物标本为研究对象,对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检验科接收的100例伤口分泌物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12~81岁,平均(55.8±0.2)岁。
1.2 实验方法①采集样本:按照检验科规范的操作流程,在无菌环境下以无菌棉签采集伤口分泌物,并立即送检;②细菌培养:接收分泌物样本后常规培养分离病原菌,使用一次性无菌血培养瓶、血琼脂平板(珠海迪尔血培养仪,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等,连续2次分离重复菌株的同一患者只统计初次细菌培养结果;③病原菌鉴定:分离所得的单个菌落运用细菌测定系统鉴定菌株;④药敏试验:以头孢哌酮/舒巴坦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即K-B法,超广谱β-内酰胺酶确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操作。
外科病人手术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外科病人手术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我院外科病人手术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情况,以供院感办公室、临床科室控制院感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1日~2011年8月31日外科住院患者308例进行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采用美国细菌培养分析仪进行鉴定分析,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308例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171例(阳性率55.52%),阴性137例。
大肠杆菌最为常见(26例);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5例),然后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6例)、产气肠杆菌(15例)、表皮葡萄球菌(10例)、奇异变形杆菌(8例)等。
结论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较普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手术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4-0207-02近年来,医学诊疗的技术日益提高,临床中的各类手术率也日益增多,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成为外科中一直关注并急需解决的难题。
尤其近年来医院内感染率的日益增加,外科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也有所上升,而手术切口的感染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患者住院的时间的长短、治疗费用的高低甚至治疗的成功率[1]。
本文通过我院2009年9月1日-2011年8月31日共两年308例手术病人切口感染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引起切口感染的各种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探讨其有效的防治措施,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9月1日-2011年8月31日共两年308例手术病人进行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其中男性268例,女性40例,年龄10个月-95岁,平均年龄41.20岁。
1.2方法1.2.1采集方法:对患者的表浅伤口或较大创口的伤口采取局部消毒,然后运用肉汤拭子对脓性分泌物进行采集;采取无菌注射器对深部的闭合性脓肿进行脓液抽取与培养。
1.2.2分离与鉴定:将标本接种皿的平板放置在温度在35℃下的孵箱进行24h内培养,待细菌完全分离并纯化后,再按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鉴定仪器为BBL-crystal自动细菌分析仪(美国BD公司生产),试剂为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专用配套试剂,采取质控菌株进行室内质控[2]。
体检阴道分泌物标本100例清洁度检查结果分析
体检阴道分泌物标本100例清洁度检查结果分析目的:探讨100例体检阴道分泌物标本清洁度的情况,为提高成年女性健康提供一定的依据。
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阴道分泌物标本100例为研究对象,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检测及清洁度判断。
结果:经研究比较,10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中,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Ⅰ~Ⅱ度者占65%(65/100),Ⅲ~Ⅳ度者占35%(35/100),不同年龄组间,Ⅰ~Ⅱ度检出率与Ⅲ~Ⅳ度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Ⅰ-Ⅱ度组中,念珠菌及滴虫均未检出,仅检出其他菌1例,占1.54%;Ⅲ~Ⅳ度组检出念珠菌2例,占5.71%,滴虫1例,占2.86%,其他菌2例,占5.71%。
清洁度Ⅰ~Ⅱ度组与清洁度Ⅲ~Ⅳ度组相比较,念珠菌、滴虫及其他菌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后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当地体检阴道分泌物标本清洁度情况不容乐观,应重视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的定期检查,有利于及时发现病原菌及尽早治疗,对成年女性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标本;检测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查包括一般性状、清洁度及微生物检查等,是女性健康体检的常规项目之一,可用于诊断女性生殖系统感染、性传播疾病、肿瘤等[1-2],对女性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体检阴道分泌物标本清洁度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健康女性体检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1.6±7.9)岁。
1.2 方法采用阴道窥器扩张阴道后,应用无菌棉签在阴道深部、宫颈管后等处采集分泌物,将分泌物浸入盛有1ml生理盐水的塑料软管中,送检。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说明方法及清洁度分级标准进行检测及结果判断[3]。
1.3 评价指标记录不同年龄组间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的情况,同时,检测不同清洁度组中病原菌的种类,并计算检出率。
脓液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解读
脓液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解读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脓液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解读,这可真是个超级重要的事儿啊!你想想,要是身体里有了脓液,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比如说吧,你有个伤口一直化脓不好,这时候去做了脓液细菌培养。
等结果出来了,就像打开了一个神秘的盒子!哇,这里面到底藏着啥呢?
这结果可能就像是一本复杂的密码本,得好好研究。
比如说,要是发现是某种常见的细菌,那还好办,就像遇到了一个熟悉的对手,咱知道怎么对付它。
可要是冒出个罕见的细菌呢,那不就像是突然冒出个大怪兽,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了!“哎呀,这可咋办呀!”
在解读这个结果的过程中,医生就像是个超级侦探。
瞧,他们得仔细分析每一个细节,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这个细菌的特点是什么?”“它对哪些药物敏感?”一个个问题都得弄清楚。
这时候,患者也不能闲着呀,得和医生好好配合。
患者问:“医生,我这结果到底啥意思啊?”医生耐心解释:“别急,咱们一步步来分析。
”
然后医生会根据结果给出治疗方案,就好像是找到了攻克敌人的法宝。
患者一听,心里踏实多了:“哦,原来这样就能治好啊!”
总之啊,脓液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的解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但只要咱医生和患者一起努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我的观点就是,一定要重视这个过程,积极配合医生,这样才能早日战胜那些可恶的细菌,让身体恢复健康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腹股沟疝术后切口部位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结果分析
腹股沟疝术后切口部位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结果分析张一帆【摘要】目的探讨切口部位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对腹股沟疝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股沟疝术的患者214例,采集切口感染患者切口脓性分泌物实施细菌培养,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214例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0.28%(22/214),检出病原菌32株,其中真菌占3.13%(1/32)、革兰阴性菌占31.25%(10/32)、革兰阳性菌占65.63%(21/32);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极高(100.00%);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青霉素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实施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后药物合理使用率高于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革兰阳性菌为引发腹股沟疝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次为革兰阴性菌及真菌,不同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临床应给予联合用药,依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27)002【总页数】3页(P233-235)【关键词】腹股沟疝;切口感染;脓性分泌物【作者】张一帆【作者单位】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南阳 47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腹股沟疝为腹外疝常见类型,发病率约占腹外疝的90%,以疝区坠胀或疼痛为主要特征,若未及时干预易导致疝气嵌顿、电解质紊乱,毁坏脏器,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
腹股沟疝修补术为其主要治疗措施,但术后感染现象时有发生。
术后切口感染可直接影响患者伤口愈合,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疼痛程度,故患者腹股沟疝术后一旦出现感染需及早给予治疗。
对切口感染患者切口部位脓性分泌物细菌进行培养,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对术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100例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13T09:15:39.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4期供稿作者:任喜风
[导读] 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抗生素品种愈来愈多,其应用也日益广泛,就目前临床实践看,不当或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耐药菌株增加引起正常菌群失调,加大了治疗难度,甚至会引起二重感染及病人死亡。
任喜风 (河南省西峡县中医院 474550)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4-0180-02
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抗生素品种愈来愈多,其应用也日益广泛,就目前临床实践看,不当或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耐药菌株增加引起正常菌群失调,加大了治疗难度,甚至会引起二重感染及病人死亡。
为了帮助临床医生快速、准确地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抗生素,我院2010年10月开展了《感染症原因菌群相同步培养法和快速药敏实验技术》检测,结果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使用抗生素无效的,而按等诊方法培养不生长细菌的住院患者,男性84例,女16例,年龄8-76岁。
2. 方法:按规范标准无菌采样,注入《x/A,y/An L,B/P》试剂瓶中(各3滴)立即混合均匀,放入35℃孵箱培养6h观察发现L瓶均有浑浊生长,将有浑浊的增值液按同步培养的药敏实验K-B法进行实验,分别置于二氧化碳环境中培养,16h后进行观察测量,向临床报告药敏数据结果。
二、结果
100例培养结果见表1、表2。
表1
100例分泌物培养结果
标本份数 X/A Y/An L
脓性分泌物 100 — — 100
表2
直接药敏实验结果
药名敏感中敏耐药
青霉素无无 100
头孢唑林(先锋v) 66 30 4
庆大霉素 18 33 49
万古霉素 74 18 8
头孢三嗪(菌必治) 82 13 5
头孢哌酮(先锋必) 41 52 7
苯唑西林(新青Ⅱ) 60 30 10
氟哌酸 17 42 41
复方新诺明 15 20 65
氯霉素 40 40 20
氨苄西林(安苄青霉素) 19 21 60
环丙沙星 69 16 15
红霉素 52 40 8
甲硝唑 74 13 13
三、讨论
通过100例脓性分泌物培养结果看,细菌L型全阳性,并对一般的抗生素全耐药。
细菌L型产生的很多,细菌进入机体后,因免疫、物理、化学、药理及细菌间相互作用等因素的作用,引起细菌铁壁变为L型,细菌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后仍保持一定的致病能力,所引起的感染往往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或变为慢性过程,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减少细菌的药性,开展细菌L型检验及直接药敏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会遗漏诊断并延误治疗。
通过我们100例细菌培养结果表明﹕细菌L型培养及提高阳性率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手段,并协助早期诊断,通过药敏实验,也可有效合理的选择药物,缩短病程,以便控制感染,提高疗效,同时也提醒临床医生注意细菌和抗生素的对应关系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
这样我们得到的不紧是更好地疗效,也产生更少的细菌耐药性,使抗生素在临床上发挥正常的抗菌活性和更长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