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主体的文体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主体的文体意识
作者:熊华勇
来源:《文学教育》 2016年第19期
内容摘要:文体意识是写作主体的写作意识的最重要内容。
它是指不同文章体裁的性质、
特点、规范、规律和要求在主体心理上的建构,即在主体精神世界形成文章图样意识。
明确的
文体意识对于写作主体的读写实践尤其重要。
写作主体只有具备明确的文体意识,才更有利于
实现成功的写作。
关键词:写作主体文体文体意识
介绍和探讨文体写作理论和知识是所有写作学教材最核心的内容,但“探讨和研究写作主
体的文体意识”却成了一个薄弱环节。
这种反差表明,文体意识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尚未
获得深入思考、研究和讨论。
出于这种考虑,本文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思考。
所谓文体意识是指不同文章体裁的性质、特点、规范、规律和要求在主体心理上的建构,
即在主体精神世界形成文章图样意识。
写作主体文体意识形成后,可用于两个领域的实践:阅
读鉴赏实践;文章写作实践。
就前者而言,我们拥有了强烈的文体意识,就等于掌握了分析评
价一篇文章好坏优劣的标准和尺度,去更高效地进行阅读分析、阅读鉴赏、阅读评价活动;就
后者而言,强烈的文体意识会引导和限制我们去从事具体的文章写作,一篇文章应该怎么写不
应该怎么写,使我们可以做到“立言得体”,心中有数;不至于写出“四不像”的文章来。
可见,养成和建构自己的文体意识,既有助于提高鉴赏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文体意识
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了。
以上只是对文体意识的粗糙的整体性的理解。
若要获得较全面、具体、清晰的认识理解,
则必须对文体意识展开深入分析,这涉及如下问题需要究明:什么是文体?文体是如何形成的?构成文体的诸要素有哪些?文体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培养文体意识?等等。
“文体”是一个见仁见智歧义迭出尚未形成共识的模糊概念。
这集中表现为两种观点。
一
种观点认为,文体即文学体裁,文体研究即文学体裁的研究。
作为文学体裁的“文体”(style),其涵义,无论中西方都非常丰富复杂,既指文类,也指语体、风格等。
[1]另一种观点认为,“文体”即文本体式(指写作活动中应当普遍遵循的一种形式规范)。
[2]这两种观点孰是孰非?为了建构我们的话语平台,必须对它们作出分析取舍,并给出我们自己的解释。
大
家知道,中外文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是:文艺理论蔚为大观,卓成显学,而文章理论踽踽缓行,艰难成长。
这也自然导致一种不正常的理解——文体就是文学体裁。
这种理解显然失之偏颇。
从词汇学可知,“文体”是一个偏正式合成词,由“文”、“体”两个语素构成,要辨明“文体”之涵义,须先明了“文”、“体”两语素之所指。
显然,这里的“文”指文章或文本,而
不仅仅是指狭义的文学作品之类的文章。
而“文章”概念从性质上说,有实用性文章、有审美
性文章,这已涵括了天下所有的文章;而“文本”概念是一个含义单纯的中性词,可以理解为“表现了一定思想内容有相对完整结构的书面语言形态”,它同样涵括了天下所有的文章。
在
此意义上,可以说,文章即文本,文本即文章。
那么,“体”应作何解呢?许多论者解释
为:“体式”或“体制”或“语体”或“风格”或“模式”等等,这些解释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又总让人觉得“言不尽意”。
按照前面我们对“文体意识”之解释,“文体”之“体”即体裁,但“体裁”已被普遍理解为文学体裁,显然语义偏狭,尚需再做解释。
我们认为,“体”应理
解为“文本之身体”,作为“文本之身体”,它既有文本之共性也有文本之个性,有自身质的
规定性。
从文类上说,在性质、特点、本质、规律等方面具有质的相似性的文本自然地聚集成群,习惯上我们把这种具有质的相似性的文本归为一个文类或叫同一文体,这样不同的文类之间,其内外部规定性就很好把握和区分;从具体的某一个文本来说,即使在同一个文类内部,
因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特别是作者自身的特殊性,也会导致“文本身体”的独特性,这
既显明了文本内部规定的稳定性,又突出了文本在历史时间中的变异性。
不管是从文类还是具
体的文本上说,作为“文本之身体”之“体”都应理解为文章在性质、形式、内容、规范等方
面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
如果我们对“体裁”这个词的语源意义进行分析,一样可以得出与上面相呼应的结论。
“体裁”也是一个合成词,由“体”、“裁”两个语素构成,其中,“体”指人的身体,“裁”指(裁缝)用刀或剪子剪割布料来制衣;“体”“裁”合起来指裁缝根据具体人体的结构规格
来剪割布料以制作与特定人体相符合的衣服。
这个原始的语义后来发展出隐喻式的转义:引申
为文章写作者根据具体文本身体的规定性来选用材料、安排结构、驾驭语言、表现主题。
再后来,语义又发生偏转,专指文艺家根据文学文本身体的规定性来进行文学创作。
但这个偏转并
未被大众接受,人们在日常言谈中说到文章体裁,仍指具有不同规定性的文章类别。
虽然原初
语义“根据人的身体的结构规格来剪割布料以制衣”慢慢被人们遗忘了,但是其引申义“根据
具体文本身体的内在规定性来写文章”这个义项却仍然是“体裁”一词的最重要义项。
可以看
到“体裁”一词引申义的形成,本身彰显的就是人的强烈的“文体意识”。
结论是:文体即文章体裁,是具体的文本身体所呈现出来的既具有类的普遍性又具有个别
特殊性的样式(这种样式不仅仅指普遍的形式规范,还有内容规范,是文本在性质、特点、规律、规范等方面所具有的规定性);“体裁”概念既显明了写作主体文体意识的内在自觉,又
落实为写作实践和阅读实践的外在尺度。
“文体”的蕴含弄清楚之后,“文体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
一言以蔽之,
文体是人类整个写作实践史的产物。
写作活动的历史一方面表现为写作活动自身的性质、特点、基本矛盾、基本规律的自我呈现过程,一方面又表现为人对写作活动的本质、规律的感受、认识、遵守、利用过程;而文本自身的本质、规律的呈现过程及其被认识、理解、遵守和利用乃
至创新的过程,自然被包含在写作活动本质、规律的呈现过程及其被人“聆听”与应答的过程
之中。
文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是一个流变的历史,有生命的文体自然被保持下来,生命力短暂
的文体自然地被淘汰。
保持也好淘汰也罢,文体自身的本质、规律必然会呈现出来,从而被写
作主体认识、理解、把握,进入主体的精神世界,形成主体的文体意识,成为主体读写实践的
标准和尺度。
而我们知道,人类任何实践过程都表现为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也就是说,紧紧伴
随文体形成的另一个精神现象是:人的文体意识的形成。
文体意识同样是人类读写实践史的产物。
拿“近体诗”的形成和发展为例,我们既可以明白文体是如何形成的,也可以清楚文体意
识是如何形成的。
在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周颙发现汉语的“四声”,沈约提出诗歌创作要避
免的“八病”,“四声八病”理论得到了谢朓、王融等诗人的大力实践和倡导,这导致一种新
诗体——永明体的出现。
这种新诗体注重平仄、韵律和对仗,成为近体诗的开端,使我国古典
诗歌由比较自由的“古体”向着格律比较严整的“近体”发展。
到了唐代,古典诗歌发展到了
它的巅峰,而近体诗成为唐诗中最靓丽的风景之一,涌现了大量的创作近体诗的诗人和作品。
如今,近体诗虽然“式微”了,但古典诗歌爱好者仍坚守着近体诗的创作规范,用自身的创作
实践在发展着近体诗。
可以看到,“近体诗”及其意识的形成遵循如下规律:由实践到认知,
再由认知到实践,在二者的双向矛盾运动中,发现诗歌创作的新的美学原则,并把它表达为一
种诗歌理论,然后在实践中反复验证;理论不断成熟、完善,又反过来促进诗歌创作实践。
近
体诗就这样在实践与认识的双向矛盾运动中形成了。
而文体意识也在实践与认识的双向矛盾运
动中形成了。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活动最基本的方法。
通过对大量文本的分析、概括,人们从中抽象出构
成文本的四个基本要素:材料、主题、结构、语言。
任何文本都可以表达为“运用一定的材料
安排适体的结构选择得体的语言来表现特定思想的文章”。
任何成熟的文本无不代表着文本诸
要素(材料、主旨、结构、语言)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浑融一体的和谐关系,体现着文本诸要素的综合。
这种认识,我国古人概括为:言之有物(指材料、主旨)、言之有序(指结构)、言之有文(指语言)。
这显明了古人对写文章的基本要求,显示了古人的强烈的文体意识。
而材料、主题、结构、语言是今人对构成文本的要素的普遍性的抽象,即天下所有文本都是这四要素以富有个性的方式实现的综合。
不管古人今人,他们的概括只是对文本普遍性的占有,要成为称职优秀的读写者,还须把握特殊性:具体的文章体裁在材料使用、结构安排、语言运用、主题表现等方面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又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以及写作主体自身等方面的差异性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文体意识具有主体性、导向性和凝聚性,它影响并决定着人们读写实践的成效。
为了提高文本读写水准,我们应自觉地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文体意识。
首先,应学一点文体理论知识,了解有关文体的基本理论,有助于对文体特征、本质及一般规律的认识。
从而对复杂的文体现象具有本质的透视力。
其内容可包括文体的定义、结构、嬗变、分类、模式、边缘形态等。
尤其应重点熟悉、掌握各种基本的文体模式。
如能在头脑中多存储一些文体信息,我们在文本的读写中就会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程度。
其次,要在读写中去增强文体意识。
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去体会:一是大量阅读经典范文(包括阅读名家对名作的鉴赏分析的文章);二是在摹仿名作的基础上大量训练;三是在熟知规律的基础上超越和创新。
名作往往是某种文体模式具体化了的范本,它具体而形象地告诉人们应该这样写,或不应该这样写。
通过大量读写,我们从感性到理性获得了文本写作的知识,认识并掌握了文本写作的一般规律,在内心建立起明确的文体意识;在有了明确文体意识的前提下,进行反复训练,在阅读、思考、训练的反复互动中,定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开辟自己的创新之路,从而推动文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
[2]张杰.大学写作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241
(作者介绍:熊华勇,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