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第二章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学科视角、分析路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政党以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规划、实施、评判公共政策
●政策效果以社会价值作为评估标准
2.超理性分析 超理性过程基本上是非逻辑过程——直觉、创造力、灵感、隐含 的知识、信仰、情感、魅力、忠诚、意志、政治、预见力。
第四节 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一.研究方式的类型划分及其选择
基本研究方式 1.调查研究—— “自然采集”的研究方式 2.实验研究——“人工制造”的研究方式 3.实地研究—— 以参与观察和个案研究的形式进行;研究者经历“ 融 入一跳出”的角色转换过程 4.非介入性研究——文献研究,利用二手资料进行研究,间接性
二.政治学视角
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输出的主要内容
三.管理学视角
管理科学对公共政策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决策科学。 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四.经济学视角
以经济学的理论假定、概念框架、分析方法及技术研究政策问题
五.社会学视角
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大量具体政策都属于社会政策。 社会学的实证研究应用于公共政策。
第三节
公共政策学的分析路径
非正式规则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 、意识形态等因素。
【新制度主义的三大流派】
1.新制度主义的流派之一 —— 历史制度主义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通过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制度来解释社会政治现象。 制度的“路径依赖”:最初所选择的制度具有自我强化效应,制 度的发展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惯性,继承性)
经典例子:“囚徒困境”“集体行动的困境”“公地悲剧” 超链接1:囚徒困境.doc 说明的主要问题: ●制度影响行为者之间战略互动方式;有效的制度安排是人类生活 的内在要求。 ●个人的理性选择应转化为集体的理性选择(公共选择),行为者 应相互达成契约、形成规范,以实现合作双赢;制度的创造及变 迁是相关行为者之间达成一致协议的结果。 超链接2:三种理性选择模型比较.doc
二.一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略) 三.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略)
五.辩证唯物主义
突出的特点:全面性 综合性 批判继承性 实践性
上述公共政策学研究方法所依据的【五种认识论】,对于在不同 的社会政治制度和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下形成和发展的公共政策学 ,分别具有统摄性、基础性和指导性作用。
第二节 公共政策研究的多学科视角
一.哲学视角
哲学从整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世界的一般规律,对自然科 学和社会科学都具有指导性。
一.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和矛盾分析
1.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 ○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 ○政策系统的目标分析
○政策系统的结构分析
2.公共政策的矛盾分析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二.公共政策的历史—比较分析
1.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
任何公共政策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作为动态过程 而存在,都是历史必然性和历史暂时性的统一。
2.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
比较见异同 比较分优劣 比较出真知 社会问题提上政策议程的比较 政策方案的比较 执行和评估过程中的前后比较 预期与实际效果的比较 公共政策跨地区、跨国比较 „„ 3.公共政策的案例研究 个案研究或个案分析 案例研究目的:进行诊断,探明原因,提出应对方案,包括从中 推导出典型性、普遍适用性或者具有启发性的方案。
二.理性主义
○人的认识起源于理性直观而不是感觉经验 ○理性本身人人共有
○掌握事物的共同本质和一般规律
○强调演绎法
三.逻辑经验主义(逻辑实证主义)
○经验证实原则 ○数理逻辑用作分析论证 ○科学主义(数学计算和经验实证)
四.后现代主义
○主张自然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研究工作不应在人为设计或实 验设定的背景下进行,而应在自然环境下进行。 ○呼唤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主体性、心灵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独特性 ○反对机械主义、权威主义、科学专制主义和“宏大叙事” ○崇尚解构、差异性、意识的碎片化、多元论、非中心化 ○重视非理性、反理性和超理性等反科学主义的创造性思维
3. 新制度主义的流派之三 —— 社会学制度主义 (sociological institutionalism) 理论基础:“社会人”假设
社会学制度主义在最为广泛的意义上界定制度,不仅包括正式
规则、程序、规范,而且还包括为人的行动提供“意义框架”的象 征系统、认知模式和道德模板等,从而打破了制度与文化之间的界 限,倾向于将文化本身也界定为制度,对制度与个体行动之间关系 的理解类似于“文化途径”。
○非市场决策中的价格理论 (如纳什均衡、帕累托最优问题)
2.社会形态分析 社会形态是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是社会主义国家 方针路线和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调整、终结的重要理论基础。 3.社会阶级与阶层分析 对阶级结构的分析和研究,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 策的重要依据。
4.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 传统制度主义将公共政策看作政府机构或制度的产出。 新制度主义为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范式,进一步 推动公共政策研究的深入发展。
五.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与超理性分析
1.价值分析 公共政策价值观主要包括:政策理论、政策理想、意识形态、政 策认知、政策感情、政策态度和评价标准。 公共政策价值观影响、制约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目标人群)的活 动,渗透到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 价值取向在政策活动中的作用: ●政策主体根据其价值判断、确定和诊断公共政策问题 ●多元价值取向能够促使政策主体之间展开政策辩论和平等对话, 实现政策活动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政府以实现社会发展和巩固根本社会制度的价值选择来制定和实 施公共政策
第二章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学科视角 与分析路径
认识论基础多样性
学科视角多样性 分析路径多样性
操作层面或工具性方法多样性
第一节 公共政策学研究方法的认识论基础
哲学上的元方法层面,抽象层面的认识论,具有多样性
一.经验主义
○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 ○认识需从个别、特殊的事物出发 ○注重对个案和部分的研究 ○强调归纳逻辑的根本作用 ○强调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新制度主义的流派之二 ——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吸收新古典经济学中有关“经济人”的假设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 中有关制度在经济生活中作用的理论。
当每个个体采取行动以实现个人偏好的最大化时,却可能产生对 集体而言为次优的结果,原因在于缺乏人们合作实现集体目标的制 度安排。
阶层:同一阶级中,由于所处阶级地位不同而分成的若干层次。
稳定的社会结构应是橄榄型。通过分析社会阶层的实际状况,可 以制定相关政策,合理调整社会结构,最大限度地保持社会稳定 和可持续发展。
四.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
广义的制度insititution,既包括“规则”(正式规则和非正式 规则),也包括“机构”。
三.公共政策的经济—社会分析
1.经济分析方法 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政治现象和公共政策(非市场决策)最成功 的是公共选择理论,其目的在于克服政府干预的局限和缺陷。 公共选择理论对非市场决策的分析思路: ○“经济人假设”——理性计算(成本—收益计算)的功利主义 行为假设
○选民偏好显示过程类似于市场行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理性私 虑、是否投票或参与政治活动考虑成本问题、通过投票实现需 求表达和建立政治契约交换关系、自由进退政团社团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