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12种群和群落突破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和群落

1.(2015北京西城统考)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B.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C.种群是物种的繁殖单位和生物进化的单位

D.种群密度是种群特有的特征

解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2.(2015乌鲁木齐二模)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水生演替都是初生演替,陆生演替都是次生演替

B.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昆虫首先出现在灌木阶段

C.一般情况下,农田弃耕后,土壤表层有机物质会逐渐增多

D.群落中种群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解析: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是根据演替的起点划分,不是根据水分的多少划分,A错误;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昆虫首先出现在草本植物阶段,B错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D错误。

3.(2015河南郑州一模)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 A )

A.重捕时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

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概率降低

C.标志物脱落

D.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

解析:重捕时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导致重捕个体中标记个体数偏大,会使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

4.(2015苏北四市二模)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中动物类群的分布

B.近岸区和湖心区生物分布的差异,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C.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D.火灾后,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解析: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仍处在动态变化中,C错误。

5.(2015河南洛阳二模)某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白头鹎(鸟纲鹎科动物)在14年间

A.这14年中,白头鹎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该学校中,白头鹎的K值约为第8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

D.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计算出增长速率

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白头鹎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说明该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A错误;第12年时增长速率为1.2,说明种群数量仍然增长,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错误;

第8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的种群数量大约是K/2,即白头鹎的K值约为第8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C正确;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D错误。

6.(2015山东潍坊模拟)以下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群落演替的结果一定能形成森林

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C.大鱼吃同种小鱼是群落中的捕食关系

D.群落演替过程中其结构越来越复杂

解析:只有当环境适宜时,群落演替才能形成森林,否则只能形成草原或灌木丛;群落演替过程中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大鱼和小鱼属于同一物种,大鱼吃小鱼属于种间斗争;群落向着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

7.(2015广东惠州三模)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如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

B.19.8 ℃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

C.24.8 ℃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33.6 ℃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

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该环境容纳该种群的最大数量,由图可知该藻类的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A正确;分析题图曲线可知,19.8 ℃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B正

确;24.8 ℃条件下第5天左右,种群增长曲线的斜率最大,说明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正确;种群数量将在K值附近维持动态平衡,D错误。

8.在实验室里,将甲、乙两种单细胞生物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培养,得到如图1所示结果;将这两种生物用同样的培养液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若增加或减少容器中培养液的量,图1中的曲线不会发生变化

B.从图1可以看出这两种生物单独培养时种群的增长都不受自身密度的限制

C.若把这两种生物放在自然界的同一环境下,一般不会出现图2结果

D.从图2可以推知两种生物混合培养时竞争强度的变化是由强到弱

解析:增加或减少容器中培养液的量,相当于资源和空间增加或减少,图1中的曲线中存活个体数一定会发生变化,A错误;图1中当种群密度增加时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增长速率下降,因此两种生物单独培养时种群的增长均受自身密度的限制,B错误。自然界的环境下的营养结构复杂,甲、乙两种群受天敌、食物、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不会出现实验条件下物种在竞争中灭亡的情况,C正确。图2中两种生物混合培养时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D错误。

9. (2015山东济南一模)图中曲线a、b表示两类动物的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当种群密度相同时,曲线a代表的生物存活率较低

B.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C.依据曲线b,人工养鱼时种群密度越大越好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种内斗争最剧烈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曲线a、b交叉点前种群密度相同时,曲线a代表的生物存活率较高,交叉点后种群密度相同时,曲线b代表的生物存活率较高,A项错误。对曲线a进行分析,种群密度越大,曲线a代表的生物存活率越低,说明该动物获得的能量少,营养级较高,体型一般较大,B项正确。对曲线b进行分析,种群密度为d左右时存活率最大,由此推测人工养鱼时种群密度保持在d左右最好,C项错误。种群密度越大,种内斗争越剧烈,由此可知,种群密度为d时,不是种内斗争最剧烈的时刻,D项错误。

10.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B.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其可能的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

C.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小

D.大豆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的数学模型总体上不符合N t=N0·λt

解析:对一个种群来说,种群密度大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来决定的,A正确。b点之后,株冠开始形成,这样有利于田鼠躲避天敌,同时周围的生物也逐渐丰富,为田鼠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导致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B正确。曲线Ⅰ与曲线Ⅱ相比田鼠种群密度低,其原因是曲线Ⅰ树桩之间的距离更小,这样为猛禽提供更多的栖息场所,猛禽的密度更大,C错误。根据图示可知大豆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致呈“S”型增长,D正确。

11.(2015大同质检)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

到。

(2)草原上,鼠种群密度的调查采用法,对鼠的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是。

(3)图中A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种群的λ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B表示此生态系统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