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第1节电阻和变阻器教案

沪教版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第1节电阻和变阻器教案
沪教版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第1节电阻和变阻器教案

沪教版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第1节电阻教案

第一节电阻

教学目标:

1.知道电阻及单位。

2.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教学器材:

干电池两节,电流表一只,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铜丝、镍铬合金丝

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电阻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2.什么是电路?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二、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1]将一只灯泡、一个电流表、一节干电池和一个开关连成电路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再将灯泡分别换成铜丝、铁丝,重做上述实验。

分析上述实验现象:为什么铜丝和铁丝中的电流不一样呢?

用的都是一节干电池,即外部条件相同,肯定是由于导体本身不同造成的。原来导体虽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也有阻碍作用,物理学中常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

三、讲授新课

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R表示。

不同的导体的电阻一般是不同的。研究电阻的大小有重要的意义。

2.电阻的单位。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Ω)Ω读作omiga。

常用单位有:kΩ、MΩ

1 kΩ=1000Ω,1 MΩ=1000000Ω

在电子技术中,要经常用到具有一定阻值的元件——电阻器,也叫做定值电阻,简称电阻,在电路中用符号表示。

让学生观察图6.3-2认识各种电阻。

认识实验用电阻:1Ω,5Ω,10Ω,0—20Ω滑动变阻器。

常见器材的电阻: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姆到十几欧姆;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到几千欧姆;实验室用的约1m长的铜导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姆,通常可以路去不计。

观察图6.3-3认识常温下物体的导电和绝缘能力的顺序排列。

3.想想议议

高压输电线,又粗又直,为什么不用细导线呢?

电炉上的电炉丝,为什么不用粗而直的导线呢?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需要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还跟哪些因素有关。

4.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演示实验2]用横截面积相同,长度相同的铜线和镍铬合金线实验。

结论: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演示实验3]用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两条镍铬合金线实验。

结论: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演示实验4]用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条镍铬合金线实验。

结论: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扩展: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系。

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但也有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实验方法总结:在本次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想想议议的问题高压线又粗又直是为了减小电阻。而电炉丝不用粗而直是为了增大电阻。

第二课时变阻器

【教材分析】

《变阻器》是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六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也是第六章的重点和难点,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后。这样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同时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为学习“欧姆定律”打好基础。学生在前一节已经学习了《电阻》,对电阻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已经理解了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但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接线比较复杂,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本节教学中,我采用探究性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使他们在学习上获得主动权,摆脱传统教学中教师“灌”的陈旧方式。问题提出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实验现象的记录、比较归纳、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教与学的活动,充分展现物理学科的特点的魅力,让全班同学参与动手动脑,积极参加小组讨论以及分工合作,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研究中的曲直和艰辛,渗透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带着教材走向生活的学习习惯,注重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通过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解滑动变阻器的设计、制作过程,了解科学发明创造、科技革新的过程。

(2)通过探究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变阻器改变电阻的原理,产生动手操作使用变阻器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

难点:根据要求正确使用与连接滑动变阻器。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用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不同规格的滑动变阻器、电池组、小灯泡、铅笔(或铅笔芯)、金属夹、导线若干、实物投影仪、多媒体教学平台。

【课时安排】一节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从列举生活中需要改变音量或改变电灯泡亮度的实例(如:演示旋转收音机音量旋扭可以改变音量、旋转调光台灯的控光旋扭可以改变等的亮度)入手,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创设良好情景,引入“变阻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物演示)

二、新课教学

1、探究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引出课题后,我采用分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和连接实物图。

问题:自己动手设计电路图将台上的仪器连接起来(干电池、灯泡、铅笔芯、开关、导线连接起来,之后观察灯泡是否会亮,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学生基本上能够将电路连接起来,在探讨改变亮度上,很多学生都能够想到改变电阻的大小,但是改变的方法有所不同,有的学生说可以改变干电池的个数,有的学生想到改电阻的长度。这时老师就需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告诉学生实际生活的电源的电压220V 是确定的,不能改变的,所以只能改变电阻(铅笔芯)的长度。

下面请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电路,并将连接铅笔芯的导线一端打开,并使其在另一端滑动,观察灯泡的亮度与接入的铅笔芯的关系。

发现问题: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长,灯越暗,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短,灯越亮。先请学生思考然后回答,最后老师总结:电源的电压不变,铅笔芯越长,电阻大,电流小;铅笔芯越短,电阻小,电流大,所以通过改变铅笔芯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的电流,这就是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改变电流──变阻器的原理。)紧接着,我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地改进,将一个长电阻线逐步改装成一个变阻器。

讨论滑动变阻器的构造(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材料选择:镍铬合金线

为了滑动变阻器的调节的范围更大,我们还需更长的电阻线,应该选择什么材料最合适?引导学生参阅书本“几种金属导线的电阻值”,让学生充分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的条件下,镍铬合金线的电阻比较大点,容易调节。

问题2:导线太长──绕成线圈

有同学指出解决办法是将导线绕成线圈,有的同学说,平时我们见到的缝纫机线,弹簧就是这样的,我很满意。(课件演示)我又开始引导:导线较软,线圈没有支架,容易散乱。

问题3:支架──绝缘材料(瓷筒)

首先,我提示大家,选导体作支架的,是导体还是绝缘材料,学生基本一致认为:绝缘材料。进一步引导:众多的绝缘材料用什么材料较好呢?同学提出了很多方案,硬纸筒,圆木棒,塑料棒(没有同学提瓷筒)我为了鼓励同学们说:“很好,这些绝缘材料都可以做支架”。但我想提醒同学们,如果用这些材料作变阻器线圈支架的话,它也有的缺点,比如,线圈中通过的电流较大时,因导体发热,容易出现什么不好的结果?这时,就有部分学生开始小声地议论:会烧起来。这时,很多同学都醒悟过来,我让同学们继续找既能绝缘,又不会出现因电流过大而引导事故的绝缘材料。最终确定用瓷筒。

问题4:线圈短路──涂油漆绝缘

紧密排绕的镍铬合金线线圈横向之间会导电,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用塑料以绝缘的时候,我作了一此引导,塑料、油漆等绝缘都可以,但塑料绝缘比油漆绝缘线圈占用的空间大,所以常用油漆绝缘。当绝缘问题解决后,我又提出新的问题,导线夹在密绕的被绝缘的导线上移动时,电路会出现什么问题?电路是否是通路?经过启发、讨论,采用部分刮漆的办法解决达成了共识。

问题5:怎样改变镍铬合金线的长度──滑片

引导学生回忆刚才做的实验,导线一端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课件演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和金属杆)

问题6:滑片靠在绝缘油漆上,不能跟镍铬合金线上接触──将与滑片接触的镍铬合金线绝缘油漆刮掉。(课件演示)

问题7:连接导线夹的导线→金属棒(固定滑片)

问题8:为了使之连入电路→加接线柱。接着介绍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

3、介绍铭牌,引出注意事项:

(1)介绍铭牌含义

我采用让学生试讲,然后由师生共同纠正的方法,最后得出准确含义。

(2)注意事项

a、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滑动变阻器通过的最大电流;

b、使用前应将电阻调到阻值最大端。

4、探究滑动变阻器正确使用规则

下面我们进行实验探究:怎样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首先要告诉学生滑动变阻器应该串联在电路中不能并联,同学们在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前要弄清下列7个问题。(用多媒体课件投影)

(1)滑动变阻器有4个接线柱而接入电路时,如果只需接两个,共有几种接法。

(2)滑动变阻器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3)滑动变阻器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为零?

(4)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5)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滑动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

(6)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7)画出实验电路图。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电路图及实验步骤。最后把学生设计的电路图和实验结果拿出来投影,交流,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规则,然后再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此外,在指导学生判断滑片移动引起电阻变化时,应注意让学生培养先分析变阻器上电流的流向的习惯。

(结论:使用方法是上、下各接入一个接线柱,串联在电路中。)(课件演示)

4、课堂小结: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和小组讨论,归纳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5、完成课堂练习,老师巡视,给学生指导。

八、教学反思

1、本节课采用探究性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以老师教学生听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思考,参与探究实验,从课后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基本上能够懂得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2、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设计实验和探究,让学生模仿科学家的探究途径,体验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素养。

3、考虑到学生的智力水平、动手能力以及知识结构的不同等原因,因此,我到实验室后对学生的座位重新做了编排,把物理成绩好的跟差的分在同一小组,把动手能力强的跟相对较弱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这样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

4、由于变阻器的学习属技能性训练,因此探究的方式也与前面的学习有所不同,以提出思考性问题的方式展开,并且教材中的思考题只有动手操作,才会深刻体会,所以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要提醒学生把滑片置于电阻最大位置,然后再合上开关,移动滑片,判断接入电路电阻的大小的变化,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和电流的大小,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试卷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单元试题.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单元试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共24分) 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灯泡L1、L2都发光.现将一根导线接在该电路中的 某两个接线柱上,会导致两灯同时熄灭的是( ) A、a和b B、c和d C、e和f D、g和h 2、九年级的志愿者想为敬老院的老人设计一个呼叫电路。他们的设想是:同一房间内两位老人都能单独控制同一只电铃,且能让值班室的工作人员区分出是哪位老人按铃呼叫的。下图中的四个电路,符合设想的是() 3、如图所示电路,要使电阻R1、R2并联,则应将()。 A: S2闭合,S1、S3断开 B: S3闭合,S1、S2断开C: S1、S2闭合,S3断开D: S2、S3闭合,S1断开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4V,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 L1两端电压为2V B: L1两端电压为4V C: L2两端电压为4V D: L1和L2两端电压之和为6V 5、连接如下图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时电流表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0.18A和0.16A,造成两个电流表示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A: 电流表的缘故B: 灯泡L1和L2的电阻不同 C: 导线有电阻D: 灯泡L1和L2在电路中的位置

6、小华同学为了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特点,他按照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实验过程中,保持电源两端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从中点向左移动,由此引起三块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若①为电压表,②、③为电流表,则表②示数变大,表①、表③示数均不变 B: 若①为电压表,②、③为电流表,则表②示数变小,表①、表③示数均不变 C:若①为电流表,②、③为电压表,则表③示数不变,表①、表②示数均变小 D: 若①为电流表,②、③为电压表,则表③示数变小,表①、表②示数均不变 7、在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 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最右端移到中间某个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变化了ΔU 和ΔI.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I U ??变大 B:I U ??变小 C:I U ??先变小后变大 D:I U ??不变 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a 端滑到b 端的过程中,两个电阻的U -I 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线甲是电阻R 1的“U -I ”关系图像 B.电源电压为9V C.R1的阻值为10Ω D.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为30Ω 二、填空题(共16分) 9、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_____(选填“吸引”成“排斥”)的结果。 10、电流时电荷的形成的;现有A 、B 两验电器,A 带正电,B 不带电,现用金属棒把验电器A 、B 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电流方向是从.(选填“A 到B ”“B 到A ”) 11、在①陶瓷②铜③盐水④塑料⑤玻璃⑥水银,六种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这些物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内部有大量的(选填“自由电荷”、“自由电子”)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教案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知识目标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李明爷爷的收音机不响了,检查后发现有一个200欧姆的电阻烧坏了,需要更换,但身边只有100欧姆的电阻和几个50欧姆的电阻,能否利用其中某些电阻组合起来?使组合的电阻相当于一个200欧姆的电阻?这节课我们就为大家来分析这些问题。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串联电路的电阻 活动1:让学生讨论、交流如何设计出实验验证出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与各个电阻的关系?设计出实验电路图。 总结:设计思路:我们先根据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出每一个电阻的阻值,再测量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电路图如下: 活动2:学生进行实验: 实验1:分别先后将2欧姆、3欧姆串联接入AB之间,测算出其阻值。 实验2:撤去这两个电阻,将5欧姆的接入AB电路中,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测算其电阻的阻值。 实验3:再将2欧姆、3欧姆、5欧姆的全部接入电路中,测算出电阻的阻值。 实验4:再将10欧姆的定值电阻接入AB电路中,观察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测算其电阻的阻值。 归纳总结: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表达式为:R=R1+R2 知识拓宽:让学生交流讨论,在串联电路中为什么总电阻要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分配有什么关系? 归纳总结:(1)几个电阻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长度,故总电阻会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 (2)在串联电路中,具有分压作用,即R1:R2=U1:U2 探究点二并联电路的电阻

活动1:让学生在探究串联电路电阻特点的基础上猜想,并联电路中总电阻和各个支路电阻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说出猜想的依据。 总结: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因为将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横截面积越大,其电阻越小。 活动2:根据猜想,每一个小组之间设计出电路图。 活动3:根据设计的电路图,学生连接实物图,进行实验验证。 (1)先闭合开关S、S1,把电阻R1接入电路中,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2)再闭合开关S、S2,把R2接入电路中,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3)最后把三个开关都闭合,两个电阻并联接入电路中,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4)移动滑片,再重复上述实验。 活动4:根据实验,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并联电阻的特点。 归纳总结:(1)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因为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2)并联电路具有分流作用,即R1:R2=I2:I1。 典例剖析 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时,小明同学分别按如图(a)连接电路时,电键应该是_____的。图(b)中电阻R是替代图(a)中并联电阻R1和R2的电阻,则接入电阻R时电路应满足:在_________保持不变时,电流表A3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______。 【点拨】连接电路时,开关始终应该断开;根据等效替代法可知图(a)的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入电路的效果与图(b)一个电阻接入电路的效果相同,即保持并联电路的两端之间电压和电流都保持相同,据此解答. 【答案】断开;电源电压;相等 出示课件,展示问题: 排忧解难,你来算一算 电信公司机房接到某用户反映,他家的电话不能使用.经过机房人员初步测试,判断为接入该用户的电话线某处短路.为了确定短路的具体位置,机房人员利用测量仪器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已知电话线由两根导线并排而成,该用户家到机房的电话线长5km,设单根电话线每米的电阻为3×10-3Ω,测量时电压表示数为12V,电流表示数为1A,若只考虑电话线的电阻,你能够求出短路位置到机房的距离s吗?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归纳及对点训练: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复习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复习 【知识点一】 电1、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阻2、影响因素①长度: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②横截面积: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③材料:导电性越好,电阻越小; ④温度:通常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如灯丝。 【经典例题】 例 1.温度一定时,关于导线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B.粗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C.将一根导线拉长,其电阻一定变大 D.长短、粗细都相同的两根导线,电阻一定相同 例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电阻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当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不为零 C.温度一定时,又细又长的导体电阻一定大 D.温度一定时,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长导线电阻一定比短导线的大 例 3.一根粗细均匀的细导线,其电阻为4Ω,将它对折起来作为一根新导线,则这根新导线的电阻为()A.16ΩB.4ΩC.2ΩD.1Ω 例 4.小明用如图1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 B.利用此装置只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C.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 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压表 图1 例 5.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①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右表所示: (1)按照图2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图2电路中M、N两点间,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跟有关。 【知识点二】 1、滑动变阻器①原理:靠改变电阻线连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变②作用:改变电流、保护电路; 阻③原则:串联、一上一下(同上或同下会如何?); 器 2、电阻箱 【经典例题】 例 1.小丽同学在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实验中,有图3几种接法,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都能使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的是() A.a和b B.c和d C.b和d D.a和c 例 2.如图4所示的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能使电路中电流增大的是图() 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 A镍铬合金0.50.5 B镍铬合金 1.00.5 C镍铬合金0.5 1.0 D锰铜合金0.50.5 图2 图3

电阻串并联教案

R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 【教学重点】 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 【教学准备】 学生电源、不同阻值的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 【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理论推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修电子仪器时,需要一个20Ω的电阻,但不巧手边没有这种规格的电阻,只有10 Ω、5 Ω等多个电阻,那么,能不能用几个10 Ω和5 Ω的电阻组合起来代替呢?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电阻的串联 1.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演示如图1的实验,让学生读出串联电路的电流和总电 压。 如果用一个电阻R 来代替R 1和R 2,使原来的电路变成图2 所示的样子,并且代替以后的电路的电流和总电压保持不变。 这个代替串联电阻而使电路的状态不变的电阻R 称之为串联电阻R 1和R 2的总电阻。R 1和R 2叫R 的分电阻。 (引导学生与合力和分力的概念进行对比) 提出问题:那么电阻串联后,总电阻变大还是变小呢?总电阻和分电阻有什么关系呢? 猜想与假设 引导:复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然后分析,将电阻串联,相当于是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怎么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把电阻分别接入同一电路中,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流的大小(电压一定时,电流越大,电阻越小),进行比较。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1)将一个定值电阻R 接在课本图14-13的A 、B 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2)将两个电阻R 串联起来,接在A 、B 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3)在A 、B 之间换上三个串联着的电阻R ,合上开关前先预计一下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再合上开关。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分析论证 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充分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初三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分析

知能梯级训练(十四)A卷(45分钟 100分)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5分,共35分) 1.(2011·滨州中考)由I=U R 变形可得R= U I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D.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2.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如何改变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从而得到多组电压、电流值( ) A.保持R′的滑片位置不动 B.保持R的电压不变X Kb1 .C om C.保持R不变,调节R′的滑片到不同位置 D.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3.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结论及图像相符的是( )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4.(2012·梅州中考)二氧化锡传感器能用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它的

原理是其电阻随一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若将二氧化锡传感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二氧化锡传感器所处空间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U及电流表示数I发生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U变小,I变小 B.U变小,I变大 C.U变大,I变小 D.U变大,I变大 5.(2011·龙岩中考)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 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 联后连入电路中,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 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U AB >U BC I AB =I BC B.U AB <U BC I AB =I BC C.U AB >U BC I AB <I BC D.U AB =U BC I AB <I BC 6.(2011·威海中考)某高速公路收费站对过往的超载货车实施计重收费,小明同学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称重表原理图.对于小明同学的设计你认为( ) A.此设计可行,称重表由电流表改装 B.此设计可行,称重表由电压表改装 C.此设计不可行,当车辆越重时电路中电流越小 D.此设计不可行,电路中的R 1 没有作用 7.(2012·南通中考)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专题练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专题练 一、计算专题 (1)关于串联电路的计算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 V ,R 1=4 Ω,闭合开关S 后,电压表 读数为2 V ,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 ,电阻R 2的阻值为________Ω。 (第1题)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 V 。闭合开关S ,电压表V 1示数为4V ,电流表示数为0.4A 。 求: (1)电压表V 2的示数;(2)R 1、R 2的阻值。(第2题) (2)关于并联电路的计算 3.(2015·佛山)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 1为20 Ω,闭合开关S ,断开开关S 1 时电流表示数为0.3 A ;若闭合S 1电流表示数为0.5 A ,通过R 2的电流为________,则电源电压是________,R 2电阻阻值为________。 (第3题)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10 Ω,R 2=20 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 。 求: (1)电阻R 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2)通过R 2的电流是多少?(第4题) (3)、关于串并联电路的综合计算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 2=12 Ω,R 3=6 Ω,滑动变阻器R 1的滑片P 滑到中 点,当开关S 1、S 2、S 3都闭合时,电流表A 的示数为3 A ;当开关S 1闭合,S 2、S 3都断开时,电流表A 的示数为0.6 A 。求: (1)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R 1的最大阻值。 (3)当S 1、S 3闭合,S 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第5题)

二、图像专题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出“I-R”图 像和“I-U”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这两个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1题) A.甲图说明: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B.乙图说明: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甲图说明: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正比 D.乙图说明: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2015·十堰)如图(a)是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反映温度变化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U=4.5 V且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 V,R 是300 Ω的定值电阻, R 1 是热敏电阻,其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若闭合开关S( ) (第2题) A.环境温度为40 ℃时,热敏电阻阻值是150 Ω B.电压表V示数越小,环境温度越高 C.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是1.5 V D.此电路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为60 ℃ 3.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接a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根据测出的电流、电压值,画出了定值电阻R 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接b时,同样根据测出的电流、电压值,画出了灯泡L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 (第3题) (1)求定值电阻R 的阻值。 (2)将R 与灯L串联接在6 V的电源两端时,求灯丝的实际电阻值。 4.如图为电路元件A和B的I-U图像,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求: (1)元件A的阻值为多大? (2)若将它们并联,接在4.0 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总电流为多大? (3)若将它们串联,接在某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15 A,电源电压是多大? (第4题)

串并联电路的教案

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 2、掌握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学重点是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难点:难点是串并联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 教授法类比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同学们回忆初中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1串并联电路的认识 (1)什么是电路的串联? 把几个导体元件依次首尾相连的方式 (2)什么是电路的并联? 把几个元件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两端接入电路的方式 2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 (1)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同 I=I1=I2=I3 (2)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I=I 1+I 2+I 3 3、电压特点 (1)串联电路: R 1 R 2 R 3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U=U 1+U 2+U 3 (2)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U 1=U 2=U 3 4电阻特点 (1)串联电路: R1 R2 R3 R 1 12U U U =+12U U U I I I =+1212U U U I I I ∴=+12 R R R =+

第三讲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

《电工基础》教案 课 题: 第三讲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 教学目的: 1、了解电阻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及其应用 2、掌握混联电路的等效变换和计算 教学重点: 电阻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及其应用;混联电路的等效变换和计算 教学难点: 电阻的等效变换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举例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I 、新课导入: 什么是电阻?其常用的连接方式有哪几种?引入新课 4 II 、新授内容 一、电阻的串联 1. 定义:将两个或多个电阻一个一个地首尾相接,中间没有分支的连接方式叫做电阻的串联。 2. 特点: (1)等效电阻:R=R 1+R 2+…+R n (2)通过各电阻的电流相等 (3)分压关系:U 1/R 1=U 2/R 2=……=U n /R n =I (4)功率分配:P 1/R 1=P 2/R 2=……=P n /R n =I 2 分压公式:u k =R k i=R k /r ·u 因此两个电阻串联时: 80’ i R 1+u -R 2R n R i +u - +u 1 - + u 2 -+u n - u R R R u 2 11 1+=u R R R u 2 12 2+=

二、电阻的并联 1、定义:电路中两个或两个电阻联接在两个公共的节点之间,则这样的联接法称为电阻的并联。 2.特点: (1)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端口电压,这是并联的主要 特征。 (2)电阻的并联端电流等于各电阻电流之和。 (3)电阻的并联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4)并联电路具有分流作用,且各电阻的电流与它们的电导成正 比,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 (5)并联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支路电阻消耗功率之和。各支路电阻 所消耗的功率与各支路电阻的阻值成反比,与它们的电导成正比。 分流公式: 两个电阻并联时: 二、电阻的混联 1、定义:电路中包含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电阻的这种连接方式称为电阻的混联。 2、应用: A 等电位分析法 等电位分析法等电位分析法等电位分析法 关键:将串、并联关系复杂的电路通过一步步地等效变换,按电阻串联、并联关系,逐一将电路化简。 等电位分析法步骤: ( 1)、确定等电位点、标出相应的符号。 导线的电阻和理想电流 i 1 i 2 i n R 1 i +u - R 2 R n R i +u - i R R R u i k k k == i R R R i 2 12 1+= i R R R i 2 11 2+=

初三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教案及学案

初三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教案及学案 第四节《电阻的并联》学案 一、自主学习 1、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什么?用关系式表示出。(I1、I2和I的关系) 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什么?用关系式表示出。(U1、U2和U的关系) 2、在分析“电阻的并联”实验中,仍将用到()方法,想想我们还在哪里运用过这种方法? 3、阅读本,请试着推导电阻的并联公式。 4、选出两个定值电阻并联的电路图。请在图上标出I、U1、U2和U、R,并利用欧姆定律写出电流I的不同关系式。 二、合作探究 1、实验探究“电阻的并联”,明确“等效代替法”的应用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实验结论是什么?

3、理论推导并联电路电阻计算公式。叙述1/R = 1/ R1 + 1 / R2的物理意义 4、讲解:运用等效电路图解决计算题 讲解本例题; 、利用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推导出:U1︰U2=1:1,I1:I2=R2 :R1。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知道在并联电路中另一种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三、重难点知识突破 例题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安,电流表A的示数为0安。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2)电电压(3)电阻R2的阻值。 练习1、计算本节实验中的两个电阻(R1 = 3欧,R2 =6欧)并联后的总电阻。 练习2.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若把它们并联起接在电两端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与通过R2的电流I2之比为I1:I2=4:;若将它们串联起接在同一电两端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与电阻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4: B.通过电阻R1与通过电阻R2的电流之比为4: .通过电阻R1与通过电阻R2的电流之比为1:1 D.通过电阻R1与通过电阻R2的电流之比为:4 练习3如图2所示电路,电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Ω,R2=1Ω.(1)若开关Sl、S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2A,则电电压是_______V;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全章知识点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实验一、探究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 (控制哪个物理量不变,改变哪个物理量,观察哪个物理量,得出什么结论) 导体的长度,导体的横截面积,导体的材料 结论: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很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成反比,导线越长,电阻越小 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总结上述三条结论:R l S ρ= 另外电阻还跟导体的温度有关。 实验二、探究电流跟哪些因素有关 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哪个物理量不变,改变哪个物理量,观察哪个物理量,得出什么结论) A :保持电压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 如何保持电压不变---来回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得出结论: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B :保持电阻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 如何在一个电路中改变电压 得出结论: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总结上述两条结论可以得出: 图象表示: 注意:1、电流、电压、电阻的“同一性” 即,电流是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 电压是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 ★2、控制变量是通过滑动变阻器来实现的 在A 中,来回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在B 中,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电压 ★3、欧姆定律的正确理解 A:欧姆定律定义: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反映了,同一段导体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 B: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 积和材料。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 ★电阻的大小与通过它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无关 C:欧姆定律的变形式 ★电阻数值上等于电压跟电流的比值,电阻的大小跟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无关 这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实验三、伏安法测电阻 电路图: 探究电路的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探 究电 路 电阻 概念 符号:R ,单位:欧姆,符号影响电阻的因素 导体的长度 导体的横截面积 导体的材料 导体的温度 变阻器 种类 滑动变阻器 欧姆定律 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I=U/R 注意:电阻不受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应用 伏安法测电阻 电阻的串并联 串联:R=R 1+R 2 并联:12 111R R R = + 家庭 用电 家庭组成:进户线、地线、电能表、闸刀开关、 熔断器、家用电器、插座等 安全用电 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 触电事故:一定强度的电流流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事故。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1、 家庭电路的安装应当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原则 2、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接触高于36V 以上的带电体 3、 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保护层 4、 原理

串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问题。 2.掌握电阻串、并联的计算和简化电路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的分析过程,提高逻辑思维能 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会在学习中灵活运用。 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重点是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难点:混联电路的简化和总电阻的计算 学情分析:学生对串并联电路并不陌生,但对混联电路不容易判断,教 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回忆和归纳。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展示上海世博会夜景视频,由灯的连接导入。 二、新课讲解板书: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先让学生回忆初中有关这方面(串、并联电路的规律)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串联和并联加以对比,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点拨:一是要从理论上认识串、并联电路的规律,二是过程分析的不同,引入电势来分析。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高中和初中的区别,也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2、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从理论角度自己推导有关结论,老师最后归纳小结得出结论: (1)串联电路 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I=I1=I2=I3=… ②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U3+… 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R=R1+R2+R3+… ④电压分配:U1/R1=U2/R2 U1/R1=U/R ⑤n个相同电池(E、r)串联:E n = nE r n = nr (2)并联电路 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U3=… ②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等于各支路电流强度之和。I=I1+I2+I3+… ③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2019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探究电路》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通过一个50Ω电阻的电流若减少为原来的时,不计温度的影响,此时该电阻的阻值大小为()A.100ΩB.50Ω C.25ΩD.无法确定电阻大小 2.关于导体的电阻,如果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导线比铜导线的电阻小 B.两根铜导线,长的比短的电阻大 C.长度相同的两根铝丝,粗的比细的电阻大 D.长度相同的两根铜丝,细的比粗的电阻大 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模拟滑动变阻器原理的是() A.B. C.D. 4.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横截面积的大小来改变电阻的 B.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的铜导线和保险丝,在同一温度下,它们的电阻不同 C.一切导体的电阻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当导体中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5.将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求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 A.A和D B.B和C C.B和D D.A和B 6.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小灯泡U﹣I关系的是()

A.B. C.D. 7.由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R=,此式可以说明() A.当电压增大2倍时,电阻R增大2倍 B.当电流强度增大2倍时,电阻R减小2倍 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当电压为零时,电阻阻值不变 D.当电压为零时,电阻R也为零 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1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闭合开关S,为保证两块电表均不超量程工作,定值电阻R2的阻值至少为() A.40ΩB.30ΩC.20ΩD.10Ω 9.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已知定值电阻R1和R2的阻值大小关系为R1>R2.在这四个电路中,电路的等效电阻最小的是() A.B. C.D. 10.如图所示,如果R1<R2,则图中电阻的四种不同接法,其总电阻最小的是() A.

物理: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

第三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㈠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了解运用欧姆定律和电路特点推导串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的过程。 知道串联电路电阻的关系。 会用串联电路电阻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 通过推导串联电路电阻关系的过程学习用理论得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学习用不同下角标表示同类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应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特点推导串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体验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通过推导过程使同学们树立用已知规律发现新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串联电路中电阻关系 教学准备: 6伏电源,2欧、3欧、5欧、10欧定值电阻各一个,演示用安培计、伏特计、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教师:如果你的收音机不响了,检查后发现有一个200欧姆的电阻烧坏了,需要更换。但是你手边又只有一个100欧和几个50欧的电阻,能否用它们组合起来,使组合的电阻相当于一个200欧的电阻呢?学习了电阻的串联的知识后,你就会知道这种等效替换是容易实现的。 二、新课教学 教师:把电阻一个接一个地连接起来,就叫电阻的串联。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找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串联电阻的关系。为此我们先要根据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出每一个电阻的阻值,再测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值。 演示实验(1)分别先后将2欧、3欧、5欧定值电阻接于图的A、B之间,测算其阻值。 (2)撤去5欧电阻时,不移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把2欧和3欧电阻串联起来接于A、B之间,发现

安培计和伏特计的读数跟接5欧电阻时相同。教师说明,2欧和3欧电阻串联后的等效电阻(总电阻)为5欧。 (3)把10欧电阻接入A、B之间,测算其电阻值。 (4)撤去10欧电阻,但保持变阻器滑动片位置不变,把2欧、3欧、5欧电阻串联后接到A、B间,发现安培计和伏特计示数跟接10欧电阻时相同,说明串联总电阻是10欧。 教师:大家分析一下实验记录,看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串联电阻有什么关系? 教师:刚才的实验不仅得出了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而且还看到,当用2欧、3欧电阻串联后去代替5欧电阻或用2、3、5欧电阻串联代替10欧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跟接5欧或10欧电阻时一样。这就是说用2、3欧或2、3、5欧的串联电阻替换5欧或10欧电阻时,没有改变电路的电流、电压效果。所以常常把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叫做等效电阻,即这个串联电路等效于一个阻值为一定的电阻。用几个电阻联成电路去等效替换一个电阻,或用一个电阻去等效替换一个电路的方法叫等效替换法。现在大家用等效替换法解决这节课开头时提出的问题:怎样用一个100欧的电阻和几个50欧的电阻去替换一个200欧的电阻?(学生齐答) 教师:回答得好!请大家根据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想一想,为什么导体串联起来后的总电阻会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大呢? 教师:刚才实验得出的电阻关系可不可以运用我们已学过的欧姆定律及关于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知识推导出来呢?可以的!为此先在电路图(上把各个电阻和整个电路的电流、电压用下标区别标志出来。 电阻关系式的推导:由I=U/R,U=IR (分别对串联电路和各个电阻得) U=IR,U1=I1R1,U2=I2R2,U3=I3R3 (1) (根据前面学到的串联电路知识可知) I=I1=I2=I3 (2) U=U1+U2+U3 (3) ∴ IR=IR1+IR2+IR3 R=R1+R2+R3 (4) 教师:(4)式与实验结论一致。推导的根据是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这也是我们解串联电路时的根据。从推导中看到,欧姆定律既可用于各个导体,也可能用于整个电路。这时要注意各个电阻的U、I、R要用不同的下标区别,且同一电阻的U、I、R要用相同的下标,以正确表达欧姆定律公式中各量是同一导体的量,解电路时这样“下标配套”是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的好措施。 教师:请大家阅读课本例题,阅读时注意领会课文在解题之前对问题的分析,理清解题思路和步骤。请哪位同学说说例题的解题步骤?(学生会根据课文的分析答:“先求出R1、R2串联的总电阻,再根据欧姆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复习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复习 【知识点一】 电 1 、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阻 2、影响因素 ①长度: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②横截面积: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③材料:导电性越好,电阻越小; ④温度:通常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如灯丝。 【经典例题】 例 1. 温度一定时,关于导线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B .粗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C .将一根导线拉长,其电阻一定变大 D .长短、粗细都相同的两根导线,电阻一定相同 例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电阻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当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不为零 C .温度一定时,又细又长的导体电阻一定大 D .温度一定时,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长导线电阻一定比短导线的大 例 3. 一根粗细均匀的细导线,其电阻为4Ω,将它对折起来作为一根新导线,则这根新导线的电阻为( ) A .16Ω B .4Ω C .2Ω D .1Ω 例 4. 小明用如图1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 、b 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 比a 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 B .利用此装置只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C .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 D .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压表 图1

例 5.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①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右表所示: (1)按照图2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M 、N 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 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 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分别将A 和D 两电阻丝接入图2电路中M 、N 两点间,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 同时,导体电阻跟 有关。 【知识点二】 1、滑动变阻器 ①原理:靠改变电阻线连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变 ②作用:改变电流、保护电路; 阻 ③原则:串联、一上一下(同上或同下会如何?); 器 2、电阻箱 【经典例题】 例 1. 小丽同学在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实验中,有图3几种接法,当滑片P 向左移动时,都能使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的 是( ) A .a 和b B .c 和d C .b 和d D .a 和c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 2 A 镍铬合金 0.5 0.5 B 镍铬合金 1.0 0.5 C 镍铬合金 0.5 1.0 D 锰铜合金 0.5 0.5 图2 图3

电阻串并联教案(优质课)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项目教学案例 姓名:吴春丽 单位:禹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识别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知道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并 能区别生活中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学生对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知道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并能识别生活中的实际电路。 【教学用具】 1.实验模拟电路板 2.电池两节 3.小灯泡两个 4.导线若干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类比法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首先让学生对串并联电路有一个字面上的认识,引出学生容易理解并且在初

中可能接触过的串联电路基本知识,并且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利用实验电路板摆出串联电路的模型。 然后通过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到本节课的重点部分,电阻的并联电路。通过形象的例子,让学生从主观上对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认识,能够很好的解决难点部分的知识传授,进而引入到让学生能够完成实际电路的连接,并能识别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的实际例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答:电源、负载、连接导线、控制和保护装置。 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答:I=U/R(在此要重点强调三个字母代表什么?I、U、R分别代表电流、电压、电阻,此式表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引入教学 拿出准备好的实验电路板和小灯泡等实验用具,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独立的进行实验探究,更好的让学生融入到学习中去。 三、串联电路 1.定义 在电路中,若干个电阻依次连接,中间没有分岔支路的连接方式,叫做电阻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习目标] 1.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阻和电压特点.(重点)2.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相关计算.(重点)3.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难点)4.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难点 ) 一、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电流各处电流相等: I=I1=I2=…=I n_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 电流之和: I=I1+I2+…+I n_ 电压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U=U1+U2+…+U n 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U=U1=U2=…=U n 总电阻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R=R1+R2+…+R n 总电阻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 和: 1 R= 1 R1+ 1 R2+…+ 1 R n 1.表头 小量程的电流表,符号为G. 2.表头的三个参数 满偏电流I g、_满偏电压U g、内阻R g,根据欧姆定律,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是U g=I g R g. 3.改装 (1)电压表改装:测量较大的电压时,将表头上串联一个较大的电阻,就改装成了电压表.

(2)电流表改装:测量较大的电流时,将表头上并联一个较小的电阻,就改装成了量程较大的电流表.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电路中任意电阻. (√)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电路中任意电阻. (√) (3)并联电路中某电阻变大时,总电阻减小. (×) (4)若将分压电阻串联在电流表上改装成电压表后,增大了原电流表的满偏电压. (×) (5)若将分流电阻并联在电流表两端改装成电流表后,分流电阻和电流表两端的电压相等. (√) 2.(多选)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改装的原理是串联电阻有分压作用 B .改装成电压表后,原电流表本身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也随着变大了 C .改装后原电流表自身的电阻也增大了 D .改装后使用时,加在原电流表两端的电压的最大值不变 AD [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原理是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故A 正确;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后R g 、I g 、U g 均不变,故B 、C 错误,D 正确.] 3.(多选)电阻R 1、R 2、R 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 1=10 Ω、R 3=5 Ω,R 1两端的电压为6 V ,R 2两端的电压为12 V ,则( ) A .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 B .电阻R 2的阻值为20 Ω C .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 D .电阻R 3两端的电压为4 V ABC [电路中电流I = U 1 R 1= 6 10 A =0.6 A ;R 2阻值为R 2= U 2I = 12 0.6 Ω=20 Ω,三只电阻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练习沪科版

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 第1课时“伏安法”测电阻 01 知识管理 用“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 ________;我们用________表、________表同时测出电阻器工作时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就可以计算出它的电阻,也就是________测量出它的电阻.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称为“________法”.实验器材:除上述电压表、电流表外,还需要开关、电源、导线、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 (1)根据所选的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图如图. (2)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 ②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 (3)进行实验:闭合开关,移动________的滑片P得出多组电压值和电流值. (4) 实验次数 1 2 3 U/V 2.0 2.5 3.0 I/A 0.20 0.25 0.30 注意:(1)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中,由于定值电阻的阻值一定,故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2)测量小灯泡灯丝电阻时,由于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平均值无意义,故不求平均值. 02 基础题 1.某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其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实验电路连接完毕,闭合开关时,发现灯泡较暗,两表的示数均较小,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现象不变.则电路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处发生断路 B.滑动变阻器处发生短路 C.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了上面两个接线柱 D.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了下面两个接线柱 2.(娄底中考)小明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的阻值.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电压R的阻值为________Ω. 3.(吉林中考)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是3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