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马说》中的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马说》中的教育思想

韩愈在《马说》中以良马喻贤臣,以伯乐喻圣主明君,极写知遇之难,阐明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出发,探索如何把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与构建合理的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问题相结合,提出微观层次上培养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的可能渠道,为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管理的质量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马说》反映的教育思想

《马说》作于韩愈未登仕途之时。他五年间三次上书,均未被采纳。后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韩愈认为,对千里马来说,如果不能把他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是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不仅“不以千里称也”,而且会“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地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只有拥有正确的爱才、选才、用才的态度和行动,才能造福百姓,治国兴邦。

(一)人才选拔方面

韩愈认为,人才选拔的关键在于国家能否以特别的办法发现人才,礼遇人才。针对《马说》中的人物,人才选择包括对“食马者”和“千里马”的选择。因此,韩愈改革学官选择制度和科举考试内容,并要求统治者爱惜人才,多途径、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拔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面

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对“千里马”而言,需要在培养的过程中,关注他们自身的特长,为他们设计相应的“生涯规划”,调动“千里马”的内在需求,在“做与学”相统一的过程中完成人才的培养任务,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三)人才使用方面

韩愈认为人才使用的关键是爱才。人才一旦被选拔出来,就存在使用的问题。如何使用人才关系到人才能力的发挥与拓展。于是,对“食马者”应该关注“激励”机制,如何使他们在“食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挖掘潜能,实现“食马”工作的效益最大化。

二、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形成,使人力资源成为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是办好高等教育的先决条件。所谓人力资源,是指一切具有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为社会提供劳务和服务的人。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现实中的冲突和危机是永恒的。

(一)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1、管理机制方面

由于所有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之间界限模糊,职能不清,因而使得高度行政化的管理常常在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和开展创新教育的旗号下,

抑制着真正的创新活动。低层次和无意义的科研成果的大量生产,反衬出原创性学术精神和学术成果的匮乏。

2、决策机制方面

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中,政府扮演着所有者、举办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思想性障碍和体制性障碍,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3、资源配置方面

在教师的职业流动性上,人才属于代表行政部门的的单位私有,自己基本上无权决定自己的选择和命运;在职称评聘上,主要不是由专家或学术机构对教师进行学术评价,而是行政部门说了算;在管理职位聘任上,实行的是行政干部任用体制,讲究的是资历而不是才能。这样,既不利于社会性、学术性资源的整合共享;也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人才创造力的发挥。

4、评价机制方面

缺乏非政府主导的第三方评价力量,高等教育的中介评价机构尚未应运而生,社会评价组织和运行机制极不健全;评价体系的指标不完善,缺乏稳定性和针对性,造成学校围绕着政府的指标体系办学的状况;缺乏高等教育的国际质量认证制度等。

(二)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与现状

1、组织机构方面

高校管理机构政府化倾向严重,机构重叠,非教学人员比例过大,冗

员过多,无法真正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2、管理模式方面

由于在干部管理上缺乏一套科学而又便于操作的考核办法,对干部难以作出公正准确的评价,因而打破干部职务终身制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时,由于近年来高等学校扩大招生,教师数量与质量均相对不足,使学校无法实施真正的“教师岗位聘任”等。

3、用人效益方面

优秀人才和中青年教师待遇总体偏低,分配制度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学校社会,大量应当由社会负担的

工作没有从学校分离出去,过多地占用了学校编制和经费;没有充分发挥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市场的作用,对聘余人员的管理还不到位等制约着管理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影响着高校自身的发展。

三、《马说》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等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代传统的人事管理办法,真正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观念,激活生产力基本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同时实行人性化管理,注重人文关怀,构建和谐校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创设健康的制度环境

有创造性的人才难免是有个性的,要接纳他们就必须把精力放在改变人才居住的环境土壤上,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包括建立健全法制化平台;培育中介机构,建立以评估为前提的拨款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防止权力的滥用;善于发现人才,考虑“例外”管理的措施;正确引导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等工作。

(三)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机制

高等学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在扩大,职能在延伸,因此,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机制和模式都应当作出相应的变革和调整。

1、建设创造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必须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培养目标上,由“知识型”人才拓展为“知识、能力、素质型”;在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安排上,要从单纯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转变为综合性、创造性人才培养,从专门化、职业对口的人才培养转变为多样化、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注重科学性、创新性,形成更新机制,把封闭的知识体系变成开放的知识体系,同时,注重因材施教,加强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加强科研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创造性思维;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完善学分制,遵循整体性、综合性、联系性、有序性和动态性原则,按照“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