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SA防治措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SA防治措施

第一篇:MRSA防治措施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消毒隔离措施

根据本季度我院病原微生物室及临床医师上报儿科多重耐药菌病例情况(主要以MRSA居多),为防止或避免多重耐药菌引起院内传播和感染,特制定以下整改措施,要求我院儿科病区严格执行:

1、患者隔离:隔离病室门上/病床上挂接触隔离标识,患者的床头、病历用带有规定颜色的标签标明,患者的手腕系上规定颜色的腕带。

2、空气消毒:采用空气净化机进行空气消毒,并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动。

3、医务人员手的消毒:医务人员、清洁工人的手是导致MRSA在患者-医务人员-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存在MRSA感染的病房加强手的消毒甚为重要。我院强调接触患者前,接触无菌物品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所处的环境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要进行有效手卫生,以切断传播途径。接触分泌物、排泄物、血液时应戴手套,摘手套后洗手。每个床单位放一瓶快速手消毒剂,使用方法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

4、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消毒:保持环境清洁整齐,墙面消毒,拖把专用,抹布实行一床一巾,每次用后1:100“8.4”消毒液浸泡消毒。MRSA患者使用的监护设备及医疗仪器如监护仪、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吸氧装置、床单元、床头柜等固定使用,每日用快速手消毒剂或“8.4”消毒,呼吸机管路、雾化管、湿化瓶等每日消毒更换,湿化瓶每日更换,患者出院做好终末消毒。MRSA感染患者用过的床单、枕套、被褥等用“8.4”消毒液浸泡至少30分钟后清洗并送消毒供应室进行高压灭菌。

5、污物的处理:MRSA患者的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均按传染性医疗废物处理,装入双层黄色防渗透的医疗垃圾袋内密封,设明显标示后由专职人员收回暂存处。

科主任签字:护士长签字:

院感科 2018.3.31

第二篇:2011防治措施

大新庄中学预防近视、龋齿、肥胖、营养不良等问题的

防治措施

一、指导思想

树立“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观念”的思想,切实贯彻执行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提高全校师生健康水平,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二、工作计划

1、成立常见病综合防治领导小组。

2、建立健全各种卫生管理制度是减少各种疾病发生的有利保证。

3、做好常见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4、加强对学生进行常见病如近视、营养不良、肥胖、龋齿等问题的预防治疗。

三、目标措施

(一)预防近视眼

1、目标:力争将近视眼新发病率控制在3%;

2、措施:

⑴、注意学生的用眼卫生习惯,读书写字时要养成“离书本一尺、离笔尖一寸、胸离桌一拳”的良好读写姿势,每次连续看书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⑵、注意采光照明,不在阳光直射下或暗淡的灯光下看书,不在走路时或乘车时看书。

⑶、注意合理营养,教育学生不挑食、偏食。

⑷、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制。

(二)预防龋齿

1、目标:将龋齿发病率控制在3%以内,填充率达65%以上。

2、措施:

⑴、健康教育:将学生口腔保健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向

学生传授龋齿病与牙周病的危害,预防等口腔保健知识,采取干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⑵、提高学生的有效刷牙率,达90%以上。⑶、推广使用保健牙刷,达80%以上。⑷、推广使用含氟牙膏以氟离子投入。

⑸、龋齿填充,体检结果及时通知家长,以便得到尽快填充治疗。

(三)预防营养不良与肥胖

1、目标:营养不良率控制在10%以内,肥胖率力争控制在5%以内。

2、措施:

⑴、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进行预防。将合理营养的知识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对象,包括家长、教师和学生。

⑵、防治指导:定期检查患病学生,每年常规体检一次。体检结果及时通知家长,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使营养不良学生得以及时到医院诊治。对患有营养不良肥胖学生进行个体膳食指导,鼓励其多参加体育活动。

⑶、加强体育锻炼。多参加集体活动,多散步。

⑷、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做到食物多样、多吃蔬菜水果、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摄取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动物油,才能够满足生长发育对所有营养素的需要。按营养学要求,做到食物多样,谷物为主,有荤有素;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和豆制品经常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根据营养学家建议,主食除米饭、面粉制品之外,还应吃玉米、小米、荞麦、高粱米、甘薯等杂粮。

第三篇:登革热防治措施

登革热简介与防治措施登革热(Dengue Fever,简称DF)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病毒属黄毒科(F1aviviridae)黄病毒属(F1avivirus)。以流行病学分类属虫媒病毒B组,血清学上分4个血清型,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班蚊)传播。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

登革热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779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首先记述有关节痛和发热的疾病,Bylon称之为关节热。1780年美国费城以北亦发生本病流行,以后不断有类似记载。直至1869年,本病才由伦敦皇家内科学院定名为登革热。

一、病理改变

有肝、肾、心和脑的退行性变;心内膜、心包、胸膜、胃肠粘膜、肌肉、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出血;皮疹内小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重症患者可有肝小叶中央坏死及淤胆,小叶性肺炎,肺小脓肿形成等。

二、登革热临床表现症状

1.发病较突然,有畏寒、发热,伴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常为24~36小时内达39~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

2.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3.伴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4.表浅淋巴结肿大。

5.皮疹:于病程5~7日出现为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皮下出血点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3~5日。

6.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脑炎样脑病症状和体征。

7.有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阳性),一般在病程5~8日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或胸腹腔出血。

8.严重的有多器官大量出血、肝肿大,少数会引起休克。

三、怀疑登革热要做的实验室检查

1.末梢血检查:血小板减少(低于100×109 /L)。白细胞总数减少而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类计数相对增多。

2.血红细胞容积增加20%以上。

3.单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

4.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5.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长。

6.从急性期病人血清、血桨、血细胞层分离到登革病毒或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