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策略浅谈.ppt
合集下载
中学生整本书阅读方法与策略探究 课件(64张PPT)
![中学生整本书阅读方法与策略探究 课件(6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143e82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4.png)
【阅读经典·提升素养】
(4)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 读、读懂全书,勾画圈点,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 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重要观点和价 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在特定学术与社 会场景中,考察发现本书的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 读和思考,研究感受本书的语言魅力和逻辑力量。
【阅读经典·提升素养】
【阅读经典·提升素养】
(3)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通 读全书,把握完整的艺术世界;从最使自己感动的 故事、人物、场景、语言、内在精神等某些方面入 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品味欣赏语言表达 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整体的艺术架构和感人场景, 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 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全面研究小说的艺术价 值。
(5)利用书中目录、序跋、注释等信息,学习 检索作者、作品背景、相关评价、同类作品比较等 资料,引发对作家作品的深入研读。
【阅读经典·提升素养】
(6)联系个人经验,深入理解作品;享受读书 的愉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作品中汲取营养,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运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 概或提要。撰写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介,通过口头、 书面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
【阅读经典·提升素养】
(4)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成功经 验,及时组织经验交流与分享。应善于发现、保护 和支持学生阅读中产生的真知灼见。
选修Ⅰ课程8项(4+4):“语言积累与探究”“整本书 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学习”“现代作家作 品研习”“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 文化论著研习”。
选修Ⅱ课程8项(4+4):“语言积累与探究”“整本书 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学习”“现代作家作 品专题研讨”“传统文化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 术论著专题研讨”。
(4)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 读、读懂全书,勾画圈点,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 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重要观点和价 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在特定学术与社 会场景中,考察发现本书的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 读和思考,研究感受本书的语言魅力和逻辑力量。
【阅读经典·提升素养】
【阅读经典·提升素养】
(3)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通 读全书,把握完整的艺术世界;从最使自己感动的 故事、人物、场景、语言、内在精神等某些方面入 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品味欣赏语言表达 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整体的艺术架构和感人场景, 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 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全面研究小说的艺术价 值。
(5)利用书中目录、序跋、注释等信息,学习 检索作者、作品背景、相关评价、同类作品比较等 资料,引发对作家作品的深入研读。
【阅读经典·提升素养】
(6)联系个人经验,深入理解作品;享受读书 的愉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作品中汲取营养,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运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 概或提要。撰写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介,通过口头、 书面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
【阅读经典·提升素养】
(4)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成功经 验,及时组织经验交流与分享。应善于发现、保护 和支持学生阅读中产生的真知灼见。
选修Ⅰ课程8项(4+4):“语言积累与探究”“整本书 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学习”“现代作家作 品研习”“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 文化论著研习”。
选修Ⅱ课程8项(4+4):“语言积累与探究”“整本书 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学习”“现代作家作 品专题研讨”“传统文化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 术论著专题研讨”。
阅读策略PPT课件
![阅读策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2b1dc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19.png)
02
阅读理解策略
预测和推理
总结词
利用文本中的线索,对后续内容进行 预测或推断。
详细描述
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利用标题、关键 词、图片等线索,对文章的主题、情 节发展、人物关系等进行预测或推理 ,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总结和概括
总结词
将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简明扼要 的总结或概括。
详细描述
在阅读过程中,适时停下来对已 读内容进行总结或概括,有助于 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主要观点 ,同时也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阅读与口语的结合
复述内容
角色扮演
通过阅读,学习如何复述所读内容,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通过阅读故事或小说,学习如何扮演 不同角色,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进行 口语表达。
讨论交流
在阅读过程中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 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提高口语表 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阅读与学习的结合
知识积累
通过阅读,不断积累各种知识和 信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学
提问和澄清
总结词
针对文章中的不明确或难以理解的部分,提出疑问并进行澄 清。
详细描述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理解或模糊不清的内容时,及时提出 疑问并进行澄清,有助于深入理解文章,减少误解和歧义。
监控和调整
总结词
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监控自己的理解程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详细描述
在阅读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自己的理解程度,如发现理解有误或不够深入,及时 进行调整,如重新阅读、查找资料等,以纠正偏差并加深理解。同时,也要根据 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需求,灵活调整阅读策略和方法。
精读
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细 节和深层含义。
笔记
记录文章中的重要观点、论证 和例子,帮助理解和记忆。
阅读策略教学经验分享.ppt
![阅读策略教学经验分享.ppt](https://img.taocdn.com/s3/m/83980b36aeaad1f347933f26.png)
閱讀策略教學經驗分享
肆、閱讀成果 :
1. 晨讀時間能主動安靜閱讀,甚至晨讀時間 結束,還意猶未盡,須老師催促才合起書 本去打掃。孩子已體會閱讀樂趣,閱讀習 慣漸趨形成。
閱讀策略教學經驗分享
肆、閱讀成果 :
2.閱讀策略指導成效問卷調查中(「原來如此 」一書),孩子自評透過閱讀策略(畫重點 畫出關鍵字詞、提問)能學得書中知識達八 、九成,且喜歡老師陪讀指導,同時多數孩 子自評學習態度為80~90分以上。
閱讀策略教學經驗分享
報告人 新東國小 王靜慧 老師
閱讀策略教學經驗分享
壹、前言與動機
新東國小位於後壁區,是郊區小學校 外配子女及隔代教養的比例高 學生文化刺激少,學生家裡沒有課外書 學習起點經驗不足,造成學習上低成就 「台窩灣樂讀協會」專案補助書籍 擬定兩年語文深耕計畫
閱讀策略教學經驗分享
貳、教學計畫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學童養成主動閱讀的良好習慣及興考與解決問題能力,並豐富 學童精神世界。 3.藉由親子共讀活動,增進親子互動關係,促 進家庭生活和諧美滿。
閱讀策略教學經驗分享
貳、教學計畫
(一)教學目標: 4.學習用字、遣詞,提昇說話及寫作的內涵及 水準。 5.運用同儕共讀、分享、討論及戲劇演出等方 式,讓學童享受閱讀的樂趣。
閱讀策略教學經驗分享
叁、閱讀策略教學過程-實做活動&感動
5.閱讀策略指導 : (閱讀策略:戲劇演出、互相教導、猜測、 畫重點、摘要、提問)
默讀故事→提問→釐清內容及中心思想 分配角色→念台詞→語調&表情→肢體動作和走位 「下午要演戲嗎? 」 「YA ! 」 猜測 →默讀→畫重點→摘要提問 「怡婷好厲害耶!」 「老師,怎麼今天沒有讀『原來如此』?」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验交流(课堂ppt)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验交流(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845a10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b.png)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 本的语言美感和情感表达,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01
02
03
04
定期阅读
鼓励学生每天定时阅读,培养 阅读习惯。
多读好书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好书, 拓宽阅读视野。
做读书笔记
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记录阅读心得和感悟,提高阅
读质量。
分享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和交流 活动,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
阅读兴趣等方面。
制定评价标准
根据评价目标,制定具体的评价 标准,如阅读理解题的得分标准、
阅读速度的合格标准等。
细化评价指标
进一步细化评价标准,将大的评 价目标分解成小的、可操作的指 标,如词汇理解、句子理解、篇
章理解等。
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发言、讨论等方面,评价学 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态度。
02
为学生提供图书馆、电子书等多种阅读资源,方便学生进行自
主阅读。
给予及时反馈和评价
03
对学生的阅读成果给予及时反馈和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努
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阅读动力。
04
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因素
深入分析文本内容, 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 元素,如诚信、友善、 爱国等。
结合文本背景和作者 生平,让学生了解德 育因素在文本中的体 现。
阅读理解测试
通过定期的阅读理解测试,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进步情况,为个 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阅读作品展示
鼓励学生将阅读的成果以作品的形式展示出来,如读后感、故事续写、 情景对话等,以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师自我反思与改进
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01
02
03
04
定期阅读
鼓励学生每天定时阅读,培养 阅读习惯。
多读好书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好书, 拓宽阅读视野。
做读书笔记
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记录阅读心得和感悟,提高阅
读质量。
分享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和交流 活动,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
阅读兴趣等方面。
制定评价标准
根据评价目标,制定具体的评价 标准,如阅读理解题的得分标准、
阅读速度的合格标准等。
细化评价指标
进一步细化评价标准,将大的评 价目标分解成小的、可操作的指 标,如词汇理解、句子理解、篇
章理解等。
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发言、讨论等方面,评价学 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态度。
02
为学生提供图书馆、电子书等多种阅读资源,方便学生进行自
主阅读。
给予及时反馈和评价
03
对学生的阅读成果给予及时反馈和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努
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阅读动力。
04
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因素
深入分析文本内容, 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 元素,如诚信、友善、 爱国等。
结合文本背景和作者 生平,让学生了解德 育因素在文本中的体 现。
阅读理解测试
通过定期的阅读理解测试,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进步情况,为个 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阅读作品展示
鼓励学生将阅读的成果以作品的形式展示出来,如读后感、故事续写、 情景对话等,以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师自我反思与改进
小学语文培训课件:有效阅读教学策略PPT教学课件
![小学语文培训课件:有效阅读教学策略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3ef0b584254b35eefd3491.png)
• 教课文必须以课标为基本依据,尤其要以课标中 指定的年段目标为依据。
• 一定要熟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并以此来确定
每202篇0/12/1课1 文的教学重点。
3
二、取舍要有度
• 懂得删繁就简就是一种大智慧。
• 薛法根老师有个著名的法则,叫“三不 教”:
• 学生已知已懂的,不教;
• 学生自学能懂的,不教;
适合自己的教法,直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
格。 2020/12/11
10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1
• 传统教学注重接受性学习方式。
•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成了教学的核心理念,因此课程标准大
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020/12/11
5
•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并非否定接受性学习方式。
• 在教学实践中,两种学习方式都 不可缺少的。
• 认真研究两种学习方式如何有机
结合,使它们在教学中交互发挥
作用。
2020/12/11
6
四、不忽视识字与写字教学
•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
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
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这就意味着识字在阅读
课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 繁、难字,要引导学生重点识记。
• 加强写字教学。田字格、方格中的字必须做到
• 教了暂时也不懂的,不教。
• 某个内容放到别的课文中去教也许更好的, 不教。
• 合2020起/12/11来可以叫做“四不教”。
4
三、处理好两种学习方式的关系
• 学习方式有两种基本的方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精品PPT课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a5bd9f856a561252d36ffd.png)
低段"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
要坚持把培养 学生的阅读兴 趣放到“阅读 教学”的首位 。
2
要坚持在阅读 教学中切实过 好“认读”关 。
3
“阅读教学 ”应坚持以 培养学生的 语感为主。
具体要求
1 重视阅读情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从学习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具备最起码的阅读能力
2
抓起(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阅读),而把理解 程度的要求尽量降低到最底线(如"了解词句的意思
2 强化篇章意识:揣摩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领悟表达的方法;
3 能明确记叙性、说明性课文及诗歌的基本特征和需 要理解的重点。
二、高段阅读课流程:
CLICK TOADD CAPTION TEXT
第一课时 1.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高年段则要求能准确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精读感悟,领悟表达; 3.课堂练习(读或写的拓展)
1.复习巩固
2.熟读课文,形成积累(在中年级,对背诵的内容、篇幅
、自主选择的比例可适当加大);
3.课堂拓展(低年级以有指导的练写生字和写话为主要内
容;中年级则以适度的拓展性阅读或迁移性的读写练习为主)
。
第
三 部分
高段
一、 高年级理解的重点
1
理解关键词句在一定语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其感情 色彩,推想其内涵,体会表达效果,学会遣词造句;
关于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常规的意见 :
CLICK TOADD CAPTION TEXT
写作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写 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 学生学会观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用我手写我口,用我手写我 想,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精品PPT课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818b3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f.png)
(三)作业设置及批改
关于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常规的意见:
CLICK TOADD CAPTION TEXT
2、读书笔记(小作文) 从三年级开始设读书笔记,钢笔书写,每周一次,利用阅读课和课外时间进行。三四年级以摘抄好的词句段为主,也可写观察日记。五六年级以摘抄好的句子,归纳主要内容,写读后感,仿写、日记为主,具体内容及字数教师不作统一要求。以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为主要目的。
中段阅读课流程:
CLICK TOADD CAPTION TEXT
第二课时 1.复习巩固 2.熟读课文,形成积累(在中年级,对背诵的内容、篇幅、自主选择的比例可适当加大); 3.课堂拓展(低年级以有指导的练写生字和写话为主要内容;中年级则以适度的拓展性阅读或迁移性的读写练习为主)。
第一课时 1.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高年段则要求能准确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精读感悟,领悟表达; 3.课堂练习(读或写的拓展)
二、高段阅读课流程:
CLICK TOADD CAPTION TEXT
第二课时 1.复习巩固 2.拓展延伸
中段
第 二 部分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三个侧重点
理解能力: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2
读书能力:在坚持抓好正确、流利和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强默读、略读能力的培养,为加快阅读速度打好基础;
2
重视阅读情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1
3
从一开始便注重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词语积累,同时提倡交流与合作。也就是概括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识、写、读、背、习",即"识字、写字、读书、背诵、习惯"。
关于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常规的意见:
CLICK TOADD CAPTION TEXT
2、读书笔记(小作文) 从三年级开始设读书笔记,钢笔书写,每周一次,利用阅读课和课外时间进行。三四年级以摘抄好的词句段为主,也可写观察日记。五六年级以摘抄好的句子,归纳主要内容,写读后感,仿写、日记为主,具体内容及字数教师不作统一要求。以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为主要目的。
中段阅读课流程:
CLICK TOADD CAPTION TEXT
第二课时 1.复习巩固 2.熟读课文,形成积累(在中年级,对背诵的内容、篇幅、自主选择的比例可适当加大); 3.课堂拓展(低年级以有指导的练写生字和写话为主要内容;中年级则以适度的拓展性阅读或迁移性的读写练习为主)。
第一课时 1.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高年段则要求能准确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精读感悟,领悟表达; 3.课堂练习(读或写的拓展)
二、高段阅读课流程:
CLICK TOADD CAPTION TEXT
第二课时 1.复习巩固 2.拓展延伸
中段
第 二 部分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三个侧重点
理解能力: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2
读书能力:在坚持抓好正确、流利和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强默读、略读能力的培养,为加快阅读速度打好基础;
2
重视阅读情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1
3
从一开始便注重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词语积累,同时提倡交流与合作。也就是概括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识、写、读、背、习",即"识字、写字、读书、背诵、习惯"。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PPT学习教案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0fc93ece2f0066f53322f6.png)
第13页/共21页
1、指导默读。默读是不出声地目视。文字符号通过视觉直
映大脑,为大脑提供思维材料。默读的视觉广度大,阅读 速度快。默读可以重复看,反复看,有助于理解。由于阅 读时默默无声,更利于思考。除诗歌以外一般阅读多用此 法;在查阅资料,阅读报刊,以及在理解性阅读、研究性 阅读中也广泛使用默读法。学生在默读时,眼脑并用,读 思结合,圈圈点点、写写画画,帮助记忆和思考。如果经 常伴有标划、批注、摘录、做笔记、列提纲、画图表等笔 头活动,会更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
第9页/共21页
3、自主提问,积极发现问题的习惯。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自主提问, 目的是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而对于学生的提问,我们要 能够分清主次,采取现具体后抽象的顺序来解决问题,以 具体的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由表及里,由浅 入深引导学生研读课文。
第10页/共21页
第11页/共21页
读写结合:勤动笔,让阅读向写作渗透。俗话说:好记性 不如烂笔头。阅读过程中,坚持积累优美语言,做好读书 笔记,记录读书后的所感所悟。长期坚持积累,写作时思 维就容易打开。
第12页/共21页
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以教材 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针对教材的实际情况和 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所教的每 一篇课文作为例子,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掌握读懂 句子、读懂文章的方法。并且把课堂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运 用到课外阅读实践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教给 学生以下一些阅读方法:
第3页/共21页
一、 激发阅读兴趣,喜欢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
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激趣乐学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 快乐,比从中获得的知识更为重要。
1、指导默读。默读是不出声地目视。文字符号通过视觉直
映大脑,为大脑提供思维材料。默读的视觉广度大,阅读 速度快。默读可以重复看,反复看,有助于理解。由于阅 读时默默无声,更利于思考。除诗歌以外一般阅读多用此 法;在查阅资料,阅读报刊,以及在理解性阅读、研究性 阅读中也广泛使用默读法。学生在默读时,眼脑并用,读 思结合,圈圈点点、写写画画,帮助记忆和思考。如果经 常伴有标划、批注、摘录、做笔记、列提纲、画图表等笔 头活动,会更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
第9页/共21页
3、自主提问,积极发现问题的习惯。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自主提问, 目的是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而对于学生的提问,我们要 能够分清主次,采取现具体后抽象的顺序来解决问题,以 具体的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由表及里,由浅 入深引导学生研读课文。
第10页/共21页
第11页/共21页
读写结合:勤动笔,让阅读向写作渗透。俗话说:好记性 不如烂笔头。阅读过程中,坚持积累优美语言,做好读书 笔记,记录读书后的所感所悟。长期坚持积累,写作时思 维就容易打开。
第12页/共21页
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以教材 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针对教材的实际情况和 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所教的每 一篇课文作为例子,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掌握读懂 句子、读懂文章的方法。并且把课堂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运 用到课外阅读实践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教给 学生以下一些阅读方法:
第3页/共21页
一、 激发阅读兴趣,喜欢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
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激趣乐学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 快乐,比从中获得的知识更为重要。
《小学语文课件:阅读策略教学》
![《小学语文课件:阅读策略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c223cb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d.png)
如何落实阅读策略教学中的个性化需求
了解学生
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学生 的阅读习惯和学习需求。
差异化教学
结合学生的特点,灵活调整 教学内容和策略。
个别辅导
针对具体问题,提供个别指 导和辅导。
如何应对阅读策略教学中的困难和挑战
1
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2
阅读材料
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增加可读性。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 方法和策略。
4 实践性
通过实际阅读活动,让学生运用策略提高阅 读水平。
阅读策略教学的目的及意义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让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全面地理解文本, 培养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引导学生形成主动阅读、多元化阅读、持 续阅读的习惯。
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小学语文课件:阅读策略 教学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小学阅读策略教学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提升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策略教学的概念
1 指导性
帮助学生培养有效的阅读习惯和技巧,提高 阅读理解能力。
2 系统化
将各类阅读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全面 的教学体系。
3 灵活性
阅读先导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预测能力和 背景知识的积累。
阅读目标
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要 点,提高阅读的针对性。
阅读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各类阅读方法, 如找关键词、略读速读等。
多元化的阅读策略教学方法
1. 故事导读法 4. 课文解析法
2. 图表解读法 5. 问题思考法
3. 分组合作阅读法 6. 学习心理启发法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窗前的气球》
《临死前的严监生》
两根指头 两茎灯草
5.畅谈各自的阅后感受,找准价值引领方向。
教学伊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把 握文章的事实性内容,更要探知学生 对文本基本思想、基本情感、基本基 调的了解情况,为更好地进行人文价 值引领寻求方向。
•《圆明园的毁灭》,你的哪
些感情交织在了一起?
二 提拎主线或建构话题策略
努力挂靠在“一” 上
“一”以贯之
1.“一个词语”
一个“还”字 离家近,应该还 离家久,更该还 思乡切,不能还
舍小家,为大家
第二段 醉——醉
6-8自然段: 三眼一板
奇迹
2.“一种心情”
《圆明园的毁灭》
自豪的 愤怒的 惋惜的
3.“一个问题”
身在何处, 心系何方?
《纪昌学射》
为什么学?向谁学?怎么学?学会了吗?
《纪昌学射》
为什么学?向谁学?怎么学?学会了吗?
2.关注鲜明的文体特点,分类式整体把握。
体不辨,则入于邪陋。 “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鲁迅 体裁往往界定了文章的形式和内容。
从辨别文体入手,即根据其特点和规律明 确某一体裁的基本结构模式,就可以迅速 而准确地弄清文章的基本框架和内容要点
还可从结构中产生疑问?
《白 鹅》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 的叫声、步态、吃相中。
4.根据不同的学段特点,合适地把握内容。
• 低中段学生与高年级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
力有明显的强弱之分。
• 四年级的学生在表述一篇文章的大意时,不能
做到言简意赅。但不意味着我们不用进行整体 感知教学。
• 要采用符合身心特点的策略让学生整体把握。
思路,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 思想的路径、脉络。“作者思有路,遵 路识斯真。”
思路的外在形式就是结构。 把握了文章 的结构就能帮助学生快速、准确把握文 本信息,也只有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才 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圆明园的毁灭》
哪几个自然段写毁灭?其 他自然段在介绍什么? (即可迅速整体把握)
2.想象
(1)将一个词做成具象的立体的丰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饱经风霜” 《再见了亲人》“雪中送炭”;
(2)填补写作空白的地方
3.发现写法 《地震中的父与子》《纪昌学射》《圆明园ຫໍສະໝຸດ 毁灭》《将 相和》比较中发现
态度不同 称呼不同
廉颇
蔺相如
骄傲,心不平
宽宏大量,心平气和
直呼其名“蔺相如”, “ 廉将军” 还加上一个“他”字
说明文《鲸》
说明事物的几个方面 鲸的体型、鲸的生活习性等等
体重 进化 种类 食物 呼吸 睡觉 胎生
1.可以说说最关注哪个 方面?然后根据学情排 序。
2.最关注哪一句,板贴 分类整理。
小说《刷子李》
文体特点: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半信半疑 ——神圣威严 ——轰然倒去 ——发怔发傻
3.关注鲜明的框架结构,迅速地提纲挈领。
学生学习一篇文章,视觉信息检测到的是一 个从大范围的整体到局部的过程,学生的学 习存在着整体优先性。
1.形成迫切的阅读期待,有序地探究求证。
•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
是通过制造悬念,创设情境,激起学生体 验、探究的欲望。
• 课题是形成阅读期待的重要窗口。
用课题质疑展开教学,真的让学生提问题, 真的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就会有强 大的阅读文本的驱动力。
•《纪昌学射》,他是一个怎
样的人?
整体感知课文属于感知阶段,是对课文的 “直接的反映”,“近乎直觉的认识”。学 生阅读经验水平有差异,对于隐性情感的认 识把握会表现出较大的不同,有些认识会粗 俗、有偏颇,甚至是错误。但这并要紧,整 体感知尤其要暴露学生的思想认识,以便更 好地展开教学。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第二段:为什么 说它是最伟大的 军事工程?
4.“一种认识”
节约与吝啬
5.“一种矛盾”
我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
三 叩问细节的教学策略
结构决定成败 细节张显精彩
细节的找寻
1.运用的修辞(比喻、排比、拟人…… ) 2.含义深刻的词句;饱蘸情感的词句 3.陌生化的表达(慈母情深——我的母亲;巴望;……) 4.特别化的语言现象(宫殿式;排出几枚铜板;看看这一朵,很美;山谷中
称呼顺序不同 始终把自己放在前面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关注点不同 个人,“我”
国家,“我们赵国”
阅读教学策略浅谈
——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 杨中原
一 整体感知的教学策略
阅读心理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发展过程。 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印象, 然后揣摩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 最后再回到文章整体上去,获得发展了的整体印象。
-----刘守立(现代阅读教学论研究专家)
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 现的整体性,而整体性也是我们直觉思维最 显著的特征,直觉思维从认识过程一开始就 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
早先有过一个;公孙树;谁愿意帮助我……) 5.矛盾化的用词(谒见;绿蓑衣;孤帆远影;原以为用不着,全是,还缺少;
原指望不但不反而;我可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6.极端化的表达(最大的博物馆;谁也不准来看他,他也;……)
…………
长城 长龙
(无可替代的喻体)
三 叩问细节的策略
1.比较 (1)词 《为人民服务》 死 《荷花》冒 (2)句段《送元二使安西》 《临死前的严监生》 (3)文本(4)人物语言、行为(好心人与父亲)……