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精读:“不可能打工”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评精读第1弹
“不可能打工”!
流量追捧下的“网红文化病”咋治?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4月21日)评论员:梁言品
(标题一叹一问,抢眼)
①有人说,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成名时间。对周某来说,他的成名就在2012年因偷电动车被抓获时,说出“这辈子不可能打工”这句话的一瞬间。然而,如此出名的荒诞剧,数年后竟仍在上演。(摆出“出名荒诞剧”现象。)
②这几天,周某刑满释放,接他的除了家人,还有不少网络直播公司。据统计,有30多家网红经纪公司、直播平台公司与周某家属接触,甚至有人提出过二三百万的签约价。虽然周某目前并未“签约出道”,并表示已有生活规划,但是“被追捧”的狂欢真乃咄咄怪事,令人大跌眼镜。(概括周某“被追捧”的狂欢事件,指出这是一种“咄咄怪事”,是一种“网络文化病”,属于议论文的“是什么”部分。)
③热度是流量,流量是价值,这是网红世界、网红经济里的一层逻辑。无论周某曾经做过什么说过什么、在服刑期间如何改过自新、未来将如何发展,作为被追捧的“网红”,他都显得有些“被动”。即便有“流量潜质”,也不应被恶意消费。正如人们所担心的,一些直播平台倘若借“不打工”的梗来营销炒作,传播“坐享其成”的扭曲观念,岂不贻害无穷。这样的“网红”,我们不需要;这样的热度,更应该凉一凉。(分析为什么是“咄咄怪事”:这种恶意消费传播了“坐享其成”的扭曲观念,属于议论文的“为什么”部分。)
④不是什么热点都能蹭,不是什么流量都能追。疫情期间,就有人推出“新型冠状病毒仿妆”,甚至cos“肺炎&医生”,把伤害当娱乐,引发很多人的“不适感”。诸如此类,将灾难娱乐化、将行为低俗化、将价值扭曲化(精简的整句!)的言行,纵然能抓住“眼球”,也不可能换来“回眸”。(采用了类比引申论证法,且“眼球”与“回眸”的借代手法好!)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网红兴起、流量汹涌并没有必然的“原罪”,而为了红、为了火、为了利却突破底线、毁坏三观,则是在“纵恶”。对此,人们应该警醒、警惕并给予警示。(消除“网红文化病”的方法一:不可突破底线,不可毁三观。开启议论文的“怎么办”部分。)
⑤“网红”需要流量,更要有文化。其实,“网红”这一庞大群体,纷繁芜杂、参差不齐,有的夸张怪异,有的哗众取宠,有的则有真才实学。近年来,不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知识人”“文化人”被追捧为“网红”,传递知识、见识与才识,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品位、有格调、有价值的典范。在铁打的网络、流水的网红之间,在流量与变现之间,那些得以存留下来的、被记住的并非是什么商业能力而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魅力。(并非是……而是……,正反分析法)只有守正且创新、身正且行直、怀珠且抱玉(这一组整句特别好!)的人,以文化“赋能”,“网红”才会变“常红”。(消除“网红文化病”的进一步方法是:在不突破底线不毁三观的基础上,以文化赋能。)
⑥我们不仅需要有文化力的“网红”,而且呼唤营造有生命力的“网红文化”。这既是一个行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良性氛围,也是“网红经济”“互联网经济”赖以生存的肌体生态。这就要警惕互联网之下的大众狂欢沦为突破底线的盲目疯狂,也要避免商业逐利的需求对网络发展趋势形成裹挟。人们想看到的肯定不是审丑、窥探、炒作、冲击公序良俗的种种不堪,而是分享、协作、鼓励、创新、超越的可能性与可塑性(不是……而是……,正反分析说理法)。即便是流量,也请“为湖北拼一单”“给白衣天使加油”“借美食给传统文化打个‘call’”的正能量更多一些。抵制网红世界里的“文化癌变”、涵养健康发展的精神气质,需要从每一个作品、每一份创意、每一点责任做起,更需要每个互联网平台不作助攻,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消除“网红文化病”的更进一步的方法是:营造有生命力的网红文化,涵养健康发展的正能量。这段的遣词造句以及事例的列举特别精简!)
⑦出狱后的周某对过往所为直言“后悔”,以后想在家种地。希望他不会在短暂的“被追捧”中迷失,而是能用劳动为自己赢得精彩,走好接下来的人生之路。(照应开头,并提出希望:能用劳动为自己赢得精彩。首尾圆合,收束干净利落!)
总评:这是人民日报评论昨天推出的一则时评,是一篇结构上层层递进的典范议论文。首先主体结构上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层次清晰,构成了结构上大递进,且详写了“怎么办”,照应了题目中的“咋治”。其次“怎么办”部分的三个分论点更是层层递进:从“不突破三观底线”到“有文化建设”到“有生命力的文化建设”,简直是紧锣密鼓一锤重似一锤,锤锤击打出根治网红“文化癌变”的良音!要想写出深刻的议论文,建议多采用递进式!再则,本文的遣词、造句、叙例也是特别精简,排偶整句的时时闪现也增加了说理的气势。比喻、借代、对比、类比等手法的运用为议论的文采硬核加分,引申、正反、假设等多样化的论证分析法的运用也让说理“头头是道”。好文,读,多读!
1、这样“丧”的人生,不该上热搜
《钱江晚报》魏英杰
那个曾经频繁出没南宁街头、因偷窃电瓶车入狱、在接受电视台采访后莫名成为网红的周某齐,很快就要出狱了。还没出狱他就登上了热搜。有人调侃,赶紧看好你的电瓶车;还有人给他出主意——进军直播行业,保准更红。
周某齐的出名,不是因为他当年在街头四处偷电瓶车,也不是因为他几进几出看守所,而是源自于网上热转的一段视频。视频中,他语出惊人,不断刷新普通人的正常认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连带被电视台录像的画面做成的动图,让这位老兄在网上红了。
周某齐引起人们关注和热议,其中有恶搞成分,也有一种“比惨”心理——你看这个人,三餐无着落,四处流浪,还能有多少人比他惨?他都能活成这样,那么“豁达”“乐观”,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笑对人生?
人们是敬佩他吗?当然不是。周某齐不过是人们生活的轻松剂,是博人一笑的佐料。在他面前,混得再不好的人,似乎也能找到一种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多少有些变态。
多数人都是正常的,所以多数人不会有类似周某齐那样的人生价值观。如果非要说他的走红有何意义,应该在于给人一种警示:一个没有生活信念、不愿自食其力、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看他的视频,笔者不由冒出一个念头:如果这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想?这时候,不期然间有一种深深的悲哀,如果一个孩子长大成人变成这副模样,做父母的不知该会有多么心痛,多么自责,因为所有关于做人的教育、关于人生的经验,在周某齐这里都成了一团空气。他就像是一个外星来客,与这个世界竟是如此格格不入。
这样的人生是不值得的,因为一个人,有手有脚有力气,本该去为自己的生活打拼,哪怕人生跌落到谷底,也不该放弃信念,丧失尊严。
当下,少数年轻人中潜伏着一种悲观颓废的“丧文化”,像周某齐这样的“丧”,对生活如此消极,那么这种所谓“文化”就应该被抛弃。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的亲友过这种生活,这不是任何一个受过正常教育的人应该有的生活。
虽然,周某齐还没有完全失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他连去努力一下的念头都没有。换句话说,他是想不劳而获,随波逐流。可这样的人,竟然还被有些人视作“精神图腾”,真的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了。
有哲人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这是对一个人应当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告诫。落到物质层面,如果一个人连自食其力的想法都没有,当然更不值得推崇。希望周某齐出狱后,能够从头开始,开启人生希望,拥有健康生活。
2、不是所有议题都适合被娱乐化消解
《南方都市报》龙哥
近日,山西禹门警方发布公开信,劝告在逃命案嫌疑人解丽萍自首。禹门警方表示:不是作秀,也不是客气。然而,严肃的公开信却在关于命案嫌疑人的讨论中突然出现了一丝“歪楼”的气息,“颜值确实高”“像某明星的妈妈”扎眼地出现在了网友评论中。与此同时,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阿三即将出狱的消息也在网络热炒,网友们用“颤抖吧,电瓶车们”“喂!我偷电瓶车养你啊”等留言放飞自己的“喜剧天赋”。
不过,是否所有议题都适合被娱乐?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归根结底,网友关于上述两个话题的讨论实际上指向了公共安全领域。一个是在逃的命案嫌疑人,一个是因盗窃罪、抢劫罪“四进宫”,并公开声称“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只能靠偷维持生活”的惯犯。前者可能在逃窜过程中引发更多社会治安风险,后者则需要考虑如何帮助其重归社会,以免在出狱后继续依靠盗窃为生。
然而,公共安全领域的议题却在网络空间转向了娱乐化,好事者对命案嫌疑人的颜值、窃贼几句看似搞笑的话津津乐道。娱乐的话语抢占了公众的媒介注意力,攻占了公共的议题讨论场。当娱乐不以“黑色幽默”介入严肃议题,则应该自觉与其保持距离。
近年来,“流量文化”引导着互联网的内容生产和技术变迁,而泛娱乐作为获取流量的重要入口,主导着内容生产框架和平台运营逻辑。不过,自由有其边界,同样娱乐的自由也应该有边界,这条边界便是“娱乐自由”对进入某些严肃议题理当有所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