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兴趣班教案
幼儿园笛子教案

幼儿园笛子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笛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笛子的兴趣,了解笛子的基本知识。
2. 学习笛子的正确吹奏姿势和基本演奏技巧。
3. 通过简单的练习曲目,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二、教学重点:1. 笛子的基本知识和正确吹奏姿势。
2. 笛子的基本演奏技巧。
3. 简单练习曲目的演奏。
三、教学准备:1. 笛子(每个幼儿一支)。
2. 笛子教材和练习曲目。
3. 音乐播放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幼儿观察并感受笛子的外形和材质。
- 播放一段笛子演奏的音乐,激发幼儿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 向幼儿介绍笛子的基本知识,如笛子的种类、发声原理等。
- 展示正确的吹奏姿势,包括手指的放置、气息的控制等。
3. 吹奏练习(20分钟):- 引导幼儿正确握住笛子,按照指导开始吹奏。
- 逐步教授笛子的基本音阶和音程,让幼儿跟随练习。
- 通过简单的练习曲目,如《小星星》等,让幼儿体验演奏的乐趣。
4. 演奏展示(10分钟):- 邀请一些幼儿上台表演他们学会的曲目。
- 其他幼儿可以鼓励和欣赏他们的演奏。
5. 温习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正确的吹奏姿势和基本演奏技巧。
- 鼓励幼儿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自己创作一段简单的曲目,展示给其他同学。
2. 组织小型演奏会,让幼儿有机会在家长和其他班级展示自己的演奏成果。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评估幼儿的吹奏姿势和基本演奏技巧的掌握情况。
3. 评估幼儿在练习曲目上的演奏表现。
七、教学反思: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更多的练习和指导,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笛子的吹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小学特长竹笛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竹笛的基本构造、吹奏姿势和简单的指法;学会吹奏一首简单的竹笛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竹笛的基本构造、吹奏姿势和简单的指法。
2. 教学难点:指法的准确运用和气息的控制。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竹笛、教材、多媒体课件。
2.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安静舒适的教学氛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竹笛演奏的乐曲,让学生感受竹笛的美妙音色。
2.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它叫什么名字?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竹笛。
(二)新授课1. 讲解竹笛的基本构造:笛头、笛身、笛尾、笛膜、笛孔等。
2. 教授吹奏姿势:坐姿、站姿,讲解正确的吹奏姿势。
3. 讲解简单的指法:1、2、3、4、5、6、7、8、9、10等。
4. 演示:教师现场演奏一首简单的竹笛曲,让学生感受竹笛的音色和音准。
5. 学生模仿: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吹奏,教师纠正学生的姿势和指法。
(三)练习与应用1.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吹奏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3.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练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竹笛的基本构造、吹奏姿势和简单的指法。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演奏水平。
3. 预告下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竹笛的基本构造、吹奏姿势和简单的指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 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竹笛兴趣小组下期教学计划

竹笛兴趣小组下期教学计划第一篇:竹笛兴趣小组下期教学计划“笛韵”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一、活动的意义:笛子是我国民乐中的精髓,是炎黄子孙音乐智慧的象征。
单从乐器的内涵来说,它所积聚的技能、技巧、表现力和音乐性远远超过口风琴和竖笛等“纯工具”性“乐器”,因而笛子的入门难度大于口风琴,它的音乐意义也高于口风琴。
弘扬中华民乐精髓,教会孩子一技之长。
二、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有自觉课余练习笛子的意识和习惯。
2、阶段行完成笛子练习作业。
3、演奏水平相互交流学习。
4、在交流学习中不断进步。
5、能够根据自己的不同进步水平,练习符合自己的曲子。
6、能够把自己的水平充分地和小组里的同学进行交流,并鼓励部分学生参加业余音乐考级。
7、通过坚持不断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自学能力。
8、培养热爱自己民族文化的态度,增进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实施方案本学期笛子教学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共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
初级班主抓基础教学,其中包括笛子的演奏姿势、正确的呼吸方法、筒间作5的指法练习,以及气息训练。
高级班开始主抓笛子的演奏技巧,颤音及单吐、双吐、三吐等吹奏技巧的训练,同时演奏一些中级笛子独奏曲。
在笛子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音乐的相关的基础知识,力求作到稳抓稳打,不急于求成,保证学习质量,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四、教学计划让学生初步了解笛子(1-3课时)1.笛子的介绍2.笛子的构造与持笛方法3.笛膜的选择与粘贴方法4.笛子演奏姿势进入加强训练巩固期(4-10课时)由于音乐课不是连贯的,所以要克服记忆周期,详细安排每天一巩固训练时间1.气息训练(吹奏长音)2.口风训练(每天用削平的铅笔头,用嘴尖衔着用以口直嘴角的肌肉)3.吐音训练(先单吐-双吐音-然后再三吐音)4.指法训练(集中训练时统一指法,利用一切时间活动手指)巩固提高训练期(11-15课时)1、找一些简单乐曲进行强化训练。
2、乐曲熟练之后,分组进行合奏训练。
成果展示(16-18课时)1、结合平时训练争取在每一个时段举行一次内部小型汇报演出,并给予录像留存,到学期结束后,组织一场学习成果展示,学生通过每一小节的汇报演出,锻炼了心理素质,也加强了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小学特长竹笛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来源:《小学音乐特长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竹笛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竹笛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喜洋洋》这首曲目,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竹笛演奏技巧。
教学重点:1. 竹笛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
2. 《喜洋洋》曲目的演奏技巧。
教学难点:1. 竹笛的音准把握。
2. 《喜洋洋》曲目中的装饰音演奏。
教学准备:1. 竹笛若干把2. 音乐课件3. 乐谱4. 钢琴(或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竹笛的历史、特点及在音乐中的地位。
2. 学生欣赏竹笛演奏的《喜洋洋》片段,激发学习兴趣。
二、基本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竹笛的基本构造,包括笛头、笛身、笛尾、笛膜等。
2. 教师示范竹笛的握法和吹奏姿势,强调正确的姿势对演奏的重要性。
三、演奏技巧讲解1. 教师讲解竹笛的音阶、指法及吹奏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吹奏简单的音阶,熟悉指法。
四、曲目学习1. 教师播放《喜洋洋》乐谱,学生跟随乐谱学习。
2. 教师讲解《喜洋洋》曲目中的装饰音演奏技巧,强调音准和节奏。
3. 学生分组练习《喜洋洋》曲目,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练习1. 学生跟随钢琴(或电子琴)练习《喜洋洋》曲目,注意音准和节奏。
2.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示范演奏,其余学生跟随演奏。
六、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竹笛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喜洋洋》曲目中的演奏技巧,包括音准、节奏和装饰音。
3. 学生对竹笛音乐的兴趣和音乐素养的提升。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喜洋洋》曲目,注意音准和节奏。
2. 学生收集有关竹笛的资料,了解竹笛的发展历程和演奏技巧。
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竹笛活动小组教案

小学竹笛活动小组教案教案标题:小学竹笛活动小组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竹笛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竹笛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教学内容:1. 竹笛的介绍和使用方法。
2. 简单的竹笛演奏技巧。
3. 学习一首简单的竹笛曲目。
4. 小组合奏和合作。
教学准备:1. 竹笛: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支竹笛。
2. 竹笛教材: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竹笛教材。
3. 竹笛演示录像或音频:用于展示竹笛演奏技巧和曲目。
4. 小组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包含4-5名学生。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竹笛的背景和起源,解释竹笛的特点和用途。
2. 展示一支竹笛,向学生展示如何正确使用竹笛。
技巧学习(15分钟):1. 演示竹笛的基本演奏技巧,如吹奏、控制气流和指法等。
2. 引导学生跟随演示,尝试吹奏竹笛,纠正他们的姿势和技巧。
曲目学习(20分钟):1. 选择一首简单的竹笛曲目,如《小星星》或《茉莉花》等。
2. 播放竹笛演示录像或音频,引导学生跟随演奏。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曲目进行练习。
小组合奏(15分钟):1.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合奏练习,指导他们协调合奏和节奏感。
2. 监督和指导每个小组,确保他们能够和谐地合奏。
总结(5分钟):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竹笛的重要性和乐趣。
2.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竹笛,并参加更多的音乐活动。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竹笛,并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的演奏。
2. 组织小型竹笛演奏会,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听取学生的反馈和意见。
3. 评估小组合奏的效果和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竹笛教材和曲目录音。
2. 竹笛演示录像或音频。
3. 小组分组表。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竹笛活动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逐步学习竹笛的基本技巧和简单的曲目,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合奏练习,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幼儿欣赏竹笛教案中班

幼儿欣赏竹笛教案中班教案标题:幼儿欣赏竹笛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对竹笛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帮助幼儿了解竹笛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3.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竹笛2. 竹笛演奏示范录音或视频3. 竹笛相关图片或海报4. 幼儿园音乐室或教室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通过播放竹笛演奏示范录音或视频,引起幼儿对竹笛音乐的兴趣。
2. 向幼儿展示竹笛的图片或海报,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竹笛的外观特点。
欣赏活动:1. 让幼儿坐成一个圆圈,教师出示竹笛图片或海报,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竹笛的外观特点。
2. 播放竹笛演奏示范录音或视频,让幼儿仔细观察演奏者的动作和表情,帮助他们感受竹笛音乐的美妙。
3. 引导幼儿讨论竹笛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想象,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实践活动:1. 向幼儿介绍竹笛的基本知识,如竹笛的起源、结构和演奏方法等。
2. 分发幼儿竹笛,并教授幼儿正确的握笛姿势和吹奏方法。
3.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竹笛吹奏练习,例如吹奏不同音高的音符或简单的旋律。
4.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吹奏竹笛,尝试演奏简单的竹笛合奏曲目。
总结活动:1. 邀请幼儿展示他们的吹奏成果,并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夸奖。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幼儿对竹笛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拓展活动:1. 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练习竹笛,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练习曲目或视频教程。
2. 组织幼儿参观音乐学校或音乐演出,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和欣赏竹笛音乐的艺术魅力。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欣赏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的吹奏录音或视频,评估他们的吹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1. 可以安排专业竹笛演奏者到幼儿园进行现场演奏和讲解。
2. 可以组织幼儿参加竹笛表演或比赛,展示他们的吹奏技巧和音乐才华。
竹笛课程教案

竹笛课程教案教案标题:竹笛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竹笛的起源和特点。
2. 教授基本的竹笛演奏技巧和指法。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协调能力。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竹笛的背景知识,介绍竹笛的起源和特点。
2. 播放一段竹笛演奏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竹笛的构造和吹奏原理。
2. 演示竹笛的吹奏姿势和正确的吹奏方法。
三、竹笛指法练习(15分钟)1. 分发竹笛给学生,让学生感受竹笛的手感。
2. 教授竹笛的基本指法,包括吹孔和控制音高的方法。
3.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竹笛指法练习。
四、合奏练习(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竹笛音符。
2. 教授学生如何在合奏中协调和配合。
3.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奏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与协调能力。
五、创作与表演(15分钟)1. 鼓励学生进行竹笛演奏的创作,可以是简单的旋律或节奏。
2. 学生进行小组表演,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竹笛演奏技巧的掌握情况。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竹笛演奏中的姿势和指法是否正确。
2. 评估学生在合奏练习中的合作与协调能力。
3. 评估学生在创作与表演环节中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案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竹笛制作工坊,了解竹笛的制作过程。
2. 邀请专业竹笛演奏家进行现场演示和指导。
3. 组织学生参加竹笛演奏比赛,展示他们的演奏技巧和创作成果。
备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竹笛小组课教案

竹笛小组课教案教案标题:竹笛小组课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竹笛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竹笛演奏,感受音乐的美妙和艺术的表达。
教学重点:1. 竹笛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竹笛(每人一把)。
2. 竹笛教材和乐谱。
3. 音乐播放设备。
4. 小组合作活动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竹笛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播放一段竹笛演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竹笛的独特音色。
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竹笛的基本结构和吹奏方式。
2. 演示竹笛的吹奏技巧,包括气息控制、指法等。
3. 解释竹笛乐谱的基本符号和记谱法。
练习与合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分发竹笛教材和乐谱,让学生自行练习基本的吹奏技巧。
3.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帮助,共同解决吹奏中的问题。
小组合作活动(20分钟):1. 设计一个小组合作活动,例如编写一首简单的竹笛合奏曲目。
2.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创意,分工合作完成曲目的编写和演奏。
3. 鼓励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互相协调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编写的竹笛合奏曲目。
2.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其他小组的演奏。
3. 总结竹笛小组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竹笛演奏的更高级技巧和曲目。
2. 组织学生参加竹笛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习和合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竹笛基本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老年大学笛子兴趣课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员了解笛子的基本构造、音色特点及演奏方法。
2. 培养学员对笛子的兴趣,提高学员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笛子演奏,丰富学员的业余生活,增强身心健康。
教学重点:1. 笛子的基本构造及音色特点。
2. 笛子的基本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1. 笛子的气息控制。
2. 笛子曲目中的技巧处理。
教学准备:1. 笛子15把2. 笛子教材3. 笛子演奏示范视频4. 笛子曲目谱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笛子的历史、文化及在我国音乐中的地位。
2. 引导学员了解笛子的基本构造,如:笛头、笛身、笛尾等。
二、学习笛子基本演奏方法1. 教师演示笛子吹奏姿势、气息控制、手指按孔等基本技巧。
2. 学员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纠正姿势和气息。
三、学习笛子曲目1. 教师播放笛子演奏示范视频,让学员感受笛子的音色和表现力。
2. 教师讲解曲目《小白菜》的演奏技巧,学员跟谱练习。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学员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教师抽查学员笛子演奏姿势、气息控制等基本技巧。
2. 学员跟谱练习曲目《小白菜》。
二、学习新曲目1. 教师讲解曲目《茉莉花》的演奏技巧,学员跟谱练习。
2. 教师示范演奏,学员模仿。
三、分组练习1. 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员轮流演奏曲目,其他学员给予评价和指导。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员演奏中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学员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 观察学员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练习情况。
2. 评价学员笛子演奏的姿势、气息控制、技巧处理等方面。
3. 关注学员的学习兴趣和进步,给予鼓励和指导。
课后作业:1. 学员回家后,每天练习笛子30分钟。
2. 学习曲目《茉莉花》,下周课堂上进行展示。
少儿竹笛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竹笛的基本构造、音色特点以及演奏姿势。
2. 使学生能够吹奏简单的曲子,培养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对象1. 年龄:6-12岁2. 学员基础:无竹笛演奏基础三、教学时间1. 总课时:16课时2. 每课时:60分钟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竹笛的基本构造、音色特点、演奏姿势、吹奏技巧。
2. 教学难点:吹奏技巧的掌握,曲子的吹奏。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竹笛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演奏技巧。
2. 教学内容:竹笛的基本构造、音色特点、演奏姿势。
3. 实践:让学生尝试吹奏竹笛,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
2. 教学内容:吹奏技巧(指法、气法、口型)。
3. 实践:让学生练习吹奏技巧,教师指导。
第三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
2. 教学内容:简单的曲子吹奏(如《小星星》)。
3. 实践:让学生跟随曲谱吹奏,教师指导。
第四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
2. 教学内容:曲子吹奏(如《喜洋洋》)。
3. 实践:让学生跟随曲谱吹奏,教师指导。
第五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
2. 教学内容:曲子吹奏(如《小小竹排》)。
3. 实践:让学生跟随曲谱吹奏,教师指导。
第六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
2. 教学内容:曲子吹奏(如《两只老虎》)。
3. 实践:让学生跟随曲谱吹奏,教师指导。
第七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
2. 教学内容:曲子吹奏(如《小白菜》)。
3. 实践:让学生跟随曲谱吹奏,教师指导。
第八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
2. 教学内容:曲子吹奏(如《茉莉花》)。
3. 实践:让学生跟随曲谱吹奏,教师指导。
第九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
2. 教学内容:曲子吹奏(如《送别》)。
3. 实践:让学生跟随曲谱吹奏,教师指导。
第十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
2. 教学内容:曲子吹奏(如《红梅赞》)。
3. 实践:让学生跟随曲谱吹奏,教师指导。
第十一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
小学特长竹笛教案

小学特长竹笛教案教案标题:小学特长竹笛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竹笛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 竹笛(每位学生一支)2. 简谱教材和练习曲目3. 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资源4. 手风琴或其他乐器(可选)教学流程: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竹笛的起源和特点,激发学生对竹笛的兴趣。
2. 播放一段竹笛演奏音乐,让学生感受竹笛的美妙音色。
技巧讲解(15分钟):1. 向学生展示竹笛的基本结构和吹奏方法。
2. 逐步教授竹笛的音阶和基本指法。
3. 指导学生正确吹奏竹笛的姿势和呼吸方法。
练习与演奏(20分钟):1. 通过简谱教材,逐步教授学生竹笛的基本乐曲。
2. 分组练习,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合作。
3.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简单的竹笛独奏。
欣赏与评价(10分钟):1. 听取学生的演奏,给予肯定和建议。
2. 播放一些竹笛演奏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评价。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延伸活动(10分钟):1. 邀请学校乐团或音乐老师来校进行竹笛表演,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或校外的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竹笛技巧。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成果。
2. 引导学生思考竹笛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3. 鼓励学生继续坚持练习,提高竹笛演奏水平。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是否正确,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2.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进度,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 在练习和演奏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引入竹笛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练习和演奏,学生能够提高竹笛演奏水平,并通过欣赏和评价,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和延伸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幼儿园小竹笛活动设计教案

幼儿园小竹笛活动设计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小竹笛活动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小竹笛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和听觉注意力。
教学准备:1. 小竹笛(每个幼儿一支)。
2. 音乐播放设备。
3. 幼儿园音乐教室或室外空旷场地。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幼儿观察小竹笛,介绍其基本构造和特点,例如笛身、吹口、音孔等。
2. 播放一段小竹笛演奏的音乐,让幼儿感受小竹笛的美妙音色。
探究:1. 演示如何正确吹奏小竹笛,包括正确的吹气方式和手指控制音孔的方法。
2. 让幼儿跟随示范一起尝试吹奏小竹笛,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和分享经验。
3. 创设小组活动,让幼儿分成小组,互相合作演奏简单的音乐段落。
拓展:1. 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小竹笛的音域,通过尝试不同音孔的组合产生不同的音调。
2. 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幼儿尝试模仿演奏,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3. 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小竹笛演奏曲目,可以是简单的旋律或节奏。
总结: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小竹笛的重要性和乐器演奏的乐趣。
2. 鼓励幼儿继续练习小竹笛,提供一些练习方法和资源。
3. 演奏一段小竹笛音乐,让幼儿展示他们的成果,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吹奏技巧、合作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2. 收集幼儿的自主创作作品,评估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
3. 进行小组或个别评估,了解幼儿对小竹笛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延伸:1. 组织小竹笛演奏比赛或音乐会,让幼儿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2. 邀请专业音乐人士或演奏家来幼儿园进行小竹笛演奏示范和指导。
3. 引导幼儿尝试其他乐器,如口琴或木琴,拓宽他们的音乐经验。
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评估教案的实施效果和幼儿的学习成果。
2. 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和改进。
3. 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设计一堂关于小竹笛活动的教学课程。
校园竹笛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竹笛演奏与音乐欣赏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竹笛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竹笛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 使学生能够熟练演奏基本的竹笛曲目,掌握一定的音乐表现力。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时间:共10周,每周1课时教学内容:1. 竹笛的历史与文化2. 竹笛的结构与演奏姿势3. 基本演奏技巧与指法4. 竹笛曲目欣赏与练习5. 团队合作演奏教学过程:第一周:竹笛简介与认识1. 介绍竹笛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在音乐中的地位。
2. 让学生了解竹笛的基本构造,观察实物或图片。
3. 学习正确的演奏姿势,包括站姿、坐姿等。
第二周:基本演奏技巧与指法1. 讲解并示范基本的吹奏技巧,如长音、颤音等。
2. 学习竹笛的指法,包括单音、双音、三音等。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第三周:竹笛曲目欣赏与练习1. 播放竹笛经典曲目,让学生欣赏并感受音乐的魅力。
2. 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曲目进行练习,如《小河淌水》、《茉莉花》等。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第四周:合作演奏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曲目进行合作演奏。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奏,强调节奏、音准和配合。
3.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第五周:复习与巩固1. 复习前四周所学内容,包括演奏技巧、指法、曲目等。
2. 学生进行个人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分组进行合奏练习。
第六周:竹笛音乐知识拓展1. 介绍竹笛在不同音乐风格中的应用,如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音乐风格,进行竹笛曲目创作。
3. 学生进行个人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第七周:团队协作演奏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难度较高的曲目进行协作演奏。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奏,强调团队协作和音乐表现力。
3.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第八周:成果展示1. 学生进行个人演奏和团队协作演奏的展示。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小学音乐竹笛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竹笛的基本构造、演奏姿势和持笛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竹笛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竹笛吹奏技巧,能够独立演奏简单的曲子。
教学重点:1. 竹笛的基本构造和持笛方法。
2. 简单的吹奏技巧。
教学难点:1. 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2. 独立演奏简单的曲子。
教学准备:1. 竹笛每人一支。
2. PPT课件:竹笛简介、构造、演奏姿势等。
3. 音频:竹笛示范曲。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竹笛,引导学生观察竹笛的外观和构造。
2. 介绍竹笛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音乐特点。
二、基本知识讲解1. 竹笛的基本构造:笛头、笛身、笛尾、笛膜等。
2. 演奏姿势:坐姿、站姿、持笛方法等。
3. 呼吸方法:腹式呼吸、鼻吸口呼等。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正确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吹奏,注意观察和纠正自己的姿势和呼吸。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姿势和呼吸。
二、技巧讲解1. 教师讲解简单的吹奏技巧,如音准、音色、节奏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注意观察和纠正自己的吹奏。
三、实践操作1. 教师播放竹笛示范曲,学生跟随示范曲练习吹奏。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鼓励和帮助。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姿势、呼吸、吹奏技巧等。
2. 检查学生的课后练习情况,如练习曲目、练习时长等。
3.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演奏会,展示学习成果。
课后作业:1. 练习吹奏简单的曲子,如《小星星》等。
2. 针对课堂所学内容,撰写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音乐竹笛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竹笛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竹笛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4. 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二、教学内容1. 竹笛的基本构造2. 竹笛的演奏方法3. 竹笛名曲欣赏4. 竹笛练习曲演奏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竹笛,向学生介绍竹笛的历史、特点以及在我国音乐文化中的地位。
2. 通过播放竹笛音乐,激发学生对竹笛的兴趣。
(二)基本构造与演奏方法1. 教师讲解竹笛的基本构造,包括笛头、笛身、笛尾等部分。
2. 教师示范竹笛的演奏方法,包括持笛姿势、呼吸技巧、音阶练习等。
3.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并进行实践操作。
(三)竹笛名曲欣赏1. 教师播放竹笛名曲,如《梅花三弄》、《姑苏行》等。
2. 学生欣赏并感受竹笛音乐的魅力。
3. 教师讲解名曲的背景、演奏技巧及音乐风格。
(四)竹笛练习曲演奏1. 教师选取适合学生水平的竹笛练习曲,如《小星星》、《小鸭子》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练习曲的演奏。
3. 教师指导学生纠正演奏中的错误,提高演奏水平。
(五)小组合作与展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竹笛合奏练习。
2.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3. 各小组进行展示,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竹笛演奏中的不足。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 评估学生的竹笛演奏水平,包括持笛姿势、呼吸技巧、音阶掌握等。
3. 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创新等。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在家继续练习竹笛,巩固课堂所学。
2.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竹笛比赛或活动,提高演奏水平。
3. 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竹笛特色课程教案

竹笛特色课程教案教案标题:竹笛特色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竹笛特色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竹笛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竹笛的基本知识:了解竹笛的起源、分类、结构和演奏方法。
2. 竹笛演奏技巧:掌握竹笛的正确吹奏姿势、音准和音色控制。
3. 竹笛曲目演奏:学习一至两首简单的竹笛曲目,并进行演奏练习。
教学准备:1. 竹笛:为每个学生准备一支竹笛。
2. 曲谱:准备一至两首适合初学者的竹笛曲目的曲谱。
3. 多媒体设备:准备播放竹笛演奏示范视频或音频的设备。
4. 班级空间:确保教室或其他场地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进行演奏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竹笛的概念:通过展示一支竹笛,让学生观察、感受并猜测这是什么乐器。
2. 介绍竹笛的起源和特点:通过简短的讲解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竹笛的起源和特点。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竹笛的分类和结构:讲解竹笛的不同分类和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 竹笛的演奏方法:讲解竹笛的正确吹奏姿势、音准和音色控制的基本技巧。
三、示范演奏(10分钟)1. 播放竹笛演奏示范视频或音频:让学生聆听专业竹笛演奏,感受竹笛的美妙音色和表现力。
2. 分析演奏技巧:引导学生观察演奏者的吹奏姿势、音准和音色控制技巧。
四、实践演奏(25分钟)1. 学习竹笛曲目: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兴趣,选择一至两首简单的竹笛曲目,并分段进行教学。
2. 演奏练习:指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进行竹笛演奏练习,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吹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五、总结和展示(5分钟)1. 总结竹笛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学生展示: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演奏成果,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提供更多的竹笛曲目和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竹笛的更多技巧和曲目。
2. 竹笛演奏比赛或表演:组织竹笛演奏比赛或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线上课程竹笛教学方案模板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员对竹笛的兴趣和热爱,了解竹笛的历史、文化及艺术价值。
2. 使学员掌握竹笛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指法、呼吸、音准、节奏等。
3. 提升学员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4. 培养学员独立学习、自主创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竹笛基础知识- 竹笛的历史、起源及发展- 竹笛的种类、构造及特点- 竹笛的保养与维护2. 演奏技巧- 指法练习:手型、指法、音阶、音程等- 呼吸技巧: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气沉丹田等- 音准与节奏:音准概念、节奏感培养、练习曲目的演奏3. 竹笛曲目教学- 1至6级考级曲目教学- 优秀竹笛作品赏析与演奏4. 竹笛艺术欣赏- 竹笛演奏家介绍- 竹笛演奏风格与流派- 竹笛与其他乐器的合奏技巧三、教学方法1. 线上直播教学:通过视频、音频等形式,实时展示教学过程,便于学员跟随学习。
2. 线上互动教学:通过微信群、QQ群等社交平台,组织学员进行讨论、交流,解答学员疑问。
3. 线上作业布置与批改:布置练习曲目,学员完成作业后上传,教师在线批改并给予反馈。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2周):学习竹笛基础知识,了解竹笛的构造、演奏技巧等。
2. 第二阶段(3-4周):学习指法、呼吸技巧,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
3. 第三阶段(5-6周):学习音准与节奏,提高演奏水平。
4. 第四阶段(7-8周):学习竹笛曲目,进行作品赏析与演奏。
5. 第五阶段(9-10周):学习竹笛艺术欣赏,了解竹笛演奏风格与流派。
6. 第六阶段(11-12周):总结回顾,进行结业考试。
五、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线上测试,检验学员的学习成果。
2. 鼓励学员参加线上竹笛比赛或演出,提高演奏水平。
3. 教师根据学员的学习进度和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六、课程资源1. 竹笛教学视频、音频资料2. 竹笛曲目乐谱3. 竹笛演奏家介绍及演奏视频4. 竹笛相关书籍、论文等资料通过以上线上竹笛教学方案,旨在为广大竹笛爱好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实用的学习平台,帮助他们掌握竹笛演奏技巧,提升音乐素养,感受竹笛艺术的魅力。
竹笛兴趣班教案

青山新华希望小学(少年宫)竹笛兴趣班教案笛子演奏的基本知识一、实训目标:1让学生了解笛子的基本演奏方试:站姿演奏和坐姿演奏,了解笛子演奏的基本口型,及呼吸方法及持笛姿势。
2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笛子发音原理,让学生能够吹响笛子,也是学习笛子演奏的第一步。
3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笛子吹奏技巧,为以后的练习打下基础。
二、实训重点与难点:1对笛子演奏姿势的掌握做到:动作规范,身体自然谐调。
2笛子演奏的口型:微笑形,及包含“风门,口风,口劲”三方面要素。
3笛子演奏的持笛方法及手形。
三、实训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演示法4练习法。
四、实训时数:这是笛子演奏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它对学生今后提高笛子演奏起着至观重要的作用。
第一学时:讲解,示范第二学时:学生汇课练习,教师查找问题,指出优,缺,作出总结,实践指导。
第三学时:课堂汇课,学生按照要求完成。
[视完成情况,决定下一新课的开始]五、实训内容1笛子演奏基本姿势:演奏姿势为两种,立姿头要直胸要挺,肩要平,双眼平视,两肘自然下垂,两脚分开成八字型,一脚稍前,双臂自然张开。
2坐姿的上身与站姿相同,不要架腿身体要有重心感。
3持笛方法:方向左右均可,指肚按孔,手指要自然弯曲,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笛孔,大小拇指自然贴放在笛身,持笛方法因人而异,总之原则上以自然,灵活,舒服,松弛为标准。
4风门是吹笛子时上下唇肌中央椭圆形气流经过的空隙,它的大小是随着吹奏高低音时速度而变化的,风门的形状句口形的主要因素。
5口风,为气流得速度,它的缓急影响着高低音。
6口劲上下嘴唇的用力大小,吹奏低音口劲松,高音则较紧。
因此掌握好风门、口风、口劲之间的关系是吹好笛子的关键。
六、课堂小结:学习笛子首先必须了解笛子,切误盲目乱吹,要有系统的练习和科学的方法。
对笛子的演奏基本知识了解才能更好的学好笛子七、应用与实践:课后熟记老师所讲内容,认真练习。
做到发音准确,音色饱满,无杂音,沙音。
笛子演奏的呼吸和气息一、实训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气息,知道气息在笛子演奏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小学特长竹笛教案

小学特长竹笛教案年级:五年级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竹笛的基本构造、吹奏方法和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竹笛演奏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特长。
教学重点:1. 竹笛的基本构造和吹奏方法。
2. 简单的竹笛演奏技巧。
教学难点:1. 竹笛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2. 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教学准备:1. 竹笛乐器。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竹笛演奏曲目,引导学生感受竹笛的美妙音色。
2. 学生分享对竹笛的了解和印象。
二、基本知识(10分钟)1. 教师介绍竹笛的基本构造,包括笛头、笛身、笛尾等。
2. 讲解竹笛的吹奏方法,包括吹气、吸气、换气等。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教师示范竹笛演奏,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竹笛的基本构造和吹奏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竹笛基本构造和吹奏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展示在家中练习的成果。
二、演奏技巧(10分钟)1. 教师讲解竹笛的演奏技巧,包括指法、吹奏力度、音色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并练习演奏技巧。
三、集体演奏(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集体演奏,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2. 教师挑选优秀学生进行独奏展示。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竹笛的演奏技巧。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竹笛的基本构造和吹奏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家中练习的情况。
3. 学生在集体演奏和独奏中的表现。
趣味技能吹笛子教案

趣味技能吹笛子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笛子的基本知识,包括笛子的起源、分类、结构等。
2.学习笛子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吹奏姿势、气息控制、音准等。
3.培养学生对笛子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4.通过学习笛子,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笛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演奏技巧。
难点,笛子的音准控制和气息控制。
三、教学准备。
1.准备足够数量的笛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一支笛子进行练习。
2.准备一些经典的笛子曲目,供学生欣赏和学习。
3.准备一些笛子演奏的教学视频,以便学生可以观摩学习。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笛子。
1.向学生介绍笛子的起源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笛子的基本知识。
2.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笛子,让学生了解笛子的结构和外观。
3.播放一些笛子演奏视频,让学生感受笛子音乐的魅力。
第二课时,学习吹奏姿势。
1.向学生介绍笛子的吹奏姿势,包括手持笛子的方法、吹奏口型等。
2.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练习正确的吹奏姿势。
3.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观摩并互相指导。
第三课时,学习气息控制。
1.向学生介绍笛子演奏中的气息控制技巧,包括呼吸方法、气息的控制等。
2.让学生进行吹奏练习,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控制气息,使音乐更加流畅。
3.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练习,相互指导和帮助。
第四课时,学习音准控制。
1.向学生介绍笛子演奏中的音准控制方法,包括指法、音高的掌握等。
2.让学生进行音阶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感。
3.让学生练习简单的曲目,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掌握好音准。
第五课时,欣赏和表演。
1.播放一些经典的笛子曲目,让学生欣赏和感受笛子音乐的魅力。
2.让学生进行小型表演,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3.老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几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笛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演奏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笛子合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山新华希望小学(少年宫)竹笛兴趣班教案
笛子演奏的基本知识
一、实训目标:
1让学生了解笛子的基本演奏方试:站姿演奏和坐姿演奏,了解笛子演奏的基本口型,及呼吸方法及持笛姿势。
2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笛子发音原理,让学生能够吹响笛子,也是学习笛子演奏的第一步。
3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笛子吹奏技巧,为以后的练习打下基础。
二、实训重点与难点:
1对笛子演奏姿势的掌握做到:动作规范,身体自然谐调。
2笛子演奏的口型:微笑形,及包含“风门,口风,口劲”三方面要素。
3笛子演奏的持笛方法及手形。
三、实训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演示法4练习法。
四、实训时数:
这是笛子演奏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它对学生今后提高笛子演奏起着至观重要的作用。
第一学时:讲解,示范
第二学时:学生汇课练习,教师查找问题,指出优,缺,作出总结,实践指导。
第三学时:课堂汇课,学生按照要求完成。
[视完成情况,决定下一新课的开始]
五、实训内容
1笛子演奏基本姿势:演奏姿势为两种,立姿头要直胸要挺,肩要平,双眼平视,两肘
自然下垂,两脚分开成八字型,一脚稍前,双臂自然张开。
2坐姿的上身与站姿相同,不要架腿身体要有重心感。
3持笛方法:方向左右均可,指肚按孔,手指要自然弯曲,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
按笛孔,大小拇指自然贴放在笛身,持笛方法因人而异,总之原则上以自然,灵活,舒服,
松弛为标准。
4风门是吹笛子时上下唇肌中央椭圆形气流经过的空隙,它的大小是随着吹奏高低音时
速度而变化的,风门的形状句口形的主要因素。
5口风,为气流得速度,它的缓急影响着高低音。
6口劲上下嘴唇的用力大小,吹奏低音口劲松,高音则较紧。
因此掌握好风门、口风、
口劲之间的关系是吹好笛子的关键。
六、课堂小结:
学习笛子首先必须了解笛子,切误盲目乱吹,要有系统的练习和科学的方法。
对笛子
的演奏基本知识了解才能更好的学好笛子
七、应用与实践:
课后熟记老师所讲内容,认真练习。
做到发音准确,音色饱满,无杂音,沙音。
笛子演奏的呼吸和气息
一、实训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气息,知道气息在笛子演奏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2通过讲解呼吸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呼吸的节奏及自己的感悟。
3笛子的气息和呼吸方法是笛子演奏最难掌握和学习的,也是最抽象最难理解的,
学生必须以练习气息为重点。
二、实训难点与重点:
1笛子演奏的呼吸方法的正确运用对于吹好笛子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方法不对会影响身
体健康,正确的呼吸方法除了可以吹好笛子,还对身体有益。
2在练习时学生容易出现身体紧张,脖子僵硬,发音不稳,容易疲劳。
应该随时发现问
题,作到早发现早改正。
3 在教学中学生不容易里解胸试呼吸法,腹试呼吸法和胸腹试呼吸法
三、实训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演示法4练习法。
四、实训时数:
演奏好笛子的最为关键的一步,它对学生今后提高笛子演奏起着至观重要的作用。
第一学时:讲解,示范
第二学时:学生汇课练习,教师查找问题,指出优,缺,作出总结,实践指导。
第三学时:课堂汇课,学生按照要求完成。
五、实训内容:
演奏笛子的呼吸方法是指吹奏过程中气息的运用。
正确运用呼吸方法对吹好笛子来说是
相当重要的,如果方法不对,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正确的呼吸方法除了吹好笛子外,还能锻
炼吹奏者的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肠胃的蠕动,总之,对身体有益。
胸试呼吸法:它是靠扩张胸腔来运动的一种方法,吸气量受到限制,缺乏弹性,不易控制,
极易使人感到紧张和疲劳。
腹试呼吸法:又称“丹田试呼吸法,它依靠横膈膜和胸廓下腹肌的运动来完成,吸气量较大,
但运动量过大,容易使人疲劳。
胸腹试呼吸法:它是胸试呼吸法和腹试呼吸法自然结合而成,即胸腔和腹腔同时扩张,但气
要归丹田,呼气时要意守丹田自然提气。
气息的练习:初学者要先找到深呼吸的感觉让自己感受到气慢慢地吸入腰部,
双肩不可上下动,身体不能有一丝紧张感,呼吸自如,气息才悠长。
六、课堂小结:
学生必须明白所讲的三种呼吸方法,体会胸腹试呼吸法的要领,在笛子吹奏中注重呼
吸的速度,气速尽可能的慢一些。
七、应用与实践:认真练习笛子的呼吸,作到声音的平稳,身体技能的协调。
全身心的放松。
音头与长音的练习
一、实训目标
1通过学习音头与长音,让学生知道学好笛子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和练习提高演奏者的气息控制能力,提高笛子音色,锻炼口风的控制能力,锻炼学生的肺活量。
3长音与音头是每天的必修课,要求学生踏踏实实吹好每一个音。
二、实训重点与难点:
1在练习长音过程中,学生能够自己听辩出好的声音是关键,音头“T”
的清晰,饱满,而富有弹性。
2练习长音时怎样保持平稳,结实,响亮,无杂音和沙音。
解决办法:1在练习音头与长音时认真听老师讲解师范,牢记好的音头音。
在练习中始终要以老师的演奏为目标。
2在吹练习中用力过猛容易出现头晕现象时要及时休息。
3出现杂音时及时调整口型,口风,角度,找出最震动的声音。
三、实训方法:
1讲授法2谈话法3演示法4练习法
四、实训时数:
此练习是需要长期学习的,
第一学时:讲解示范
第二学时:学生汇课练习,教师查找问题,指出优缺点,实践指导。
第三学时:课堂汇课,学生按照要求完成。
五、实训内容:
1音头:是靠气流冲击舌头而发出的音,也称“单吐音”用“T”来表示。
2练习方法:舌头应自然放在下牙龈,然后用气流冲击舌头发出“吐”即可,练习时注意吸气到位,喉部不可僵硬,保证正确的吹笛口型,同时注意风门及口劲与气流速度的协调性。
3长音:是音头的延伸,吹好音头保持气流不变就是长音,
4练习方法:吹奏长音时不要把气完全吹光,要留二分余气,吸气时要慢一些,好象闻新癣空气一样,漫漫吸入腹部。
六、课堂小节:
1建议先练习音头在练习长音,练习时速度尽可能的放慢些。
2注意演奏姿势,口型,角度,嘴劲及手形。
3学习音头与长音是比较枯燥的,同学们要认真,负责的态度学习,切勿急噪。
七应用与实践:
1认真练习笛子教材中音头与长音练习曲1—7
2按照老师要求的,认真吹好每一个音色,能够熟练的吹出。
八.、开始练习乐曲《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