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月三的来历资料
3月3的来历作文
3月3的来历作文篇1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节”历史悠久,在宋代的史籍中就有与“三月三节”相关的记载。
南宋诗人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里就有说到:“春则秋千会,邻峒男女装束来游,携手并肩,互歌互答,名曰作剧。
”自古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黎族的人民们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挑着山兰米酒,带上竹筒香饭,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起,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地相会、对歌、跳舞、吹奏乐器,以此来欢庆佳节。
青年男女更是借节狂欢,直到天将破晓。
三月三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上古洪水时期,聚居在浙江昌化江畔的黎族人民们遭受了一次很大很大的洪灾,人和牲畜都是伤亡惨重,只剩下一对叫天妃和南音的兄妹。
兄妹俩长大成人以后,决定分头去寻找各自的伴侣,并相约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要一同带着自己的伴侣回到燕窝岭下去相会。
结果几年过去两人无功而返。
妹妹见找不到别人,就忍痛用竹签将自己的脸刺上花纹,又用植物染上了颜色,不让哥哥认出自己,以结夫妻,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
于是,在一年的“三月三”,他们就在燕窝岭下结为夫妻,他们在燕窝岭上纺纱织布,生儿育女,开荒种田,挖塘养鱼,为黎族人民繁衍了后代。
这也是黎族"三月三"节和纹面来历的传说。
以后每年三月三,南音和天妃娘子跟子孙们便回到这里迎接春天。
许多年过去后,天妃和南音沉睡在山洞里,化成一对石头。
黎族后代为了纪念这两兄妹传宗接代的劳绩,把石洞取名为娘母洞。
每年三月三日,黎族男女老少都要带着糯米、糕饼、粽子和山兰米酒,从四面八方赶来娘母洞前纪念祖先,以对歌和舞蹈祈求本民族繁衍幸福。
后来,每逢三月三,黎族劳动人民都以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个吉祥盛日。
三月三也就自然成了黎家的盛大节日。
第二种说法称,相传在很久以前,石洞有一只作恶多端的乌鸦精,使黎民百姓不得安居乐业。
一天乌鸦精抓到了美丽的黎族少女俄娘,这年三月三,俄娘的心上人阿贵带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被乌鸦精害死。
俄娘闻讯悲痛万分,终于趁乌鸦精熟睡之机杀死了它,为阿贵报了仇,为黎族百姓除了大害。
三月三介绍
三月三介绍
三月三是中国湖南地区的传统节日,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日举行。
这个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据史书记载,最早的三月三是在周朝时期的皇宫里举行的祭拜众神的大典,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
三月三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节日。
广泛流传的民间活动包括:祭祖、踏青、放风筝、赛龟、唱山歌、打秋千、跳神舞、歌舞表演等。
在湖南、广西等地还有舞狮、舞龙和龙船竞渡等活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祭祖活动。
三月三祭祖是中国民间的儒家传统,也是中国尊重祖先和追溯历史的象征。
在这一天,人们会提前准备好祭品,如鸡鸭鱼肉、水果、花等,然后整装待发,前往祖坟或祠堂。
在祭拜仪式中,人们有礼贤下士、感恩祖先的做法,向祖先敬奉祭品,表达对祖先的敬仰之情,以此来追溯先祖的历史功德,感悟人类初心和情感纽带。
湖南以洞庭湖和岳阳楼为代表,广西以龙胜梯田为代表,在三月三这一天,还有许多地方会举行赏花、赏景等活动。
人们会携家带口,一同出行,沐浴暖阳,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在闲暇之余,还可以品尝美食,如蒸羊羔、红菜糟、板脚鸡、米粉、青酒等传统美食。
此外,三月三还是一个重要的婚嫁日。
在古代,很多人会选择在这一天举行婚礼,以求婚姻美满幸福。
如今,虽然这个传统已被淡化,但还是有一些人会选择在三月三这一天结婚。
三月三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习俗传统的体现,它丰富展现了中国乡土文化的魅力。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个传统节日依然保留了它的独特意义,值得我们传承。
壮族三月三的来历50字
《壮族三月三的来历》同学们,你们知道壮族三月三这个特别的节日是怎么来的吗?传说在古代,壮族有一个非常勇敢善良的祖先,名叫布洛陀。
他教会了壮族人民耕田种地、织布纺纱,让大家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每年到了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壮族人民都会聚集在一起,纪念布洛陀,感谢他的恩赐。
还有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呢。
据说,有一对壮族的青年男女,他们在一次赶圩的时候相遇,并且一见钟情。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不能经常见面。
于是,他们约定在每年的三月初三这一天,在一个美丽的山坡上相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壮族青年男女也在这一天相聚,唱歌跳舞,互诉衷肠,渐渐地就形成了三月三歌圩的习俗。
在三月三这一天,壮族的姑娘们会精心打扮,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头上戴着五彩的花朵。
小伙子们也会精神抖擞,准备在歌圩上一展歌喉。
人们还会准备丰富的美食。
有一种特别的食物叫五色糯米饭,它是用五种不同颜色的植物汁水把糯米染成红、黄、紫、黑、白五种颜色,蒸熟后香气扑鼻,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流口水。
到了晚上,大家会围坐在篝火旁,唱歌、跳舞、讲故事,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村庄。
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先的敬意。
《壮族三月三的来历》同学们呀,今天咱们来讲讲壮族三月三的来历。
在很久很久以前,壮族的祖先们生活在美丽的大山里。
那时候,他们靠种地和打猎为生。
有一年,春天来了,可是雨水却特别少,庄稼都快干死了。
壮族的人们非常着急,他们一起向神灵祈求,希望能下场大雨,拯救他们的庄稼。
终于,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庄稼得救了。
从那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壮族人民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感谢神灵的庇佑。
另外呀,三月三还有一个和歌圩有关的故事。
从前,有个壮族的姑娘,她的歌声特别动听。
有一次,她在山上唱歌,引来了一位远方的小伙子。
小伙子被她的歌声深深吸引,两人通过对歌表达了彼此的爱意。
从此以后,每年的三月初三,人们都会相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寻找自己的心上人。
三月三的由来民间故事
三月三的由来民间故事三月三的由来有很多民间故事,以下是其中几种:1.纪念伏羲氏: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而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
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2.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众多优美的动人传说。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
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
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不满,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
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3.纪念上巳节: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古称上巳节。
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
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
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
上巳节又称女儿节。
上巳节和花朝节一样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
《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
上巳节三月三的由来
上巳节三月三的由来上巳节三月三的由来巳节是我国民间一个传承已久的传统节日,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巳节三月三的由来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上巳节三月三的由来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是中国古老传统的上巳节,俗称“三月三”。
上巳,系指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
而三月的上巳日多逢三月初三,所以后来就固定在三月初三了。
上巳节和花朝节一样,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忽略。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
《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上巳“春浴”的习俗,发源于周代水滨祓禊,后由朝廷主持,并专派女巫掌管此事,成为官定假日。
到汉代,上巳被定为节日,魏晋以后,确定“三月初三”为春禊,是当时重要节日之一。
当时不但民间百姓临水洗浴,而且宫廷里的帝王后妃也赶赴水边沐浴,形成“东流水上自洁濯”的情景。
由上巳节还演化出一段“曲水流觞”的逸事。
魏晋时,士大夫在祓禊的同时,还要举行水滨宴会,谈文作赋,饮酒取乐。
饮酒时,要将酒杯置于流水之中,酒杯随水流动,到谁的面前,就要饮酒吟诗。
这个活动,在著名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被记为“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的活动还远传到日本,形成日本的曲水宴与洗尘礼仪。
上巳节还是古代帝王招魂续魄的日子,郑国习俗,上巳日在溱水淆水进行招魂续魄的祭奠。
另外,“三月三”除了上巳节外还是西王母生日,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有一首北京竹枝词是这样描述蟠桃宫庙会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
” 此说源于道教传说,每年此日,各路神仙都会赴瑶池献礼祝寿,著名的“麻姑献寿”由此产生。
由此在一些志怪小说中,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三月三由来的历史故事
三月三由来的历史故事
三月三,又称为“三月三娘娘节”或“三月三龙抬头”,是中国民间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一节日的由来有多种传说,以下是其中之一:
**祭龙神话:**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叫做倪尚的青年英俊,他为了拯救百姓免受洪水的侵袭,勇敢地去求助龙王。
然而,龙王对他的请求并不理会。
倪尚感到非常焦急,于是决定找来三百六十五个儿童,每个人手持葱花,头戴红巾,口中念咒语,一起来祈求龙王降雨。
于是,在农历三月三这一天,他们开始了祭龙的仪式。
传说中,龙王见到了这么多孩子,心生怜悯,决定降下雨水。
雨水滋润了大地,百姓免受了干旱之苦,而倪尚也因此成为了当地的英雄。
为了纪念这一天,人们便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这一天,举行祭龙、游百里、踏青等各种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个祭龙的传说是三月三节日由来的其中一个版本,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传说和庆祝方式。
总体而言,三月三是一个庆祝自然、祈福丰收的节日,也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起源介绍)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起源介绍)整理三月三,每到这一天,人们纷纷来到水边进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退不祥,被称为祓禊,也叫春浴日。
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三月三是什么节日,盼望对大家有关心。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
三月初三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
在我国北方中原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
每年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都会去黄帝故里寻根拜祖。
《论语》中所记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兰亭序》中“曲水流觞”都与上巳节相关。
“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春游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每到三月三季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
同时,“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壮族重要的传统习惯节日,也是广西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壮族过三月三大多是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
黎族人称三月三为谈爱日,与海南苗族节日相同。
畲族群众云集宗祠,自晨至暮,对唱盘歌,怀念始祖,并采撷乌稔树叶,取其嫩叶汁浸糯米炊制乌饭,款待来宾,以驱邪祈福。
起,“壮族三月三”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公众假日,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三月三节日起源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
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
在壮族(传奇)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汉族为上巳节。
三月初三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
在我国北方中原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
三月三风俗(作文)壮族传统歌节。
又叫“三月三”、“歌圩节”、歌圩,状语交“窝埠坡”、“双龙洞”。
壮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时,方圆数千里的男女青年,都开快乐心地穿上盛装来参与,少则几百人,多多则数千人或上万人。
三月三介绍
三月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上巳节”或“上巳祭”。
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庆祝。
以下是关于三月三的一些介绍:
1. 起源和意义:三月三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目的是祈求神灵保佑人们平安健康、驱除疫病和邪恶。
这一天也被认为是阳气复苏、万物生发的时刻,人们通过祭祀来迎接春天的到来。
2. 习俗和活动:在三月三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其中最重要的是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在家中或庙宇中设香案、燃香烛、献祭食品等。
此外,还有舞龙舞狮、踏青游玩、草地上放风筝、吃特色美食等传统习俗。
3. 地区特色:三月三在中国各地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比较著名的有江南地区的草地放风筝、踏青游玩,以及湖北的登山祭祖等。
总的来说,三月三是一个与祭祀、庆祝春天到来相关的传统节日。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崇拜自然和祖先的传统观念,也是人们欢度春天、祈求吉祥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月三的知识点
三月三的知识点一、三月三的起源1、三月三在我国可是个古老的节日呢。
它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
那时候人们就对数字“三”有着特殊的情感,认为它是一个吉祥的数字。
三月三最初是上巳节,这一天人们会去水边举行祓禊仪式,啥叫祓禊呢?简单说就是一种祈福消灾的仪式,人们在水边清洗身体,去除身上的污垢和不祥。
2、在古代,这一天可是非常热闹的。
像在周朝的时候啊,就已经有了比较规范的上巳节活动了。
那时候的贵族们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带着美酒佳肴,到河边去游玩,还会有一些祭祀的活动呢。
二、三月三的习俗1、对歌。
这可是三月三很有趣的一个习俗哦。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比如说壮族,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就会在这一天相聚在一起,他们以歌会友,以歌传情。
小伙子们会用嘹亮的歌声来展示自己的魅力,姑娘们则用甜美的歌声回应。
歌词里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憧憬。
比如说“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
”多有意思的歌词呀。
2、吃荠菜煮鸡蛋。
这个习俗很多地方都有呢。
三月三的时候,荠菜正鲜嫩。
把荠菜和鸡蛋一起煮,煮出来的鸡蛋带着荠菜的清香。
据说吃了这样的鸡蛋可以预防头疼病呢。
这也是人们对健康的一种期盼呀。
3、放风筝。
春风在三月三的时候已经很温暖了,这时候天空湛蓝湛蓝的,最适合放风筝啦。
孩子们会拿着自己精心制作或者买来的风筝,在田野里、草地上奔跑着放风筝。
风筝的样式也是各种各样的,有蝴蝶形状的,像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有燕子形状的,就像春天的使者在空中飞翔。
三、与三月三有关的古诗1、丽人行中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
这里杜甫描写的是三月三这天,长安的水边有很多美丽的女子出游的景象。
注释一下的话,“丽人行”就是写美丽的女子出行的诗。
翻译过来就是三月三日这天天气清新,长安的河边有许多美丽的女子。
赏析这首诗呢,它通过描写这些女子的服饰、神态等,展现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三月三的风俗以及特点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三月三的风俗以及特点三月三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一、来历: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
在淮阳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二、风俗:1.农历三月初三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汉族人拜见祖先魂魄,吃蛋纪念祖先的日子。
2、江南人民自古就有清明放风筝的习俗。
沪谚:“二月二,搓麻线,三月三,放风筝”又如:“杨柳青,放风筝。
”民间还有说将风筝送上天空,将线剪断,任其飘逝,将把一年的病痛和烦恼一同带走。
三月三的风俗以及特点壮族歌圩山歌是最具壮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古往今来深受百姓喜爱。
壮家人通过山歌来记录历史、描绘生活、传情达意等,只要山歌声一响,壮家人就会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唱对应答,因而形成了十分独特的壮族“歌圩”。
目前,“壮族三月三”歌圩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三月三”歌圩商标获得了国家工商局的正式授权;武鸣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壮乡文化研究保护基地,获得“中国歌圩文化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等荣誉。
竹竿舞竹竿舞这一舞蹈盛行于多个民族,如壮族、京族、瑶族、佤族等,竹竿舞也叫跳竹竿,黎语意为“跳柴”,“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跳柴习俗已经在壮族人民中传播开来,并且发生演变。
如今,祭祀色彩已逐渐消失,它已成为一种既是文化娱乐,又是体育健身的活动,每逢“壮族三月三”佳节,青年男女凭借跳竹竿活动,寻找“搭档”,架设“鹊桥”,建立情谊。
苗族苗族斗马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斗马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郁,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人以马为乐,马为情而斗”。
融水苗族自治县最初的斗马其实并非单纯的娱乐活动,而是作为一种婚姻裁决举行的。
在苗寨里,如果几个后生都同时爱上了同一个姑娘,姑娘不知道选择谁作为自己的伴侣,这时候,苗王就会组织斗马比赛,看哪个后生养的马斗赢了,姑娘就嫁给谁。
上巳节的来历
上巳节的来历上巳节,又称为“三月三”或“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主要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
这个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习俗和活动,以祈求健康、平安与幸福。
据史书记载,上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
据说,这个节日最初是为了祭祖和祈求风调雨顺,以保障农业的丰收。
而后,在唐朝时期上巳节逐渐演变成了尊崇和纪念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嫦娥。
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嫦娥是一个美丽的仙女,她因为误食了长生不老的仙药而升上了月亮。
因此,在上巳节这天,人们会在户外准备一个盛放水的容器,代表江河,然后在水中放入一片柳叶,以象征嫦娥投入月宫。
随后,人们会以各种食品、饮品和祭品来祭奠嫦娥,以表达对她的敬意和纪念之情。
除了祭奠嫦娥之外,上巳节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习俗。
例如,人们会在此时登山、踏青、放风筝等,以庆祝春天的到来。
登山是上巳节最早的一种主要习俗之一,它寓意着迎接春天的到来和驱散一年的厄运。
在这一天,人们会选择一些著名的高山或风景名胜区,结伴而行,登上山顶,一起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同时,人们还会准备一些精美的食品,与家人朋友一同分享,并且在山顶上举行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
除了登山之外,放风筝也是上巳节的一大特色。
在中国古代,放风筝被认为是一种祈求好运和吉祥的方式。
在上巳节这天,人们会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风筝,如凤凰、孔雀、龙等。
随着风的吹动,风筝在空中翱翔,给人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欢笑。
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上巳节还有一些特殊的饮食习俗。
人们会在这一天吃一种被称为“春节糕”的食物,它由糯米磨成粉,经过蒸制而成。
这种糕点形状独特,味道香甜可口,象征着幸福和团圆。
此外,人们还会准备一些五彩缤纷的水果和糖果,与家人和朋友一同分享。
上巳节是一个富含传统文化意义的节日,也是人们表达爱和关怀的重要时刻。
在这一天,人们会亲人团聚,互致祝福,祈求健康和平安。
三月三是啥节日
三月三是啥节日三月三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的“水节”。
三月三这个节日,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祭祀山神的活动。
在古代农耕社会中,由于人们极为依赖山水,他们将山神视为自然灾害的调解者和保佑农作物的神灵。
因此,在每年的三月初三这一天,人们会聚集在山脚下,祭祀山神,祈求顺利的农耕季节和丰收的年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三月三这个节日的庆祝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祭祀山神外,还有许多与水相关的活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水边放龙船,这也是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据史书记载,放龙船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那个时候,人们相信扔龙舟可以驱除疫病和灾害,保佑平安和健康。
因此,他们会在节日期间动员和组织起来,一起制作龙舟并在水中放舟。
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三月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放龙船外,三月三的庆祝活动还包括草地龙舟比赛、舞龙舞狮表演、水上露天音乐会等。
这些活动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看和参加,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在一些地区,三月三还有另一种庆祝方式,那就是涂山粉。
涂山粉是一种由各种天然矿物质研磨而成的颜料。
在这一天,人们会涂抹这种颜料在脸上,化身成为各种神话传说中的神仙鬼怪。
这一活动既可以增加乐趣,也可以祈求神灵的庇护。
此外,三月三在不同地区还存在着一些独特的庆祝方式。
比如,在江南地区的苏州,人们会举行船灯游行,将成千上万盏装饰精美的船灯点亮江面,营造出迷人的景象。
而在西南地区的贵州,人们则会举行大规模的山歌祭祀活动,展现当地的山歌文化。
对于我国的许多民众来说,三月三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传统的延续。
人们在庆祝活动中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亲情关怀,也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总的来说,三月三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凝聚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三月三的来历有哪些
三月三的来历有哪些每年农历“三月三”将成为广西公众假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月三的来历有哪些,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三月三的来历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
壮族人在洞外和田野里唱歌。
因此,三月三也被称为“歌圩节”。
有人说三月三是纪念刘三杰的日子,所以三月三也会被称为“歌仙会”。
有人说,古代有一对恋人,他们经常用专业的方法唱民歌来表达爱意。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桎梏,此时两人无法结婚,于是选择了为爱而死。
为了纪念这对夫妇,人们说他们将在三月三唱歌哀悼。
还有一个传说,这是最流行的一个,关于刘三杰。
壮族歌仙刘三杰经常用民歌这样歌颂劳动和爱情,也用这种方式揭露富人的罪恶。
一年三月三,刘三杰在山上砍柴时,富户选择派人砍掉藤蔓,导致刘三杰死亡。
为了纪念这位歌唱家,后人选择了在这一天聚会唱歌。
在这个时候,唱三天三夜,从而形成了三月三的习俗。
然而,这些传说现在很难查证,但早在宋代就有记载。
三月三不同民族的风俗有哪些1、汉族汉族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
同时这个节日也是男男女女出游踏青的日子,亦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女儿节。
2、黎族每年的“三月三”,正当山花烂漫、红棉争艳、槟榔飘香的时候,黎族男女便会穿上盛装,带着山兰米酒、竹筒饭和粽子,从四面八方来到集会点祭祀始祖。
3、苗族三月三是苗族的情人节,这一天苗族姑娘穿着盛装,来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展示她们的美丽。
小伙子们也等着这一天,他们有机会认识很多姑娘,和她们对歌,载歌载舞、谈情说爱。
4、壮族壮族过三月三大多是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
相传三月三这一天还是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5、瑶族也称“干巴节”,干巴节是瑶族集体渔猎的节日,这天天刚亮,瑶族成年男子手持弓弩、火枪,带上粑粑于破晓时踏上捕鱼打猎征途,留下的妇女便在家杀鸡、宰鸭,做糯米饭,备办丰盛的节日食物。
广西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广西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一、起源与历史背景广西三月三,又称“上巳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
这个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祭祖习俗。
据传,这一天是人们祭祀祖先的好时机,也是万物苏醒与生机勃勃的时刻,因此庆祝活动也随之而来。
二、庆祝活动与习俗1. 祭祖祈福广西三月三的庆祝活动以祭祖祈福为核心。
人们会在这一天前往家族的祖坟或祖庙,上香祭拜祖先。
这是一种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的方式,同时也是向祖先祈福,祈求家族的繁荣和幸福。
2. 游玩乐园除了祭祖祈福,广西三月三还有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
人们会前往乐园游玩,体验各种刺激的游乐项目,如过山车、摩天轮等。
这不仅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也是增进亲子关系和家庭团结的机会。
3. 赏花赏景广西三月三正值春天,此时万物复苏,花草树木开始绽放。
人们会安排时间赏花赏景,特别是赏桃花。
广西以亭亭玉立的桃花而闻名,三月三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很多人将赏桃花作为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4. 街头巡游在广西的某些城市,三月三还会举行大型的街头巡游活动。
参加巡游的人们身着传统的壮族服饰,载歌载舞,向全城展示壮族的文化和民俗特色。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增进民族自豪感,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5. 传统美食除了丰富多样的庆祝活动,广西三月三的美食也是人们期待的一部分。
传统的三月三美食包括蟠龙、酸角糕和桂花糖等。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精美的制作工艺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并成为了庆祝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现代意义与传承广西三月三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节日,不仅在本地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成为了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通过庆祝活动和习俗的传承,人们能够更加了解和感受到壮族民俗的独特魅力,促进了民族的团结与和谐。
同时,广西三月三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感受这个节日的独特魅力。
这不仅为广西的旅游业带来了机会,也为促进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
总之,广西三月三的来历与风俗凝结了壮族人民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也展现出广西的丰富民俗文化。
三月三的来历及习俗
三月三的来历及习俗在中国文化中,鬼神文化是很多特的一支。
儒家提倡”无鬼神,应厚葬”,墨家提倡“敬鬼神,应薄葬”,最后国人的观念都在信与不信之间。
下面是店铺整理关于三月三的来历及习俗,欢迎大家参考! 【1】三月三的来历及习俗农历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多个传统节日。
是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的日子,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是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的日子,也相传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古称上巳节。
同时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
另外,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的鬼节。
鬼节的传说和起源传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阴阳生死之间的界限更加宽松了。
当天晚上,阴间的街市到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大街小巷挤满着华丽的鬼魂。
随处可见龙灯、狮舞、高跷、花船,其热闹繁荣非人间的春节可比,因而在这天晚上,人的魂魄经受不了阴间的诱惑,纷纷到鬼市去游玩,他们有的游荡于街头巷尾观灯看戏;有的在酒楼茶肆喝酒听曲;有的趁机去望从未见过面的列祖列宗。
待到雄鸡报晓,鬼市收市时,大多数的游魂心满意足地回到各自的躯体。
少数游魂乐而忘返,就留在阴间了。
翌日,阳间一片哭声。
我们为那些魂魄不归的亲人请来和尚道士念经画符招魂。
亲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及和尚道士的经文符咒能招回一些不贪玩的游魂,一些玩性大的在七天身体腐烂后,就长离人间了。
因此,农历三月初三就成了人间恐怖不安的日子,被人们称为“鬼节”。
民间活动:荠菜煮鸡蛋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
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
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
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
”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
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
《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
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
”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菜。
地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
三月三的来历与习俗
三月三的来历与习俗三月三的来历与习俗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自古皆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月三的来历与习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历三月初三日是我国古代的“上巳节(又称‘修锲节’)”。
传说,这是西王母的生日,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后始定为农历三月三日。
南朝宋范晔在《后汉书·礼仪志》上载:“星月上巳,官民皆洁与东流水上,曰洗涤拔除、去宿垢痰,为大洁。
”说的是古代人们在这天要在清水河边洗涤,目的在于卫生与保健,后来便演变为在水边饮宴,郊外春游的节日。
宋代吴自牧在《猛梁录·三月》中载:“赐宴曲江,倾都楔饮、踏青”。
现在,我国汉族及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传承着“三月三”这个传统节日。
只是原来“洗涤祛除”的内容与意义已经淡化。
如今,三月三节日已变成了一个举行盛大庙会、春游、休闲、游乐、开展集市贸易活动的综合性节日。
江南地区的汉族,特别是洞庭湖区的人民还保留着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
地菜又称芥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
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
据说,吃了地菜煮的鸡蛋有去风湿,强身健体之功效。
难怪在七仙湖区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吃了地菜煮鸡蛋,鹅卵石头踩得烂”的说法。
他们除了用地菜煮鸡蛋、煎水当茶饮外,还把地菜用开水烫过之后当菜肴呢。
春天正是采食地菜的季节。
春食地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
《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
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
”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菜。
地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
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
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
三月三名词解释
三月三名词解释
摘要:
1.简介
2.三月三的起源
3.三月三的庆祝方式
4.三月三的寓意
5.三月三在当代的意义
正文:
1.简介
三月三,又称为上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庆祝这个节日,以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月三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周朝,至魏晋时期逐渐消失,唐宋以后又有恢复。
这一节日沿袭至今,已经成为了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2.三月三的起源
关于三月三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
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三月三是黄帝的生日。
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神话时代的领袖,他统一了华夏诸部落,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人们为了纪念黄帝的丰功伟绩,便将他的生日定为三月三。
3.三月三的庆祝方式
庆祝三月三的方式多种多样,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
一般来说,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踏青、赏花、对歌、跳舞等活动。
有些地方还会举行龙舟赛、放风
筝等民间活动。
总之,人们会通过各种形式来欢度这个节日,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
4.三月三的寓意
三月三寓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寄寓着对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同时,三月三也代表着对先祖的尊敬和怀念,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5.三月三在当代的意义
在当代,三月三依然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首先,它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让人们能够了解祖先的生活习俗、民间风俗等。
其次,三月三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又要到了,尤其壮族、黎族、苗族等这些少数民族的人们,必须是特别激烈与期盼的,因为节日到来之际,大家会载歌载舞,好不喧闹。
下面就是我整理的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大全,盼望大家喜爱。
三月三的来历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
伏羲和其妹女娲抟[tuán]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闻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
”传闻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爱护神。
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
神话传闻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
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
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
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斗争的正神。
各地的道教宫观(如: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办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
“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记”对真武大帝的来历和国内主要的真武道场以及真武“救军旅之祸”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简明而艺术地阐释。
说明白人们在三月三纪念真武大帝的来由和意义。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
“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
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春游的内容。
晚上,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闻这天鬼魂到处出没。
农历三月三也是通灵人士,如女巫、神汉等宴请鬼神的日子。
三月三的来历和传说100字
三月三的来历和传说100字《三月三的来历和传说100字》
篇一
三月三的来历有不少说法呢。
我觉得可能跟古代的上巳节有关。
传说这一天是黄帝诞辰。
就像我们现在过生日一样,那时候人们也想纪念黄帝。
也许这一天大家会穿上漂亮衣服,聚在一起,就像现在的大型派对,可热闹了,这传统就这么传下来了。
《三月三的来历和传说100字》
篇二
三月三呀,传说中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可为啥是三月三呢?我也迷糊。
也许是三月的天气刚刚好,不冷不热,就像老天爷特意安排的好日子。
这来历吧,还可能跟壮族的歌圩有关。
他们在这一天对歌,那场面,人山人海的,就像唱歌的海洋,反正这一天充满神秘又欢乐。
《三月三的来历和传说100字》
篇三
三月三的来历有点神秘兮兮的。
有人说它源于古时的祭祀。
我想啊,也许以前的人觉得三月三这天有啥特殊的魔力。
传说里还有伏羲和女娲在这天成婚呢。
这就好比是一场天地间的大喜事,然后人们就记住了这个日子,年年都在这天搞些活动,纪念也好,庆祝也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三月三的来历资料
三月三,即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不同地区对于“三月三”的定义是不同的,节日的叫法和习俗自然也大相径庭。
三月三节日三月三古又称上巳节。
又是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并且在民间也有传说说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在这一天,天上会开蟠桃大会等。
三月三节日来历追念伏羲氏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
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王母蟠桃会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
”传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
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
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
此后,
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真武帝寿诞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
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
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
各地的道教宫观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
“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记”对真武大帝的来历和国内主要的真武道场以及真武“救军旅之祸”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简明而艺术地阐释。
说明了人们在三月三纪念真武大帝的来由和意义。
汉代上巳节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
“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
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
晚上,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说这天鬼魂到处出没。
宴请鬼神日
农历三月三也是通灵人士,如女巫、神汉等宴请鬼神的日子。
在这一天通灵人士常聚在一起欢庆,并摆宴席宴请鬼神,以感谢他们赋予自己的神通能力。
三月三法定假日XX年“壮族三月三”申遗成功,三月
三将广西壮族及各民族文化推上了国际舞台,每年三月三广西全区人民享有两天假期。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古代壮乡(包括受壮文化影响的壮区各族)少年少女赶歌坡,抛绣球,“山歌传情,绣球传爱”。
壮族人也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
每年农历“三月三”将成为广西公众假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
具体放假时间,将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每年年初确定后公布。
XX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三月初三、初四放假两天,全区放假。
XX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4月20、21(三月初二、初三)全区放假两天,与周末凑成4天小长假。
XX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放假时间为4月9日(周六)、10日(周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初四。
因为今年“三月三”放假时间正逢周末,所以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补休,凑成4天小长假。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各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
每年,广西12个世代居住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壮族三月三”,占全区总人口的54%。
“农历三月三歌圩节”不仅是广西壮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也是汉、瑶、苗、侗、仫佬、毛南等广西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
这一节日主要盛行于南宁、柳州、百色、河池、崇左、来宾、钦州、防城港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梧州、玉林、贺州等一些汉族地区。
据统计,广西12个世居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农历三月三歌圩节”,占全广西总人口的54%。
每逢“三月三”,各族群众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杀鸡宰鸭,喝酒庆贺,欢度这一节日。
在壮族地区,每到“三月三”,壮族男女像赶圩一样聚到山坡上对唱山歌,并开展抢花炮、打铜鼓、抛绣球、打扁担、演壮戏等民族传统文体活动。
在侗族地区,如三江侗族自治县,“农历三月三歌圩节”则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芦笙踩堂等一系列文体活动。
将农历“三月三”确定为广西民族传统节日,并给予放假2天,这一规定的意义在于,将广西少数民族群众多年以来的心愿以法规的形式做出了规定,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今后广西还将在‘三月三’期间组织民族文艺活动,将‘三月三’打造成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
”农历“三月三”是广西第一个民族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