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运动技能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的运动技能教学

体育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学生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练习、改进、巩固与运用为载体的身体活动的实施来实现体育课程学习目标。无论是发展体能,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行为,都与学生实际从事运动技能练习紧密联系,都与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学习、练习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紧密相关。正确认识、理解、实施运动技能教学是体育教师的必须认真研究与回答的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运动技能教学应该怎么教?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是以往初中运动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二是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初中运动技能教学?

一、以往初中运动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

1、技能教学竞技化和成人化的倾向在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之中,比较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运动技能教学竞技化,和成人化的倾向。运动技能教学竞技化的倾向主要受运动训练影响较大。体育师范生在大学里接受的就是“训练式”的教学,而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技能教学方法都来源于或借鉴于运动训练的方法,从而导致了技能教学竞技化的倾向。比如短跑教学,以往普遍采用的方法就是先进行短跑的专项练习,然后做30米、50米、80米的加速跑,最后过渡到100米快速跑。又如在跳远项目教学上,我们往往只关注学生在助跑、起跳时步点的准确,与踏板的准确,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田径教材过多的追求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或更远,为了比赛的胜负而教学,自然就出现了教学方法竞技化的倾向。在以往的教学中,不光是田径教材的教学中会出现竞技化倾向,其他教材也存在这些问题。如在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强调动作的规范性,要求学生在练习时做出“三个90度”,即腕、肘、肩成直角。这种方法更多是关注技术的细节,追求技术动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它必然与运动训练保持高度的一致,方法也必然相同或相似。另一方面在初中技能教学中普通存在的现象是技能教学成人化的倾向。成人化倾向体现在器材的使用上比较突出。比如篮圈高度的设置,很多学校都是三米零五的标准高度,这对于初中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女生的投篮练习还是有很大的困难的。包括标准尺寸的篮球与场地,教学中教师还要求学生在罚球线距离练习单手肩上投篮,这些都是成人化的教学方法,没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来进行教学的表现。所谓运动技能教学竞技化,就是简单的把竞技运动的规则、场地、器材、技术等方面的要求简单地横移到体育教学中来。根据运动训练的要求,把正规的运动竞技项目和正规的运动技术,直接放到体育教学当中去,它必然会带来以上所述的问题,它导致的不是学生不想学,而是学生没法学。所以有学生讲:我不是搞体育的料,我不是刘翔,也不是姚明,你叫我做这样的运动我是没法做的。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它不应该强调淘汰和选拔。初中生的体能状况与技能水平是不同的,而且初中生的学习时间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这种不同的体能背景,不同的运动技能背景,同时还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的状况下,用竞技运动的内容进行竞技化的技能教学是有问题的,也值得我们去反思、改进。而运动技能教学成人化的意思就是把成人能够适应的运动简单地让少年儿童去学习、完成。教师在教学中按照正规的、成人的准备来要求,学生做不了,产生的自然是挫折感、失败感,没有了成就感,没有了成功感,也就难怪学生会说:喜欢体育不欢喜体育课了。新的课程标准不是不要求运动技能教学,也不是不要竞技运动,而是我们要改造竞技运动内容,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初中的运动技能教学要适应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适应初中生的发展。

2、技能教学手段与方法单一、技能教学程式化我看过一节新教师的课,内容是短跑的途中跑。他的流程是:先跟学生讲解、示范途中跑的技术要领,然后带学生练习三十米的迎面接力,最后又做一个三十米的往返障碍接力。这样一个主教材的教学就结束了。这位新教师的课,在整个主教材的教学中没有针对性的方法,没有有效的手段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技能教学中手段与方法单一或者缺乏,这是在以往教学中很多教师,特别是新教师、青年教师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以往的教学大纲时代,很多教师是大纲的忠实执行者,从内容

上就按照大纲制订的内容,今天教什么,明天教什么,都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教学中,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都是对照大纲或指导书中的程序进行,大家的课都是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出现了技能教学的程式化。为什么会出现技能教学手段方法单一化和程式化呢?这跟体育教师对运动技能教学的这个本质和目标的追求是相关的。教师以运动技能教学为本,目的就是让学生由不会到会。由做得不太好到做的比较好。学生只要把这个标准动作做出来,教师就完成任务、万事大吉了。而技能学习对学生意味着什么?学生学它干什么?教师没有去思考,在教学中只关注运动技能教学本身,他不太去关注这个运动项目对学生的发展会起到什么样的影响,只把眼睛盯在了这个动作本身上,所以他的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往往就比较容易单一,而且比较程式化。以往的教学当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以内容为本,而不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这种背景下,出现手段方法单一化是必然的。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觉得核心的就是要转变观念,而不只是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而已。在以往的初中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竞技化、成人化的现象,是以运动项目为中心,以内容为本所产生的结果,它也将必然会出现手段与方法的单一化、程式化的问题。而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至少有几个问题。一是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二是他不喜欢就不注重,参与度也就不高,运动技能也就学不好,相应的体能也得不到较好的发展。那么学生在技能不会,体能又跟不上,而且还不喜欢的情况下,运动技能教学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初中运动技能教学?新课程强调运动技能教学,运动技能的学习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运动技能教学一是对运动技能本身的学习掌握;二是实现了其他领域的目标。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重新来认识、思考初中阶段的运动技能教学,就意味着我们要有新的追求和新的思考。

1、强调在学习运动技能过程中体现与实现多元的体育学习目标

新课程带来的变化之一就是目标的多元性,课程的目标分为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即将颁布的,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合并成一个领域目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即四个领域的目标都要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为载体来实现。如在专题五的篮球课中,上课教师就考虑到了多元目标的实现。这节课以篮球运球技能教学为载体,来实现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教学目标。课中教师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会学生快速运球技术,以及对运球技术的运用。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变化,用游戏、竞赛等手段激发和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从学生课中与课后的反应来说他们还是很喜欢这节课的,这对他们下次继续篮球的学习都是有益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竞赛,这既提高了学生运球技能,也培养了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这节课从设计到实施都让我们感觉到了多元目标的引领,教学中通过篮球运球技能的学习为载体,实现了多元的教学目标。新课程特别强调多元的目标。而以往的运动技能教学的着眼点是让学生掌握这个技术,就技术而去教技术。新课程中的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领域,是我们以往不太熟悉的,现在把它凸显出来了。但这并不是说这些领域比身体健康、运动技能领域还重要,它们都是课程的目标的领域之一,只不过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不太关注它。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我们要关注到所有领域的目标,首先在教学设计上就应该体现出来,在目标的引领下进行技能教学,最终达成目标。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强调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要体现与实现多元的学习目标,实际上是什么呢?是说我们整个运动技能教学过程是追求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其实是这样一个本质。比如我们以往只说你把这个动作做出来就可以,但是现在不是了,学习过程当中,既要学习掌握动作本身,还要通过这个动作学习的过程和练习过程去提高学生的体能、参与的积极性、心理与社会适应力等。学校要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是必需的。作为文化课老师相对体育老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作为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