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教学重点、难点: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投影展示网上下载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讲授新课)从CO和的化学式可以看出:CO分子比分子少1个氧原子。由于分子构成的不同,两者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别。(结构决定性质)。

师:回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阅读小结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思考、讨论)1、有人用炉火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火炉上放一盆水,这样做行吗?

答:不行,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2、有人说他身强力壮,不会煤气中毒,等到一闻到煤气味就把火炉搬出去,这样做行吗?

答:不行。因为一氧化碳没有气味。

(课堂练习)1、某无毒气体的密度大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用的方法()

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现有下列四种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试回答:

(1)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_______

(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______

(3)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法收

集的是_______

(4)即可用向下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法收

集的是_______

(投影)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视频。小结。

(板书)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2CO+O2 =2CO2

(投影)一氧化碳还原性视频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CO+CuO ===Cu+CO2

从实验可以看到黑色的氧化铜变成了红色的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步骤:

①先通一会儿CO气体;(为什么?)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③停止加热;

④处理收集到的尾气。

现象: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为光亮的红色固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CO使CuO还原成Cu,同时生成。在该反应

3.一氧化碳的毒性(投影)

师:一氧化碳有剧毒。这是因为一氧化碳吸进肺里很容易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跟氧气结合,人体就缺少氧气。如果吸入较多的一氧化碳,会因缺少氧气而死亡。

(课堂练习)1、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2、氢气和一氧化碳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它们都是______颜色,_____气味的气体,_____溶于水。相似的化学性质是都有_______性和_______性。工业上常用它们冶炼金属,主要是利用它们的______性,还常用作气体燃料,是利用它们的______性。

3、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碳氢化合物,CO,CO2,和氮的氧化物(如NO)等物质,因而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

(1)尾气中的_________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2)治理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它的作用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写出CO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 + 2NO === N2 + 2CO2

板书设计: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还原性

3、毒性

问题:

1、在本节中你是怎样调研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

答:调研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应从学生以往的学习状况、年龄特点、学习兴趣等多方面入手。针对我所教学的班级学生是较熟悉的,对学生平时有较多的了解。因此为了调研他们的学习起点和学习障碍我在课前做了如下工作。一、通过作业了解。二、通过课前预习了解。三、通过精心设计的预习提纲了解。四、通过对话了解。同时还应关注个体的差异,使得上课时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是什么?

答:学习起点:已学的物质(如O2、CO2、C)的性质和制取。设计教学时应注重知识间的比较,使所学知识更清淅、明朗。如物理性质可以从三个方面(色味态、溶解性、密度)与O2、CO2作比较。化学性质可以从二个方面(可燃性、还原性)与C比较。课前预习时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填写。

学习障碍:不同个体学习障碍有较大的差异,共同点是:一、由一氧化碳物理性质得出其收集方法时未考虑其毒性而选择排空气法。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还原性。学习这一知识时学生最大的障碍在于易与其他物质的性质混淆。以及还原性实验操作步骤的理解。为此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一氧化碳的毒性,多用视频展示实验让学生感性的认识。对于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教学时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思

考,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理解。

3、展示基于学生的认知脉络而设计的系列问题。

答:一、O2、CO2有哪些物理性质?二、阅读课文,你认为C O有哪些物理性质?三、单质碳有哪些化学性质?四、通过实验你认为CO燃烧产物是什么?五、如何鉴别CO、CH4、H2?(产物鉴别法)六、为什么要先通CO再加热?反应后要先酒精灯再停止通CO?这一系列问题基于这一节课的知识脉络以及前后知识的联系而设计的。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逐步理解知识、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