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创新中国.ppt
合集下载
科教兴国战略课件(PPT 37页)
![科教兴国战略课件(PPT 37页)](https://img.taocdn.com/s3/m/8e8e912080eb6294dc886c95.png)
国家重视科学技术
向科学进军
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
推动人类文明进 步的革命力量
国家最高科技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五个国 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奖项,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 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由国家 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高额奖金。国家最高科学 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数额由 国务院规定。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450万 元由获奖者自主选题,用做科研经费,50万元属获奖者个 人所属。
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 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
• 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在北京举行了国家 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首届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 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 吴文俊获得500万元,江泽 民亲自为获奖者颁奖。
2、我国有十三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 化比较落后,要实现宏伟目标,就是把经济建 设转到依靠科技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P61
3、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生存发展的第 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一生命运;
★4、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意义?
①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 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 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 地位。
科教兴国战略课件(PPT 37页)
2021年8月28日星期六
家庭生活大件的变化
50-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
80-9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新世纪的三大件:数码产品、房子、汽车、教育(或保险)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课件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48368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2.png)
打造人才高地,引进国际顶尖人 才和优秀团队。
实施策略
科技创新
• 加强政策、资金、人才 和专利的扶持力度
•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 创新创业能力
• 推进新型基础研究和高 技术产业发展
教育改革
• 加强教育资源统筹和协同 • 完善教育评价和考核机制 •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和成
人教育发展
人才引进
• 打造吸引人才的人文环 境和发展环境
• 加快国际化人才引进和 适应性培养
• 落实优秀人才的激励政策
成果展示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数量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数量 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
实现一个重大科技项目的突破和研制,完成一批 重点工程的示范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下游产业的快速培育,推动科 技成果的应用发展
吸引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领先地位和广大群众喜 闻乐见的学术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等
影响与意义
科技进步
推进重点领域创新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为经 济发展和现代社会的进步提供动力和支撑。
人才战略
集聚全球最具创造力、领导力和影响力的人才 和团队,加速涌现一批科技、领导和创业的领 军人才。
教育均衡发展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促进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
经济转型升级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行业升级和产业融合,增 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是我国长期战略,目的是加强创新、科技、教育和人才引进等方面 的力量,推进经济转型、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战略目标
1 加强科技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水平
3 推动产业升级
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2 深化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
4 提升人才引进
实施策略
科技创新
• 加强政策、资金、人才 和专利的扶持力度
•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 创新创业能力
• 推进新型基础研究和高 技术产业发展
教育改革
• 加强教育资源统筹和协同 • 完善教育评价和考核机制 •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和成
人教育发展
人才引进
• 打造吸引人才的人文环 境和发展环境
• 加快国际化人才引进和 适应性培养
• 落实优秀人才的激励政策
成果展示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数量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数量 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
实现一个重大科技项目的突破和研制,完成一批 重点工程的示范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下游产业的快速培育,推动科 技成果的应用发展
吸引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领先地位和广大群众喜 闻乐见的学术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等
影响与意义
科技进步
推进重点领域创新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为经 济发展和现代社会的进步提供动力和支撑。
人才战略
集聚全球最具创造力、领导力和影响力的人才 和团队,加速涌现一批科技、领导和创业的领 军人才。
教育均衡发展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促进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
经济转型升级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行业升级和产业融合,增 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是我国长期战略,目的是加强创新、科技、教育和人才引进等方面 的力量,推进经济转型、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战略目标
1 加强科技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水平
3 推动产业升级
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2 深化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
4 提升人才引进
第16课时 科教兴国,创新发展--初中政治2020复习PPT
![第16课时 科教兴国,创新发展--初中政治2020复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85644517f1922791688e8d3.png)
导 图
不断发展,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①②③说法正确;我国还没有实现区域协调发
展,所以④错误。故选C。
核
心
【参考答案】C
考
点
梳 理
中 考 考 向 探 究
知
识
【变式1】 [2018·河北]机器人灵巧地采摘黄瓜,无人机喷洒农药,通过手机云端
思
维
随时了解养殖情况……在今天的中国乡村,一个个农业现代化场景令人惊叹。
核
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加快形成有利
心
考 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
点
梳 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
理
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
中 新;坚持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激发创新引擎,释放创新活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考 点
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科技创新只是创新的一个方面,
梳
所以创新和科技创新是两个角度,不能等同。
理
中 考 考 向 探 究
知 识
探究一 科教兴国
思
维
导 图
例1 [2019·河北]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
要。在京张高铁、京雄城际等智能高铁建设中,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定位、下
维 导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
图
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核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课件]科技进步创新中国专题PPT
![[课件]科技进步创新中国专题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488bd6f61fb7360b4c65b6.png)
5、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 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 竞争。 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7、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常识、尊重人 才、尊重创造 8、明确责任、胸怀祖国、奉献社会、艰苦奋 斗。
【中考命题预测】 我国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所取得 的辉煌成就一直是中考关注的热点问题。对这一热点的考 查,通常会以选择题或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内 容不外乎是教育、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的国情,以及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青少年的要求等,以考查学生对某种 行为的辨别能力,对事件数据等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 联系自身实际的实践探究能力。 1、“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说明了什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 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社会主义嫦娥二号”成功发射的原因有哪些? 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奠定了 物质基础;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艰苦奋斗、锐意创新, 为成功发射提供人才支持;我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 人才强国战略,为成功发射提供了战略支持;党的正确领 导,为“嫦娥二号”成功发射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 3、“嫦娥二号”成功发射有何意义? 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 影响力;有利于促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有 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材知识链接】
1、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 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 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走在 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 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 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 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 4、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 ,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要提 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科教兴国(PPT讲解.)
![科教兴国(PPT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45a971aa8114431b90dd853.png)
科教兴国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党面对世界范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 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着眼于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根据我国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 决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 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 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 科技工作必须自觉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把攻克国民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 键问题作为主要任务。要通过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 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大 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推动有条件的科研机构 和高等院校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还可以组建科技企业,走产学研结合 的道路,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投入的主体。要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科技成 果的商品化,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完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基础性研究要按照“有 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瞄准国家目标和世界前沿,集中力量攻克难关,重点解决 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 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逐步建立规范有效的多渠道投入体制,促进科技、教育的发展。国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科教兴国之路,是时代的选择, 是我们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2、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科技的发展息 息相关。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4、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教育水平的高低 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成败。 5、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要赶超发达 国家,关键是靠创新。 6、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谁掌握了先进的科技和人才资源,谁就能在竞争中 赢得主动。 7、党和国家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必须把科技 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8、奋斗成就未来,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当代青少年必须继承和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9、青少年应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的义务。 10、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要挫而不折,积极进取;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 证,我们应在生活中磨练自己的意志。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党面对世界范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 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着眼于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根据我国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 决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 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 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 科技工作必须自觉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把攻克国民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 键问题作为主要任务。要通过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 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大 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推动有条件的科研机构 和高等院校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还可以组建科技企业,走产学研结合 的道路,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投入的主体。要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科技成 果的商品化,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完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基础性研究要按照“有 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瞄准国家目标和世界前沿,集中力量攻克难关,重点解决 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 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逐步建立规范有效的多渠道投入体制,促进科技、教育的发展。国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科教兴国之路,是时代的选择, 是我们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2、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科技的发展息 息相关。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4、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教育水平的高低 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成败。 5、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要赶超发达 国家,关键是靠创新。 6、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谁掌握了先进的科技和人才资源,谁就能在竞争中 赢得主动。 7、党和国家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必须把科技 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8、奋斗成就未来,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当代青少年必须继承和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9、青少年应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的义务。 10、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要挫而不折,积极进取;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 证,我们应在生活中磨练自己的意志。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PPT(共 31张)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PPT(共 31张)](https://img.taocdn.com/s3/m/3007bbfc3186bceb19e8bbe9.png)
想一 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想:
经济(生产力)
科技
人才
教育
第三单元 科学发展 国强民安 3.1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第二课时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把教 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
• 2、能力目标:认识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战略 意义,辩证看待发展经济与发展教育之间关 系。
想:
经济(生产力)
科技
人才
教育
3 教育有什么作用?
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 ③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 ④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
教育的地位: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从数据看问题
2006年, 我国义务 教育人口
2007年,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 为8.5年,发达国家为11—14年
• (2)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全民 族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高素质人才 相对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
5 科教兴国战略
• (1)含义: • 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 (2)要求:
• ①从科技的角度,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的思想,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 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2)总体上看,我国的科技事业同发达国家相比 仍有很大的差距。
(3)我国创新能力不强,我国科技水平、科技对 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还不高。
2.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
成 就
我国科技事 业取得了很 大的发展, 科技实力得 到了较大幅 度的提高。
基因测 序
判断:
1.我国的科技事业在某些领域已走在世界 的前列。(√ )
D.共同富裕
想:
经济(生产力)
科技
人才
教育
第三单元 科学发展 国强民安 3.1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第二课时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把教 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
• 2、能力目标:认识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战略 意义,辩证看待发展经济与发展教育之间关 系。
想:
经济(生产力)
科技
人才
教育
3 教育有什么作用?
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 ③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 ④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
教育的地位: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从数据看问题
2006年, 我国义务 教育人口
2007年,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 为8.5年,发达国家为11—14年
• (2)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全民 族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高素质人才 相对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
5 科教兴国战略
• (1)含义: • 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 (2)要求:
• ①从科技的角度,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的思想,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 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2)总体上看,我国的科技事业同发达国家相比 仍有很大的差距。
(3)我国创新能力不强,我国科技水平、科技对 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还不高。
2.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
成 就
我国科技事 业取得了很 大的发展, 科技实力得 到了较大幅 度的提高。
基因测 序
判断:
1.我国的科技事业在某些领域已走在世界 的前列。(√ )
D.共同富裕
科教兴国PPT教学课件
![科教兴国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c1cb3c76a20029bc642d2b.png)
家要重视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4.【2009青岛】由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新带头完成
的“城市快速公交(BRT)智能系统获得了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
奖。这个“发明”极大的提高了公交车的运行效率,大幅度降低
了运营成本。这一事实说明
B
()
A、科学技术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材料二:2010年3月1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 公布。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 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 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 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B、把发展科技作为根本任务
C、把科技创新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D、鼓励知识分子先富起来
16.【2009青岛】以“鸟巢”为代表的2008北京奥运工程建设,我
国坚持自主创新,在材料、技术、施工等环节获得重大突破。填补
了多项国内外空白,赢得了世人的赞誉。这表明Fra bibliotek(A )
A、我国自主创新水平居世界首位
B、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
三、选择出路
【背景材料】
我们中国的鼠标大部分是在苏州生产的,那 个鼠标在国际市场上能卖40美元,这40美元是如 何分割的呢?其中37美元被美国和瑞士合资的公 司拿走了,中国仅仅留下3美元。美国未来学家奈 斯比特说:“我认为中国正处在‘世界工厂’的第 二阶段,开始全面关注价格、质量和设计。从‘中 国制造’到‘中国设计’,这个变化已经在发生 了。”
科教兴国创新中国PPT19页
![科教兴国创新中国PPT19页](https://img.taocdn.com/s3/m/ffbd2932240c844768eaeebc.png)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科Βιβλιοθήκη 兴国创新中国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科教兴国PPT教学课件
![科教兴国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0e6fccbd64783e08122b94.png)
2.你了解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的事迹 吗?同学们可以就他们身上所展示的爱国情操和科学精 神进行课堂交流。 提示:爱国主义精神;爱岗敬业精神;为科学献身与奉 献精神;吃苦耐劳与任劳任怨精神;不计个人得失,一 心为公精神等。
知识点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号召的提出
• “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 是不会学习的人”
终身教育
• 学习应成为我们终身的活动,“活到 老,学到老”。惟有如此,我们才能 在将来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 探求 • 提升自我的境界 • 对人生的感悟
科教兴国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加快发展科技
优先发展教育
科技创新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 是 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个重要论断,反映了20世纪七 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 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 论概括。它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教材P94“学习思考”] 你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 提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反映了20世 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实践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 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 论概括。它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知识点三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1.原因 (1)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广大 科技工作者
的 艰辛努力,中国火科炬学计技划术发展迅速。
(2)“863计划”和“
”等一系列重大科技规划相继
实施。
人教版科教兴国ppt
![人教版科教兴国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43e0677fd5360cba1adbfc.png)
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找出我国在科技 创新方面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
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国情)?
①成绩: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
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 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像正负电子对撞机、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
②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创新能
力不强,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我国的教育现状:我国教育 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仍有较大的差距,民族科学文化 素质还不够高,不能适应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谈到法国发展前景时曾 说:“知识使法国浪漫,经济使法国富裕, 只有教育才能使法国发展强大。” 比尔· 盖茨也曾预言,未来十年,衡量贫 富的标准将是教育 。 对国家和民族: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 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 竞争。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 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因为要付给英特尔几十美元,要 付给微软几十美元,也就是说,江苏 生产一台电脑赚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加 工费。商务部长生动地比喻说:我们 卖8亿件衣服,才能换回一架空客 A380飞机。
P64案例:该制药厂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 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 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 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 后的局面。
2013年6月11日17点38分 神舟十号发射成功这次飞天, 标志着我国航天高科技的又一次突破,寄托着中华民族的 中国梦,携带着中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追求!
材料一: 2013 年 6 月 11 日 17 时 38 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 利将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神 舟十号和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将是一次真正的应用性 飞行,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 往返运输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为在轨的各类航天器输送 人员和物资。如果说从神一到神九都属于研发阶段的话 ,那么神十则是应用阶段的开始,这也是更高水平的展 现。 材料二:中国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工厂”,在“ 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美誉”中大家可以看到:跑 鞋是糅合了美国科技的“中国制造”;模特身上华丽的 服饰是由法国设计师设计的“中国制造”;外国青年拿 着“中国制造”的MP3,其软件来自硅谷?……
科教兴国战略ppt课件
![科教兴国战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afcf5ad15abe23482f4db4.png)
领导人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1986年初,我国著
名科学家王大珩、陈芳允、王淦昌、杨嘉墀向
中央领导提交了一份“发展我国战略性高技术”
的建议。他们的建议于1986年3月送到了中央
最高领导层。按照小平同志批示精神,国务院
立即组织专家对几位科学家的报告进行周密论
证, 出台了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即
“863计划”。
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23
• 我国的教育现状:
• 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与发达国家 相比差距明显,我国公民受教育年限短, 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高素质 人才相对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
怎么办?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 快发展教育事业。
24
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600
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
500
育年限为7.42年,两项
400
平均仍不到初中二年级
300
大学生数 水平,与美国100年前
200
水平相当。2002年每百
100
万人口中的研究开发人
0 中国 美国 韩国
员数,我国仅为806人,
2004年三国万人 中的大学生人数比较
而日本为7017人,德国 为5840人,法国为5635 人,韩国为3986人。
30
严格说来,iPod并不是苹果公司的“产品”,因 为从头到尾,苹果公司连iPod的一个螺丝也没生产。 它只提供了iPod的概念和设计,只“创”不“造”。 但是,就是这一“创”让苹果公司赚取了大部分利润, 而那些真正“造”iPod的国家和地区,如我国大陆及 台湾省、菲律宾,只得到了微不足道的零头。
事业!
19
经济发展
科教兴国发展战略ppt课件
![科教兴国发展战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e43f2ef90f76c660371a0b.png)
创新型国家 中国
2% 研究和发展资
金投入占GDP的 比重
1.3%
科技进步的贡 献率
70%以上
39%
引进技术的依 存度
30%以下
54%
拥有专利
Hale Waihona Puke 绝大多数(获 极少得全球技术转 让和许可收入 98%)
21
材料一:从5年前杨利伟独自一人
飞天,到3年前费俊龙、聂海胜携手巡
天,再到今年翟志刚出舱漫步,中国
航天人把一系列超越梦想的飞跃,标
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教育
13
时政热点:义务教育的四大步跨越
2008年9月1日,x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 除学杂费。短短3年,x国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实现 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全面免除城乡 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四大步跨越”:
2004年,启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 2007年春,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2007年秋,实施新的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
Stanford University(CA) 斯坦福大学(世界第四)
Massachusetts Inst.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 (世界第十)
UNIV TOKYO 东京大学 (世界第八)
12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
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 人才优势,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 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4、学以致用,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6
17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现实意义:
党中央和国务院站在时代的高度, 分析了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知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才,肩负起民族振兴的 使命。
⒈ 材料一:由于缺少“核心技术”,我国生产一台电脑只能赚十个苹
果的钱;卖出八亿件衣服才能换回一架空中客车A380飞机。
材料二:我国出口一台DVD的价格是32美元,成本13美元,要付给外 国专利费 18美元,利润只有1美元。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成功。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雄居世界第一 ●京沪高铁刷新时速,中国大步迈入高铁时代
●成功发射第7颗北斗导航卫星 ●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1年1月14日胡锦涛向师昌绪、王振义颁 发国家最高科技奖。……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我国的科技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弱;
(2)要解决上述材料中的问题,必须实施什么战略?实施这 些战略的关键是什么?
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2.——高档数控机床、极大规模集成电路、载人航天 与探月工程……5年来,来自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 的喜报频传。
怎
•
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社会主 义集中力量办大事,
么 • 8.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
办 的地位日益提高.
• 9.团结就是力量,发扬团队精神。任何事业的成功,都 需要良好的合作,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 野、激发创造性.
• 10.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要树立远大理 想,明确自己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
归纳方法 从容应对
• 一、“启示类”试题按其凭借的情景来划 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
• (1)面对事实,谈启示(2)针对案例, 谈启示(3)剖析数据,谈启示(4)观察漫 画,谈启示(5)领悟观点,谈启示(6)借鉴 做法,谈启示。
• 一般直只回答其中的“是什么”和“怎么 样”两部分。即(1)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 或观点;2)告诉我们态度方面应怎么样, 具体怎么做。
5.为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青少年自身该怎么做(有何打
算)?
①、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②、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④、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⑤、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等社会实践活动,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 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观点引领 明确方向】
• 1.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科技改变生活。
•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
重
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 成败.
要 性•
3.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 力的较量;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
要实现“中国创造”必须提高什么能力?为什么?
①自主创新能力;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 力;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是经 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驱动力;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 地位,我们就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
——高性能计算机、电动汽车、载人潜水器、重大传 染病疫苗……5年来,在一系列高技术和产业化领域,中
国科研人员突破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十二五”规划建议最突出的精神实质就是:确立
了“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主线。上述材料对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何 启示?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 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力度,建设创新型国家。
3. 2010年10月22日至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武汉就当前经济运行情况进 行调研,在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温家宝对围拢 过来的职工们说:“‘中国装备、装备中国’这 句话说得好,我要加上一句‘中国制造、中国创 造’。决定竞争力的,最终是创造、知识产权和 品牌,是企业质量和效益,要依靠创造提高经济 竞争力。”
二、打算类
1、成才报国方面的打算 (学习先进模范英雄的打算) 答题策略:重点从树立…理想、发扬…精神、努力
学习、明确责任、提高…素质、参加…活动、培养… 能力等方面作答。
2、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打算 学习…、宣传…、树立…、落实具体行动、同…行
4.在高新技术领域,美国、日本拥有的专利占世界专利总量的90%
左右,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仅占有10%左右。目前我国大多 数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国对外经济的依存度高达50%,而美 国、日本仅为5%。 思考:针对材料请你为如何提高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几条具 体建议。
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优秀 人才; ④、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对各行业的创新人才给予奖励: ⑤、坚持对外开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2011年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 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 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师昌绪、中 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颁奖。
2011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
科教兴国 创新中国
辉县市城北中学 王军利
【热点回放】
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 4.教育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对国家的发展和公 民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必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教实力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 要 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性
【观点引领 明确方向】
• 6.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 国家。党和政府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 创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才,肩负起民族振兴的 使命。
⒈ 材料一:由于缺少“核心技术”,我国生产一台电脑只能赚十个苹
果的钱;卖出八亿件衣服才能换回一架空中客车A380飞机。
材料二:我国出口一台DVD的价格是32美元,成本13美元,要付给外 国专利费 18美元,利润只有1美元。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成功。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雄居世界第一 ●京沪高铁刷新时速,中国大步迈入高铁时代
●成功发射第7颗北斗导航卫星 ●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1年1月14日胡锦涛向师昌绪、王振义颁 发国家最高科技奖。……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我国的科技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弱;
(2)要解决上述材料中的问题,必须实施什么战略?实施这 些战略的关键是什么?
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2.——高档数控机床、极大规模集成电路、载人航天 与探月工程……5年来,来自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 的喜报频传。
怎
•
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社会主 义集中力量办大事,
么 • 8.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
办 的地位日益提高.
• 9.团结就是力量,发扬团队精神。任何事业的成功,都 需要良好的合作,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 野、激发创造性.
• 10.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要树立远大理 想,明确自己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
归纳方法 从容应对
• 一、“启示类”试题按其凭借的情景来划 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
• (1)面对事实,谈启示(2)针对案例, 谈启示(3)剖析数据,谈启示(4)观察漫 画,谈启示(5)领悟观点,谈启示(6)借鉴 做法,谈启示。
• 一般直只回答其中的“是什么”和“怎么 样”两部分。即(1)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 或观点;2)告诉我们态度方面应怎么样, 具体怎么做。
5.为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青少年自身该怎么做(有何打
算)?
①、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②、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④、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⑤、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等社会实践活动,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 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观点引领 明确方向】
• 1.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科技改变生活。
•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
重
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 成败.
要 性•
3.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 力的较量;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
要实现“中国创造”必须提高什么能力?为什么?
①自主创新能力;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 力;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是经 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驱动力;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 地位,我们就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
——高性能计算机、电动汽车、载人潜水器、重大传 染病疫苗……5年来,在一系列高技术和产业化领域,中
国科研人员突破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十二五”规划建议最突出的精神实质就是:确立
了“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主线。上述材料对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何 启示?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 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力度,建设创新型国家。
3. 2010年10月22日至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武汉就当前经济运行情况进 行调研,在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温家宝对围拢 过来的职工们说:“‘中国装备、装备中国’这 句话说得好,我要加上一句‘中国制造、中国创 造’。决定竞争力的,最终是创造、知识产权和 品牌,是企业质量和效益,要依靠创造提高经济 竞争力。”
二、打算类
1、成才报国方面的打算 (学习先进模范英雄的打算) 答题策略:重点从树立…理想、发扬…精神、努力
学习、明确责任、提高…素质、参加…活动、培养… 能力等方面作答。
2、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打算 学习…、宣传…、树立…、落实具体行动、同…行
4.在高新技术领域,美国、日本拥有的专利占世界专利总量的90%
左右,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仅占有10%左右。目前我国大多 数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国对外经济的依存度高达50%,而美 国、日本仅为5%。 思考:针对材料请你为如何提高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几条具 体建议。
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优秀 人才; ④、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对各行业的创新人才给予奖励: ⑤、坚持对外开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2011年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 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 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师昌绪、中 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颁奖。
2011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
科教兴国 创新中国
辉县市城北中学 王军利
【热点回放】
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 4.教育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对国家的发展和公 民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必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教实力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 要 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性
【观点引领 明确方向】
• 6.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 国家。党和政府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 创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