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由来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的由来介绍
对联,俗称对子。

贴对子,已是京西乃至全国千百年来形成的民风民俗,迄今,经久不衰。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行业,甚至不同村落,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民俗,唯有贴对子,是最广泛、最普遍、最崇尚文明、最富有文化内涵,而且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民俗。

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对联挂在柱子上的联语叫楹联;贴在门上的对子叫门联;对联升堂入室叫中堂;办婚事贴对联叫婚联;办丧事挂对联叫挽联;为老人祝寿叫寿联;恭贺各类喜事的对联叫贺联;春节贴对子叫贴春联。

细分还有节日联、行业联、题画联、书斋联、书法联和画室联等等,要属春联最时兴、最普遍、最集中、最隆重、也最富有民族特色。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为它是正月初一,所以它是农历中一年的开始。

每到这时,家人团聚,热烈庆祝,称为“过年”。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喜欢写春联,贴春联,用吉祥的语句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愿与期盼,因此,春联就成为了我国节日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

郭福建议,当两个学校差距较大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能上名校就上名校,因为今后就业的时候,能上个985工程或者211工程的知名大学是很有帮助的。

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对联文化的普遍应用,对联则不仅是
为了贴、挂、装饰庭堂楼舍,而是融汇到了人们整个生活之中。

游玩时,交往中,餐桌上,乃至文人相会,都把对对联当做一种文化交流,文化娱乐,甚至把它当做文明的对话,也有的把它当做发泄感情的工具。

总之,历史上曾有许许多多的脍炙人口的对对联的故事。

传说,有一位长工骂地主的故事。

一位穷秀才无奈只好给地主打工,一个久旱不雨的暑伏天,老地主硬是让长工去锄田,说什么旱锄田,涝浇园,旱田越锄越劲旱,长工秀才只好头顶烈日去锄田,老地主不放心地坐在地头上监工,干活的秀才汗流浃背,渴如吞火,只好恳请东家给点水喝。

东家没表示给水,反而顺口出一副对联:
天上下雨不下水,下雨才能变成水,下雨变水多费事,天上不如就下水。

但间隔已有300余年,其间的人物、事迹及有关拳术多有疏漏。

所以关于拳艺、人物、事迹的文字记载,仅从陈氏第九世祖陈王庭记起。

陈王庭又名奏庭,明末清初人,文武兼优,精于拳械,功夫深厚,在河南、山东一带很有声望。

长工秀才听了东家的联语,放下锄头,对答如流地对出了下联:
财主吃饭不拉屎,吃饭才能变成屎,吃饭变屎多费事,财主不如就吃屎。

那个监工的老地主一听觉得自己受到了凌辱,一气之下
带着水甩袖而去,长工秀才随机去附近山泉喝水去了。

唐朝军队的编成主要来源于府兵。

府兵,泛指军府统领的兵士,是唐前期军队的主体。

简单的说就是在各地设立幕兵系统,招幕军士,训练成军。

贞观十年(636),太宗整顿府兵制,军府更名为折冲府。

全国折冲府最多时有 633个。

还传说,古时候有位书生进京赶考,路上被强盗抢劫,饥寒交迫,只得乞讨。

到了一户财主门前,那财主看他这副穷相,即出一上联云:“棕树剥皮成光棍。


书生知道财主有意讽刺他,即对下联道:“花椒开口见黑心”。

生动形象地道出财主的黑心肠。

据说袁世凯自称皇帝后,下令举国欢庆,当时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情狂情狂情情狂
“当庆”、“情狂”,都是当地吵丧时的哀乐声。

这副对联巧妙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袁世凯的蔑视。

还传说一光棍汉贴春联的故事。

人家过年男女老幼阖家欢乐,贴春联,放鞭炮。

自己过年也得像过年样,尤其贴对子不能免俗,因此,自己给自己写了一副对联:
有酒、有肉、有豆腐
无儿、无女、无妻室
横批是:一人过年。

说明了贴对子的习俗,非常普遍,尤其贴春联,几乎达到村规民约的程度。

一到小年腊月二十三,天天有日程安排,二十三糖瓜沾(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准备肉(杀猪宰羊);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全都有;三十儿,擀煮饽饽皮儿。

这个二十四,写大字,就指的是买大红纸写对子,因为一个村坊里写大家的很少,尤其能写对子的更是无几,必须早准备,早请先生把对子写好,三十儿再贴。

京西都是三十儿上午贴对子,大概全国也如此。

因为三十儿是阖家团圆之日,就已经是过大年了。

大年三十儿贴对子,更有除旧迎新的意义。

春联不仅贴在大门二门上,大柁的立柱上贴上抬头见喜,出门的迎面墙上贴上出门见喜,进门的影壁上贴上大大的福字,就近的碾子上也要送它个小福字。

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场合都有固定的.联语。

猪圈的门口贴上:
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骡马成群
牲口鞍子的鞍桥子上贴上:
日行千里路
夜走八百程
鞍子的迎风上贴上:“一路平安”,相当对联的横批。

以上这些对联,都是固定场所联,几乎家家通用,是个大氛围的民俗。

趣谈对联,谈古论今。

历史上的好对联,多如牛毛;有名联家层出不穷;脍炙人口的对联故事,如雨后春笋。

只是个别的过俗,俗得不堪入耳,更不能登高雅之堂。

当今,一个崭新的先进文化的时代,对联文化仍是一朵绚丽的鲜花,在文化艺坛上盛开不败。

为了摄取对联文化的营养,我走访了京西的几个山村和门城镇的大街小巷。

看得出,确有不少对联出自联家之手。

如一个鞋店的门联:
前程远大脚跟须站稳
工作浩繁步骤要分清
某肉店的门联:
听凭拣肥挑C做到无争无悔
绝不短斤缺两保证又正又公
某药店门联:
三更到来三更卖
半夜敲门半夜开
某理发店门联:
这一时期,是上官婉儿红得发紫的颠峰阶段。

在她倡议下,天下大兴文学之风,各种各样的赛诗会像今天选拔“超
级女声”一样如火如荼地折腾起来。

皇宫里,更热闹,帝后王公率先垂范,文才飞扬的婉儿理所当然成了焦点人物。

她当仁不让地支持会议,不但代帝后捉刀作诗,还充任考评裁判,并对文才绝佳者实施奖励。

虽是毫末技艺
却为顶上功夫
以上这些行业性对联,表达了经营宗旨,体现了经营特色,对于繁荣市场,扩大商品销售,提高服务质量,装饰店铺门面,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即便站在文学艺术的角度看,这些民众文化,也绝对是俗而不俗。

在集联的旅途中,也确看到了联中的玉中之瑕或叫美中不足。

给我一个不大好的印象:内容太单调,文化内涵太浮浅,有的真是驴唇不对马嘴。

说及内容单调,大部分对联不是“财”,就是“福”,含“财”字的对联最高,几乎过半,不是财源广进就是财运亨通。

也许这是时代的一个特征,人们把钱看得过重。

但劝君莫要忘记,钱是人挣的,只要人活得健康,勤恳,尤其堂堂正正,生财有道,不悉财源没有。

如像有的高官,已是厚禄,但还是贪心不足,竟敢受贿几百万上千万人民币,用人民的血汗中饱私囊,到头来,弄个身败名裂而告终。

如果他的卧室里早挂上这样一幅对联。

并以之为座佑铭,他和他的家人都会跟他幸福一生。

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银
此联充分说明了为官惠民,为官清廉的重要性,告诫属官务守清廉,不义之财莫取分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