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产品开发与工艺选择
生产与运作管理(判断选择题)
只包含判断题和选择题第一章基本概念判断题: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错2.服务业不仅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错 3.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对4.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
错5.生产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大多数的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
错 6.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计、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
对7.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对8.运作经理不对运作系统设计负责。
错9.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对10.按照物流的特征,炼油厂属于V型企业。
对11.订货型生产的生产效率较低.错12.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对13.中文教科书说的“提前期"与英文lead time含义不同.对14.服务业生产率的测量要比制造业容易.错15.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对16.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对17.资源集成是将尽可能多的不同质的资源有机地组织到一起。
对18.企业的产出物是产品,不包括废物。
错选择题:1.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BA)制造、生产和运作 B)运作、营销和财务C)运作、人事和营销 D)运作、制造和财务E)以上都不是2.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AA)飞机制造 B)汽车制造 C)快餐D)中小学教育 E)学生入学体检3.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EA)高效 B)灵活 C)准时D)清洁 E)以上都不是4.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AA)品种数较多 B)资本密集 C)有较多标准产品D)设备柔性较低 E)只能停产检修5.按照物流特征,飞机制造企业属于:AA)A型企业 B)V型企业 C)T型企业D) 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6.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CA)大量资本密集服务 B)大量劳动密集服务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 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E)以上都不是7.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CA)生产率难以确定 B)质量标准难以建立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D)纯服务不能通过库存调节E)与顾客接触8.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DA)供方之间竞争激化 B)价格下跌 C)出现回扣现象D)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 E)产量减少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判断题:1.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大纲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3101201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课程类型职业技能课学分数 4学时数 64第一部分总纲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课程性质1本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内容涉及生产与运作战略的制定、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的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将人力、物料、设备、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变换为有形产品和/或服务(无形产品)的过程。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对制造业的生产活动和非制造业的服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它涉及生产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生产系统的产生、运行与维护三大阶段。
本课程在介绍生产系统和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生产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强化生产与运作战略、现代生产运作管理新概念和新方法的内容,并着重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分析和讨论各类典型生产运作管理系统的计划与最优控制问题,为深入研究新型生产运作管理系统提供新的思想和理论分析工具。
教学目的:(1)了解生产运作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把握生产运作管理与企业其它职能管理(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等)之间的关系;(2)全面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体系;)了解现代企业在生产运作管理上面临的新挑战;(3.(4)了解生产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5)学会运用生产运作管理的新思想与新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前导课程:高等数学、管理学基础、企业经营管理、统计学基础理论与实务、沙盘实务等ERP后续课程:质量管理、企业经营模拟、二、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刘辉主编,《生产与运作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
2. 应可福主编,《生产与运作管理》,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3. 龚国华、王国才主编,《生产与运营管理——制造业和服务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四版)
三、建立“即测即评”系统。每章配有10道选择题和10道判断题及其答案,供读者自测学院教授,“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国家自科基金获“特优”重点项 目主持人、管理学院前任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到右列
教学资源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四版)》提供配套教学课件。
该书的“第1章基本概念”,“第2章需求预测”,“第3章产品开发和技术选择”这三章内容还提供了二维 码资源,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可进入自测页面。
教材特色
一、强调通过发展服务业、推广精细生产、实行绿色制造以及3D打印等来缓解环境问题,新增了“绿色制造” 内容来取代原来的“敏捷制造”。
二、精简全书内容,将第三版共18章“瘦身”为14章,删除了第三版的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第 七章“工作设计和工作测量”、第十四章“项目计划管理”以及第十五章“设备维修管理”。
2016年8月,《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四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该书分为四篇,包含14章,第一篇介绍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需求预测,第二篇为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 第三篇阐述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第四篇讨论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与改进,每章后带有案例、小结、即测即评和 思考题。该书还含有前辅文和参考书目。
马士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商务中心常务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商管理系系 主任、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
感谢观看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四版)
20xx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生产与运作管理导论
第一章 导论
§2 生产 运作 管理 的 内容
2.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
(1)产品或服务开发、工艺设计和技 术选择; (2)生产运作系统设计; (3)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即计划、组织、控制。
§3 生产 运作 管理 学的 新特 征
第一章 导论
科学管理 流水装配线 霍桑试验 管理科学 物料需求计划 精益生产 敏捷制造 供应链管理
谢谢观赏
生产与运作管理导论
生产与运作管理参考书
刘丽文著《生产与运作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丁慧平等主编《现代生产运作管理》 中国铁道出版社
理查德B.蔡斯著《生产与运作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威廉J.史蒂文著《生产与运作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体系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一章 导论
§3 生产 运作 管理 学的 新特 征
3.新世纪全球市场竞争的特点
(1)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行业
化妆品 玩具 机床 食品 药品
5 10 15 20 25 时间
§3 生产 运作 管理 学的 新特 征
第一章 导论
3.新世纪全球市场竞争的特点
(2)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 产品数
20 000
15 000 10 000
(2)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已不局限于产 品的制造过程;
(3)信息技术已成为生产运作管理的重 要手段;
(4)全球生产运作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 重要课题;
第一章 导论
§3 生产 运作 管理 学的 新特 征
4.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学的新特征
(5)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已成为主流; (6)提高管理的集成度,实现生产经营 一体化,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已 成为生产运作管理学的重要课题。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
《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第二节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节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第四节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特征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第一节生产运作战略概述第二节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第三章产品开发与工艺选择第一节新产品开发与企业R &D第二节R &D与产品开发组织第三节生产流程设计与选择第四章生产运作系统的布局第一节设施选址第二节设施布置第三节非制造业的设施布置第五章生产过程组织第一节生产过程及其组成第二节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第三节流水线生产与自动线组织第四节成组技术第六章生产技术准备第一节生产技术准备的任务和内容第二节工艺准备第三节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第七章劳动组织设计第一节劳动组织第二节工作研究第三节工作设计第四节工作测量第五节劳动定额第六节编制定员第八章生产计划第一节计划管理第二节备货型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第三节订货型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第九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一节生产作业计划概述第二节期量标准第三节生产作业的编制第四节生产作业排序第五节生产作业控制第十章独立需求库存控制第一节库存概述第二节库存问题基本模型第十一章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第一节MRP概述第二节MRPⅡ原理与逻辑第三节MRPⅡ的综合分析第四节MRPⅡ在我国应用第十二章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第一节企业生产物流概述第二节不同生产类型的物流管理第三节生产物资定额管理第四节现代企业生产物流管理所面临的挑战第十三章项目计划管理第一节项目管理第二节网络计划技术概述第三节网络图的组成第四节网络时间参数计算第五节网络计划的优化第十四章设备综合管理第一节设备综合管理概述第二节设备选择与评价第三节设备合理使用和维护保养第四节设备的检查与预防维修第五节设备更新与改造第十五章生产现场管理第一节现场与现场管理第二节搬运管理第三节定置管理第四节“5S”活动第五节生产现场诊断第十六章现代生产系统与先进生产方式第一节现代企业与环境第二节准时化生产第三节精益生产第四节并行工程第五节敏捷制造第六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第七节大规模定制第一章导论“一个国家的人民要生活得好,就必须生产得好”,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有生产活动就有生产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纲《⽣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纲(Production and 0perations Management)总学时:54 学分:3⼀、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专业主修2、开课学期:53、适⽤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4、课程修读条件:管理学原理、运筹学5、课程教学⽬的:本课程的教学⽬的在于使学⽣掌握⽣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
要求学⽣牢固掌握⽣产与运作基本理论与⽅法,了解⽣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发展状况及其最新理论和⽅法。
基本具备灵活利⽤本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教学基本要求或建议:本课程要求采⽤多媒体课室进⾏教学,每章内容配置⼀定量的作业题和案例。
授课过程要求穿插1-2次的⽣产运作现场参观。
课程结束安排两周的课程设计—也可结合专业实习进⾏。
通过实践环节锻炼,加深学⽣对本课程理论的掌握程度,提⾼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三、内容纲⽬及标准:(⼀) 理论部分学时数(100%)第⼀章基本概念[教学⽬的] 掌握⽣产运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产运作系统的结构和运⾏原理、分类及其特点,⽣产运作管理原则和要求、对象和内容结构体系、运⾏环境,了解现代⽣产运作理论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运营系统概念、类型的认识,运营组织的要求,⽣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能和内容体系.第⼀节运营系统及其管理⼀、组织⼆、⽣产/运营系统三、⽣产与运作管理四、⽣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体系(⼀) 运营系统的总体战略(⼆) 运营系统的设计(三) 运营系统的运⾏(四) 运营系统的维护第⼆节运营系统分类⼀、制造性⽣产与服务性运营(⼀) 制造性⽣产1. 连续型⽣产与离散性⽣产2. 备货性⽣产与订货性⽣产(⼆) 服务性⽣产1. 分类2. 特点第三节运营系统构成⼀、运营系统设施构成(⼀) 制造型运营系统设施构成(⼆) 服务型运营系统设施构成⼆、运营系统物流构成(⼀) 制造型企业物流系统(⼆) 服务型企业顾客流与物流系统三、运营系统信息流构成(⼀) 制造信息流构成(⼆) 服务信息流构成第四节运营过程的组织⼀、产品⽣产过程的概念⼆、组织⽣产过程的原则(⼀) ⼯艺专业化原则(⼆) 对象专业化原则三、组织⽣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四、零件在加⼯过程中的移动⽅式(⼀) 顺序移动(⼆) 平⾏移动(三) 平⾏顺序移动第五节⽣产与运作管理发展与趋势⼀、发展史;⼆、发展趋势;三、竞争因素的变化;四、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五、能⼒与需求的协调;六、理想的供需关系;七、集成的概念;⼋、集成的作⽤;第⼆章运营战略[教学⽬的] 了解现代企业的⽣存和发展环境及其对企业运作系统的影响,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理论,掌握⽣产运作战略的内容,⽣产与运作战略决策⽅法。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目标,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活动。
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果和市场竞争力。
内容: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改进,具体涵盖产品和服务的选择、生产运作系统布局、质量管控、成本控制以及生产过程的规划与控制。
目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工业革命,再到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了科学管理体系。
产生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促进了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的发展。
发展过程: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再到丰田的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生产与运作管理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
现代特征: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精细化管理和绿色生产,以适应全球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生产运作的分类根据产品形态和生产组织方式的不同,生产运作可以分为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
制造性生产:指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原材料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
服务性生产:指不通过物质产品的转化,直接为顾客提供所需服务的过程,如餐饮服务、金融服务等。
4.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组织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涉及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两个方面。
空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设施的布局问题,包括工厂布局、设备布置、工作站设置等,目的是实现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时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活动的时序安排问题,包括作业计划、流程控制、交货期管理等,目的是确保生产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生产与运作战略1.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概述基本概念: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其长期目标,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题目
生产运作管理第一章基本概念1、生产的定义:生产是一切社会组织对资源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2、生产运作的分类:制造性生产、服务性生产(1)制造性生产: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备货性生产与订货性生产(2)服务性运作:纯劳务运作与一般劳务运作、顾客参与的服务运作与顾客不参与的服务运作、大量资本密集服务、专业资本密集服务、大量劳务密集服务和专业劳务密集服务3、制造性生产特点:(1)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以生产技术特性划分)●连续性生产(流程式生产):生产设施地理位置集中;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只要设备体系运行正常,工艺参数得到控制,就能正常生产合格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协作与协调任务少;由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对生产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高。
例如:化工(塑料、药品、肥皂、肥料等)、炼油、冶金、食品、造纸;●离散性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生产设施地理位置分散;生产过程中协作关系复杂,计划组织协调任务繁重,生产管理复杂。
例如:机床、汽车、船舶、电子设备、服装等;(2)备货性生产与订货性生产(以产品的市场特性)●备货性生产(make-to-stock,MTS):标准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用户订货提前期短,但库存水平高,且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
例如:轴承、紧固件、小型电动机等通用性强,标准化程度高、有广泛用户的产品;●订货性生产(make-to-order,MTO):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用户订货提前期长,但库存水平低,对顾客个性化需求满足程度高。
例如:电站锅炉、船舶等大型产品的生产,专用性强,非标准的,有特定的用户;(3)大量生产、单件生产、成批生产(以产品和工作地专业化程度)●大量生产:大量生产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重复程度高。
适于生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大量且社会需求相对稳定的产品。
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曾长达19年始终坚持生产T型车一个车种。
例如:水泥、煤炭、石油开采、石油化工、金属冶炼产品等;家电产品如:电冰箱、电视机、电脑等。
生产与运作管理期末复习资料1
生产与运作管理期末复习资料1、社会组织的定义社会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社会化的生产要素的集合体。
2、生产运作的定义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3、制造性生产分成备货型生产(MTS)和订货型生产(MTO)MTS是预测驱动的,没有订单情况下,按照固定下来的产品标准经行生产,补充库存。
MTS的优点是能够及时满足顾客的共同化的需求,有利于企业编制计划并按计划组织生产;缺点是顾客只能在生产商提供的有限的产品品种中做出选择,一些不确定因素会造成库存积压和产品短缺并存。
MTO是以顾客的订单为依据,按用户特定的要求经行生产。
备货型生产的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用户订货提前期短,但库存水平高,且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订货型生产的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用户订货提前期长,但库存水平低,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程度高。
4、服务运作的特征服务运作的生产效率难以预测服务运作的质量标准难以建立服务运作的重要内容,与顾客接触,往往导致效率降低纯服务运作不能通过库存来调节5、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运作效率的途径减少零件变化提高生产运作系统的柔性6、决定制造业竞争力的五大因素价格质量品种服务时间7、制定企业战略需要回答三个问题我们现在在哪里?我们想到那里去?我们如何到达那里?8、波特的三种竞争战略p56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一点战略9、新产品和服务开发的重要性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适合个性化定制市场的需要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10、新产品开发失败的三个原因没有潜在用户和需求新产品与当前的需求不匹配在营销方面,没能让用户很好地了解新产品11、产品设计及选择应遵循的原则设计用户需求的产品与服务设计可制造性强的产品设计鲁棒性强的产品设计绿色产品12、产品开发绩效评价指标上市时间生产率质量13、并行工程的主要思想设计时同时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因素产品设计过程中个活动并行交叉进行不同领域技术全面参与和协同工作高效率的组织结构14、并行工程的主要内容过程重构:将传统的串行开发过程变成集成的、并行的产品开发过程。
生产运作管理产品开发与流程设计培训
——狄德罗
例:福特流水线-奔驰发展的汽车工业
卡尔·本茨 Karl Benz 德国 1844-1929
亨利·福特
Henry ford 美国 1863-1947
在本茨之后,汽车价钱昂贵和产量偏低已经成为限制汽车业发展的桎梏, 而在大洋的另一端,汽车史上另一位划时代人物亨利·福特登场了。
奔驰旗下品牌:
产品设计费用
福特:产品设计费用仅占产品费用6%,影响总费用的70% 波音:产品成本的83%在产品设计阶段决定,该阶段费用仅占7%以下 SUN:生产率的70%-80%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决定的
产品质量
所有质量问题的40%可归因于低劣的设计和工艺
R&D与产品生命周期
1、工艺创新与改进; 2、增大R&D投资力
0.9
注:教育经费≠R&D经费
2004年,教育经费占GDP 2.79%;预计“十一五”提高到4%
▪ 《教育规划纲要》解读:教育经费何时达到4%? 教育经费4%始提出于 1993年。当时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写道:“逐步 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即20 世纪末)达到4%” 。
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占 据新市场
独立研发
R&D 方式选择
特点:独享利益,独担风险
委托研发
特点:开发周期独,风险小,见效快,但易受制于人
共同研发
企业联盟、知识联盟(产、学、研) 敏捷制造(AM)理论的虚拟企业 (Virtual company)
关键问题:成本分摊、利益分配
费用中、控制松
费用大、控制严
低
中
高
科学家
发明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填空_选择_超级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计、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
对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对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对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对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
对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对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对事业部战略又称为经营战略。
对生产运作策略是一种职能策略。
对基于时间竞争策略的焦点在缩短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时间上。
对高质量可能导致低成本和差异化。
对高效率不能导致产品差异化。
错第五章生产与服务设施选址服务性组织的选址,要考虑的主要是与市场相关的那些因素。
对砖瓦厂应该靠近原料产地。
预制板厂应该接近消费市场。
啤酒厂应该建在水源质量有保障的地方。
第六章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服务性组织的选址,要考虑的主要是与市场相关的那些因素。
对按工艺(过程)布置的生产系统具有柔性。
对外科手术病人应该采取固定位置布置。
对循环时间(cycle time)是由最长的工作站的加工时间决定的。
对空闲时间为零,说明已达到完美的线平衡。
对第八章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我们通常所说的“某企业年产电视机多少台”,是按假定产品。
对第九章独立需求库存控制企业进行库存分析的基本目的之一是明确何时需要订货。
维持库存费高的库存系统趋向于低库存水平和频繁补充订货。
对根据消耗速度的不同,固定间隔期库存系统的每期订货量不同。
按EOQ公式,毛坯的生产批量应该大于零件的加工批量。
对对干价格折扣模型,按最低价求得的经济订货批量如果可行,则一定是最佳订货批量(即相应的总费用最低)。
对按照ABC分类法,得出的A类物资总是占少数。
对平均库存量和每年订货次数成反比。
对提高库存系统的服务水平就降低了缺货风险。
对单周期库存模型的超储费用是指过量进货带来的损失。
对缺货概率是单位超储费用与单位超储费用加上单位欠储费用之和的比。
第十章物料需求计划与企业资源计划MRP也适用单件小批量生产环境。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题
一、单选题1.生产与运作管理研究对象是()a. 产品或服务(de)生产b.顾客(de)需求c.生产运作过程和生产与运作系统d.生产与运作系统2.生产运作活动(de)主体是()a. 各种生产设施b. 各种社会组织c. 企业法人d.企业(de)员工3.运作过程是一“投入-转换-产出”(de)过程,其实质是投入一定(de)()在转换过程中发生增值.a. 原材料和零部件b. 信息、设备、资金c.劳动力d.资源4.生产运作系统(de)核心要素是().a.投入b. 生产运作过程c.产出d.服务过程5.生产运作战略属于()战略.a.职能b.功能c.责能d.业务单位6.大量生产一般()a. 重复性小b.柔性高c.设备利用率高d. 产品品种少7.关键路线是().a.活动(作业)最多(de)路线b. 活动时间持续最长(de)路线c.存在时差(de)作业构成(de)路线d.成本高(de)作业构成(de)路线8.某流水线一天(de)有效工作时间为420分钟,要求(de)产量为210件,则节拍为().件/ 分钟 b. 2分钟 /件 c. 件/ 分钟 d. 分钟 /件9.实现JIT生产(de)重要工具是().a.自动化机器b. 看板c.时间测定d.工作分析10. 2000版ISO9000质量标准强调().a.持续改进b.刺激需求c.产品d.对人(de)管理11.敏捷制造在人力资源上(de)基本思想是,在动态竞争环境中,最关键(de)因素是().a.柔性设备b.以顾客为本c.远程办公系统d.人员(de)核心是追求()a.零库存生产方式b.柔性生产方式c.大量产出方式方式13. 敏捷制造(de)目(de)可概括为:将()生产技术,有技术、有知识(de)劳动力与灵活(de)管理集成起来,以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a. 大量b. 柔性c.负荷距离法d.批量14.大量生产方式与精益生产方式(de)最大区别之一,可以说在于对()(de)开发和使用上.a.人力资源b.设备c.库存d.物料15. ABC控制(de)要点是().a. 尽可能减少A类物资(de)库存b. A、B、C三类物资中,应重点管理Bc. 尽可能增加C类物资库存d. A、B、C三类物资中,应重点管理C二、多选题1. 箭线型网络图由()构成.a. 节点b.通路c. 箭线d. 作业时间2. MRP(de)输入包括().a.主生产计划b.物料清单c.库存状态文件源代码3.工作设计中三种方法是().a.工作扩大化b. 绩效评价c.工作丰富化d. 工作职务轮换4.设施选址(de)方法包括()等方法a.对象专业化法b. 量本利分折法c. 重心法 d. 评分法5.质量认证制度包括(de)内容为().a.产品和质量认证体系b.认证机构(de)认可c.描述资源法d.人员(de)参与6.可以说网络图是由“活动”()组成(de).a.事项b.路线c.平均周库存转d.费用7.报酬制度使用较多(de)是()和(),同时要考虑().a.计件报酬制度b. 个别激励制度 b.质量与报酬制度c.人员因素8.工作标准(de)作用是().a.制定生产运作能力计划b.进行作业排序和任务分配c.进行生产运作系统及生产运作程序设计d.进行绩效考评9.选择地区要考虑主要因素有()a.是否接近于市场b.是否接近于原材料供应地c.运输问题d.员工(de)生活习惯10.全面质量管理是().a.全面(de)质量管理b.全过程(de)质量管理c.全员参与(de)管理d.全方法(de)管理三、名词解释JIT:Just In Time(de)缩写,译为准时化生产.JIT是由日本丰田公司首创(de)一种全新(de)管理体制,其目(de)是在原材料、在制品及产成品保持最小库存(de)情况下实现大批量生产,零件准时到达下道工序,并被下道工序迅速加工和转移.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de)时候,按需要(de)量生产所需(de)产品;核心:追求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de)生产系统,最终彻底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并行工程:在信息化社会,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将并行设计(de)概念应用到企业业务流程(de)重组,称为并行工程技术.行工程技术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集成化处理(de)系统方法和综合技术,被称为是21世纪制造企业运作(de)主要模式.“浴盆”曲线:就是设备故障率曲线.设备在不同(de)阶段故障发生率是不同(de),由其故障发生情况所绘制(de)曲线,因形似浴盆,故称为浴盆曲线,如下图所示.非独立性需求:对产品(de)需求而产生(de)对构成该产品(de)物料(原料、零部件等)(de)需求,就属于非独立性需求.生产系统:是与实现规定(de)生产目标有关(de)生产单位(de)集合.它是生产过程与管理过程有机结合(de)整体.备货型生产: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de)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de)生产.生产(de)直接目(de)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成品库存来满足用户(de)需要.工作地:工人运用机器设备和工具对物料进行加工制作或为顾客服务(de)场所.大量生产:生产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重复程度高(de)一种生产方式.工作扩大化:指工作(de)横向扩大,即增加每个人工作任务(de)种类,从而使他们能够完成一项完整工作(de)大部分程序,这样他们可以看到自己(de)工作对顾客(de)意义,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固定间隔期订货系统:是每经过一个相同(de)时间间隔发出一次订货,订货量为将现有库存补充到一个最高水平.四、分析计算题1、某企业决定在武汉设立一生产基地,数据如下表.利用重心法确定该基地.(de)Y=(8002+9005+2004+1005)/(800+900+200+100)=.2、某生产线计划每天产量为240单位,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各作业(de)时间及作业(de)先后顺序如上表,试对生产线进行平衡.要求:(1)绘制流程图;(2)所需最少(de)工作站数量(de)理论值(3)使用最长作业时间原则以最少(de)工作地数量来平衡装配线.解:.(1)节拍=860/240=2分钟/个(2)所需工作地数=[作业时间和/节拍]=[++++++/2]=3(3)各作业(de)关系图如下.(4)进行作业分配单位;每一季度库存费为800元/单位;现有(de)季度生产能力为55单位.需求预测如下表.现有两种方案,一是调节库存(均匀策略,每季度(de)生产能力为年度需求(de)平均值),10分)、(1)跟踪策略(2)均匀.每季度生(20+30+60)跟踪策略成本低,选择跟踪策略三、简答题1.服务系统有何特点答:服务业(de)特点:(1)服务是无形(de)产出;(2)服务(de)提供与消费(de)同时性,无法储藏;(3)服务一般是劳动密集型——需求(de)差异性,以手工(de)柔性来满足.(4)提供服务时顾客(de)参与;(5)服务(de)生产要求高度(de)用户化;(6)市场覆盖面小——尽可能多店作业与规模经济(7)与最终用户保持直接接触.2.生产过程(de)组织有哪几种基本形式答:产品(对象)原则,工艺运则,综合(混合)原则.3.有哪些针对需求变动变动(de)生产计划方法答:基本措施:(1)变化计划周期(de)产量.在现有生产条件不变(de)条件下,增减产量(de)方法是:变化工作(de)时间;外包.(2)变化劳动力数量,包括增聘和解聘.要考虑可能发生(de)失业保险费、培训费、工资、工作对劳动力素质(de)要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一般而言,服务企业一般采用变动劳动力(de)方法来调整需求变动.(3)利用库存平滑产量(4)转移需求.通过销售策略来影响需求,如调价,销售促进、推迟交货.基本策略(1)均匀策略;(2)跟踪策略;(3)混合策略.4.质量管理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答:.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新时期质量管理阶段.5.生产运作战略(de)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1)生产运作(de)总体战略;(2)产品或服务(de)选择、设计与开发;(3)生产运作系统(de)设计.(de)输人有3个部分:产品出产计划(主生产计划)、产品结构文件和库存状态文件.产品结构文件又称为物料清单文件,它仅仅是所有元件(de)清单,还反映了产品项目(de)结构层次以及制成最终产品(de)各个阶段(de)先后顺序.7.项目可定义为在规定时间内由专门组织起来(de)人员共同完成(de)、有明确目标(de)一次性工作.项目管理通常涉及三个主要目标:质量、费用和进度,即以低(de)费用、短(de)工期完成高质员(de)项目.8、设备维修(管理)体制(de)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事后修理、预防维修、生产维修、维修预防和设备综合管理五个阶段.事后修理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修理.这种修理法出于事先不知道故障在什么时候发生,缺乏修理前准备,因而,修理停歇时间较长.此外,因为修理是无计划(de),常常打乱生产计划,影响交货期.预防修理要求设备维修以预防为主,在设备位用过程中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加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根据零件磨损规律和检查结果,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有计划地进行修理.生产维修以提高企业生严经济效果为目(de)来组织设备维修,其特点是,根据设备重要性选用维修保养方法:重点设备采用预防维修,对生产影响不大(de)——般设备采用事后修理.维修预防是指在设备(de)设计、制造阶段就考虑维修问题,提高设备(de)可靠性和易修性,以便在以后(de)使用中,最大可能地减少或不发生设备故障,一旦故障发生,也能使维修工作顺利地进行.设备综合管理是指在维修预防(de)基础上,从行为科学、系统理论(de)观点出发对设备实行全面管理(de)一种重要.9.简述机器零件(de)磨损规律机器雾件(de)磨损规律:(1)初期磨损.磨损速度很快.这一阶段对设备来说没有什么危害,而是设备进入正常运转(de)必经阶段.(2)正常磨损.过了初期磨损,设备各个部分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这时候只要工作条件比较稳定,零件(de)磨损是比较缓慢(de).这一阶段(de)长短代表着—个零件(de)寿命周期长短.为了延长零件(de)使用寿命.这一时期要加强设备日常保养工作,及时清扫和润滑.(3)急剧磨损. 零件是有—定寿命(de)、经过一定时间以后,零件由于疲劳、腐蚀、氧化等原因,正常磨损关系被破坏了,这时候(de)磨损速度非常快,很短时间内就可以使零件丧失应有(de)精度或强度.如果没有及时更换,就可能导致整个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出现重大事故、导致设备报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容许零件进入急剧磨损期(de).四、论述题请利用运作管理(de)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提高企业(de)运作管理水平.从提高产品设计水平、提高运作系统(de)设计水平、加强战略管理、提高员工素质等角度进行阐述.JIT(de)发展和应用给你什么启示。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考试题型:填空和选择二选一(老师选)、名词解析、简答题、案例分析第一章绪论1.生产运作:是指“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
也就是说是一个社会组织将投入的各种资源转换为产品或者服务的过程。
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2.生产运作管理:是指生产运作管理者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的管理活动。
3.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是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4.投入要素目标:人员、资金、物料(包括土地、水、能源)、设备、技术、信息5.产出要素目标:时间(time,T)质量(quality,Q)成本(cost,C)服务(service,S)、环保(environment,E)6.生产运作的分类:从产出角度: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动作制造性生产:(一)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二)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服务性运作:按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分:纯劳务运作和一般劳务运作。
按顾客是否参与分:顾客参与型服务运作和顾客不参与型服务运作。
按资本、劳动密集程序和与顾客接触程序分:大量资本密集服务、专业资本密集服务、大量劳动密集服务和专业劳动密集服务7.生产运作的类型:大量生产:大量大批生产单件生产:单件小批生产成批生产: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1. 企业战略:是指为了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对企业未来发展作出的全局性谋划。
企业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和修正进行的管理活动。
2.观念的转变:价值观管理观竞争观发展观战略范式转变3.生产运作的总体策略包括5种常用的生产运作策略:自制或购买、低成本和大批量、多品种和小批量、高质量、混合策略4.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与设计策略跟随0R领先、自选设计0R外包、自主研发0R购买专利技术、基础研究0R应用研究5.决定制造企业竞争能力的五大要素: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环保第四章产品开发与技术选择1.为什么要进行产品开发/服务设计?提升企业竞争力之需要产品更新换代之需要扩大市场份额之需要满足客户之需要企业持续发展之需要2.生产方式的选择生产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和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产品开发与工艺选择产品开发与工艺选择是在企业经营战略指导下进行的。
产品开发工作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系列、产品功能、质量特性、产品的成本和产品发展的步骤等作出决策。
企业为了适应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和市场的多变性,必须加强产品开发和产品生产过程的设计与优化工作。
本章将以此为中心,阐述现代企业研究与开发(R ﹠D)组织、产品开发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生产流程的种类和特点、影响生产流程设计和决策的主要因素等问题。
第一节新产品开发与企业R﹠D一、新产品的概念与分类(一)新产品的概念新产品是指与老产品相比,在产品结构、性能、材质等方面(或仅一方面)具有新的改进的产品。
新产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含义。
为了加强对新产品的管理,我国政府根据管理上的需要,对新产品的条件、范围作了相应的规定。
作为新产品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①产品在结构、性能、材质和技术特征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比老产品有显著改进和提高,或有独创的;②具有先进性、实用性,能提高经济效益,有推广价值的;③在一个省、市、自治区范围内第一次试制成功的;④经过有关部门鉴定确认的产品。
产品的结构、性能没有改变,而只是在花色、外观、表面装饰、包装装潢等方面有改进提高的,不能算作新产品。
新产品具有相对性、时间性和空间性等特性。
相对性是相对于老产品而言的,即除了开发新产品外,还包括改进老产品;时间性是指某个新产品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性是相对于一个地区而言的,即必须是在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范围内第一次试制成功的产品,并经有关部门鉴定确认。
(二)新产品的分类常见的新产品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新产品的新颖程度可分为全新产品、改进产品和换代新产品。
全新产品是指采用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所生产的,与原有产品不同的产品,一般具有新原理、新结构、新技术和新材料等特征;改进新产品是指对原有产品性能、型号和花色进行局部改进而制成的产品,包括在基型产品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变型产品,改进新产品因其开发难度较小而成为企业常用的新产品开发方式;换代新产品是指产品的基本原理不变,部分地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或新材料,从而使产品的功能、性能或经济指标有显著改变的产品。
2、按照新产品的地域特征可分为国际新产品、国家新产品、地区性新产品和企业新产品。
国际新产品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国家新产品是指国外已有,但在国内是首次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地区性新产品或企业新产品是指国内已有而本地区或本企业首次生产和销售的产品。
二、新产品的开发管理(一)新产品开发的方向新产品的开发要从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出发,在把握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市场上需要,技术上适宜,生产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时间上及时。
企业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开发新产品,都要把握住新产品开发的方向。
具体说,新产品开发有如下可供选择的方向:1、多能化。
是指提高产品的性能,增加产品的功能,由单功能发展成为多功能,达到一物多用,一机多能。
2、高能化。
是指开发性能高的,即高效率,高精度的产品。
3、小型化。
是指要开发小巧轻便的,即体积、重量比同类产品小(轻)的产品。
4、简化。
是指要开发在结构等方面简化的产品。
减少产品基型、系列,对于生产产品品种过多的企业,也应通过新产品开发加以简化。
5、多样化。
是指要开发多品种、型号的产品,以满足多方面的需要。
6、标准化。
是指产品的结构、零件要实行标准化,以减少专用件的种数,加速产品的设计和发展。
7、节能化。
是指要开发节能的新产品。
8、美化。
是指产品设计要注意美化,外形要美观大方,色调要柔和,款式要新颖。
9、环保化。
是指产品符合环保的要求。
这“九化”是新产品开发的方向,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某“一化”或“几化”作为方向,制订出有阶段目标、长远要求的新产品开发规划,以指导行动。
(二)新产品的开发方式针对不同的新产品和企业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可以选择不同的开发方式。
一般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的开发方式:1、自行研制。
这是一种独创性的研制,采用这种方式开发的产品一般是更新换代或者全新的产品,具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应用技术研究,再到产品开发研究,全部过程都靠自己进行;另一种是利用社会上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只进行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研究;还有一种就是利用社会上应用技术的研究成果,自己只进行产品的开发研究。
2、技术引进。
它是指工业企业开发某种主要产品时,在国际市场上已有成熟的制造技术可供借鉴,为了节约时间,迅速掌握这种产品的制造技术,尽快地把产品制造出来以填补国内空白,而通过与外商进行技术合作、“三来一补”、购买专利或购买关键设备等,从国外引进制造技术,复制图纸和技术文件的一种方式。
3、自行研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
它是在对引进技术的充分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科研,进行产品开发。
其又有两种情况:一是通过对引进技术的学习、消化和进一步研究,创造符合我国国情的别具一格的新产品;二是直接把引进技术和我国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产品。
(三)新产品开发的程序产品开发程序,是指从新产品的总体设想、调查研究、设计、工艺、试制、鉴定到正式投产销售所经历的阶段和步骤。
如图3—1所示。
由于新产品的种类,行业差别和企业生产类型等不同,尤其是所选的新产品开发的方式不同,新产品开发程序不可能完全一样,但一般来说新产品开发可归纳为四个阶段:1、调查研究和前期开发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新产品开发决策,其工作内容主要有:产品开发创意、调查和预测、提出方案和方案的评价选择。
①产品开发创意。
产品开发创意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本身条件,在一定范围内首次提出发展新产品的设想或构思。
创意是新产品诞生的开始,如方便面,就是源于“开水一冲可食用”的创意设想开发而来的。
新产品要新,就必须要有打破常规的创意,创意的过程实质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企业新产品构思创意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企业的外部来源:政府、学校、科研部门、专利机构、竞争者和顾客。
第二,企业的内部来源:内部的企业员工、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和推销人员等。
②调查和预测。
企业在收集了各种创意后,通过去粗取精从多个创意中选择出具有开发价值的产品。
为此必须进行调查和预测,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技术调查和预测,即了解产品的技术发展状况,本企业达到的水平,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以及预测技术发展趋势。
第二,市场调查和预测,图3—1 新产品开发程序图即了解对老产品的改进意见和对新产品品种、质量、数量、价格和规格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市场预测。
第三,行业调查和预测,了解本行业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和竞争对手的情况等。
③提出方案和方案评价选择在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
方案评价是指对所提到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
对新产品是否可行,其先进性、性能用途是否为用户欢迎,新产品的价格是否合理等问题进行评价。
把一些不合理的条件、未成熟的方案筛去,这一步是新产品开发成败的关键。
④编制新产品开发技术建议书新产品开发技术建议书的内容要比产品开发方案具体,它应包括:新开发产品的结构、特征和技术规格,产品的性能、用途和使用范围,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分析比较,开发这一产品的理由和根据等。
这是决策性的文件。
2、新产品设计、评价、鉴定和试制阶段新产品设计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工作图设计三个阶段。
新产品设计出来后,在正式生产前进行试验性生产,目的是避免将存在缺陷的设计和工艺投入正式生产而造成人、财、物的浪费,保证新产品开发尽快获得成功。
新产品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
通过各种试验,不断进行改进直到鉴定。
这是从技术、经济和生产准备等方面对新产品做出全面评价,并确定是否进行下一阶段开发工作。
产品鉴定能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以避免造成损失。
3、新产品的市场开发阶段产品的市场开发既是新产品开发进程的终点,又是下一代新产品再开发的起点。
通过市场开发,可确切地了解开发的产品是否适应需要以及适应程度,分析新产品市场需求情况及开发产品有关的市场情况,为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新产品的市场开发工作主要有:市场分析、样品试用、市场试销和产品投放市场。
4、正式生产和销售阶段经过小批试产试销后,确认有市场,就可进行正式生产和销售了,在正式投入销售前要做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必备的生产条件(技术、工艺和设备等);第二,切实可靠的原材料、动力和外协配套的供应;第三,销售渠道和市场。
(四)新产品开发的组织计划管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新产品开发的保证。
产品设计的组织形式有以下几种:1、单线式。
它是按产品成立设计组,在一名主任设计师领导下负责全部设计工作,并参与试制、试验活动。
2、复线式。
这种组织形式是把新产品设计分成两类:一类是独立开发性,一类是一般性,分别组织设计组进行设计。
3、矩阵式。
这种组织形式是既按产品设置综合设计组,又按不同专业设有很多专业设计组,每个专业设计组都要承担不同产品的相同或相似的设计任务。
4、项目中心式。
这种组织形式是按新产品开发项目将车间(分厂)里的设计、工艺和试验等有关人员都集中起来,与企业产品设计人员一起组成开发中心。
一个企业采取哪种产品设计组织形式,要依开发的新产品多少、复杂程度以及设计人员的素质等而定。
新产品开发涉及很多部门,是一个复杂的延续过程,有的产品开发过程要延续多年。
因此,企业需要制订新产品开发计划,用计划把开发活动从空间和时间上协调起来,以取得预期成效。
新产品开发计划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各项内容:(1)搜集资料。
包括: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法令等;计划期内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情况、销售价格和功能要求等方面的预测分析资料;企业内部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状况分析资料;材料、设备和协作配套件等的供应前景分析资料;国内外同行业技术、产品发展动向等的分析资料等。
(2)制订目标。
制订新产品开发的计划目标,企业预定计划期内新产品开发应当达到的目标,它包括:①产品目标,即在计划期内要研制成功多少,试制多少,预研多少,以及这些产品要达到的技术水平等;②销售目标,即在计划期内要有多少种新产品投入市场,要达到多大销售量;③利润目标,即在计划期内要从新产品开发中获得多少收益等。
(3)提出措施。
实现计划目标需要增加多少设计、生产和销售人员;需要增添多少设备、仪器和其他物质条件;需要多少资金等,以及解决它们的途径和办法。
(4)开发方式。
在计划中要规定出新产品开发方法,即在开发方式上是采取技术引进、引进和自行研制相结合,还是独立研制;在组织形式方面是与外单位联合开发,还是本企业独立开发;在开发手段上,所需仪器设备是自制,还是外购等等。
(5)安排进度。
按产品安排各开发阶段的日程进度,以及围绕着新产品开发进度对其它工作的进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