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音韵知识
音韵声律—音韵知识(古代汉语课件)
周祖谟先生全面揭示了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韵部的特点; ⑥ 瑞典学者高本汉即第一个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和方法系
统构拟出了汉语中古音的声韵系统。
音韵学的基本内容:
① 音韵学的定义 ② 传统音韵学的研究内容 ③ 音韵学的应用 ④ 音韵学史上做出贡献的学者
③ 近代音时期:
即公元13世纪至19世纪,金元以后历代 建都北京,北方成为文化中心,以北京语 音为标准音的民族共同语逐渐孕育成长。 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的学科叫北音学。代 表是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
④ 现代语音时期:
公元20世纪(五四)以后。
古音分期
(
声
韵
学 、 历
音 韵
史学
语
音
学
)
先秦—东汉 上古音 →《诗经》音系
四、音韵学史上做出贡献的学者
① 顾炎武、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广森、王念孙、江有诰、夏炘、朱骏声、 章太炎、黄侃等人相继研究,基本弄清了上古汉语韵部的面貌;
② 钱大昕、章太炎、黄侃等人相继研究,基本弄清了上古汉语声母的面貌; ③ 孔广森发现了“阴阳对转”这一汉语语音发展的重要规律;
四、音韵学史上做出贡献的学者
字母就是表示声母的汉字。一般认为36字母形成于唐末宋初。如果用七音来统摄36字母, 则可以形成下表:
全清
次青
全浊
次浊
清
浊
唇音
重唇音
帮
滂
并
明
重唇音
非
敷
奉
微
舌音
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音
端
透
定
泥
古代汉语音韵学知识点
古代汉语音韵学知识点
好呀,以下是 9 条古代汉语音韵学知识点:
1. 你知道吗,古代的音韵和现在大不一样呢!比如“斜”这个字,在古代可是读“xiá”呀,“远上寒山石径斜”,读起来多有韵味啊!
2. 嘿,古汉语的声调那可复杂了,像“平上去入”,就好像音乐里的不同音符一样呢!“春眠不觉晓”这句诗里的字,在古代的声调就有不同哦。
3. 哇哦,古代音韵里还有双声和叠韵呢!“仿佛”就是双声呀,读起来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想想“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呀!
4. 哎呀,古人对韵脚那可是很讲究的呢!像律诗里的韵脚都要严格符合要求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韵脚多完美呀!
5. 嘿呀,你瞧,古汉语的声母也是很特别的哟!有些字的声母和现在差别可大了,就像“古”在古代可能就不是现在这样读呢。
6. 哇,古代音韵的变化可神奇了!就如同一条流淌的河,不断变化着呢!“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不同时代读音可能就不一样啦。
7. 嘿嘿,古汉语的发音还有轻重之分呢!这就好像跳舞时的节奏,有快有慢,“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里面的字轻重读起来感觉也不同哦。
8. 哎呀呀,古代音韵和现在的方言有时候也有联系呢!不是很奇妙吗?有些方言里还保留着古代的读音呢,像“鞋”在一些地方还读“hái”。
9. 哇塞,古代汉语音韵学真的好有趣啊!能让我们了解到汉语这么多年的变化,能感受到古人说话的那种韵味。
我们真应该好好研究研究呀!。
古代汉语音韵知识
返回本章目录
双声、叠韵-1
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
蒹葭 微妙
双 声 两个音节都是零声母。
犹豫 鸳鸯
⒈是一种 历史现 象。
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 ⒉多指联
叠
返回本章目录
反切变例-5 f、零声母+ 韵母=b 、p 、m +韵母
篇-芳连切
芳
连
fang lian
免-亡辨切
亡
辨
uang bian
p+ian=pian
m+ian=mian
返回本章目录
反切变例-6
d、t+韵母=zh 、ch+韵母
罩-都教切
都
教
du jiao
zh+ao=zhao
虫-徒冬切
徒
冬
tu dong
古代汉语教学片
古代汉语音韵知识
音韵
第一节 音韵常识 第二节 中古音 第三节 上古音 第四节 近古音 第五节 古代的韵书
第一节 音韵常识
返回本章目录
譬况法
譬况法
急气 缓气
《淮南子·地形训》:其地宜黍,多旄犀。 高诱:旄读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
《吕氏春秋·慎行》:崔杼之子相与私闀。 高诱:闀读近鸿,缓气言之。
讲-古项切
古
项
gu xiang
驱-亏于切
亏于 kui ü
效-乎教切
乎教 hu jiao
j+iang=jiang
q+ü=qü
x+iao=xiao
返回本章目录
反切变例-4 j、q 、x+非I、非ü=g 、k 、h+非I、非ü
古汉语音韵 PPT
代把206韵归为16摄。
(BACK)
《广韵》音系里相关术语图示:
( 4 )
阴声韵 阳声韵 入声韵 阴声韵 :没有韵尾和以元音结尾的韵
↘
舒声韵 阳声韵:以鼻辅音 [-m][-n][-ŋ ]结尾的韵↗ 入声韵:以轻塞音 [-p][-t][-k] 结尾的韵 →促声韵
入声韵尾(-p –t –k)的消失:
韵古 汉 语 音
第一节
音韵学基础知识
一、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分期 上古音(先秦两汉) : 《诗经》 中古音(六朝至唐宋) : 《广韵》 近古音(元明清) : 《中原音韵》 现代音(五四后) : 普通话 二、传统音韵学分为: 古音学(上古音) 、今音学(中古音) 、等韵 学(等韵图)
(二)上古音的声类
王力上古三十二声母:
全清 牙音:见 舌音:端 章 唇音:帮 齿音:精 庄 喉音:影 半舌: 半齿: 次清 全浊 溪 群 透 定 昌 船 滂 并 清 从 初 崇 晓 匣 次浊 疑 泥 明 心 山 邪 全清 全浊 次浊 余 书 禅
来 日
清代以后关于上古声母的研究成果: 1.上古时期无轻唇(清· 钱大昕) 轻唇音非、敷、奉、微,在上古分别读帮、滂、 並、明,即上古没有f ,读如 b或p. 如:“旁”从“方”声;“匍”从“甫”声; “枹”(bāo)又作“桴”(fú);“父”古读如 “爸”。“潘、播、蹯、藩”都从“番”取声。 阿房宮:音ē páng gōng,秦宮名。“房”屬 奉母。 逢澤:音páng zé,古澤藪名。“逢”屬奉母。 《經典釋文》:“繁,步幹反。”
轻唇音↘ 舌上音 正齿音 ↗
五音
文言文知识点:音韵体系
文言文知识点:音韵体系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文学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其中,音韵体系是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音韵学的知识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一、音韵体系的基本概念1. 音音是语言中发声的基本单位,也是思维与交流的重要工具。
在文言文中,音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类。
2. 韵韵是指同一声调的音节,它们在音的高低、声调、音长等方面会有明显的差别。
在文言文中,韵分为三等:一等韵、二等韵、三等韵。
3. 声调声调是指语言中声音的升降变化。
在文言文中,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类。
其中,平声为轻声,上声为声调上升,去声为声调下降,入声为声调先下降后上升。
4. 区区是指带有声调的音节,它在音的高低、声调、音长等方面与其他音节有所区别。
在文言文中,区分为平声区、上声区、去声区、入声区。
二、平声韵规律1. 一等平声韵一等平声韵的声母和韵母一般保持不变,不受调变影响。
例如:“止”、“之”。
2. 二等平声韵二等平声韵的声母和韵母会随着声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例如:“都”、“去”。
3. 三等平声韵三等平声韵的声母和韵母会呈现与二等平声韵相同的变化规律,但是声调的变化比较复杂。
例如:“知”、“徐”。
三、上声韵规律1. 一等上声韵一等上声韵的声母和韵母在不同声调下保持不变。
例如:“鱼”、“如”。
2. 二等上声韵二等上声韵的声母和韵母会随着声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例如:“登”、“飞”。
四、去声韵规律1. 一等去声韵一等去声韵的声母和韵母在不同声调下保持不变。
例如:“屋”、“服”。
2. 二等去声韵二等去声韵的声母和韵母在不同声调下会发生变化。
例如:“覆”、“唤”。
五、入声韵规律入声韵是指以韵尾为-n或-ng结尾的音节。
在文言文中,入声韵在不同声调下的变化规律与去声韵类似,但是声母和韵母会有所变化。
例如:“果”、“工”。
六、总结以上是文言文音韵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各种韵规律的介绍。
了解音韵体系对于学习和理解文言文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读、写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古诗教学音韵知识点总结
古诗教学音韵知识点总结古诗是中国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具有丰富的韵味和音韵美。
学习古诗需要了解音韵知识,掌握古诗的韵律和韵味。
本文将从古诗的音、韵、格律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古诗的音韵之美。
一、古诗的音韵古诗的音韵美是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韵味丰富、押韵准确和语音和谐等方面。
古诗的音韵美来自于汉语的音韵结构和韵律规律,比如声母、韵母、声调等元素。
了解这些元素对于理解古诗的音韵之美是十分重要的。
1.1 声母声母是古诗中的一个重要音韵元素,它决定了古诗的韵味和音韵美。
在古诗中,声母的选择往往取决于韵脚的需求,比如平仄的要求。
声母的选择对于古诗的韵味和音韵美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需要注意声母的使用和搭配。
1.2 韵母韵母是古诗中另一个重要的音韵元素,它决定了古诗的押韵和韵律。
在古诗中,韵母的选择往往取决于平仄的要求和押韵的需要。
韵母的选择对于古诗的音韵美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需要认真对待韵母的使用和搭配。
1.3 声调声调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对于汉语的音韵美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古诗中,声调的运用往往能够增加句子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声调的运用需要结合古诗的整体氛围和情感表达,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古诗的音韵之美。
二、古诗的韵律古诗的韵律是其音韵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包括平仄、押韵、格律等要素。
学习古诗的韵律需要理解这些要素,掌握古诗的格律规律和韵律特点。
2.1 平仄平仄是古诗的重要韵律要素,它决定了古诗句子的音调和韵味。
在古诗中,平仄的搭配往往能够增加句子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平仄的搭配对于古诗的音韵之美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需要认真对待平仄的运用和搭配。
2.2 押韵押韵是古诗的另一个重要韵律要素,它是古诗中常见的现象之一。
在古诗中,押韵往往能够增加句子的音韵美和韵律感。
押韵的运用需要结合古诗的整体氛围和情感表达,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古诗的音韵之美。
古代汉语四------音韵
通论:音韵
2、方言 闽、吴、粤方言多有此现象 3、反切 卑,府移切 不,甫救切(这些 说明中古早期轻唇音仍念重唇音) 4、译音 Buddha 佛陀 Namah 南无 5、同源词 不弗、爸父 6、一字两读 费 否
通论:音韵
所谓古无舌上音,是说舌上音“知彻澄” 三母,上古归入“端透定”一组。例如: 1、形声字 “動”從“重”聲,“澄”從 “登”声 2、一字两读 翟 徒历切,又场伯切 丁 当经切,又中茎切 3、方言 闽南语里“茶”音te
通论:音韵
以外,还有收[m]的。入声韵,即以塞音 [p]、[t] 、[k]收尾的。 音韵学上对韵母的分析,还有“等” 的概念。也就是依照开口度的大小划分 的。共分四等。江永概括为:“一等洪 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 一二等属洪音,三四等属细音。
通论:音韵
五、《切韵》和《广韵》 自东汉有了反切,中国的第一部韵书就在 魏晋时期应运而生了,即魏李登的《声类》。 到了六朝,各种韵书大量出现。现存最早的 是隋代陆法言的《切韵》。不过,也都是残 本。
通论:音韵
《南齐书》云:“永明末,盛为文章。吴 兴沈约、陈郡谢眺、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 毂。汝南周颙,善识音韵。约等为文,皆用 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梁 书·沈约传》又云:“约撰《四声谱》,以为 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而独得胸襟,穷 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武帝雅不好焉,尝 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 哲是也。’”
通论:音韵
从这些例字可以看出:主要元音和声调是必 备的成分,声母、韵头和韵尾,并不是每个 字音都必须具备的。
通论:音韵
二、反切 “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 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这也是中国古代 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反切的基本原理是: 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例如:都/ 当孤切 东/德红切 反切上字也简称为切上字,反切下字简 称为切下字,被注音的那个则称为被切字。
古汉语音韵
“韵”和“韵母”的差别(教材p167)
2. 韵部、韵目
韵部:把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字归在一个部类, 这就叫韵部,它不区别声调。 韵目:韵书为各个韵排列的目录,即韵书中韵部的 代表字。同一韵部字中领头字就是韵目。《广韵》 有206个韵目。 《广韵》上平声卷第一中就汇集了“东、同、中、 虫、红、公、弓┅┅” 等同韵字,用“东”作代表, “东”韵是206韵部中的一个韵部,“东”是韵目。
音韵学常识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音韵学内容 二、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一、音韵学内容
1、什么音韵学?
音韵学,也叫“声韵学”、“汉语音韵学”。是 研究历代汉语语音的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过 程、演变规律的科学。
2、汉语语音的历史分期: 上古汉语语音————周秦两汉 中古汉语语音————魏晋至唐宋 近代汉语语音 ——— 宋元明清 现代汉语语音————20世纪至今
二、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一) 关于声母的术语
1、字母、三十六字母
字母即声母的代表字。古代没有音标,古人用一 个汉字代表一个声母,称为字母。 传统音韵学把代表声母的三十六个汉字称为三十 六字母,它反映了中古时期语音的声母类别。具 体情况如下:
音 部 位 旧名 新名 重唇 双 唇 轻唇 唇 齿 舌头 舌尖中
不送气清音为全清,送气清音为次清;塞音、塞擦音、 擦音为全浊,鼻音、边音、半元音为次浊。
(二) 关于韵母方面的术语
1.韵母、韵
韵母:一个音节中除掉声母的部分就是韵母。它可以包括 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其中韵腹是不可缺少的。 韵:产生于诗文创作,诗文创作需要押韵,表现在语音上 是这组字在韵腹、韵尾和声调上都相同。唐代格律诗四声 不能通押。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耕田业绩麻,(—a) 村庄儿女个当家,(—ia)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因学种瓜。(—ua)
古代汉语音韵学
古代汉语⾳韵学第⼆章⾳韵⼀、古⾳异读陈第:“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迁,⾳有转移。
”龟兹qiū cí⼤宛 yuaū⽉⽒ roù zhī焉耆 pyngy康居 qū⾼句丽 goū⾝毒 yuün dú镐京hào 长勺 shu?会稽 kuài jī冤句 qū函⾕关xián 阿房宫y páng 阳夏jiǎ东不羹láng 左冯翊píng 逻些suō并州bīng 番禺pün 天姥mǔ盟诸mang 台州taī单于chán 可汗ka hán 洗马xiǎn 扈从z?ng 契xia⼥娲wü皋陶güo yáo 冯夷píng 共⼯gōng 宓妃fú feī曲沃wǒ朱提shú shí华不注huà fū魁⽗fǔ先零lián 牢姐zǐ荤粥xūn yù吐⾕浑tǔ yù hún 吐蕃tǔ bō仆射pū ya夫差chaī伍员yún 钩践gōu 墨翟dí观射⽗guàn yì fǔ景差cuō樊於期wū jī⾼渐离jiün 夏⽆且jū禽滑厘gǔ郦⾷其lì yì jī冒顿m? dú呼汗邪hū hán y?⾦⽇磾jīn mì dī曹⼤家gū祢衡mí⽞奘zàng 李阳冰níng 万俟m? qí尉迟yù chí种ch?ng 繁p?查zhü⽆射yì徵zhǐ筑zhù牺尊suō纶⼱guün 齐衰zīsuī⼆、⾳韵学相关概念(⼀)⾳韵学简介⾳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汉语音韵
(一)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分期: 1、上古音:公元3世纪以前 (先秦、两汉) ——《诗经》音为代表 春秋以前的韵母从《诗经》押韵字、《楚辞》 和诸子的韵语归纳出30个韵部(韵母的代 表字)。 从谐声字和假借字可分析声母的大概情形, 当时声母比较复杂,有pl,kl,tl,等复辅 音声母。
《诗经》时代有声调,四个调类,但跟中古 四声不同。 两汉时期的语音材料有诗歌、汉赋的押韵、 通假字、经师注音、梵汉对音的佛教著作 等,此时复辅音消失。 2、中古音:公元4世纪至公元12世纪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 ——中古音《切韵》 汉末发明反切,汉语音韵学产生,三国时出 现韵书。 反切和韵书是此前没有的语音材料。
月元对转 阔——宽 缉侵对转 袭——侵 3、旁转 元音相近,韵尾相同(或无韵 尾),同类同竖行为旁转。 舌位往一旁转,主要元音的发音部位发生变 化,但仍近似,韵尾不变。 侯幽旁转 叩——考 职铎旁转 偪——迫 职屋旁转 踣——仆 微脂旁转 饑——食几
文元旁转 焚——燔 缉盍旁转 合——阖 侵谈旁转 寖——渐 4、旁对转 旁转而后对转者 幽屋旁对转 琱——琢 幽沃(药)旁对转 柔——弱 幽东旁对转 冒——昧 微元旁对转 回——还 月真旁对转 曳——引
4、《豳风· 东山》: 亲结其缡(来母歌部[lǐa]), 九十其仪(疑母歌部[ŋǐa])。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匣母歌部[γa]) 朱熹都注叶音。 叶音说任意改读,无客观标准,掩盖语音发 展的真相,造成汉字读音的混乱,为不懂 古韵的发展变化所致。
阅读古诗的问题: 1、要有一些音韵学知识,了解古今语音的不 同; 2、按照普通话的读音朗诵古诗文,不可能也 没有必要用古音念古代的诗歌韵文; 3、更不能采用叶音法。
干,古寒切;寒,胡安切;
韵书 古人将韵母相同、相近的字汇集在一 起,使诗人在诗歌创作时能够据之选择韵 脚字的一种词典; 韵书是专门的音韵著作,完整地记录一个时 代的语音系统,编纂时间大体明确。 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朝陆法言编的《切韵》, 原本亡佚,音系保存在北宋陈彭年编的 《广韵》里,成为汉语音韵学的经典。 中古音时期四声体系确立,上古收塞音韵尾 的入声字变为去声。
古代声韵知识点总结
古代声韵知识点总结声韵学是对汉字音韵的研究,其中的声韵规律是中国古代汉语音韵的基本特点。
它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和总结,为了适应汉字结构及语音特点而形成的一种语音系统。
声韵学不仅对诗词歌赋的鉴赏和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古代汉字的音韵变化和规律也有着深刻的认识。
一、声韵的基本概念1、声声是语音的基本成分,它包括元音和辅音两个部分。
元音又分为单元音和复元音,辅音又分为浊音和清音。
正因为元音和辅音在语音表达中的不同作用,标志着一个汉字在语音上的重音。
声有轻重之分,浊音重,清音轻。
2、韵韵是由元音构成的,它是一个音节的基本构成部分。
韵母共有36个韵母,其中有的韵母只能加在声母之前,有的韵母呼之则来,挥之则去,没有声母。
3、声母声母是一个音节的开始部分,它能够单独存在,但是没有实际意义。
声母共有23个,包括了浊音和清音。
4、韵母韵母是一个音节的主体部分,它由元音和鼻音、塞音构成。
韵母共有36个,其中有的只能加在声母之后,有的只能独立地呼之则来,只能独立地挥之则去。
5、入声入声是汉语声调中的一个声调,是最后一个声调。
在古代汉语中,入声韵母的读音是均为声母加韵母。
现代汉语中,入声的读音并没有改变,但是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6、平仄平仄是指词语在韵律上的平仄关系。
平声包括仄声、平声;仄声包括平仄和仄声。
平声韵律的重要性在古代诗词的创作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所以平仄在诗词鉴赏和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声韵规律的演变1、古代声韵规律古代声韵规律是指在古代汉语音韵系统中所存在的一系列的规律。
古代声韵规律在古代诗词中能够得到广泛的体现,它是古代声韵学的基础。
2、声韵规律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汉语音韵也在不断地发展着。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一些新的声韵规律不断地被形成。
三、声韵的应用1、诗词创作在古代诗词创作中,声韵是诗词的灵魂。
古代诗人通过声韵的灵活运用,使得诗词的意境变得更加丰富,感情更加深刻。
2、歌赋创作在古代歌赋创作中,声韵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音韵学习资料
古音韵学习资料一、音韵演变规律汉语音韵从上古到近代,连绵数千年,发生了不少变化。
明代音韵学家陈第在《毛诗古音考·序》中,明确提出了语音的时地观点。
他说: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故以今之音读古之作,不免乖刺而不入。
的确,用现代音去读《诗经》,去读唐诗、宋词,许多押韵的地方都不押了,这就是音韵演变所致,现代音不同于古代音了。
古今音变的现象错综复杂,繁琐苛细,但有规律可寻。
下面讲几条与古书密切相关的规律:(一)声母方面1、全浊声母清化。
在三十六字母中,並、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十母古称为全浊声母,这类声母在近代音系中已消失,只有某些方言还保留着,如吴方言、湘方言等。
全浊声母清化的规律是:2、全浊声母清化的规律比较复杂。
有些变成了同部位的清声母,声调变为阳调;在四声中又分阴阳的方言中,全浊大都变成阳调,有些受韵母的影响变成了不同部位的清声母,有些在发音方法和声调上也改变了。
这些将由音韵学专门讲述。
3、唇音分化为轻重两类。
上古时只有重唇音帮、滂、并、明,而无轻唇音非、敷、奉、微。
到了中古后期,从重层音中分化出了轻唇音。
到了近代,唇音又演变成帮(b)、滂(p)、明(m)、非(f)四个声母了。
掌握了这条规律,对于以“非”、“反”、“番”、“甫”、“方”、“复”为声符的字,现代为什么有的读为双唇音,有的读为层齿音,上古“伏羲”或作“庖羲”,“匐匍”或作“蒲伏”,有些方言中至今轻唇音仍读重唇音等现象,就都可以解释了。
4、舌头音分化出舌上音。
上古时只有舌头音端、透、定、泥而没有舌上音知、彻、澄、娘、日;到了中古时,知、彻、澄从端、透、定中独立出来,娘、日从泥母中分出。
中古以后,知、彻、澄和娘、日又与其他声母发生了交混变化,成了现代的zh, ch, n,r四母。
掌握这一规律,可以解释古今方域中的一些语文现象。
如从“者”、“啇”、“单”、“重“卓”得声的字,今或读舌头音,或读舌上音。
古代声韵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代声韵知识点总结大全声韵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对汉字的发音和韵脚进行了完整而系统的整理。
声韵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和入声五个声调为基础,以韵母韵脚为要素,对古代汉语的音韵规律进行研究。
在古代,声韵学被广泛运用于韵文和韵文的创作中,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古代声韵知识点的总结:一、声调古代汉语的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调,其中平声又分为阳平和阴平。
声调的特点是在音高的变化上有明显的规律,平声音调低,上声音调升,去声音调降,入声音调先升后降。
1. 阳平:又称为平声,其声调平稳,音高不变,没有升降变化。
2. 阴平:又称为仄声,其声调平稳,音高也不变,但与阳平相比,音调稍低。
在现代汉语中,阴平已经基本消失,只在古韵诗、歌词等古体诗歌中使用。
3. 上声:声调升高,音高从低到高,有升调的意味。
4. 去声:声调降低,音高从高到低,有降调的意味。
5. 入声:声调先升后降,即先有升调后有降调。
入声与其他声调的最大区别在于入声的韵母通常以鼻音结尾。
二、韵母韵母是构成韵的音节核心部分,通常由元音和介音组成。
古代的韵母分为单韵和复韵两种,单韵即一个音节的韵母,复韵即由两个音节的韵母组成。
在古代声韵学中,元音和介音的组合形成了丰富的韵母系统,它们既可以单独成韵,也可以组合成复韵。
1. 单韵:如“a”、“o”、“e”等2. 复韵:如“ai”、“an”、“ou”等古代韵母的组合形式非常多样化,每一种韵母都有其独特的音韵特点,这为古代文学中的韵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韵律基础。
三、韵脚韵脚是古代诗歌中的重要音韵单位,它由声韵并列组成,是古代诗歌音韵结构的基本单位。
韵脚的种类多样,其主要分为双音韵脚和三音韵脚两种。
在古代诗歌中,韵脚的运用非常讲究,它可以增加诗歌的音乐美感,丰富诗歌的韵律表现力,提高诗歌的艺术价值。
1. 双音韵脚:由两个音节组成的韵脚。
古汉语文字音韵训诂常识
古汉语文字音韵训诂常识一、古汉语文字音韵训诂常识古汉语就像是一座神秘又充满魅力的城堡,文字、音韵、训诂呢,就是城堡里的宝藏。
那咱先来说说文字。
古汉语的文字可不像咱们现在这么简单直白哦。
很多字都有超级丰富的内涵。
比如说“君”这个字,读音是“jūn”,它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形状就像是一只手拿着笔在写字,表示管理众人的人。
它可以解释为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像“君主”“君王”。
咱还可以造个句呢,“这位君主很贤明,百姓都很爱戴他。
”它的近义词可以是“王”,反义词嘛,在封建体系里就不太好说有明确的反义词啦。
再讲讲音韵。
音韵就像是古汉语的音乐节奏。
古汉语的读音和现在有很大差别呢。
以前有平、上、去、入四声。
就拿“好”这个字来说,在古汉语里可能根据不同的词性读音会有变化。
古汉语的音韵还影响着诗歌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
比如说诗经里的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个“鸠”“洲”“逑”的音韵搭配得特别美妙。
训诂呢,就像是古汉语的翻译官和解说员。
它是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的字句的。
当我们读论语的时候,很多句子的理解就需要训诂的知识。
比如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里的“朋”,训诂学者会根据当时的文化背景等解释这个“朋”和现在的朋友含义有相似也有不同之处。
古汉语的文字音韵训诂这些常识就像一把把钥匙,能让我们打开古代文化的大门,走进古人的思想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领略他们的智慧和才华。
这就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每一个文字、每一个音韵、每一个训诂的解读都是旅途中的风景,真的特别有趣呢。
古代汉语音韵-文档资料
全浊: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塞擦 音。
次浊:发音时声带震动的鼻音,边音,半元
音。
2020/9/11
.
8
中古三十六字母:在守温三十字母的基础上,
宋初有人根据当时的语音实际,又增加了 “非、敷、奉、微、娘、床”这六个字母, 并改“不”为“帮”、改“芳”为“滂”, 即成为“三十六字母”。
2020/9/11
2读若、读如: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注音。 例:渔,读若《论语》之“语”
2020/9/11
.
22
3直音:用同音字注音,相对于读若和譬况譬况, 直音法用完全同音的字注音是一大进步,但是 ,有时同音字较少,或者用来注音的同音字本 身就是个生僻字,也会影响注音效果。如:瑊 ,音鍼。玏,音勒。
4反切:用两个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 口诀如下:
2020/9/11
.
20
古代四声与现代方言区声调对应表
.
21
五、古代注音的基本概念
特点:用汉字给汉字注音 1譬况:是用打比方,作比较,以及描写说明发音 情况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术语:长言之,短 言之,急气,缓气)
例如《公羊传》中有一句话:“春秋伐者为客,伐 者为主。”这句话中的两个“伐”字意义不同,何 以区别呢?古人注道:“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 ”,“见(被)伐者为主,读伐 短言之。”
.
3
1.语音系统:指汉语的声、韵、调及其配 合规律。
2.古音学:是研究上古语音系统的学科。 3.今音学:是研究中古语音系统的学科。 4.北音学:是研究近古语音系统的学科。 5.等韵学:依据等韵图来分析音节的结
构,探讨发音原理和方法。
6.小 学:是我国传统的语言学,包括音 韵学,训诂学,文字学。
古诗音韵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诗音韵知识点总结大全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其独特的音韵美和情感表达而被世人喜爱。
古诗的音韵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平仄、押韵等技巧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本文将系统总结古诗音韵的相关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之音韵之美。
一、平仄平仄是古诗音韵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仄指的是音节的轻重变化,分为平声和仄声。
平声指的是音节的声调平稳,不上扬不下降,如一声、二声;仄声指的是音节的声调上扬或下降,如三声、四声。
平仄的运用可以增加古诗的韵律感,并带来美的享受。
在古诗中,平仄往往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五言绝句中的平仄规律为仄仄平平仄。
二、押韵押韵是古诗中的重要音韵形式。
押韵是指诗句中行末字的音节相同或者相近,形成一定的和谐感。
古诗中的押韵可以增加诗歌的美感,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古诗中的押韵有多种形式,如叠韵、交韵、对仗等,这些押韵形式的运用可以增加古诗的韵味和美感。
三、音律音律是古诗中的音韵规律。
古诗的音律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声母是指音节中的辅音部分,韵母是指音节中的元音部分,声调是指音节的声音高低变化。
古诗中的音律规律性很强,每个词的音节都要符合一定的音律规律,如避免出现不合适的声韵、声调等,保持古诗的音律美感。
古诗的音律规律性也增加了古诗的难度和艺术性,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四、韵律古诗的韵律是其独特的音韵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韵律包括平仄、押韵、音律等要素,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古诗的韵律美。
古诗的韵律美是指古诗中音韵的和谐与美感,通过平仄的变化和押韵的统一来增强古诗的韵律感。
古诗的韵律美是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珍贵遗产。
五、古诗音韵的运用古诗的音韵美是古诗的重要特点之一,它通过平仄、押韵、音律等技巧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古诗的音韵美不仅体现在古诗的形式上,还体现在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上。
古诗的音韵美是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世人所喜爱的文学形式。
古代汉语音韵
第二章音韵第一节基本概念一、音节、声、韵、调1、音节:字和音节、听-说和音节调二、声母1 、字母、纽、声纽、声类2 、五音、七音3 、清浊三、韵母1、韵母的构成:韵头韵腹韵尾i a n2、韵母和韵:⑴韵头⑵四声3 、韵部、韵目4、开合口和等呼等、呼及其变化宋元以前只有开、合没有齐、撮。
开、合各分四等,分等依据的是同一个元音在不同音节中开口度的大小,如“寒删仙先” 值有差异。
实际发音时韵腹音值大致如下:别消失,故“并等增呼”宋元明清1 开口开口 2 合口3 齐齿、“豪肴宵箫”都有韵腹 a ,但实际音[4、[a]、[耳、[e]。
元明以后等的区宋元明清1 合口23 撮口四、声调1、四声:平上去入2、调性:阴调、阳调调性指声调的属性,古代四声各分阴阳两调,而这个区分是由声母决定的,声母为清声母的属阴调,浊声母的属阳调。
第二节中古音语音分期:大的方面分三个时期:上古、中古、近现代。
上古:指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指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近现代:指元以后——现代中古:指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之间的接触相当频繁,使得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唐宋期间相对稳定,留下了大量的韵书可供我们利用。
上古:指先秦两汉时期,这段时期有《诗经》,《离骚》等先秦韵文以及《说文解字》的谐声资料可以作为我们研究古音的资料。
近现代:元以后——现代,元以后,语音又有了新的变化,总的来说是越来越接近现代语音,这个时期留下了很多韵书如《中原音韵》、《洪武正韵》等,使得这一时期的语音面貌比较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中古声母1 、传统 36 字母宋人 36 字母守温字母不芳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日娘见溪群疑来精清从审传禅照床心邪晓匣喻影(喻,影,疑母合流 .影母丢掉了喉塞音 ,成了零声母 ,影母三 ,四等就跟喻母混了在《中原音韵》的"平分阴阳 "中,影母字的身份是清声母 ,而在 "入派三声 "中,影母字却随喻母字一起变(邵荣芬1982:108, 麦耘 1999), 所以影母的喉塞音脱落一定是《中原音韵》前不久才发生的变化 . 疑母的鼻音消失 ,也变零声母 .不过《中原音韵》中还有残存的 ng 声母(杨耐思 1981:20), 疑母的演变大约比影母更迟些 .)2、《切韵》与《广韵》已知最早韵书:《声类》魏•李登。
古音常识
以韵文考拟古音例-1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髻彼两髦,实为我仪。
《邶风柏舟》
以韵文考拟古音例-3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邶风燕燕》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小雅何草不黄》 京师之野,于时处处。 《大雅公刘》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 我征徂西,至于久野 。
韵 、韵部
韵: 本义是指和谐的声音。 传统音韵学中的韵是 指为了声韵和谐诗词 入韵字的韵腹和韵尾 要相押,而不管有无 韵头和韵头如何。因 此韵的外延要比韵母 大。 韵部:韵书中的同韵字 归纳在一起,叫韵部。 从这个意义上说,韵就 是韵部。
韵 目、韵类
韵目: 韵部的代表字叫韵目。 在语音的不同发展时 期,韵的组合和实际 读法有所不同。音韵 学家沿用了《广韵》 的韵目名称。如一东 二冬三钟四江等。 韵类:一个韵部的字,除了 韵腹和韵尾相同外,还有韵 头的差别。如果在一个韵部 里再按韵头分类,就成了韵 类。同一韵类中的字,韵头、 韵腹、韵尾、声调均相同。 类似于现代汉语里的韵母。 一个韵部里往往包含几个韵 类。
《楚辞云中君》
以韵文楚词考拟古音例-5
登昆仑兮食玉英, 与天地兮比寿, 与日月兮齐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旦余济乎江湘。
《楚辞.涉江》
初既与余成言兮, 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伤灵修之数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汉语音韵知识(上)
汉语音节的特征
韵母、韵
韵部、韵目、韵脚、韵例
关于诗体
◦先秦:风(《诗经》)骚(《楚辞》)
◦汉魏六朝:古诗
◦唐以后:古体诗、近体诗
◦诗的变体:词(诗余)、曲
《诗经》的用韵
韵例
◦从韵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
若以代词或语气词收尾,韵脚往往在代词或语气词前面,可以看
做句中韵,也有人把它看做变相的句尾韵。
◦从一章中所用韵的数量来看,可以分为一韵到底和换韵两类。
◦从韵脚相互的距离来看,大致可以分三种:
句句押韵
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另有
一种常见的押韵方式,首句入韵,第三句以下才
是奇句不押韵。
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韵部
◦韵部是指押韵字的归类,互相押韵的字原则上属于同一韵部。
原则:先秦语音
方法:系联。
第一,将诗经中可以押韵的字归并
起来;第二,通过先秦形声字的谐声偏旁归并。
◦对“叶音说”的认识:
起源于六朝时期,到宋朱熹全面用“叶音说”来
解释诗经读来不押韵的现象。
叶音说的缺陷:为追求口语语音的押韵和谐,任
意更改古诗韵,没有客观标准。
叶音说产生的原因:没有认识到古今语音的演变。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
邻近韵通押。
非入声韵和入声韵通押。
韵母近似通押。
近体诗的格律——律诗
字数:八句,每句五言或七言
平仄
◦古平声,在现代汉语里分化为阴平、阳平两个声调。
◦仄声包括三个古声调:上声、去声、入声。
入声字的判断:根据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特点。
◦普通话中b、d、g、j、zh、z六个声母的阳平字,都是古入声字。
◦普通话中读fa、fo的字,不论阴阳上去,都是古入声字。
◦普通话中d、t、n、l、z、c、s七个声母拼e韵母的,不论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普通话中k、zh、ch、sh、r五个声母拼uo韵母的,不论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普通话中b、p、m、d、t、n、l七个声母拼ie韵母的,除了“爹”字是古平声外,不论阴阳上去都是古入声字。
◦普通话中üe韵母字,除了“嗟、瘸、靴”三个字外,都是古入声字。
◦普通话中h、z两个声母拼ei韵母的字,不论阳阳上去都是古入声字。
入声字的排除条件:
◦-n、-ng韵尾的字都不是古入声字。
◦声母z、c、s拼-i韵母的字,不是入声字。
◦韵母为er的字不是入声字。
◦韵母为ui的字不是入声字。
律诗的平仄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讲究粘对:对指同一联中对句和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粘指下一联出句和上一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
同。
◦避免犯孤平:平起平收句式五律第一字须是平声。
(孤平可救)
◦避免“三平调”:仄起平收句式第三字须是仄声。
◦讲究“拗救”:拗,该用平声的用仄声,该用仄声用了平声。
救,在另一处相应的地方,把仄声换成平声,把平
声换成仄声来补救因为拗而损失了的音乐上的美感。
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仗:律诗的一般情况是半骈半散,首尾两联是散行的,中间两联则规定要用对仗。
◦初唐律诗颔联的对仗很自由,直到王维、杜甫还有不用对仗的。
与此相反,首联对仗的情况相当常见。
尾联一般不
用对仗,但也有对仗的情况。
近体诗对仗的情况:
◦只要求字面相对,不要求句法结构相对。
所谓字面相对指词类相同的互为对仗。
这种对仗叫做工对。
◦特殊对仗类型之一流水对:两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连续下来,即出句和对句是一个复句。
句式
◦音乐节奏与意义单位基本一致。
近体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一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
节词或词组。
◦每句皆须“三字尾”:每句最后三字要保持相当的独立性,即在意义上构成一个整体,在节奏上可以二一或一二。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词律
按字数:
◦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
◦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
◦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
按段落:
◦不分段,称为单调,往往是小令
◦分为前后两段,又叫前阙后阙,称为双调
◦分为三段,称为三叠
◦分为四段,叫做四叠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余辉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
忆江南,单调。
五句,二十七字。
第二、四、五句押韵,用平声韵。
——︳,︳︳︳——。
︳︳———︳︳,——︳︳︳——。
︳︳︳——。
菩萨蛮
红楼别夜夜堪惆怅,香灯半掩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菩萨蛮:双调,前后片各四句,共四十四字。
前后片第一、二句押仄声韵,第三、四句押平声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